-
增强CT及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后残留及病变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增强CT(CECT)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H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残留和新发病灶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PHC患者,共92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此外,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并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和CECT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残留和新发病灶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CECT(P<0.05). MRI检出的残留和新发病灶数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MSCT)(P<0.05),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的PHC患者TACE后残留和新发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ECT(P<0.05).术后MRI诊断的肿瘤包膜数明显高于CECT(P<0.05).两种诊断方法对术后动脉期残余强化征象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种诊断方法对门静脉癌栓诊断及术后病变的血供来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残存和新发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性均高于CECT.然而,这两种诊断方法在门静脉癌栓的诊断、病变的血供来源以及术后动脉期残余强化的评分上是相似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浓度对比剂对门静脉CT成像效果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CT门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相同条件下行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103例。根据所用对比剂的不同分为高浓度组(51例)和低浓度组(52例),高浓度组对比剂为碘美普尔(含碘400 mg/ml),低浓度组对比剂为碘克沙醇(含碘320 mg/ml)。选取门静脉期数据行门静脉血管重组,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评估两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CT值以及门静脉的强化CT值,计算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间客观评价指标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主观评分的差异。 结果:高、低浓度组图像评分分别为4.00(3.97, 4.22)和4.00 (3.40, 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29, P=0.020)。高浓度组的肝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强化CT值均高于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的脾静脉CT值、肝门静脉主干的SNR与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同样扫描方案及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前提下,使用高浓度对比剂行门静脉CT成像可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可切除肝癌破裂出血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 男性,45岁,因“右上腹疼痛18 h”于2021年7月7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刺痛,伴恶心,无呕吐,伴全身大汗、头晕,解黑便2次,冲水不红,无畏寒发热、胸闷气紧、反酸烧心、呕血、便血等不适,自行口服藿香正气液治疗,腹痛无明显好转,在当地医院完善腹部CT等相关检查,考虑“肝癌破裂”,遂就诊于我院。既往有乙肝“小三阳”病史20余年。体检:全身皮肤巩膜未见明显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急诊全腹部CT增强扫描示(图1):肝右叶肿块,大小约10.3 cm×9.6 cm×9.0 cm,平扫以低密度为主,内见较高密度影,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坏死,动脉期可见较多增粗动脉供血,未见造影剂漏出,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合并破裂出血可能,肝癌可能性大;肝脏7段边缘见1枚最大径约1.4 cm低密度结节,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减退,肝内另见多发低密度结节,考虑转移瘤或肝癌子灶;肝左外叶、左内叶、尾状叶结节邻近肝包膜不连续,腹盆腔及网膜囊较多积液、积血,肝破裂待排。急诊实验室检查:ALT 236 U/L,AST 892 U/L,肌酐 193.7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49.7 ml/(min·1.73 m 2),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急诊未查肿瘤标志物。入院诊断:肝癌(中国肝癌分期-Ⅱb期),合并破裂出血;肝内转移;乙肝小三阳;急性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辅助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手术决策制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辅助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手术决策制定的临床经验。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单组收治的肝外门静脉梗阻儿童17例,其中男8例,女9例;中位(四分位数间距)入院年龄为83.2(50.9~116.2)个月。均行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及增强CT检查。总结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的操作经验、造影判读分类结果,与增强CT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合手术操作结局,明确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用于辅助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手术决策制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根据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形态,按照Bertocchini分类方法,17例患儿中,A型8例,B型3例,C型1例,D型3例,E型2例。楔入法逆行门静脉造影较增强CT显示Rex血管、肝内门静脉通畅情况和解剖走行更清晰、准确。A、B、C型拟行Meso-Rex搭桥术,术中均可解剖出Rex血管,最终Meso-Rex搭桥术成功A型7例,B型3例,C型0例。D型1例、E型1例术中探查Rex血管闭塞,分别行远端脾肾静脉分流+后期肝移植、脾切除+断流术。其余2例D型及1例E型病例未探查Rex血管,分别行肝移植1例,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2例。结论:在肝外门静脉梗阻患儿中,楔入法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造影能显示Rex血管条件、肝内门静脉系统通畅情况及解剖走行清晰、准确,可有效辅助手术方式选择;A、B、C型首选Meso-Rex搭桥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弥漫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47岁,因"发现肝硬化,脾切除术后12年,间断呕血、黑便3 d,加重18 h"入院。既往史:4个月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乳腺癌,行左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黏液腺癌,术后口服来曲唑2个月后因肝功能异常停药。入院查体:贫血貌,蛙状腹,移动性浊音阳性。入院后辅助检查:①肝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59.8 U/L,γ-谷氨酰转移酶92.2 U/L,总胆红素141.1 μmol/L,直接胆红素77.4 μmol/L,总胆汁酸254.9 μmol/L;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16.7 s,凝血酶原活动度49%,国际标准化比值1.53;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6.33 μg/L,CA125 79.89 μg/L,鳞状细胞癌抗原1.72;血红蛋白68 g/L;超敏C反应蛋白15.43 mg/L;IgA 8.60 g/L;余肝炎病原学、IgM、IgG、IgG4、补体C3、补体C4及自身免疫性肝病9项等均阴性。②肝脏血管超声检查:非典型肝炎后肝硬化背景,肝体积增大,右肝斜径160 mm,各叶比例尚协调,肝实质回声不均,沿肝内网络分隔呈片状,未见占位(图1,2);肝内网络系统回声增强增宽,沿网格系统观察未见扩张胆管,伴行之细小门静脉分支未显示,肝动脉系统显著弥漫增宽(图3~5);门静脉系统仅见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主干内径11.9 mm,左支矢状部内径8.4 mm,右支内径4.8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管腔内血流通畅,呈向肝血流(图4),主干峰值流速为20 cm/s。频谱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主干频谱呈动脉样波动;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旁肝动脉内径增宽,宽约3.4 mm,峰值流速277 cm/s;脾脏切除病史;胃底食管静脉迂曲、扩张,血流通畅。三条肝静脉走行规则,形态欠规整,CDFI显示肝静脉血流通畅。超声提示:①门静脉高压,建议除外门静脉系统发育不良可能;②门静脉-肝动脉瘘可能。下腔静脉超声检查:下腔静脉走行正常,肝后段管腔变细,前后径3.69 mm,流速229 cm/s,腹腔段未见增宽,前后径14.8 mm,流速25.9 cm/s,CDFI示全程血流通畅,PW示随呼吸静脉频谱期相性存在。提示:下腔静脉肝后段管径变细,考虑增大的肝脏压迫所致。全腹增强CT:①肝硬化、腹水、门静脉高压伴侧支循环开放;②肝组织密度及强化改变(图6),请结合病史,建议进一步检查;③肝左叶钙化灶;④肝内动静脉瘘?⑤脾切除术后。增强CT三维重建:肝总动脉及其分支走行如常;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可见,左右支远端呈残根状,未见远端门静脉分支;胃周见增多迂曲静脉汇集一支粗大血管(胃左静脉)汇入门静脉主干。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显示良好,二级以上属支随着时间延迟逐渐迂曲紊乱(图7);胃左静脉主干明显增粗,可见迂曲的血管影和曲张的食管静脉。经颈静脉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回报:考虑肝血管病变。标本切片送外院会诊,诊断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切片见肿瘤组织,其间散在残留的汇管区成分与肝细胞片团,瘤细胞大部分呈梭形、散在分布,部分形成不规则腔隙;另见肿瘤组织沿肝窦浸润并破坏邻近肝实质。免疫组化示CD31、CD34、Ki-67、ERG均阳性。为明确肝外有无转移,行PET-CT检查:肝脏弥漫高代谢灶,延迟显像代谢进一步增高,考虑恶性病变;余脏器未见明显高代谢灶。综上所述,临床诊断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治疗期间死于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批号:AF-IRB-032-0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身体指数与主动脉和肝脏CT强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上腹部CT增强扫描时,身高(HT)、全体重(TBW)、体重指数(BMI)、去脂肪体重(LBW)、体表面积(BSA)和血容量(BV)与主动脉和肝脏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肝脏CT多期增强扫描的113例患者,测量上述身体指数和肝动脉期主动脉、门静脉期肝脏的强化值(ΔHU)。将主动脉和肝脏ΔHU值根据患者的性别、TBW和BMI各分成亚组,分别是男性组和女性组,TBW<60 kg组和TBW≥60 kg组,BMI<25 kg/m 2组和BMI≥25 kg/m 2组,采用 t检验比较不同亚组患者主动脉、肝脏ΔHU值的差异。各身体指数与每克碘主动脉、肝实质增强值(ΔHU/gI)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男性患者肝动脉期主动脉的ΔHU、门静脉期肝实质的ΔHU均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TBW<60 kg患者的主动脉和肝脏的ΔHU值均高于TBW≥60 k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MI<25 kg/m 2和BMI≥25 kg/m 2患者的肝脏Δ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25 kg/m 2患者高于BMI≥25 kg/m 2患者( P<0.05)。15例患者肝脏ΔHU低于50 HU,男性比例(18.3%,11/60)高于女性(7.5%,4/53)。肝动脉期主动脉ΔHU/gI值与LBW的负相关程度最明显( r=-0.559, P<0.01),门静脉期肝脏ΔHU/gI值与BSA的负相关程度最明显( r=-0.680, P<0.01)。 结论:主动脉、肝脏CT增强扫描时,可采用LBW或BSA代替TBW作为个性化计算碘对比剂用量的身体指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局灶性肝脂肪变性特殊超声造影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22岁,体检发现肝脏占位1个月余入院,未诉特殊不适,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正常,HBV、HCV检测及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均为阴性。门诊增强CT显示肝右叶类圆形强化影,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入院后超声检查显示肝Ⅵ段见一个边界清楚的稍高回声实性结节,大小约6 cm×5 cm(图1A)。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图1B)。经肘静脉注射2.4 ml SonoVue(Bracco公司)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病灶动脉期呈快速整体高增强(图1C),门静脉期呈稍高增强,延迟期呈等增强(图1D)。超声诊断考虑为良性病变,但不考虑血管瘤或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患者随后接受了增强MRI检查,图像显示病灶有占位效应,T1加权像呈等信号,T2加权像呈轻度高信号。在同相位图像上,病灶与周围肝脏相比呈等信号(图2A),在反相位图像上出现信号丢失,呈低信号(图2B),提示病灶内部含有脂肪。增强MRI与增强CT增强模式一致,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高强化、门脉及延迟期廓清的恶性肿瘤特征(图2C,2D,3)。超声诊断与CT、MRI不一致。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年轻女性,无乙型肝炎史,无恶性肿瘤史,肿瘤标志物正常,发生肝细胞性肝癌的可能性较低。根据病灶增强方式排除FNH、血管瘤,病变的性质不能确定,其可能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最终患者行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腹腔镜检查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无硬化,肝Ⅵ段肿物界限分明、质软。术后病理HE染色符合局灶性肝脂肪变性(图4);免疫组化:Hepatocyte(+),Arginasel(+),Glypica-3(-),AFP(-),β-catenin(弱+),CD34(血管+),Ki-67(LI约1%)。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0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27例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1岁7个月至11岁11个月。患儿均经腹部超声及CT检查确诊为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肝内外门静脉通畅情况,根据病变情况选取手术方式。结果:27例患儿均实施手术。其中Rex手术19例,行Rex手术的患儿术后门静脉系统压力均明显下降;其中2例利用粗大肝外侧支静脉与门静脉矢状部行侧侧吻合,肝内门静脉获得满意灌注量;1例行巨脾切除后利用脾静脉行经典Rex手术;2例搭桥血管血栓形成,经抗凝治疗后失败,血管闭塞。3例因严重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和反复消化道出血实施肝移植手术,其中1例早期发生肝动脉血栓,经抗凝治疗后再通。3例实施远端脾肾分流手术,分流血管通畅。2例实施近端脾肾分流手术,其中1例出现脾静脉附壁血栓,经抗凝治疗后好转。结论: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常常以门脉高压相关症状为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应根据肝内外门静脉发育和代偿情况综合分析后进行选择,搭桥血管可以根据患儿自身血管特点进行选择。首选Rex手术的原因在于其能够恢复门静脉系统正常解剖通道和生理作用,改善肝脏灌注和生长发育,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腹部低辐射高浓度碘对比剂CT动态容积灌注成像取代常规应用的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一站式上腹部低辐射动态容积灌注CT(dVPCT)取代常规上腹部三期扫描、血管成像及灌注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行上腹部dVPCT检查的患者94例,并顺序选取2019年5月至6月采用常规64层CT(28例)及双源CT(26例)行上腹部常规增强的患者54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对比剂浓度、用量及常规增强扫描机型将上述148例患者分为6组,分别为64层CT常规增强组(28例)、双源CT常规增强组(26例)、60 ml碘海醇(含碘350 mg/ml)dVPCT组(24例)、60 ml碘普罗胺(含碘370 mg/ml)dVPCT组(20例)、60 ml碘美普尔(含碘400 mg/ml) dVPCT组(26例)和80 ml碘美普尔(含碘400 mg/ml)dVPCT组(24例)。评价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肝脏、胰腺及腹主动脉图像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进行主观评分,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比较。记录辐射剂量。结果:各灌注扫描组有效剂量均低于64层CT常规增强组,但高于双源CT常规增强组( P<0.05)。80 ml碘美普尔dVPCT组的CNR、SNR均优于64层CT常规增强组、双源CT常规增强组( P<0.05),并且优于60 ml碘海醇dVPCT组、60 ml碘普罗胺dVPCT组及60 ml碘美普尔dVPCT组( P<0.05),但主观指标较双源CT常规增强组评分低( P<0.05)。各dVPCT组在病灶发现、正常组织及血管的显示、鉴别诊断方面均优于常规增强CT。 结论:上腹部一站式动态容积灌注成像辐射剂量较低,图像质量好,能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采用高浓度常规增强CT用量(80 ml碘美普尔)能获得更佳的血管、肝脏及胰腺实质图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宽体能谱CT结合高浓度碘对比剂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宽体能谱CT扫描结合高浓度碘对比剂(含碘400 mg/ml )肝脏静脉系统CT血管成像对布加综合征(B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3月至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疑诊为BCS行肝脏静脉系统CT血管成像的48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24例。患者均行常规腹部CT平扫及能谱CT增强扫描。对照组对比剂采用碘海醇(含碘350 mg/ml),剂量1.6 ml/kg,流率4.0 ml/s;实验组对比剂采用碘美普尔(含碘400 mg/ml ),剂量1.4 ml/kg,双流率法注射。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 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对比剂用量为(106.40± 20.19)ml,高于实验组[(94.53±16.02)ml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57 , P<0.05 );实验组对比剂注射流率为3.15 ml/s,对照组平均流率为4.00 ml/s,高于实验组;两组间的剂量容积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实质的CT值及图像背景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中位数均为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124, P=0.902),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要。 结论:BCS患者采用低对比剂用量、低注射流率的方法注射高浓度碘对比剂(400 mg/ml )行肝脏静脉系统CT血管成像能谱扫描,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满足诊断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