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铁胺对新生大鼠坏死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去铁胺对新生大鼠坏死性结肠炎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SD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去铁胺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去铁胺组大鼠采用常规配方乳灌胃建立坏死性结肠炎模型,对照组新生大鼠给予鼠乳。去铁胺组新生大鼠灌胃给予30 mg/(kg·d)去铁胺,对照组和模型组新生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4 d后,观察3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3组大鼠的肠道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析3组大鼠肠道组织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表达水平;采放免法分析3组大鼠肠道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肠道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LC7A11)表达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肠道组织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和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 mRN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去铁胺组大鼠体重变化[(1.11±0.11) g]明显高于模型组新生大鼠[(0.55±0.11)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220, P<0.05)。去铁胺组新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1.80±0.79)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3.7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49, P<0.05)。去铁胺组新生大鼠肠道组织TNF-α、IL-12和IL-18炎性因子水平[(45.63±11.32)、(40.03±5.97)、(67.62±7.27) 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84.60±12.20)、(73.89±13.48)、(107.59±12.2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025、6.890、8.437, P<0.05)。去铁胺组新生大鼠肠道组织CXCL1和CXCR2 mRNA表达水平(1.36±0.12、1.35±0.09)明显低于模型组(1.80±0.14、1.8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968、11.970, P<0.05)。去铁胺组新生大鼠肠道组织SOD和GSH-PX活性水平[(45.65±9.27)、(47.53±6.78) U/mg]明显高于模型组[(26.86±4.51)、(22.74±3.79) 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468、9.571, P<0.05)。去铁胺组新生大鼠肠道组织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0.89±0.04、0.64±0.06)明显高于模型组(0.51±0.19、0.38±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71、6.174, P<0.05)。 结论:去铁胺可显著抑制铁死亡,降低肠道组织炎性反应,进而保护结肠组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XC趋化因子配体11/CXC趋化因子受体3生物轴在胆囊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生物轴对胆囊癌细胞侵袭迁移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与外源性CXCL11共培养处理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局部黏着斑激酶(FA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CXCR3基因表达,观察其对CXCL11介导FAK/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评估CXCR3基因敲减、FAK抑制剂PF573228对CXCL11诱导胆囊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CXCL11共培养组磷酸化FAK(p-FAK)、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的相对表达量(0.849±0.082、0.824±0.084、0.865±0.081)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186±0.034、0.195±0.038、0.191±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917、11.821、13.286, P<0.05);CXCR3敲减+CXCL11共培养组p-FAK、p-PI3K、p-Akt的相对表达量(0.215±0.048、0.223±0.057、0.217±0.052)均显著低于CXCL11共培养组(0.849±0.082、0.824±0.084、0.865±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578、10.234、11.605, 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XCL11共培养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68.2±18.4)个比(70.8±9.1)个, t=10.635, P<0.05];CXCR3敲减+CXCL11共培养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著低于CXCL11共培养组[(79.6±10.1)个比(168.2±18.4)个, t=9.445, P<0.05];PF573228预处理+CXCL11共培养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著低于CXCL11共培养组[(86.4±11.8)个比(168.2±18.4)个, t=8.375, P<0.05]。 结论:CXCL11/CXCR3生物轴通过激活FAK/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胆囊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Olink蛋白质组学建立鼻咽癌患者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放疗不良反应的关系,初步建立放疗期间重度急性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85例鼻咽癌患者。按照美国肿瘤放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评价标准评估放疗期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和口干发生的最高等级不良反应,以其≥3级为重度。采用Olink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患者首次放疗前血浆中92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标准化的蛋白表达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炎性细胞因子与临床因素及与放疗期间3种急性不良反应的关系。基于炎性细胞因子和(或)临床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以美国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评价标准评定的放疗期间最严重等级的不良反应是否重度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依据构建的各模型判断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效能。 结果:85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 M( Q1, Q3)]49岁(43岁,6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疗,其中64例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19例(22.1%)出现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1、2、3级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放疗前血浆白细胞介素22受体A1(IL-22RA1)、白细胞介素18受体1(IL-18R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lt3L)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MCP-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1、2、3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放疗前血浆CD244、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1级和2级口干患者放疗前血浆IL-12B、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LIF-R和IL-3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各临床因素与严重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均不相关(均 P>0.05),根据文献选取年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是否接受化疗、是否患有糖尿病6个临床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M1。根据细胞因子功能和既往文献,在差异细胞因子中选取IL-22RA1、IL-18R1、MCP-2、CCL11、CD244、CCL20和IL-33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M2。结合上述临床因素和细胞因子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M3。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M1、M2和M3判断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841、0.868。 结论:不同等级急性放疗不良反应鼻咽癌患者间放疗前血浆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差异,基于患者首次放疗前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合临床因素构建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PD-1抗体促进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体外趋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及此过程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XC趋化因子配体9/10/11(CXCL9/10/11)信号轴的作用。方法:取肾细胞癌(RCC)患者外周血10 ml,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重组纤维连接蛋白(5 μg/ml)、抗CD3抗体(5 μg/ml)、干扰素-γ(IFN-γ,1 000 U/ml)及白细胞介素-2(500 U/ml)制备CIK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IK细胞表型,CIK细胞及PBMC中T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利用消化酶混合液消化肾癌组织制备RCC单细胞悬液,分为两组,一组加入抗PD-1抗体(抗PD-1组),另一组加入非特异性IgG设为对照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XCL9/10/11及IFN-γ mRNA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CIK细胞迁移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线性回归。 结果:CIK细胞中CD3 +CD4 +T淋巴细胞、CD3 +CD8 +T淋巴细胞占比分别为(32.93±11.77)%、(59.67±11.60)%,表达CXCR3的CD3 +T细胞百分比(28.05±4.15)%显著高于PBMC (6.69±5.29)%, t=6.354, P<0.01。抗PD-1组CXCL9/10/11及IFN-γ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1.29±0.41,1.87±0.72,1.58±0.68,1.24±0.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2.655,4.511,3.175,2.315, P<0.05),且趋化因子CXCL10/11与IFN-γ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F=6.672,9.227, P<0.05)。抗PD-1组CIK细胞的迁移率[(16.64±6.47)%]显著高于对照组[(14.21±6.26)%, t=4.075, P<0.01]。 结论:RCC中,抗PD-I抗体可能通过CXCR3-CXCL9/10/11信号轴促进CIK细胞的趋化迁移,进而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脓毒症外源性ARDS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的转录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脓毒症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的差异表达基因(DEG),从转录组水平探讨脓毒症ARDS的早期诊断及防护机制。方法:将12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脂多糖(LPS)致脓毒症ARDS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LPS 15 mg/kg)与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6只。分别提取两组大鼠左肺组织RNA,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的双端测序模式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DESeq2软件以| log 2差异倍数(FC)|≥3且 P<0.001筛选DEG。对DEG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分离并提取2021年3月至1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收治的20例脓毒症患者及20例年龄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 结果:共筛选出DEG 286个,其中上调基因202个,下调基因84个。GO富集分析表明,DEG主要参与了中性粒细胞趋化迁移、抗菌体液反应、宿主免疫应答及体液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主要通过参与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PPI分析共筛选出节点蛋白262个,相互作用关系852条边;筛选出前15位关键基因,分别为IL-6、TNF、IL-10、IL-1β、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XCL10、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XCR2、CXCL9、CC趋化因子配体7(CCL7)、CXCL11、CCL1、CXCL13、CCL12、CCL22。采用RT-qPCR对脓毒症ARD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PBMC进行差异基因测序验证,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5个代表性关键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IL-6 mRNA(2 -ΔΔCt):2.803±1.081比0.951±0.359,TNF mRNA(2 -ΔΔCt):2.376±0.799比1.150±0.504,CXCL10 mRNA(2 -ΔΔCt):2.500±0.815比1.107±0.515,CXCR3 mRNA(2 -ΔΔCt):1.655±0.628比0.720±0.388,CCL22 mRNA(2 -ΔΔCt):1.804±0.878比1.010±0.850,均 P<0.05〕,与RNA测序结果一致。 结论:炎症细胞趋化迁移脱颗粒、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和CXCL10/CXCR3、IL-17等信号通路在脓毒症外源性ARD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肺损伤机制和临床防治的新思路及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1在胆囊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手术切除的47例胆囊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CXCL1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其中女性26例,男性21例,年龄(62.0±8.2)岁。将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与外源性CXCL11共培养后,细胞计数法(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胆囊癌组织中CXCL1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3.8%(30/47)比31.9%(15/47),χ 2=9.59, P=0.002],且CXCL11表达与肿瘤分期(χ 2=6.64, P=0.010)和淋巴结转移(χ 2=7.86, P=0.005)显著相关。CCK-8实验结果显示,CXCL11共培养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吸光度值:0.59±0.06比0.32±0.04, t=9.64, P<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XCL11共培养组的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穿膜细胞数:(133.4±12.3)个比(38.6±4.4)个, t=16.21, P<0.001]。Western印迹实验结果表明,CXCL11共培养组磷酸化PI3K(p-PI3K)和磷酸化Akt(p-Akt)的相对表达量(0.88±0.06和0.83±0.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7±0.04和0.2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54, P<0.001和 t=15.21, P<0.001)。 结论:CXCL11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并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XCR3及其配体在儿童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趋化因子受体3(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属于CXC亚趋化因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与其特异性趋化因子配体CXCL9、CXCL10、CXCL11、CXCL4结合,引起靶细胞的定向迁移和免疫反应,在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管生成和抑制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XCR3及其配体通过炎症趋化、调节血管功能、抑制纤维化等多种作用方式参与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是心力衰竭、川崎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新兴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儿童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该文主要阐述CXCR3及其配体在儿童心血管疾病中的功能及机制,以期为儿童心血管疾病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XC趋化因子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趋化因子CXC家族配体及其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是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就CXC趋化因子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CXC趋化因子家族中的CXCL2、CXCL3、CXCL4、CXCL9、CXCL10、CXCL11、CXCL12、CXCL16等趋化因子和其常见受体组成的趋化因子轴进行总结,包括CXC趋化因子家族激活相关细胞通路、调控淋巴细胞、活化和迁移单核-巨噬细胞、提高乳腺癌肿瘤细胞的黏附功能等方面,分析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Sema4D、CXCL12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48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41例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10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Sema4D、CXCL12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Se-ma4D、CXCL12水平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E/A)和三尖瓣反流最大速度(TRVmax)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Sema4D和CXCL12水平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结果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舒张压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比较,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血清sSema4D、CXCL1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比较,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IVST和LVPWT明显升高,E/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Sema4D和CXCL12水平均与LVEDD、IVST、LVPWT呈正相关(P<0.05),与E/A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Sema4D、CXCL12联合预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95%CI:0.833~0.939),显著大于sSema4D单独预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AUC(Z=3.142,P=0.002)和CXCL12单独预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AUC(Z=3.268,P=0.001).结论 血清sSema4D和CXCL12水平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生物信息学手段探讨趋化因子CXC配体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胃癌(GC)中CXC配体(CXCL)9 mRNA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相应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TCGA数据库获得 34 例正常胃组织(正常组)和 415 例GC胃组织(GC组)的CXCL9 mRNA表达数据,并比较两组间CXCL9 mRNA表达差异;同时,将GC组按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类型进一步分组,并比较各组间及其与正常组间CXCL9 mRNA表达的差异.利用TIMER数据库对GC中的CXCL9 与CXCL10、CXCL11 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GC组、GC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及 41~60 岁、61~80 岁和 81~100 岁、白种和亚裔患者CXCL9 mRNA均显著高(P<0.01).GC组分期Ⅱ~Ⅳ期患者的CXCL9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StageⅠ期患者(P<0.01),分级 2 和 3 级患者CXCL9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分级 3 级CXCL9 mRNA显著高于Grade 1 和 2 级患者(P<0.01),淋巴转移N0~N3 期患者CXCL9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所有GC组织亚型的CXCL9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非特异性腺癌显著高于印戒细胞腺癌、肠型黏液腺癌和肠型乳头状腺癌(P<0.01),弥漫性腺癌显著高于肠型黏液腺癌和肠型乳头状腺癌(P<0.05),非特异性肠型腺癌显著高于肠型黏液腺癌(P<0.05),肠型乳头状腺癌显著高于肠型管状腺癌(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在 GC 胃组织中,CXCL9 与 CXCL10、CXCL11 mRNA 表达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 0.895、0.826,均P<0.01).结论 CXCL9 在GC中表达升高,且其高表达与患者年龄、种族、分期、分级、淋巴转移、组织亚型和CXCR3 相关配体表达等具有一定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