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骨活血汤对骨性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壮骨活血汤对骨性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分成模型组、壮骨活血汤低剂量组[75 mg/(kg·d)]、壮骨活血汤中剂量组[150 mg/(kg·d)]、壮骨活血汤高剂量组[300 mg/(kg·d)]和塞来昔布组[40 mg/(kg·d)],选择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每组大鼠均为12只。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组织并计算Mankins评分;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组织中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蛋白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壮骨活血汤低剂量组、壮骨活血汤中剂量组、壮骨活血汤高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SD大鼠给药完成后膝关节直径减少量高于模型组SD大鼠[(0.11±0.08)、(0.30±0.05)、(0.49±0.13)、(0.58±0.10) mm比(0.06±0.0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9.168, P<0.05)。壮骨活血汤低剂量组、壮骨活血汤中剂量组、壮骨活血汤高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SD大鼠IL-6[(46.83±4.13)、(34.79±3.68)、(22.64±2.05)、(19.25±1.84) pg/ml比(79.57±6.59) pg/ml]、IL-1β[(53.41±3.28)、(40.94±4.61)、(26.03±2.46)、(21.26±1.61) pg/ml比(84.95±6.53) pg/ml]、TNF-α[(83.82±5.37)、(66.28±6.38)、(52.59±5.15)、(43.71±3.49) pg/ml比(102.54±9.18) pg/ml]、Mankins评分[(4.75±0.51)、(3.97±0.48)、(2.14±0.16)、(1.25±0.24)分比(6.32±0.43)分]、CXCL12(0.87±0.10、0.48±0.11、0.26±0.08、0.23±0.06比1.12±0.14)和CXCR4蛋白表达(0.75±0.08、0.54±0.09、0.28±0.06、0.24±0.05比1.05±0.13)均低于模型组SD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2.135、92.376、102.254、39.872、71.233、52.281, P<0.05)。 结论:壮骨活血汤可抑制骨性关节炎大鼠CXCL12/CXCR4生物轴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并保护软骨组织结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XC趋化因子配体12及其受体信号轴调控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肺纤维化是一种以肺实质重塑和胶原沉积为特征的不可逆性间质性肺病。近年来,不明原因导致的肺纤维化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CXC趋化因子配体12 (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2, CXCL12)/CXC趋化因子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CXCR) 4/CXCR7信号轴在肺纤维化疾病中起关键调控作用,可募集循环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向受损肺组织的迁移,介导内皮细胞的迁移,以及调控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进而影响肺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本文就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在肺纤维化中的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XCL12-CXCR4/CXCR7信号轴在肝再生和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趋化因子CXC配体12(CXCL12)-趋化因子CXC受体4(CXCR4)信号轴参与调控肝损伤修复和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急慢性肝损伤时,CXCL12表达上调,募集CXCR4阳性免疫细胞向肝脏迁移。CXCL12-CXCR4通路通过促进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CXCR4小分子抑制剂的出现使该受体成为抗纤维化治疗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目前,CXCR4已经被尝试用于多种脏器纤维化包括肺纤维化、慢性胰腺炎等抗纤维化治疗的靶点。但是部分研究显示单纯阻断CXCL12/CXCR4轴并不能改善肝纤维化,甚至加重肝损伤。近年来随着CXCR12另一受体CXCR7的发现和认识,CXCR4促纤维化通路和CXCR7促再生通路在肝再生和肝纤维化中的相互制衡作用得以阐释。充分认识CXCL12-CXCR4/CXCR7通路在肝病中的调控机制,并据此开展靶向治疗研究,实现CXCR4和CXCR7的再平衡,有望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骨髓免疫在驱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进展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类发病机制复杂的自身免疫病。骨髓是一种中枢免疫器官在调控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驱动SLE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SLE疾病状态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HSPCs)呈现出类似"训练免疫"特征,表现为异常活跃增殖和髓系偏倚,导致持续炎症损伤反应。HSPCs髓外迁移增强,循环中CD34 + HSPCs可迁移并定植在肾脏,可能与局部组织炎症损伤有关。在狼疮肾炎患者中,肾脏浸润的免疫细胞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免疫细胞迁移异常活跃。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在CXCR4/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轴介导下从组织逆向迁移至骨髓,影响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造血发生髓系偏倚,放大炎症损伤并驱动疾病进展。本文将从不同层面解析SLE中骨髓免疫病理学特征,对骨髓与肾脏潜在相互作用及驱动疾病进展的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XCL12/CXCR4轴在HIV感染及艾滋病中医证候中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机体CXCL12/CXCR4的结构及生物学作用是生理病理功能的基础.HIV-1包膜蛋白与CXCR4结合会促进病毒进入宿主细胞,CXCL12能通过快速内吞作用减少CXCR4的数量抑制HIV的复制及传播.CXCL12/CXCR4轴与炎症、自噬的相互作用在HI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艾滋病不同中医证候的基因表达谱不同,CXCR4在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和湿热内蕴证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涉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患者外周血中差异基因CXCR4与自噬过程相关,对该证型患者进行中药益艾康胶囊干预,CXCR4表达升高,提示中药益艾康胶囊可以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CXCL12/CXCR4在艾滋病中医证候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为基因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白花蛇舌草多糖调节CXCL12/CXCR4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多糖(Hedyotis diffusa Willd.Polysaccharide,HDP)对乳腺癌MDA-MB-231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对CXCL12/CXCR4 轴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乳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CXCL12/CXCR4 抑制剂组(AMD 3100 组),HDP低、中、高剂量组(HDP-L组、HDP-M组、HDP-H组),HDP高剂量+CXCL12 组(HDP-H+CXCL12 组);通过CCK-8 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测定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CXCL12、CXCR4 蛋白的表达;建立BALB/c-nu雌性裸鼠MDA-MB-231 异种移植瘤模型并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裸鼠移植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D 3100 组和HDP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数以及Vimentin、CXCL12、CXCR4 蛋白表达显著抑制(P<0.05,P<0.01),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DP-H组相比,HDP-H+CXCL12 组细胞的增殖活力、迁移和侵袭数以及Vimentin、CXCL12、CXCR4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被显著抑制(P<0.01).此外,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AMD 3100组和HDP各剂量组的肿瘤重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HDP-H组相比,HDP-H+CXCL12 组裸鼠肿瘤重量明显增加(P<0.01);HE染色显示,AMD 3100 组和HDP各干预组肿瘤组织坏死与凋亡细胞增多.结论 HDP可以通过抑制CXCL12/CXCR4 轴进而抑制MDA-MB-231 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肿大发生机制及靶向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脾肿大是其突出的临床特征,通常被认为与脾脏的髓外造血有关.CXCL12/CXCR4轴的异常可以导致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从骨髓迁移到脾脏从而引起脾内髓外造血.此外,低GATA1表达和细胞因子异常分泌被发现与脾肿大显著相关.随着JAK1/2抑制剂在临床中的使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脾大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本文将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肿大的发生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CXCL12/CXCR4轴通过调节自噬促进乳腺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化疗抗性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究CXCL12/CXCR4轴在乳腺癌细胞多柔比星(Dox)化疗抗性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系MCF-7,通过MTT实验检测在CXCL12作用下乳腺癌细胞对Dox的敏感性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细胞中CXCL12受体CXCR4与CXCR7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乳腺癌细胞中CXCR4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后,依次使用MTT、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明确在CXCL12作用下沉默CXCR4表达对Dox介导的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凋亡、自噬及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结果:CXCL12能够通过促进CXCR4的表达,提高乳腺癌细胞对Dox的化疗抗性;转染siRNA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中CXCR4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而沉默CXCR4能显著改善CXCL12作用下的乳腺癌细胞对Dox的敏感性,提高Dox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并通过抑制自噬相关蛋白LC3B与Beclin1表达,下调乳腺癌细胞中的自噬水平;同时,沉默CXCR4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蛋白表达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促进凋亡相关蛋白Bax与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论:CXCL12/CXCR4在乳腺癌细胞Dox耐药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沉默CXCR4表达能通过下调MCF-7细胞的自噬水平,提高Dox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肿瘤细胞对Dox的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基于CXCL12/CXCR4轴探讨琥珀散含药血清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自噬活性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基于CXCL12/CXCR4轴探讨琥珀散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MenSCs)自噬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从EMT患者和健康女性志愿者的月经血中分离提取EMT MenSCs(E-MenSCs)和正常MenSCs(H-MenSCs).采用12只7周龄雄性SD大鼠制备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ig给予大鼠琥珀散9.9 g·kg-1,临床等效剂量).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H-MenSCs)、模型组(E-MenSCs)和琥珀散组(E-MenSCs),对照组和模型组使用20%空白血清干预,琥珀散组使用20%含药血清干预,均干预48 h.分别采用CCK-8法、透射电镜、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组细胞的细胞活力、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表达、CXCL12和CXCR4的mRNA水平和CXCL12/CXCR4及自噬标志分子(Beclin1和LC3Ⅱ)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活力、CXCL12和CXC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0.01、0.001),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Beclin1和LC3Ⅱ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琥珀散组的细胞活力、CXCL12和CXCR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0.01、0.001),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Beclin1和LC3Ⅱ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0.01、0.001).结论 琥珀散含药血清能够上调E-MenSCs自噬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XCL12/CXCR4轴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依布替尼通过新型途径克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依布替尼克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耐药的机制.方法 ①体外实验:以DLBCL细胞系SUDHL 10细胞(GCB亚型)、HBL-1(ABC亚型)以及8例DLBCL患者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MSC)共培养后,显微镜下计数向MSC趋化迁移及与MSC黏附的DLBCL细胞数,ELISA法检测MSC的CXCL 12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DLBCL细胞的CXCR4表达水平;以携带有CXCR4的慢病毒转染HBL-1细胞,米托蒽醌、依布替尼处理后与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BL-1细胞集落形成情况.②体内实验:以HBL-1细胞构建的NOD/SCID肿瘤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依布替尼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结果 ①依布替尼处理后,DLBCL细胞向MSC的迁移数和与MSC的黏附比例明显降低(P值均<0.05),并呈剂量依赖性.②与依布替尼处理前比较,处理后MSC的CXCL12表达水平降低(SUDHL 10细胞:660 pg/ml对1 400 pg/ml,P=0.004;HBL-1细胞:720 pg/ml对1 490 pg/ml,P=0.018;DLBCL原代细胞:850 pg/ml对1 450 pg/ml,P=0.004),DLBCL细胞的CXCR4表达水平降低(P值均<0.05).③共培养时,对照组、米托蒽醌组、依布替尼组、米托蒽醌组+依布替尼组的HBL-1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15.1%、17.5%、23.5%、58.7%,转染过表达CXCR4后,HBL-1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14.2%、16.1%、22.5%、38.3%,共培养联合用药组HBL-1细胞凋亡比例高于单药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④对照组、MSC组、依布替尼组、MSC组+依布替尼组集落数分别为113±5、205±4、62±9、123±3(每孔2.5× 103),模型小鼠皮下肿瘤体积分别为6 500、17 000、4 000、10 000 mm3,依布替尼处理后较处理前集落数和肿瘤体积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依布替尼靶向作用于CXCL12/CXCR4轴,抑制CXCR4表达从而克服MSC介导的耐药作用,并且能够在体内外抑制MSC促淋巴瘤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为依布替尼治疗复发耐药DLBCL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