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G点数付费对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DRG点数法付费方式对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为优化医保支付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从宁波市医疗机构综合监管平台,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宁波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肺部、结直肠及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提取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信息;采用结构变动度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DRG点数法付费实施(2021年1月)后3种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费用结构和平均住院天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39 708例患者病案首页,其中肺部、结直肠及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别为19 635、6 073和14 000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从DRG点数付费实施前的29 662元增至实施后的30 097元( P <0.05),平均住院天数从10.83 d降至9.42 d( P <0.05)。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比最高的是耗材费(35.12%),其次为治疗费(23.52%)。DRG点数付费实施后,药品费构成比下降2.98%,综合医疗服务费、治疗费、检验检查费和耗材费构成比分别增加0.90%、0.23%、0.93%和0.92%;其中,药品费的结构变动度贡献率最大(50.13%),其次为检验检查费(15.59%)和耗材费(15.34%)。经中断时间序列分析,DRG点数法付费实施后,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呈缓慢增长趋势( P< 0.05),其他2种恶性肿瘤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涨势均有所放缓( P>0.05); 3种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下降趋势相对平缓( P >0.05)。 结论:DRG点数法付费实施后,宁波市4家医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整体增加,但涨势放缓,且费用结构得到一定优化;同时,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得到缩短,变化趋势较平缓。建议在推行DRG点数法付费政策的同时,应重点加强检验检查项目和医用耗材的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DRG点数法付费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通过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对总额控制下DRG点数法付费政策执行偏差进行分析,提出修正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DRG点数法付费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评价DRG点数法付费实施效果,为医院管理和政策完善提供借鉴.[方法]以泰州市某三甲医院 2017-2023 年医保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及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DRG点数法实施对运营效率、医疗费用、就医负担和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结果]DRG实施后,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自付费用呈下降趋势(P值均小于 0.05),次均检验检查和次均医疗服务费用呈上升趋势(P值均小于 0.05),月出院人次、次均耗材费用和次均统筹基金支出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 0.05).[结论]DRG实施对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次均住院费用、优化费用结构、减轻就医负担起到积极作用,但对医院服务量和医保基金支出影响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国家医保局公布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
编辑人员丨2023/8/6
5月20日上午,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疾病诊断相关组(下称"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大会公布了国家38个医疗保险DRG付费的试点城市.其中包含昆明、青岛、无锡、合肥、深圳等地.这意味着,这些城市医保"病组点数法"付费改革正式纳入DRG付费国家试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DRG与DIP比较及对医疗机构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文件的要求,国家医保局于2019年5月在30个城市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试点,2020年10月在71个城市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试点,住院服务的支付方式改革对医保基金管理和医疗机构运营将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DRG与DIP的概念、分类规则、数据标准、支付标准测算、配套政策制定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点,探讨试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和风险,从顶层设计、试点实施、医院管理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为DRG和DIP的改革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RG与DIP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内涵及改革实践——"DRG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55号),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试点.2020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医保发[2019]34号),提出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改革试点.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要求"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探索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通过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RG下长期住院病例按床日点数付费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浙江省丽水市积极探索长期住院病例按床日付费模式,以住院费用总额预算为基础,与DRG点数法付费方式相结合,将长期住院病例按床日支付标准转换成点数后进行付费.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应完善按床日支付规则,建立床日点数付费新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RG点数法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嘉兴市实施DRG点数法付费改革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比较改革前后住院均次费用的差异,验证DRG点数法付费改革的控费成效.同时,对嘉兴市解决DRG工具性缺陷、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所采取的补充性政策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本地化政策调整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某市住院医疗服务DRG点数法付费实施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住院医疗服务DRG点数法付费实施情况,为完善DRG付费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某市2021年上半年医保患者住院业务、病案分组、分组效能、基金支出等DRG数据,与2019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了解DRG付费实施半年来有关情况及存在问题.结果:从DRG付费实施半年度数据看,住院费用与医保统筹基金支出增速得到有效控制,人均统筹基金支出显著下降.病案质量不断提高,异常病例、空白病组及医院反馈数量减少明显,DRG入组及分组效能指标平稳,人均住院时长、住院均费、人均负担都下降.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看,三级医院出院人次保持合理增长,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出院人次下降,医保统筹基金进一步从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流出至三级医院.结论:DRG付费实施半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目前已经出台按床日付费等完善DRG的新政策,进一步支持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在DRG付费下的运营,医疗机构也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更好地适应DRG付费时代的到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管用高效医保支付二元结构研究:病组分值与健康绩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引领我国医疗保障进入2.0发展时期,并提出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本文基于全球医保改革的视角,运用卫生经济、结构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医保支付机制进行研究,描述了病组分值点数付费和结余留用机制抑制过度医疗、紧密型医共体人头加权总额付费和健康绩效评估促进转型的作用机理.管用机制重在管理和控制,高效机制重在调动当事人积极性与绩效考核,由此形成医保支付二元结构及其整体方案,以及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实施路径.同时,本文进一步描述了总额预算管理、病组分值点数付费、人头加权预算、健康绩效评估几个关键词的核心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