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总额预算制能有计划地将医疗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医保基金结算方式。本研究以英国英格兰地区及我国台湾地区和福建省三明市的医保总额预算模式为例,介绍了总额预算相关管理形式、考量因素和测算方法等。英国英格兰地区从医疗服务的"需求侧"出发,以加权人口数为测算基础,将需求和成本因素测纳入测算,对医疗服务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包括全科医生、管理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等。我国台湾地区和三明市均从医疗服务的"供给侧"出发,以上一年度医疗服务结算金额为测算基础,其中,台湾地区将非协商因素、协商因素和付费者意愿等纳入测算,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主要为医院代表、参保人员代表和专家学者等;三明市将参保人数、民众就医需求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纳入测算,对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主要为医保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代表。总体来看,英格兰地区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测算过程较精细,参与预算的各方代表较多。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测算指导框架和测算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且相关信息公开程度及参与人员代表性还需提升,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总额预算指导框架;从需求角度出发,发展第三方专业测算机构;推动测算过程公开化,优化参与人员构成,以期提升我国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博弈论的德国点数法下的医师行为分析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德国为了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在门诊部门实施总额预算下的按项目付费式点数法。作者运用博弈论构建德国点数法下的医师博弈模型,阐述了医师"冲点"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负面效应以及德国针对"冲点"行为采取的防控措施及其作用原理。我国多地在住院部探索实行点数法支付,其通过绩效分配模式传递到医疗服务提供者并影响其行为,部分地区也会出现争夺病源、低标准入院、高套分值等"冲点"行为。借鉴德国防控经验,建议我国采取动态检测、披露"冲点"行为、完善分级诊疗以及发挥行业协会自治作用等防控措施,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我国医院门诊医保支付方式博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门诊支付方式仍以按项目付费为主,易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本研究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医保经办机构与医保定点医院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门诊支付方式利益博弈模型和配套监管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均衡解探索利益最优且均衡的医保支付方式及其监管机制,为推进我国医保门诊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决策支持。门诊支付方式利益博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后付制与预付制相结合的混合制能够实现制度内总利益和各方利益最优和最大化,具体形式为采取按门诊病例组定额付费、按项目付费和按总额预算付费相结合的多元混合支付方式。通过监管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要保障上述混合支付方式预期效用的实现,在监管时必须考量的要素包括医院不控费获得的不合理收入与控费获得的奖励之差、医院不合理收入被发现后的惩罚大小、监管成本大小以及政府和参保人群利益损失情况。建议医保定点医院门诊采取以按门诊病例组定额付费为主、按项目付费为辅加以按总额预算控制的混合制支付方式;医保经办机构可从完善处罚方式、降低监管成本、发挥政府行政权力和公众监督力量方面完善门诊医保监管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J区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上海市J区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进展,发现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支付改革的顺利推进.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和问卷调查,围绕区域年度预算结算、住院医保基金支出、实施进展以及患者受益4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2019-2021年,区域年度预算结算总额的差值为负值,尚未达到收支平衡.较改革前相比,区域住院总费用增长幅度有所缓和,住院医保费用增幅有所控制.2022年至今全区适用病例入组占比保持高位水平,病种入组率高于市入组率均值.住院医保患者实际自付比例保持在30%左右,各项满意度均分在4.5分(5分)以上.结论:改革实施进程顺利推进,实际自付比例保持较低水平,患者满意程度高,但改革培训范围有限、信息系统问题凸显,需要扩大培训范围,加快DIP信息化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价值支付视角下门诊按人头付费的理论内涵和改革建议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按人头付费是医保门诊统筹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价值支付视角下按人头付费应具有控制医疗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结果的价值目标,其核心要素包括:以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组织和基层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供方主体,为特定疾病人群或签约人群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支付标的为固定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总额,通过合理设定人头基础费率和风险调整因子,建立以质量和健康结果为核心的绩效支付和结余分享、风险分担机制等,建立起支付方、供方、患者三方价值均衡且相容的激励约束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DRG点数法付费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通过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对总额控制下DRG点数法付费政策执行偏差进行分析,提出修正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浙江省龙游县肺结核诊疗"零负担"策略实施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比较浙江省龙游县肺结核诊疗"零负担"策略实施前后各项肺结核防治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制订新时期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各县(市、区)和与龙游县接壤县区(包括遂昌县、兰溪市、婺城区、建德市)的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以及现住址为龙游县的肺结核患者的本县收治率和治疗转归数据;常住人口数来源于当地统计年鉴;龙游县肺结核患者诊疗费用数据来自龙游县人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肺结核患者的中断治疗率、政策满意度调查由定点医院与社区随访医生调查收集.比较龙游县肺结核诊疗"零负担"策略实施前(2016-2018年)和实施后(2020-2022年)肺结核患者诊疗费用、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本县收治率、治疗转归等指标情况,分析该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肺结核患者个人支付费用总额在"零负担"策略实施前分别为:2016年830 322.45元,2017年833 450.10元,2018年792 879.99元,患者人均自付费用分别为3075.27元、3281.30元、3523.91元."零负担"策略实施后,普通肺结核患者个人支付费用比例降低到0,县财政兜底费用逐年下降(2020-2022年分别为492 160.29、401 349.56、389 319.42 元).2016 年龙游县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 74.17/10 万(270/36.4 万),到 2022年降低至47.21/10万(169/35.8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43.962,P<0.001);报告肺结核患者本地收治率由2016年的74.81%(202/270)明显提高到2022年的93.49%(15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64.483,P<0.001);报告肺结核患者中断治疗率由2016年的6.30%(17/270)明显降低到2022年的1.18%(2/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7.965,P=0.003).结论:浙江省龙游县肺结核诊疗"零负担"策略的实施降低了肺结核患者医疗负担,提高了肺结核患者本地收治率,降低了患者中断治疗率及总体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策略实施效果初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区域点数法下三级公立医院费用控制SD模型构建及仿真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以天津市某三级公立医院为例,梳理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管理模式对医疗费用的内在影响机制,深入研究医疗机构适应性管理措施对费用控制的作用力度,为优化医院管理和规划医院发展路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IMO框架呈现改革对医院医疗费用控制影响的系统架构.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进一步构建医院控费的SD模型,选取不同管理措施为靶点进行干预,量化研究医疗费用控制情况及发展变化趋势.结果:通过对成本核算、绩效考核、信息化建设、路径规范及病案质控等靶点干预后,对医疗费用发生金额和患者实际负担的下降趋势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强化,且对患者实际负担影响力度更大.其中,信息化建设、路径规范、成本核算等靶点具有较大的作用强度.结论:增强多科室管理共识与合作、创新工作流程、及时数据反馈和分析,结合医保相关指标调整医务人员绩效管理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总额控制下按病组分值付费下某院神经内科费用成本与医保结算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在四川省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下按病组分值付费背景下,探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费用、医疗成本及医保结算费用的内在关系,为医疗机构精细化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 2020 年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病例为基础,结合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下按病组分值付费的要求,对神经内科相关病组的成本、住院费用构成、医保支付标准和利润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关系.结果 神经内科相关病组患者医疗成本药品费用占比最大(53.99%),其次为人员经费占比(21.92%).各病组成本构成均不相同,医保结算标准、患者住院费用、医院成本之间存在 6 种关系,即医保正向拨付不一定盈利(情景一),医保负向拨付不一定亏损(情景二),医保正向拨付却实际亏损(情景三),医保负向拨付却实际盈利(情景四),医保正向支付实际盈利(情景五),医保负向支付实际亏损(情景六).结论 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下按病组分值付费可实现整体控费,医保结算支付标准对病组实际收费起导向作用,对医疗机构利润起杠杆作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倒逼科室内部的费用结构调整,应重视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合理控制药耗比例;医疗机构之间、科室之间的博弈效应不断增大,需避免出现"抢蛋糕"现象导致推诿患者的恶性竞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上海某三甲医院医保患者医疗费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医保总额预付制的实施对上海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各类医保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至2015年该院成人和少儿患者医疗费用相关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该院总额预付制实施以来各类医保患者医疗费用相关指标总体变化趋势.结果 实施总额预付制后,该院医疗业务量持续增长,而城保患者门急诊次均费用增长幅度(12.5%)低于自费患者(19.4%),住院人均费用增长幅度(16.9%)低于自费患者(28.1%);城保患者住院人均药费增长幅度(9.7%)低于自费患者(20.5%),住院人均材料费用增长幅度(37.6%)也低于自费患者(63.6%).结论 总额预付制实施后,该院城保患者医疗费用控制取得良好效果,但少儿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等未纳入总额预付制的各类患者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仍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