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创新药物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抗VEGF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nAMD治疗仍面临诸多不足和挑战,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法是其主要研究的方向。近年来治疗nAMD的药物研发方向呈现多样化,包括开发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及新型给药方式、优化给药剂量和基因疗法等,达到降低治疗频率、延长治疗间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长期维持或改善视力的目的。眼科临床医师应对新的药物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发掘出适合不同nAMD亚型患者的优化方案,实现向精准化医疗迈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正视是否为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的最佳选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人工晶状体(IOL)问世以来,IOL屈光度数测算的精确性问题备受关注。随着眼科生物测量设备的不断发展及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多元化,IOL屈光度数测算的精确性越来越高,IOL的功能不断完善,屈光性白内障摘除手术的理念深入人心。然而,临床也存在一种现象,即过于追求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屈光度数的正视化,因而导致患者出现视觉不适。本文通过分析何种情况下预留屈光度数应为正视、近视状态、远视状态,指出白内障摘除手术IOL预留屈光度数应进行个体化选择。(中华眼科杂志, 2020, 56: 333- 33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浙江衢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埃可病毒优势血清型与VP1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埃可病毒(Echovirus, ECHOV)优势血清型与变迁并分析ECHOV VP1基因分子特征。方法:采集5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荧光RT-PCR和PCR分别检测脑脊液标本中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包括ECHOV、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CV)和新型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HEV阳性脑脊液标本采用RT-PCR法扩增HEV-B组全长VP1基因序列,测序后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CHOV VP1基因型、基因重组和遗传进化特征。结果:RD细胞分离培养出6株毒株,但Hep-2细胞分离培养结果均阴性。11份标本HEV通用荧光RT-PCR结果阳性,但其他病毒检测结果均阴性。11份HEV阳性标本中6份检出ECHOV,与分离培养结果一致,分别为4株ECHO6、1株为ECHO7和1株ECHO30血清型,柯萨奇病毒和EV检测结果均阴性。4株ECHO6病毒属于ECHO6-C2基因亚型,但分为ECHO6-41/46和ECHO6-45/48两个流行克隆,ECHO7和ECHO30分别属于ECHO7-C和ECHO30-C基因型。ECHO6与ECHO30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存在VP1基因重组。结论:ECHOV是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主要病原体,且可能存在局部暴发流行。ECHO6与ECHO30病毒VP1基因存在重组可能性,ECHO6有成为ECHOV优势血清型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混合方法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居家照护需求及照护资源整合期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居家照护需求及居家资源整合期望,以掌握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需求,为出院后健康照护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致性平行设计的混合研究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15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同时以便利抽样法选取134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家庭护理评估量表进行健康问题调查,综合资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取出两大主题:居家照护需求多元化、居家照护服务资源整合度不够。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共触发25个健康问题,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社会活动不足,社会交往受限、临床健康问题(跌倒风险、营养问题、疼痛,心血管与呼吸系统问题、健康促进不足、乏力)等方面。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应在出院时加强康复指导,整合居家照护资源提供过渡阶段多元化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行为的形成与持续,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认知障碍老年人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总结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中应用的干预内容、结局指标等内容,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范围综述框架,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APA PsycInfo、APA PsycArticles、ProQuest Health& Medical Collection、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Web of Science、SportDiscus、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4月20日,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包含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13篇类实验研究。全沉浸式虚拟现实干预内容涵盖虚拟现实场景、任务类型、任务内容、干预频率与时长,结局指标与效果包括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认知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结论:认知障碍老年人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方案具有多元化和日常化的特点,拥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认知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远程医疗服务人员激励问题与对策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远程医疗服务人员的实际与期望激励和关键问题,为优化远程医疗激励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以2019年10—11月对福建、海南、河南、湖南、贵州、四川、青海7省的1 084名远程医疗服务人员问卷调查数据和2020年1月对河南省6家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资料为研究样本,分析远程医疗服务人员激励现状及存在问题。定量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定性资料整理成文本资料后进行分类汇总。结果:在费用补贴、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方面实际激励与期望激励差距最大,其中初级、副高级、正高级人员的差距分别为18.65、28.26、29.28个百分点。医院对远程医疗服务人员激励程度不足,缺乏差异化和多样性的人员激励方式,激励策略落实不到位。结论:建议强化激励需求分析,打破远程医疗服务人员激励策略的同质化瓶颈;加强医院内部远程医疗服务政策宣传和激励策略落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肝细胞癌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治疗方式的多元化和多学科联合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综合运用经肝动脉插管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使中晚期肝细胞癌实现降期,或通过门静脉栓塞、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使剩余肝脏快速增生,以及常规行抗病毒和保肝治疗,让不同比例的中晚期或剩余肝脏储备不足的肝细胞癌能够成功转化为可切除肝细胞癌。这将成为提高肝细胞癌诊断水平的重要措施和肝细胞癌临床研究的热点。因此,笔者对肝细胞癌转化治疗的内涵、相应策略和进展进行深入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角膜屈光手术的快速发展和变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国的角膜屈光手术以激光手术为代表,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3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每年近百万人接受此类手术。新技术革新速度快,使手术效果不断提高,并发症不断减少,同时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学术实力不断接近国际水平。尤其近年来,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学术研究成果的增多以及相关规范的制定,均标志着我国角膜屈光手术步入了多元化、智能化和规范化阶段。回顾30余年的发展历程,面对成绩的同时,仍应认识到不足。让我们携手同行,继续为我国屈光不正患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趋于自然的视觉矫正效果。谨以此文祝贺《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1-8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全球第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主要的病理类型,驱动基因阴性NSCLC占比较大。当伴有脑转移时,放疗是除手术以外首选的局部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随着技术和药物的不断更新,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普遍被延长。精准治疗时代背景下,放疗的理念及技术朝着精准、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将对放疗技术的更迭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中制订驱动基因阴性NSCLC脑转移患者的放疗方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混合嵌合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技术的提高,供者选择的多样化及支持治疗的不断发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成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越来越多SAA患者有条件接受allo-HSCT,但是allo-HSCT后混合嵌合(MC)发生率较高,可导致继发性植入失败(SGF),显著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免疫抑制治疗(IST)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等细胞治疗是纠正MC的主要干预措施,但同时具有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风险。因此,通过监测供者嵌合(DC)状态指导干预决策和选择最佳干预时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拟就MC概述、MC对SAA患者接受allo-HSCT疗效和预后的影响、SAA患者接受allo-HSCT后发生MC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干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