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tograph法激发试验及小气道功能指标诊断哮喘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Astograph法激发试验及小气道功能指标诊断哮喘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三家医院的哮喘患者86例,并以40例非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依次完成基本资料采集、脉冲震荡检查、肺常规通气功能、Astograph法激发试验。比较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常规肺功能指标、脉冲振荡指标、反应阈值(Dmin),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哮喘组Dmin、用力呼气50%肺活量(余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MEF 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余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MEF 25)、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低于非哮喘组( P<0.05)。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阻力(R 5)、中心气道阻力(R 20)、外周阻力(R 5-R 20)、外周弹性阻力(X 5)、共振频率(Fr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哮喘患者的Dmin与MEF 50、MEF 25、MMEF呈正相关( r=0.295、0.306、0.381,均 P<0.05)。Dmin诊断哮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8(95% CI:0.950~1.000),最佳截断值为13.609 Units,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6和0.968。MEF 50、MEF 25、MMEF诊断哮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0.738,0.68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90 L、1.685 L、3.445 L。 结论:Astograph法激发试验快速、安全、准确,适用于协助哮喘诊断。MEF 50、MEF 25可能与哮喘的诊断有关,能够预测气道高反应性。MMEF、MEF 50和MEF 25在哮喘的诊断意义优于脉冲振荡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伽马刀SBRT与直线加速器SBRT治疗肺部肿瘤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分析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与基于直线加速器的X射线SBRT治疗肺部肿瘤的剂量学差异,为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中心接受肺部SBRT的患者7位,针对其13个病灶,分别设计伽马刀SBRT(γ_SBRT)计划与加速器SBRT(X_SBRT)计划,将同一患者位置邻近的病灶设计在同一计划中,得到γ_SBRT与X_SBRT计划各10个,处方剂量为30~50 Gy/5~10次。比较分析两种计划的剂量参数,包括:计划靶区(PTV)的靶区覆盖率,梯度指数(GI),适形指数(CI),最大剂量( Dmax),平均剂量( Dmean),最小剂量( Dmin);20 Gy( V20)、10 Gy( V10)、5 Gy( V5)剂量线包绕的体积,100%处方剂量( V100%)、50%处方剂量( V50%)剂量线包绕的体积;患侧肺 Dmean、20 Gy剂量线包绕的肺体积占该侧肺体积的百分比(Lung_ V20)、5 Gy剂量线包绕的肺体积占该侧肺体积的百分比(Lung_ V5),健侧肺 Dmean、Lung_ V5,食管、脊髓以及心脏的 Dmax。 结果:γ_SBRT计划在GI, V20、 V10、 V5、 V50%,患侧肺 Dmean、Lung_ V20、Lung_ V5,健侧肺 Dmean、Lung_ V5,以及食管和心脏 Dmax方面均优于X_SBRT计划( z=-2.81~-1.99, P<0.05)。γ_SBRT计划中,PTV的 Dmax以及 Dmean高于X_SBRT计划( z=-2.80、-2.80, P<0.05);靶区覆盖率、CI、脊髓 Dmax在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γ_SBRT计划的治疗时间长于X_SBRT计划( z=-2.70, P<0.05)。 结论:伽马刀SBRT计划在靶区外剂量跌落方面优于加速器SBRT计划,在肺部肿瘤治疗中有望减少靶区周围低剂量区以及正常肺组织受照剂量,但治疗时间显著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胰腺癌质子调强与光子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质子调强和光子容积旋转调强在胰腺癌大分割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10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使用Eclipse和RayStation进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和质子调强治疗(IMPT)的计划设计。完成计划后的剂量文件统一导入MIM软件以提取评估参数。主要评估参数包括计划靶区(PTV)的 Dmin、 Dmean、 Dmax、适形指数(CI)和新适形指数(nCI)、均匀指数(HI)、梯度指数(GI)、覆盖率(coverage)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结果:靶区方面两组的适形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MAT组取得了更高的PTV Dmin、 Dmax、D 98%、D 2%、HI和覆盖率以及更优的剂量梯度GI和 D2 cm( t/ Z=-4.63~5.32, P<0.05),IMPT组则获得了更低的10%_PD( t=-7.47, P<0.05)。危及器官方面,两组的空回肠最大剂量 Dmax、胃 Dmax、十二指肠 Dmax以及左肾的平均剂量 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IMPT组在空回肠的体积剂量 D5 cm3、胃的 D10 cm 3、十二指肠的 D5 cm 3及 D10 cm 3、左肾的 D2/3、右肾的 Dmean及 D2/3上均低于VMAT组( t/ Z=-8.12~-2.60, P<0.05),但是IMPT组脊髓的 Dmax和 D0.35 cm 3均高于VMAT组( t=7.30、6.77, P<0.05)。 结论:VMAT和IMPT都能实现满足临床要求的胰腺癌大分割放射治疗计划。二者在在毗邻胰腺靶区的胃肠道组织最大受量上的保护无差异,在胃肠道的体积受量保护上IMPT拥有更大优势,但对射束肿瘤靶区前缘的危及器官保护上可能弱于VMA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尿道受照剂量与泌尿系统并发症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外照射时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与膀胱及尿道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诊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盆腔外照射计划中膀胱及尿道最大剂量点( Dmax)、最小剂量( Dmin)、平均剂量( Dmean)、计划靶区周围0.1、1、2 cm 3接受的平均剂量( D0.1 cm 3、 D1 cm 3、 D2 cm 3)及接受5、10、15、20、25、30、35、40、45、50 Gy受照体积占整个器官体积百分比( V5 Gy、 V10 Gy、 V15 Gy、 V20 Gy、 V25 Gy、 V30 Gy、 V35 Gy、 V40 Gy、 V45 Gy、 V50 Gy)等相关剂量学参数及患者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症状。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泌尿系症状与剂量学参数相关性。 结果:膀胱及尿道的中位体积分别为294.8、4.71 cm 3,以尿道各个参数的中位值为界分成两组,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尿道 Dmax、 Dmin、 Dmean、 V5 Gy、 V10 Gy、 V15 Gy、 V20 Gy、 V25 Gy、 V30 Gy、 V35 Gy、 V40 Gy、 V45 Gy、 V50 Gy与发生泌尿系并发症相关( t=14.30、21.65、32.19、33.36、16.62、17.91、21.52、20.11、12.27、37.25、30.18、36.24、21.98, 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尿道 D2 cm 3、 V20、 V40及膀胱 V40、 D1 cm 3、 D2 cm 3是预测泌尿系发生2级不良反应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建议限制尿道的 D2 cm 3、 V20、 V40以尽量减少2级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携带 125I粒子导管和徒手粒子植入后剂量学差异的模体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 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 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 Dmin)、最大剂量( Dmax)、平均剂量( Dmean)、适形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覆盖90%靶体积的剂量( D90)、90%处方剂量覆盖靶体积的百分比( V90)。通过Bland-Altman法分析术前、术后剂量参数的一致性,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经Bland-Altman法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大部分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仅徒手组 Dmin和 V90的一致性欠佳。但是导管组在 Dmax( Z=-3.824, P<0.005)、CI( Z=-1.962, P<0.005)、HI( Z=-2.352, P<0.005)、 D90( Z=-2.453, P<0.005)、 V90( Z=-2.845, P<0.005)的参数误差范围更小。 结论: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 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剂量参数值误差范围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直肠癌调强放疗计划中六维随机摆位误差的剂量学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设计一种软件将随机六维摆位误差引入到直肠癌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并评估其剂量学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1例直肠癌IMRT计划作为参考计划(单次剂量2 Gy,共50 Gy;PTV为CTV均匀外扩5 mm)。对参考计划的每个分次,通过调整射野几何参数的方法引入随机生成的六维摆位误差,并重新完成剂量计算。再将各分次剂量累加后得到存在摆位误差情况下的总剂量分布。基于美国瓦里安Eclipse脚本应用程序接口(ESAPI)开发能够自动完成上述流程的治疗模拟软件,将服从两种预设分布[分布1:平移误差服从 N(0,4 2),旋转误差服从 N(0,2 2);分布2:平移误差服从 N(0,2 2),旋转误差服从 N(0,1 2)]的六维摆位误差引入参考计划,并评估剂量学影响。 结果:参考计划、误差分布1和误差分布2情况下,CTV的 Dmin分别为(49.4±0.41)、(47.56±0.76)和(49.17±0.64)Gy;CTV的 D98%分别为(50.23±0.07)、(49.98±0.10)和(50.27±0.09)Gy;主体靶区(靶区除去边缘后的内核部分) D98%为(50.25±0.08)、(50.42±0.13)和(50.33±0.10)Gy;边缘靶区 D98%为(50.22±0.10)、(49.88±0.11)和(50.26±0.10)Gy。另外,相比参考计划,误差分布1和2的情况下,膀胱和股骨头平均受量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剂量分布的适形指数虽有微弱降低,但临床意义有限。 结论:本方法及据此开发的治疗模拟软件可以根据需要将服从不同分布的六维摆位误差引入到直肠癌IMRT计划中,并给出总体剂量学变化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直肠癌术前放疗中XVMC算法和MC算法剂量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评估直肠癌术前放疗中,使用X射线体素蒙特卡罗(XVMC)算法与ArcherQA中蒙特卡罗(MC)算法获得的剂量分布数据的差异,为临床上XVMC算法的计划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对10例直肠癌术前放疗的患者,采用MONACO计划系统中的XVMC算法制定计划.将计划中制定好的CT、组织结构和射野信息传入MC软件,运用MC算法进行二次剂量计算.比较XVMC算法与MC算法间靶区和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结果:XVMC和MC算法计算的中心点剂量,计划靶区(PTV)的Dmin和Dmean、小肠的V40、膀胱的Dmean和V45、股骨头的Dmean差异均在2%以内.PTV、脊髓外扩和小肠三者的Dmax在两种算法的差异分别为3.43%、3.59%和3.62%;PTV的V5040差异为2.87%.结论:XVMC较MC算法低估了计划的剂量最大量,高估了靶区的处方剂量覆盖率,但两种算法之间的差异为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5%以内),计划评估时需注意因算法所带来的剂量计算误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动脉分析技术定量评价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弹性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动脉分析技术定量评价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弹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首次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72例和无脑卒中组68例,另选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7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动脉分析技术获取颈动脉结构参数包括最小内径(Dmin)、最大内径(Dmax)、内-中膜厚度(IMT),以及弹性参数包括硬度指数(β)、动脉顺应性(AC)、弹性模量(EM)、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纵向应变(RS)、纵向应变率(RSR)、周向应变(CS)及周向应变率(CSR),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和无脑卒中组Dmin、Dmax、IMT、β、EM、PWVβ均增大,AC、RS、RSR、CS、CSR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脑卒中组比较,脑卒中组Dmin、Dmax、IMT、β、PWVβ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单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弹性改变更明显.动脉分析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价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弹性,为临床评估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分层提供一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 例CVA风寒袭肺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6 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6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疗效;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气道高反应性;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5 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变化;观察 2 组痊愈患儿复发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42/46),对照组总有效率 76.09%(35/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最小诱发累积剂量、促使呼吸阻力增加至基础值135%所消耗组胺累积量(PD35)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最小诱发累积剂量、PD35 均大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IL-4、IL-5 及外周血EOS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4、IL-5 及外周血E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33.33%(8/24),对照组复发率88.24%(15/17),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CVA风寒袭肺证,能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调节血清IL-4、IL-5 及外周血EOS水平,且能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讨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59例(A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B组),以吸入用氯醋甲胆碱为支气管激发剂,使用Astograph气道过敏反应测定仪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基础呼吸阻力(Rrs cont)、基础呼吸传导率(Grs cont)、最小诱发累积剂量或反应阈值(Dmin)、Rrs升高到基础水平115%所需氯醋甲胆碱的累积剂量(PD15)、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Dmin与PD15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min、PD15对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判断效能.结果 B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Dmin、PD15高于A组,SGrs低于A组(P均<0.05),两组Rrs cont、Grs con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in与PD15呈正相关(r=0.68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min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95%CI为0.966~1.000,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3.41 U,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93.3%;PD15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AUC为0.921(95%CI为0.869~0.973,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5.86 U,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6.7%.结论 典型支气管哮喘较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更强,Dmin≤3.41 U、PD15≤5.86 U可作为鉴别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界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