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丁质和flg22诱导的辣椒幼苗先天免疫生理响应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明确几丁质和鞭毛蛋白衍生肽flg22诱导的辣椒幼苗先天免疫生理响应特征,探讨辣椒先天免疫生理响应与辣椒抗多种病害的关系.[方法]以5个四川本地辣椒品种幼苗为试材,鉴定它们对青枯病和疫病病情指数和抗性水平,采用水培法培育幼苗并进行外源几丁质和flg22处理,检测各品种不同诱导时间下幼苗根系生长、气孔孔径、胼胝质沉积、活性氧(ROS)积累和SOD、CAT活性,以及先天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综合评价其生理响应及其与抗病性关系.[结果](1)各品种幼苗青枯病和疫病病情指数以'川腾10号'最低,抗病性最强,以'本地条椒'最高,抗病性最弱.(2)外源几丁质和flg22抑制了各品种幼苗根系生长速率,诱导离体叶片气孔闭合,促进叶片细胞壁胼胝质沉积加厚,ROS含量持续增加,SOD和CAT活性不断提高.各品种幼苗先天免疫生理响应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以'川腾10号'最高,'本地条椒'最低,并且平均隶属函数值与疫病、青枯病病情指数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3)外源flg22和几丁质诱导'川腾10号'幼苗先天免疫相关基因CaWRKY22、CaMAPK7和ChiIV3显著上调表达.[结论]外源flg22和几丁质可诱导辣椒幼苗先天免疫生理响应,且响应程度强弱在品种间存在差异,依据生理响应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可综合评价辣椒品种的抗病水平;'川腾10号'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多抗性水平最好,这与其先天免疫相关基因CaWRKY22、CaMAPK7和ChiIV3的显著上调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因Panel诊断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基因变异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因Panel在诊断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的基因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所有日龄≤28 d的新生儿(病例组)以及在本院足月出生的200例表型无明显异常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以中国可防可治罕见病、中国新筛病种等为基础,筛选明确致病基因与变异位点为靶标,设计适合中国新生儿的基因Panel,针对542种疾病、601个基因。制备干血斑样本,采用该基因Panel进行检测,检出的致病位点采用Sanger测序验证。结合临床特征分析患儿基因检测结果,依据患儿的主要临床诊断(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出血性疾病、新生儿感染、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其他)数,分为1、2、3和≥4种诊断。采用 χ2检验及线性关联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病例组共纳入173例患儿,致病变异检出率为30.6%(53/173),包括致病基因阳性52例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1例。病例组致病基因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30.1%(52/173)与15.0%(30/200), χ2=12.26, P<0.001];病例组共检出14个致病基因,分别为 FLG、UGT1A1、G6PD、MYH7、AR、ABCC2、ACADS、C YP21A2、GJB2、MEFV、PAH、PKHD1、SCN4A及 HBA。在病例组,致病变异检出率在黄疸新生儿中高于无黄疸者[35.2%(44/125)与18.8%(9/48), χ2=4.42, P=0.036],但在男婴女婴间、母亲是否高龄及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是否早产儿、是否发生出血性疾病、是否有新生儿感染、是否发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临床诊断数目1、2、3和≥4种的患儿,致病变异检出率呈线性增长[21.1%(8/38)、25.4%(15/59)、38.2%(13/34)与40.5%(17/42),线性关联 χ2=4.84, P=0.028]。在病例组,变异(包含致病基因阳性及携带者)检出率较高的基因有7个,检出率最高的为 UGT1A1[检出率为24.9%(43/173)],其他依次为 GJB2、 FLG、 DUOX2、 ABCA4、 G6PD和 MUT基因;7个高频变异位点为 UGT1A1基因c.211G>A(p.Gly71Arg)、c.1091C>T(p.Pro364Leu)、c.-41_-40dupTA及c.686C>A(p.Pro229Gln), GJB2基因c.109G>A(p.Val37Ile), FLG基因c.12064A>T(p.Lys4022Ter)及c.3321del(p.Gly1109GlufsTer13)。 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基因Panel可以为部分NICU患儿提供有效的基因检测,尤其是临床诊断复杂的患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抵抗相关基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术后放疗后不同预后患者的基因谱差异,筛选与放疗抵抗相关的遗传变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放疗的32例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年内是否出现照射野内复发分为复发组(放疗抵抗组, n=16)和稳定组(放疗敏感组, n=16)。分别提取患者的基因组DNA,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应用Trimmomatic、BWA、Picard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处理数据,通过GATK对比获得比对文件,然后利用Vardict软件从测序数据中筛选出两组的各类遗传变异。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无瘤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SCC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经样本数据质量控制,本研究最终纳入26例患者进行后续分析,复发组和稳定组各13例。全组非沉默肿瘤突变负荷中位数为0.95个/Mb,突变碱基替换类型均以C>T的转换为主,其次为C>G的颠换;发生频率最高的遗传变异依次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75.1%)、缺失突变(13.7%)、插入突变(10.5%);复发组中肿瘤特有突变数目较稳定组稍高(中位突变数分别为36、34),且两组突变频率前十的基因谱明显不同。复发组中检测到392个特有突变基因,前5个分别为:MUC19、NPIPA5、EPPK1、FLG和FOXG1。稳定组检测到192个特有突变基因,前5个分别为TCHH、WNK1、AIM1L、COL6A5和DPCR1。复发组中位DFS和中位OS分别为15.0个月(95% CI为10.1个月~未达到)和26.2个月(95% CI为19.8个月~未达到),稳定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单因素分析发现,GRIK2( χ2=6.81, P=0.009)、MUC4( χ2=4.25, P=0.039)、MUC5B( χ2=4.03, P=0.045)、PRRG1( χ2=5.15, P=0.023)基因突变、3p缺失( χ2=4.16, P=0.041)和14q缺失( χ2=7.09, P=0.008)与DFS相关;FLG( χ2=6.41, P=0.011)、NPIPA5( χ2=4.57, P=0.033)、PKD1L2( χ2=6.41, P=0.011)、FOXG1( χ2=4.57, P=0.033)基因突变、3p缺失( χ2=3.88, P=0.049)、14q缺失( χ2=5.66, P=0.017)和18p缺失( χ2=3.85, P=0.050)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14q缺失( HR=3.65,95% CI为1.18~11.32, P=0.025)是影响术后辅助放疗ESC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FLG( HR=8.94,95% CI为1.52~52.74, P=0.016)、NPIPA5( HR=6.36,95% CI为1.23~33.03, P=0.028)基因突变和14q缺失( HR=3.82,95% CI为1.18~12.31, P=0.025)是影响术后辅助放疗ES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WES结果提示,术后辅助放疗ESCC复发组与稳定组的基因突变类型和突变率基本一致,但两组的基因突变谱明显不同。FLG、NPIPA5基因突变和14q缺失可作为预测术后辅助放疗ESCC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湖州地区1 000例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基因检测结果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湖州地区新生儿遗传病致病基因变异的类型及位点分布特点。方法:以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湖州地区出生的1 000例新生儿(出生48 ~ 72 h)为研究对象。常规采集新生儿筛查的干血斑样本,用高通量靶向测序技术对542种疾病的致病基因进行变异筛查,通过Sanger测序对检出的变异进行验证。结果:在1 000例新生儿中,男女比例为1.02 : 1.00,其中253例未检出致病性变异,747例至少检出1个致病性变异,携带率为74.7%,排列前5位的基因为 FLG、 GJB2、 UGT1A1、 USH2A、 DUOX2。根据类型将变异分为纯合变异、复合杂合变异和半合子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213例新生儿携带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变异,阳性率为21.3%,最常涉及的基因为 UGT1A1、 FLG、 GJB2、 MEFV、 G6PD。 结论:基于高通量靶向测序技术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扩大了筛查的范围,提高了阳性预测值。根据结果提供遗传咨询可以改善患者的管理,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儿童发病率,同时为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管理和再生育提供帮助,是遗传咨询和干预的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FL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丝聚蛋白(FL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生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101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同期在北部战区总医院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77名为对照组。应用SNaPshot测序技术检测FLG基因rs11204981、rs1933064和rs146466242位点SNPs并分析单体型,探讨病例组和对照组3个位点SNPs/单体型对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影响,同时测定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免疫球蛋白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肺功能。结果:(1)FLG基因rs11204981、rs1933064和rs14646624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2)FLG基因3个位点SNPs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有无湿疹史病例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3)FLG基因rs11204981位点携带次要等位基因的G/A和G/G基因型EOS%高于A/A基因型,G/A基因型IgE高于A/A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rs146466242位点T/A基因型EOS%、IgE高于T/T基因型,T/A基因型最高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低于T/T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rs1933064位点不同基因型间EOS%、IgE、FeNO及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FLG基因rs11204981、rs1933064和rs146466242位点共构成3种单体型,单体型与罹患哮喘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LG基因rs11204981、rs1933064和rs146466242位点并非为儿童哮喘及合并湿疹史儿童哮喘的易感位点,其构成的单体型与儿童罹患哮喘无相关性;rs11204981和rs146466242位点携带次要等位基因可能与EOS%和IgE的升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的内表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与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密切相关,1/3的AD患儿同时患有FA[1].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宿主免疫反应、丝聚蛋白(filaggrin,FLG)基因突变以及微生物暴露等多种因素参与AD和FA发病.根据皮肤角质层脂质、蛋白质、微生物和2型细胞因子的差异,特应性疾病可分为不同的内表型.深入了解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的内表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皮肤微生物群失调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成人和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累及婴幼儿,也可在青少年及成人中持续存在或发病.AD的发病与丝聚蛋白(filaggrin,FLG)基因突变、过敏原暴露、表皮屏障功能受损和皮肤微生物群微生态失调密切相关[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X连锁隐性鱼鳞病基因型表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分析 4 例X连锁隐性遗传性鱼鳞病(X-linked ichthyosis,XL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变异.方法:从中国汉族人群收集XLI患者,记录临床特征及家系信息,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患者基因上的单核苷酸变异(SNV)、插入和缺失(INDEL)及拷贝数变异(CNV).结果:共收集 4 例XLI患者,均检测到STS基因缺失.其中 1 例患者同时伴有一个已报道的FLG基因无义突变:c.5368C>T(p.Gln1790Ter),该患者表现类似表皮松解性鱼鳞病症状.结论:XLI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全外显子组测序是一种诊断XLI的有效方法.携带FLG基因突变的XLI患者倾向于更重的临床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Filaggrin基因在鼻息肉中突变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中间丝聚蛋白(FLG)基因突变与鼻息肉的关系.方法:提取48例病例组的鼻息肉组织和30例对照组下鼻甲黏膜的DNA,先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R501X 3321delA,再用聚丙烯凝胶电泳进行检测,最后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测序.结果:鼻息肉组织中有2例(4.17%)出现FLG基因突变位点c.3321delA,均为杂合突变,对照组无此突变,同时发现FLG新的突变位点c.1711C>A碱基序列由CAC→AAC,病例组出现12例(25.00%),2例(4.17%)是纯合突变,对照组仅1例(3.33%)是纯合突变,鼻息肉与正常黏膜比较,c.1711C>A的基因突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G基因突变可能与鼻息肉发生、发展有关,有可能是鼻息肉发生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豪猪状鱼鳞病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告1例豪猪状鱼鳞病.患儿男,13岁.全身丘疹7年余,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面颈部、躯干、四肢可见密集分布针尖至绿豆大的褐色、肤色乳头状丘疹,皮损间偶见正常皮肤.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浅层少数炎性细胞浸润.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提示FLG,HRNR等基因突变.诊断:豪猪状鱼鳞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