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通用组合的针对性康复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通用组合的针对性康复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康复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ICF通用组合的针对性康复措施,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康复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康复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康复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 康复后,观察组FMA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康复后FMA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康复前(P<0.05).康复后,观察组改良B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康复后改良BI量表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康复前(P<0.05).观察组康复后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工作情况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观察组TG、TC、Hcy、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康复后TG、TC、Hcy、FBG水平分别低于本组康复前(P<0.05).结论 基于ICF通用组合的针对性康复措施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ICF通用组合用于临床功能评估的效度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 F)通用组合评估工具在临床功能评估中的效度.方法 对50例患者采用IC F通用组合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12(S F-12)进行评估,分析两者的的相关性以及有无并发症、第二诊断、手术和不同诊断及教育程度患者间IC F通用组合评分差异.结果 除编码d850外,其他IC F通用组合各类目均与S F-12类目相关,IC F通用组合总分与S F-12躯体功能总分相关(P<0.01).有无并发症、有无手术、有无第二诊断ICF通用组合得分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和其他不同诊断患者间ICF通用组合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或更高等教育程度患者ICF通用组合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ICF通用组合有很好的并行效度和区分效度,在临床应用中能够用于不同患者群的功能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CF通用组合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ICF通用组合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ICF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ICF通用组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分析ICF组的ICF通用组合各类目的评分情况制订相应措施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ICF通用组合各类目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结束后,ICF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Fugl-meyer运功功能(FMA)评分及改良版Barhtel指数(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CF组护理后的b130,d230,d450及d455评分较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F通用组合可有效指导护理、康复专业人员针对性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及活动参与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及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对侧触发功能性电刺激促进早期脑卒中患者伸腕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对侧触发功能性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伸腕及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伸腕肌群对侧触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伸腕肌群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电刺激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20min,疗程2周,治疗过程中记录首次出现主动伸腕动作的时间.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接受以下评估:上肢Fugl-Meyer简易运动功能评估、伸腕肌群肌力评估、主动伸腕关节活动度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估(ADL)、Jebsen手功能评估、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通用组合评估.结果:试验终点时,试验组共21例患者,对照组共20例患者.治疗组中有19例(90.48%)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了主动伸腕动作;对照组中有12例(60.00%)患者出现了主动伸腕动作,治疗组患者平均主动伸腕动作出现时间(18.33±7.01)天,显著早于对照组(40.95±20.02)天.两组患者各项参数治疗前后对比均存在组内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数据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Fugl-Meyer简易运动功能评分、伸腕肌群肌力、主动伸腕关节活动度、ADL得分和ICF得分的差值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Jebsen手功能得分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相关参数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得分(P<0.05).结论: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相比,对侧触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可使早期脑卒中患者主动伸腕动作出现的时间显著提前,并能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脑性瘫痪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核心分类简明通用版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康复治疗模式与传统康复治疗模式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个不同的儿童康复病区划分为应用组和对照组,应用组的康复团队经过系统的ICF-CY培训后,利用ICF-CY脑瘫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对脑瘫患儿进行评定,然后根据ICF-CY评定结果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对照组的康复团队则不进行ICF-CY培训和评定工作,直接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模式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开始时(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后),对2组患儿进行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PEDI)评分、粗大运功功能量表(GMFM)评分及辅助器具应用比较.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在功能性技能和照顾者协助方面,2组患儿的PEDI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功能性技能:应用组t=10.370,P<0.001;对照组t=15.157,P<0.001;照顾者协助:应用组t=21.352,P<0.001;对照组t=8.757,P<0.001),且应用组患儿治疗后的PEDI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功能性技能方面:t=3.860,P=0.001;照顾者协助方面:t=3.401,P=0.001).2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评分均明显高于组内治疗前(应用组t=17.07,对照组t=20.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治疗后2组GMFM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1,P=0.454).除下肢矫形器外,应用组使用其它日常生活辅具的患儿亦明显多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92,P<0.001).结论 基于ICF-CY的脑瘫康复治疗方案明显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图模型的脑卒中功能变量关系结构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依据.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组成的便利样本,访谈法评定国际版脑卒中ICF综合核心组合的166个条目.以条目为节点,条目间的风险相关性为连线,构建图模型.采用R软件(3.2.2版)建模,用Pajek64(5.02版)进行网络分析和可视化.结果:在图模型总体内,存在主组元结构,并且可以从中提取具有稳定路径结构的3-核结构.主组元中还可以提取具有牢固连接关系的主岛屿结构.其中“d450步行”既属于通用组合,又属于简要核心组合,并且占据了重要位置.简要核心组合条目在总图中的子网络,以及这些条目在各级限定值上的频数分布,可以提供相互参照和相互补充的功能变量知识.结论:ICF综合核心组合的图模型,可反映脑卒中功能变量间的复杂关系结构.该组合的频数分布,可反映卒中功能变量的属性特征.从关系结构和属性特征两个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可以为ICF的康复应用提供综合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ICF构建当代残疾数据架构、内容与标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残疾数据理论架构、内容与数据标准.方法 运用ICF对华盛顿残疾统计小组(WG)残疾数据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 DAS 2.0)、世界卫生组织示范残疾调查(MDS)和ICF核心分类组合(通用版)的相关内容及结构进行内容和编码分析.结果 建立了基于ICF的WG、WHO DAS 2.0和MDS相关残疾测量架构,解析了残疾测量的内容.结论 基于ICF建立了残疾数据架构、内容以及残疾数据的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可穿戴设备uCare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可穿戴设备uCare对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指导和监测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基础.方法:3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指导,并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制定社区康复运动处方.试验组佩戴可穿戴设备uCare进行运动指导和监测,对照组仅进行口头指导下的运动.分别于入选时和4周末进行ICF核心组合评估(通用组合、功能障碍组合、脑卒中简要组合)、Motricity指数、6min步行试验、最大耗氧量评估.结果:①与入组时相比,试验组ICF核心评估组合、6min步行试验、最大耗氧量均有显著改善(P< 0.05);Motricity指数数值虽有提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各数值虽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入组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周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6min步行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可穿戴设备uCare,可有效改善社区脑卒中患者的ICF指标和运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例断掌再植术后ICF指导下的康复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手掌离断是严重的手外伤.由于手掌组织结构复杂,再植需行清创、内固定、血管吻合等问题,手掌离断后再植困难重重[1].再植成功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手功能恢复,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于再植术后的手功能恢复至关重要[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一例断掌再植患者术后介入早期康复,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评定量化标准引导下实施干预方案[3],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CF通用组合在腰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ICF通用组合在腰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腰椎病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CF通用组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JOA评分、VAS评分、满意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VAS评分、满意度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CF通用组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腰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