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代谢指标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IVF-ET胚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脂代谢与不明原因不孕(UI)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IVF-ET治疗,依据胚胎质量评估标准将患者分为优质组(n=76)与不良组(n=50).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IVF-ET前脂代谢指标与UI患者胚胎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不良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睾酮、孕酮水平均高于优质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雌二醇水平低于优质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验证,TC、TG、LDL-C水平与UI患者IVF-ET胚胎质量呈正相关(r>0,P<0.05),HDL-C水平与UI患者IVF-ET胚胎质量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脂代谢与UI患者IVF-ET胚胎质量有关,脂代谢紊乱可能会导致UI患者IVF-ET胚胎质量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用PPOS与拮抗剂方案的20~50岁患者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比较: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在20~50岁患者中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并采用拮抗剂方案或PPOS方案的20~50岁不孕症患者3 752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按1∶1匹配均衡两组间的变量后,比较两组的基本特征、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助孕结局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对比两种促排卵治疗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通过分层分析比较两种促排卵方案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结果:匹配后,1 466例患者(每组各733例)纳入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类型、不孕病因、不孕年限、取卵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窦卵泡计数和授精方式构成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拮抗剂方案组扳机日雌二醇水平[1 700.30(1 011.76,2 580.50)ng/L]及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1.95(1.07,5.27)U/L]显著低于PPOS方案组[2 056.50(884.08,3 601.59)ng/L, P=0.010;3.00(1.51,5.00)U/L,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OS方案组周期取消率[30.56%(224/733)]显著高于拮抗剂方案组[18.83%(138/733), P<0.001];而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与拮抗剂方案组相似(均 P>0.05)。PPOS方案组的胚胎种植率[16.97%(207/1 220)]、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21.78%(188/863)]、每移植周期持续妊娠率[16.11%(139/863)]和每移植周期活产率[15.06%(130/863)]均明显低于拮抗剂方案组[21.42%(266/1 242), P=0.010;27.38%(233/851), P=0.012;21.62%(184/851), P=0.004;20.80%(177/851), P=0.002];PPOS方案组累积活产率[17.74%(130/733)]显著低于拮抗剂方案组[24.15%(17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显示卵巢刺激方案为影响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42,95% CI:1.03~1.95, P=0.032)。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35岁与取卵次数≥2次的人群中,PPOS方案组的累积活产率[21.35%(111/520),7.85%(41/522)]显著低于拮抗剂方案组[28.93%(151/522), P=0.005;12.23%(62/507), P=0.019]。 结论:与PPOS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可改善20~50岁不孕症患者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且在女方年龄≤35岁及非首次取卵的患者中更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评价拮抗剂方案与PPOS方案在波塞冬标准低预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以评价拮抗剂方案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在低预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符合波塞冬低预后诊断标准并采用拮抗剂方案或PPOS方案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419名,共1560个取卵周期。比较拮抗剂方案组和PPOS方案组患者基线特征、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两种促排卵方案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 结果:一般情况比较显示,拮抗剂方案组中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和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显著高于PPOS方案组[1.45(0.68,3.28)μg/L比1.10(0.55,2.71)μg/L, P=0.002;7.00(4.00,11.00)μg/L比6.00(3.00,9.00)μg/L, P=0.010],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显著低于PPOS方案组患者[7.65(6.26,9.99)U/L比7.88(6.29,10.58)U/L, P=0.007]。实验室结局及临床结局指标显示,拮抗剂方案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hormone,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726.20(415.30,1 095.00)ng/L]显著低于PPOS方案组[738.00(412.55,1 187.75)ng/L, P=0.028],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9.31±2.67)mm]、每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49.35%(379/768)]及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38.04%(291/765)]显著高于PPOS方案组[(6.81±2.26)mm, P<0.001;37.62%(298/792), P<0.001;26.08%(206/79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混杂因素后,在波塞冬标准低预后患者中拮抗剂方案组的每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 OR=1.58,95% CI=1.24~2.01, P<0.001)及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 OR=1.68,95% CI=1.30~2.17, P<0.001)均显著高于PPOS方案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变量分层中,拮抗剂方案的每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及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均高于PPOS方案组。每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及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在女方年龄( P<0.001, P<0.001)、授精方式( P<0.001, P<0.001)、AMH分层( P<0.001, P<0.001)中以及波塞冬组1( P=0.001, P<0.001)及组3分层( P=0.008, P=0.024)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PPOS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可改善波塞冬低预后患者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且在波塞冬组1及波塞冬组3患者中更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应用PPOS与激动剂长方案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激动剂长方案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中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的年龄小于40岁且卵巢储备正常(月经周期正常、卵泡刺激素<10 U/L、窦卵泡计数>5)的女性。主要结局指标为促排卵之日起18个月内的累积活产率。 结果:共995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使用PPOS方案509例(PPOS组),激动剂长方案486例(激动剂长方案组)。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以及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基本相似,但PPOS组的不孕年限[3(2,4)年]较激动剂长方案组[3(2,5)年]更短( P=0.015)。激动剂长方案组中有372例(77%)进行了鲜胚移植,获得临床妊娠218例、活产197例。新鲜胚胎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8.6%(218/372)、54.0%(201/372)和53.0%(197/372),而PPOS组没有进行鲜胚移植。在研究期间,PPOS组共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662个周期,在激动剂长方案组中共进行257个FET周期。激动剂长方案组FET周期移植周期活产率为42.8%(110/257),显著高于PPOS组[31.1%(206/662), OR=0.727,95% CI:0.607~0.871, P<0.001]。PPOS组在所有FET周期中的胚胎种植率[29.2%(293/1 004)]低于激动剂长方案组[34.5%(157/455), OR=0.846,95% CI:0.721~0.992, P=0.041]。在一个完整的IVF/ICSI周期(包括新鲜胚胎及随后所有冷冻胚胎)后,PPOS组在18个月随访期内的累积活产率[40.5%(206/509)]显著低于激动剂长方案组[63.2%(307/486), OR=0.641,95% CI:0.565~0.726, P<0.001]。与PPOS组相比,激动剂长方案组从促排卵到妊娠和活产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缩短(均 P<0.001)。在Kaplan-Meier分析中,激动剂长方案组累积持续妊娠达到活产率显著高于PPOS组(long rank检验, P<0.001)。Cox回归分析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显示采用的刺激方案与累积活产率密切相关( OR=1.917,95% CI:1.152~3.190, P=0.012)。 结论:在卵巢储备正常的女性中,采用PPOS方案相比传统的激动剂长方案而言累积活产率更低,达妊娠/活产时间更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染色体多态性:PGT-A新指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是否可以作为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ies,PGT-A)的指征。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PGT-A解冻移植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移植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夫妇染色体核型,PGT-A周期分为女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女方多态组)、男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男方多态组)及双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双方多态组),同期染色体正常夫妇为对照(染色体正常组);IVF周期分为女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女方多态组)、男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男方多态组),同期染色体正常夫妇为对照(染色体正常组);比较组间实验室结果和妊娠结局。 结果:PGT-A周期中,各组间活检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率、解冻移植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IVF新鲜胚胎移植中,各组间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IVF助孕后早期流产患者中,女方多态组、男方多态组和染色体正常组流产组织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检测异常率分别为26.67%(4/15)、57.89%(11/19)、64.59%(363/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0)。 结论:夫妇染色体多态性变异不影响胚胎非整倍体,同时不影响PGT-A周期和IVF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且不增加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率。目前无明确证据支持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可作为PGT-A新指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启动促性腺激素前不同预处理对POSEIDON预期卵巢低反应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启动促性腺激素(Gn)前不同预处理对POSEIDON预期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探索改善POR患者临床结局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OSEIDON预期POR患者364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超短激动剂/拮抗剂方案]的临床资料,按照启动Gn前的预处理情况分为短效口服避孕药(OCP)组(A组, n=167)、戊酸雌二醇组(B组, n=56)和未处理组(C组, n=141),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周期指标、实验室情况及临床妊娠率等。 结果:A组年龄[(34.8±4.9)岁]明显小于B组[(38.0±4.9)岁]和C组[(37.9±4.7)岁]( P<0.001),B组体质量指数(BMI)[(21.9±3.1) kg/m 2]明显小于A组[(23.5±3.6) kg/m 2]和C组[(23.2±3.1) kg/m 2] ( P=0.014),窦卵泡计数(AFC)A组(2.4±2.0)、B组(4.1±1.9)、C组(3.5±2.0)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A组排卵障碍的比例(32.9%)明显高于B组(10.7%)和C组(11.3%) ( P<0.001),C组IVF周期数(3.0±1.7)明显大于A组(2.5±1.5)( P=0.017);3组间不孕类型、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内膜厚度A组[(9.4±1.9) mm]小于B组[(10.6±1.5) mm]和C组[(10.1±2.0) mm] ( P<0.001),受精率A组(77.1%)、B组(77.6%)明显高于C组(71.3%)( P=0.041);3组间Gn使用量、Gn使用时间、获卵数、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A组(26.2%、36.1%)和B组(26.8%、42.0%)明显高于C组(14.5%、21.2%)( P均=0.014);胚胎移植周期、移植胚胎数、囊胚移植周期比例、流产率和周期取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启动Gn前给予OCP或黄体期戊酸雌二醇预处理均可提高POSEIDON预期POR患者的临床结局。OCP预治疗适用于排卵障碍的POR患者,而黄体期戊酸雌二醇预治疗适用于有排卵的POR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拮抗剂灵活方案添加拮抗剂后平均LH水平对IVF/ICSI鲜胚移植临床结局及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GnRH-A)灵活方案促排卵添加GnRH-A后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鲜胚移植临床结局及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拮抗剂灵活方案促排卵后行IVF/ICSI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685例患者资料。采用四分位数法以添加拮抗剂后患者每次监测血清LH水平(根据卵泡生长速度及患者需要,通常为2次)直至扳机日血清LH水平的平均值进行分组,分为A组(小于纳入人群平均LH水平的第25百分位数,LH<1.25 U/L, n=166)、B组(处于纳入人群平均LH水平的第25~50百分位数,1.25 U/L≤LH<1.91 U/L, n=174)、C组(处于纳入人群平均LH水平的第50~75百分位数,1.91 U/L≤LH<2.85 U/L, n=171)和D组(大于纳入人群平均LH水平的第75百分位数,2.85 U/L≤LH≤7.55 U/L, n=174)。比较4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胚胎实验室指标、鲜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指标及累积活产率。 结果:经多因素线性回归矫正混杂因素后,C组患者的优质胚胎数、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B=0.600,95% CI:0.086~1.114, P=0.022; B=0.134,95% CI:0.052~0.216, P=0.001)。D组患者的优质胚胎数、可利用胚胎数、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B=0.771,95% CI:0.259~1.284, P=0.003; B=0.730,95% CI:0.205~1.255, P=0.007; B=0.085,95% CI:0.003~0.167, P=0.04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后,A组患者与B、C、D组患者的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组患者的累积活产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 OR=2.439,95% CI:1.169~4.974, P=0.014)。 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应用GnRH-A灵活方案促排卵,添加GnRH-A后平均LH水平对鲜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但当平均LH水平<1.25 U/L时胚胎质量显著下降,并可能因此降低胚胎发育潜能进而降低累积活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预期卵巢高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及自身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预期卵巢高反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预期卵巢高反应患者共257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长长方案组1855个周期,拮抗剂方案组720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全部胚胎冷冻第一周期移植的妊娠结局、每取卵周期的累积妊娠率及首次IVF/ICSI助孕周期妊娠所需时间(TTP);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中前次行长长方案助孕再次拮抗剂方案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及前次行长长方案助孕再次行长长方案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抗苗勒管激素(AM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长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启动量[(135.11±36.61) IU]、获卵数[(17.79±7.80)枚]、可利用胚胎数[(9.08±5.56)枚]、优质胚胎数[(5.18±4.56)枚]明显低于拮抗剂组[(170.12±53.94) IU、(20.60±9.92)枚、(10.96±6.59)枚、(6.47±4.97)枚]( P<0.001、 P<0.001、 P<0.001、 P=0.012);而Gn使用时间[(14.3±3.23)d]、Gn使用总量[(2 322.08±1 020.48) IU]、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9.54%)、hCG扳机后中重度OHSS发生率(9.54%)、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69.44%)明显高于拮抗剂组[(9.97±2.47)d、(1 884.19±774.16) IU、0.83%、3.95%、53.94%, P均<0.001]。②全部胚胎冷冻第一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两组患者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拮抗剂组新鲜周期移植后妊娠和冷冻胚胎周期移植后妊娠的周期TTP[(47.67±3.18)d、(140.33±45.43)d]要明显少于长长方案组[(81.25±3.72)d、(185.19±46.52)d, P均<0.001],但总移植周期TTP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④长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自身对照的比较显示:长长方案组可利用胚胎数[(5.79±3.14)枚]、优质胚胎数[(2.78±1.50)枚]明显低于拮抗剂组[(10.14±4.74)枚、(5.70±3.50)枚]( P=0.027、 P=0.005),而Gn使用总量[(2 535.80±1 212.17) IU]、中重度OHSS发生率(4.55%)明显高于拮抗剂组[(2 075.28±856.03) IU、0]( P=0.049、 P=0.043)。⑤长长方案助孕和再次长长方案自身对照的比较显示:再次长长方案助孕的BMI[(24.63±2.99) kg/m 2]小于第一周期长长方案者[(25.01±3.12) kg/m 2, P=0.049],而优质胚胎数[(4.00±3.58)枚]和临床妊娠率(52.10%)明显高于第一周期长长方案者[(2.56±2.12)枚、29.41%]( P=0.046、 P=0.004)。 结论:对于预期卵巢高反应的患者,拮抗剂方案可显著降低促排卵时间、促排卵剂量、中重度OHSS发生率,提高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但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低,可考虑全部胚胎冷冻后移植。对于前次长长方案助孕失败的预期卵巢高反应患者,下一周期可考虑拮抗剂方案,亦可在改善基础状态并预防OHSS发生的基础上再次选择长长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卵泡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年龄、卵巢功能及IVF实验室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人卵泡液(human follicular fluid,hFF)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与年龄、卵巢功能及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实验室结局的相关关系。 方法:设计非干预的观察性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单纯因男方因素接受IVF女性患者的hFF及不包含个人身份的病历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hFF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ACE2、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和Ang 1-7的水平。一元线性回归用于RAS组分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用于RAS组分与卵巢功能及IVF实验室结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共获139例可分析样本。②年龄与肾素(Pearson's r=-0.313 3, P<0.001)、ACE(Pearson's r=-0.183 6, P=0.031)、AngⅡ(Pearson's r=-0.218 6, P=0.010)、ACE/ACE2(Pearson's r=-0.319 2, P<0.001)、AngⅡ/Ang1-7(Pearson's r=-0.224 3, P=0.008)存在线性负相关关系,而与ACE2、Ang1-7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均 P>0.05)。③基础卵泡刺激素与年龄( β=0.636, P<0.001)、ACE2( β=0.267, P=0.026)和AngⅡ( β=0.268, P=0.001)呈正相关,与ACE( β=-0.320, P<0.001)和Ang1-7( β=-0.217, P=0.014)呈负相关;黄体生成素与AngⅡ( β=0.330, P=0.003)呈正相关,与Ang1-7( β=-0.395, P=0.002)呈负相关;窦卵泡计数与Ang1-7( β=0.153, P=0.049)呈正相关,与年龄( β=-0.869, P<0.001)和ACE2( β=-0.082, P=0.004)呈负相关;基础抗苗勒管激素仅与年龄( β=-0.349, P<0.001)呈负相关;基础雌二醇、孕酮、泌乳素、睾酮与年龄及RAS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均 P>0.05)。④获卵数与肾素( β=0.146, P=0.014)、AngⅡ( β=0.113, P=0.034)和Ang1-7( β=0.185, P=0.002)呈正相关,与年龄( β=-0.717, P<0.001)呈负相关;MⅡ卵成熟率与AngⅡ( β=0.207, P=0.019)和Ang1-7( β=0.217, P=0.026)呈正相关,与年龄( β=-0.518, P<0.001)呈负相关;双原核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仅与年龄呈负相关(均 P<0.05)。 结论:卵泡局部RAS受到年龄影响,且与卵巢功能及IVF实验室结局存在一定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类卵裂期胚胎及囊胚形态学评价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前,胚胎形态学评价方法仍是辅助生殖实验室评估胚胎质量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评价标准细节尚未达成共识且缺乏精准的量化评级指标,现已严重限制了各生殖医学中心间的标准化室间质评与控制管理,更制约了对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胚胎评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为进一步完善辅助生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辅助生殖技术的服务质量,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并联合全国多家生殖医学中心共同编撰了本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