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肠道菌群改变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肠道菌群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相关性.方法 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将35例AD患者分为轻中度组(n=15)和重度组(n=20),收集两组患者的粪便样本,对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粪便中微生物群的组成和肠道菌群β多样性.采用调查问卷及量表调查AD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状态及认知损伤程度.通过血液检测AD患者白细胞、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脂蛋白a(Lpa)、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R软件进行粪便菌群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D重度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分值均低于AD轻中度组(P<0.01).肠道菌群β多样性分析结果提示两组间菌群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和轻中度组肠道菌门相对丰度及属相对丰度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大肠杆菌、志贺菌与Lpa呈正相关(P<0.01),与LDL呈负相关(P<0.05);双歧杆菌与RBANS、高脂血症呈正相关(P<0.05),与Lpa呈负相关(P<0.01);克雷伯杆菌与病程、CDR呈正相关(P<0.01);阿克曼菌与HLP呈负相关(P<0.05);肠球菌与CDR呈正相关(P<0.05);乳酸杆菌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粪杆菌与CDR、病程、年龄和MMSE负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伴随肠道菌群的改变,AD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及其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1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查结果,将IM患儿分为肝功能正常组(ALT≤50 U/L)和肝功能异常组(ALT>50 U/L).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及血清SA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IM患儿血清ALT水平与各项检验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患儿分别有51例、80例.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组SAA、ALT水平高于肝功能正常组,HDL-C、ApoA1水平低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患儿血清ALT水平与SAA水平呈正相关(rs=0.295,P<0.05),与HDL-C、LDL-C水平呈负相关(rs=-1.800、-0.173,P<0.05).结论 IM患儿SAA水平与并发肝功能异常有关,对于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的患儿,临床医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脂亚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s,LDL-P)与其他脂蛋白指标相关性,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LDL-P及其亚组颗粒(LDL1-P~LDL6-P)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探索脂蛋白亚组颗粒预防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9年8至12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3个月内未服用降脂药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59例患者,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2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S)检测血浆LDL-P、LDL1-P~LDL6-P及其他生化指标,分析各生化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Pearson相关判断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s,LDL-P)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具有高度相关性( r= 0.927, P<0.001; r=0.921, P<0.001; r=0.844, P<0.001)。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LDL-P、LDL4-P、LDL5-P和LDL6-P水平较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水平高( U=4 172.000, Z=4.256, P<0.001; t=2.573, P=0.011; U=3 995.000, Z=4.621, P<0.001; t=5.223, P<0.001),LDL-P和LDL6-P水平较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水平高( U=1 159.000, Z=2.294, P=0.022; t=2.075, P=0.041)。高水平hs-CRP、LDL5-P、LDL6-P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子( OR=1.095, P=0.036; OR=1.015, P=0.046; OR=1.012, P=0.039)。ROC分析LDL-P、LDL5-P、LDL6-P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鉴定价值,AUC分别为0.67、0.68、0.69,hs-CRP联合LDL5-P与LDL6-P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最大(AUC= 0.70)。 结论:LDL-P与LDL-C、ApoB、TC高度相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LDL-P和LDL6-P水平较轻、中度狭窄患者明显升高,hs-CRP与LDL5-P、LDL6-P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子,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可能进一步成为风险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卡格列净减轻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脂肪沉积改善肾脏氧合水平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卡格列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脂肪含量和氧合水平的影响。方法:2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卡格列净组(11例)和格列美脲对照组(12例),分别于用药前、用药24周采用Dixon MRI、BOLD MRI功能序列检测患者肾脏脂肪含量和氧合水平情况,以及空腹血糖、HbA 1C、血尿酸、血脂、血压、体重等代谢指标的变化。进一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的变化与肾脏内脂肪含量的变化关系、肾脏脂肪含量的变化与肾脏缺氧程度改善间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年龄、体重、空腹血糖、HbA 1C、血脂、血尿酸均无统计学差异,且两组患者分别在用药12周、24周时的空腹血糖、HbA 1C、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格列净组体重、血尿酸水平、舒张压自基线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肾脏内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且患者体重指数与肾脏内脂肪蓄积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卡格列净用药24周可减少肾脏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卡格列净组用药24周肾脏皮质和髓质R2 *值自基线分别下降19.22%和22.63%(均 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肾脏皮质、髓质R2 *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格列净组肾脏内脂肪含量的减轻程度与肾脏皮质的氧合水平改善程度相关。 结论:卡格列净可减轻肾功能正常的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脂肪蓄积、改善肾脏缺氧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362例成人(年龄≥18岁)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定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计算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单纯T2DM组(155例)、T2DM微血管病变组(122例)和T2DM大血管病变组(85例)。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或 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25(OH)D与各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糖尿病血管病变影响因素。 结果:T2DM微血管病变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2DM微血管病变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2DM大血管病变组CRP、IL-6、SII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T2DM微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病程、BMI、SBP、DBP、HbA 1c、FPG、HOMA-IR、TC、TG、LDL-C混杂因素后,以单纯T2DM组为参照,CRP(OR=5.35,95%CI 1.49~19.13)、25(OH)D(OR=0.88,95%CI 0.78~0.98)是T2DM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CRP、IL-6、SII、25(OH)D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OR=14.99,95%CI 2.84~79.13;OR=27.92,95%CI 4.24~183.92;OR=1.01,95%CI 1.00~1.02;OR=0.74,95%CI 0.60~0.92)。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CRP( r=-0.102, P=0.052)、IL-6( r=-0.115, P=0.028)、SII( r=-0.141, P=0.007)呈负相关,CRP与IL-6( r=0.600, P<0.001)、SII( r=0.256, P<0.001),IL-6与SII( r=0.307, P<0.001)呈正相关。 结论:相较于T2DM微血管病变,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CRP、IL-6、SII水平更高、25(OH)D水平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KIM分型脑白质病变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基于KIM分型脑白质病变(WML)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以头痛或头晕起病的住院患者155例,其中头颅MRI表现为WML者125例(WML组),头颅MRI正常30例作为对照组(NC组)。WML组患者根据KIM分型分为脑室旁组(JVWML组)( n=30)、近脑室组(PVWML组)( n=33)、近皮质组(JCWML组)( n=30)、深部组(DWML组)( n=32)。调查所有受试对象血管危险因素临床资料并记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所有受试对象血清Lp-PLA2含量进行测定;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并按照Crouse法计算各自斑块总积分。 结果:WML组Lp-PLA2[(117±37)ng/ml比(95±30)ng/ml]、稳定斑块积分[0(0,2.5)分比0分]、不稳定斑块积分[0(0,3.4)分比0分]均明显高于NC组(均 P<0.05);PVWML组Lp-PLA2[(138±41)ng/ml]和不稳定斑块积分[1.5(0,3.8)分]明显高于NC组(均 P<0.05);PVWML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JVWML组[(100±28)ng/ml]、JCWML组[(101±27)ng/ml](均 P<0.05)。相关分析显示,PVWML组不稳定斑块积分与血糖( r=0.600, P=0.000)、TG( r=0.371, P=0.034)、LDL-C( r=0.367, P=0.036)、Lp-PLA2( r=0.567, P=0.001)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 r=-0.368, P=0.035)。将PVWML组所有相关因素与不稳定斑块积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血糖( b=0.463, P<0.01)、Lp-PLA2( b=0.347, P<0.05)与不稳定斑块积分仍呈正相关。 结论:血清Lp-PLA2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指标,其与近脑室型WML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炎症机制在缺血性WML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成人血尿酸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不同血尿酸(SUA)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江苏省太湖疗养院健康体检的无锡地区成年人群5 006例为研究对象。以SUA水平作为观察指标并按照Q1:SUA<270 μmol/L;Q2:270 μmol/L≤SUA≤318 μmol/L;Q3:319 μmol/L≤SUA≤360 μmol/L;Q4:361 μmol/L≤SUA≤410 μmol/L;Q5:SUA>410 μmol/L五分位法分为五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分析,以是否发生IFG作为结局指标,SUA五组为观察指标,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压作为混杂因素,构建3个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不同SUA水平分组与IFG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BMI对SUA与IFG发生风险相关性的影响。结果:BMI、DBP、FPG、TC、TG、LDL-c随着SUA水平增高而增高,而HDL-c随之逐渐下降(均 P<0.01);五组SUA与IFG组中FPG水平呈正相关( r=0.589, P<0.001)。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SUA与IFG组中FPG存在较强相关性( r=0.534, P<0.001)。进一步校正血脂、血压后,这种相关性依然存在( r=0.523, P<0.001);以Q1为对照组各组计算出的IFG风险的 OR值分别为1.199、2.660、2.784、3.629;进一步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各组计算出的 OR值分别为1.130、2.389、2.350、2.895。SUA 水平处于相应Q2组和Q5组的人群发生IFG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130倍和2.895倍,说明随着SUA水平升高,人群中患IFG风险增加;BMI分层后,随着BMI及SUA水平的升高,FPG均值呈上升趋势( P<0.001)。 结论:SUA水平与IFG风险密切相关。SUA水平升高,IFG风险增加,且SUA、IFG与体重增加相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托法替布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托法替布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探究狼疮肾炎(LN)与SLE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关系。方法:选择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MRL/lpr小鼠16只,体质量20~25 g,通过完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每组8只。治疗组通过0.9%氯化钠溶液稀释托法替布,按照10 mg·kg -1·d -1剂量灌胃,安慰剂组(淀粉片剂)用药方法同治疗组,共给药8周。ELISA方法检测2组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Bradford法蛋白浓度测定小鼠尿蛋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尿素氮、血肌酐、补体C3、补体C4水平;蛋白印迹法测定主动脉及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STAT2蛋白表达水平;主动脉弓切片后采用油红O染色,使用Image J软件评估血管斑块面积及内中膜厚度;肾脏取病理切片后采用HE染色,使用肾小球活动性评分系统评估LN活动性病变;组间统计学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法。 结果:①治疗组血清抗dsDNA抗体表达水平[(5.2±1.0)U/ml]低于安慰剂组[(6.9±1.2)U/ml]( Z=-3.07, P=0.008),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高于安慰剂组[(293±10)mg/L与(260±19)mg/L, Z=2.72, P=0.017;(16±6)mg/L与(8±9)mg/L, Z=3.78, P=0.006]。治疗组与安慰剂组血清尿素氮、血肌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0.7)mmol/L与(11.5±1.1)mmol/L, Z=-1.96, P=0.071;(17±5)μmol/L与(22±6)μmol/L, Z=-1.79, P=0.095]。②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小鼠LDL、TC、TG水平均下降[(0.83±0.15)mmol/L与(1.08±1.05)mmol/L, Z=-3.95, P=0.001;(2.90±0.08)mmol/L与(1.81±0.97)mmol/L, Z=-5.17, P=0.001;(1.10±0.08)mmol/L与(1.60±0.42)mmol/L, Z=-3.23, P=0.013],HDL水平升高[(2.02±0.99)mmol/L与(1.81±0.97)mmol/L, Z=4.42, P=0.001]。③治疗组主动脉MCP-1、JAK1、STAT1、STAT2水平较安慰剂组降低(0.17±0.30与0.23±0.05, Z=-3.06, P=0.009;0.83±0.09与1.05±0.19, Z=-3.07, P=0.008;0.77±0.07与0.94±0.13, Z=-2.83, P=0.014;0.70±0.07与0.82±0.09, Z=-2.83, P=0.013),主动脉斑块面积及主动脉内中膜厚度低于安慰剂组[(12±31)μm 2与(1 242±1 101)μm 2, Z=-3.12, P=0.016;(63±7)μm与(82±8)μm, Z=-5.13, P<0.001]。④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水平及肾小球肾炎活动性评分均降低[(0.08±0.03)mg/ml与(0.20±0.11)mg/ml, Z=-3.08, P=0.015;(1.79±0.38)分与(2.79±0.14)分, Z=-7.08, P<0.001],肾组织MCP-1、JAK1、STAT1、STAT2水平较安慰剂组降低(0.364±0.040与0.425±0.021, Z=-3.85, P=0.003;0.689±0.074与0.838±0.068, Z=-4.19, P=0.001;0.508±0.070与0.646±0.119, Z=-2.85, P=0.015;0.618±0.062与0.740±0.101, Z=-2.94, P=0.013)。⑤2组小鼠肾小球活动性评分与LDL、TC、TG、主动脉斑块面积、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均呈正相关( r=0.51, P=0.043; r=0.79, P<0.001; r=0.64, P=0.008; r=0.82, P<0.001; r=0.74, P=0.001),与HDL呈负相关( r=-0.53, P=0.036)。2组小鼠尿蛋白水平与LDL、TC、TG、主动脉斑块面积、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均呈正相关( r=0.67, P=0.004; r=0.68, P=0.004; r=0.53, P=0.033; r=0.80, P<0.001; r=0.74, P=0.001),与HDL呈负相关( r=-0.57, P=0.021)。 结论:LN严重程度与SLE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异常具有一定相关性;托法替布可能减轻MRL/lpr小鼠早期动脉硬化程度及LN程度,并降低血脂水平,对于改善SLE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可能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长对HIV/AIDS患者机体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不同时长对HIV/AIDS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选择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随诊的424例HIV/AIDS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时长分成四组:Ⅰ组(0.5~2年)、Ⅱ组(2~4年含2年)、Ⅲ组(4~6年含4年)、Ⅳ组(≥6年),比较各组血脂、肾功、血糖、肝功异常的差异性。结果: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Ⅰ组9/106(8.5%)、Ⅱ组17/134(12.7%)、Ⅲ组22/123(17.9%)、Ⅳ组4/61(6.6%),p=0.076;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Ⅰ组32/106(30.2%)、Ⅱ组58/134(43.3%)、Ⅲ组50/123(40.7%)、Ⅳ组27/61(44.3%),p=0.152;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发生率:Ⅰ组8/106(7.5%)、Ⅱ组17/134(12.7%)、Ⅲ组15/123(12.2%)、Ⅳ组3/61(4.9%),p=0.24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发生率:Ⅰ组48/106(45.3%)、Ⅱ组66/134(49.3%)、Ⅲ组55/123(44.7%)、Ⅳ组33/61(54.1%),p=0.61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73 m 2发生率:Ⅰ组4/106(3.8%)、Ⅱ组6/134(4.5%)、Ⅲ组6/123(4.9%)、Ⅳ组2/61(3.3%),P=0.953;eGFR与治疗时长呈负相关(r=-0.165,p<0.001);低磷血症发生率:Ⅰ组7/106(6.6%)、Ⅱ组7/134(5.2%)、Ⅲ组12/123(9.8%)、Ⅳ组6/61(9.8%),P=0.478;高尿酸血症发生率:Ⅰ组26/106(24.5%)、Ⅱ组35/134(26.1%)、Ⅲ组28/123(22.8%)、Ⅳ组10/61(16.4%),P=0.508;糖尿病发生率:Ⅰ组1/106(0.9%)、Ⅱ组9/134(6.7%)、Ⅲ组6/123(4.9%)、Ⅳ组3/61(4.9%),P=0.140;γ-谷氨酰基转移酶>60U/L发生率:Ⅰ组23/106(21.7%)、Ⅱ组34/134(25.4%)、Ⅲ组25/123(20.3%)、Ⅳ组12/61(19.7%),P=0.73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 U/L发生率:Ⅰ组23/106(21.7%)、Ⅱ组33/134(24.6%)、Ⅲ组24/123(19.5%)、Ⅳ组12/61(19.7%),p=0.761。 结论:治疗半年以上HIV/AIDS患者血脂紊乱类型以低HDL、高TG血症为主,血脂异常发生率不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升高。eGFR随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并且需关注低磷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ART药物对肝功的损伤持续存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网膜脂肪细胞大小与胃转流手术后代谢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网膜脂肪细胞大小与胃转流手术(RYGB)术后代谢改善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RYGB手术的113例肥胖患者,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糖、血脂、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等相关代谢指标,收集患者的网膜脂肪组织,脂肪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HE染色,使用显微镜随机拍摄15张组织形态照片,利用Image J进行细胞体积测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临床血糖、血脂等参数与网膜脂肪细胞大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13例患者中网膜脂肪组织的体积与患者术前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 r=0.231,0.432,0.397,0.421,均 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呈正相关( r=0.298、0.325,均 P<0.01),与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 r=-0.224、-0.278,均 P<0.05),与体重、BMI、腰围、臀围呈正相关( r=0.397、0.231、0.310、0.232,均 P<0.05);113例患者中网膜脂肪细胞的体积与术后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 1c)、FPG、空腹胰岛素、HOMA-IR的改善呈正相关( r=0.441、0.301、0.236、0.341,均 P<0.05),网膜脂肪细胞体积与术后3个月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的改善呈正相关( r=0.204、0.296、0.196、0.253,均 P<0.05)。113例肥胖患者中有50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T2DM),63例患者不合并T2DM,网膜的脂肪细胞的体积大小与肥胖合并T2DM患者术后3个月HbA 1c和FPG的改善呈正相关( r=0.309、0.342,均 P<0.05),与术后3个月HOMA-IR改善在两组中均呈正相关( r=0.281、0.333,均 P<0.05),与总胆固醇的改善在两组患者中均呈正相关( r=0.254、0.369,均 P<0.05)。 结论:网膜脂肪细胞的体积大小与代谢手术后3个月肥胖患者代谢指标改善密切相关,网膜脂肪细胞体积越大,血糖和血脂改善越明显。这可以为代谢手术改善全身代谢状态机制研究和预测代谢手术预后提供新的病理学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