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量营养素辅助治疗肺结核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微量营养素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然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A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0.46,95% CI(0.14,0.77), P=0.01],锌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0.32,95% CI(0.04,0.61), P=0.03];锌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D=0.06,95% CI(0.01,0.11), P=0.02];微量营养素在肺结核痰涂片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病死率,但对肺结核痰涂片转阴率影响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碘的甲状腺外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碘作为哺乳动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参与合成甲状腺激素,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碘本身有化学元素的特性,如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在一些与自由基相关的慢性疾病中发挥作用。碘还对部分肿瘤细胞起到抗增殖及促凋亡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有关碘的研究多集中在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对碘在甲状腺外的功能关注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碘在甲状腺外具有摄取碘能力的组织器官中的作用及对代谢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尔茨海默病的营养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营养治疗作为非药物治疗方式之一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营养治疗主要包括单营养素干预、医学食品干预以及饮食模式干预等形式,在预防和治疗AD中起到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营养治疗的原理与方法,对国内外AD营养治疗相关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2型糖尿病(T2DM)营养管理最佳证据,为制订营养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与筛选专业团体网站、临床实践指南网站、数据库的T2DM营养管理相关循证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采用AGREEⅡ对指南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根据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量评价标准对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进行质量评价;按照证据综合原则对内容相同或相似的推荐条目进行综合,结论冲突的证据进行研究小组讨论;最后遴选出适宜我国国情的T2DM营养管理的推荐意见。结果:共检索国内外文献5 399篇,最终纳入19篇文献,包括8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10篇系统评价。其中,1篇指南质量评价结果为A级,7篇指南质量评价结果为B级,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评价结果均为推荐。按照证据综合原则将推荐意见综合后,总结出包括营养管理方式、营养筛查与评估、能量需求、宏量营养素摄入、微量营养素摄入5个方面,共29条最佳证据。结论:成人T2DM营养管理的证据较广泛但数量有限。宏量营养素有较为相似的推荐意见,但微量营养素尚缺乏高质量证据,尤其在是否有必要进行常规微量元素补充及具体摄入量方面,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索及科学研究来丰富T2DM领域的相关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成人患者微营养素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微营养素包括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临床上多数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因多种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营养素缺乏,导致疾病进展并影响临床结局。为进一步规范医学营养治疗中的微营养素的应用,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国内近百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围绕微营养素的作用和应用剂量,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状态如重症、手术、烧伤、炎症性肠病、短肠综合征、恶性肿瘤、慢性肝(肾)疾病、老年共病、减重营养管理和慢性感染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使用情况等,最终提出13个问题、3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铁死亡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损害健康的全身性疾病,2016年脓毒症被重新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所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全球公共健康的优先事项。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微量元素铁代谢失调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ixon等在2012年首次提出了铁死亡的概念,这是一种依赖铁的、非凋亡的细胞死亡模式,其特征是脂质活性氧(ROS)的累积。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形态和生化特征上不同于凋亡、自噬、坏死、裂解等多种形式的细胞死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铁死亡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成为相关疾病诊疗和改善预后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现将铁死亡在脓毒症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并为脓毒症所致相关器官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orrelation of Whole Blood Zinc Levels, CD4 Cell Count, Disease Stage, and Dermatologic Manifestations Among HIV Patients: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in Philippines
编辑人员丨5天前
Objective::Zinc deficiency is the most common micronutrient abnormality seen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Depletion of CD4 cells is a hallmark of HIV infection. The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whole blood zinc levels and CD4 cell count and stage of HIV infection among patient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the Philippines.Methods::Sixty-five newly diagnosed HIV-positive patients of the institution were recruited. Demographic profile, whole blood zinc levels, CD4 cell count level, HIV disease stage, and presence of any dermatologic manifestations were noted. Prevalence of zinc deficienc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whole blood zinc levels and CD4 cell count were determin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chi-square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Among the 65 patients, overall zinc deficiency was noted at 33.8%. Low CD4 count and HIV disease stage IV participants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zinc deficiency at 54.6% and 50%, respectively.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t r = 0.3364 was noted between whole blood zinc levels and CD4 cell count ( P = 0.006). Twenty-nine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dermatologic manifestations, with 10 patients being zinc deficient. Conclusion::A weak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seen between zinc levels and CD4 coun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zinc level deficiency with a higher HIV disease stage. Dermat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HIV may be present in both patients with normal and deficient zinc level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是一种由CD4 +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胃体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肠上皮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为特点。临床特点的多样性及非特异性使其诊断较为困难。既往认为AIG好发于西方国家,但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国的患病率并不低,然而本病目前并未引起国内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故本文就AIG的病因、临床特征、与其他疾病的关系、诊断及治疗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其的认识,从而提高AIG的诊疗率,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对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微量营养素指南(2022)的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许多急、慢性疾病中均存在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MN)的缺乏,应对MN进行监测和管理。2022年2月,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发布了MN指南。该指南旨在指导日常临床营养实践中对MN的评估、监测和治疗,同时对易混淆的词汇进行规范。通过在Medline、PubMed、Cochrane、Google Scholar和CINAHL数据库中检索文献,最终从MN的主要功能、最佳检测方法、炎症对其影响、潜在毒性以及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剂量方面,对每种MN进行总结。为解决高危疾病中MN的缺乏状态,提供有关MN补充及监测的实用建议。该文根据指南内容,针对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老症患儿15例营养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早老症患儿的营养状况,为早老症患儿的规范化营养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15例早老症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其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膳食调查及人体学成分等资料。结果:15例早老症患儿中男7例、女8例,年龄为7.8(2.3,10.8)岁,其中12例患儿存在营养不良。14例患儿行24 h膳食调查,11例患儿每日能量摄入量未达到参考摄入量。10例患儿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7例患儿蛋白质摄入不足,12例患儿脂肪摄入不足。钙、镁、铁和锌摄入量不足分别为13、13、9和10例。8例患儿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定体成分,其中5例骨密度水平低下。结论:早老症患儿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伴随脂肪丢失,肌肉量减少及骨密度低下等,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不足,需要进行长期连续性营养评估及营养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