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MN)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其中20只为正常组,剩余60只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诱导MN病变.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组大鼠共同进行实验.贝那普利组每日给药剂量为10 mg/kg,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给药剂量分别为16.7、33.3、66.7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24 h-UTP);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后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细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免疫球蛋白G(IgG)沉积情况;免疫组化(IHC)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足细胞裂隙膜蛋白(Podocin)、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ERK、ATF4、CHOP、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相较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的肾组织显示出显著的病理性变化,肾小球基底膜显著增厚,并出现类似钉突的结构改变,同时伴有系膜基质的增生现象,沿毛细血管袢有IgG弥漫性沉积;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上述病理改变有所缓解,足细胞损伤减少,IgG沉积减轻.模型组大鼠24 h-UT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24 h-UTP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其中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大鼠24 h-UTP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大鼠24 h-UTP水平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P<0.01),丹参多酚酸盐对MN模型大鼠24 h-UTP水平的降低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各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丹参多酚酸盐对MN模型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ERK、ATF4、CHOP、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P<0.01),其中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贝那普利组(P<0.01),丹参多酚酸盐对MN模型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善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通过调控PERK/ATF4/CHOP信号通路,缓解肾组织内质网应激,抑制足细胞凋亡,进而保护肾脏及延缓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反式维甲酸调控内质网应激诱导FLT3-ITD蛋白自噬降解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内质网应激(ERS)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调控FLT3-ITD突变蛋白表达下降,导致FLT3-ITD突变阳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ATRA处理FLT3-ITD突变阳性白血病细胞株(MV4-11和MOLM1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ERS相关和(或)自噬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低剂量ATRA可提高FLT3-ITD突变阳性白血病细胞的ERS水平;ATRA作用于ERS相关的PERK/eif2ɑ信号通路,使FLT3-ITD突变阳性细胞的ERS水平持续升高,CHOP基因表达上调;FLT3-ITD突变阳性细胞经ATRA处理后,FLT3-ITD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内与ERS有关的并且主要的两个蛋白降解途径中,与内质网关联降解(ERAD)相关的蛋白ATF6表达无明显变化,而与内质网激活自噬(ERAA)相关的自噬相关蛋白Atg5和Atg7表达明显升高。结论:ATRA通过激活PERK/eif2ɑ信号通路持续上调FLT3-ITD突变阳性细胞的ERS水平,通过ERAA途径自噬降解FLT3-ITD蛋白,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ATRA治疗难治性FLT3-ITD突变阳性白血病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鼠异氟烷诱发认知障碍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小鼠异氟烷诱发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将60只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异氟烷麻醉3 h后自主苏醒;治疗组麻醉开始前3 h给予小鼠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 μ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麻醉24 h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3组小鼠海马组织GRP78、pERK、Eif2a和ATF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3组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法。结果:与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和穿台次数[(21.43±2.99) s、(219.47±18.39) cm、(1.32±0.17)次]比较,治疗组小鼠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11.43±2.11) s、(145.32±14.29) cm]明显下降,穿台次数[(3.98±1.21)次]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19、4.147、2.791, P<0.05)。与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GFP78、PERK和eIF2a表达水平(0.89±0.11、1.19±0.12、0.82±0.09)比较,治疗组小鼠海马组织GFP78、PERK和eIF2a表达水平(0.41±0.07、0.89±0.10、0.45±0.08)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54、1.849、2.073, P<0.05)。与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比例[(14.33±2.19)%]比较,治疗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比例[(5.08±1.28)%]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17,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抑制七氟烷麻醉后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的内质网应激和凋亡,改善七氟烷麻醉引起的认知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内质网应激PERK-CHOP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T2DM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内质网应激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like-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 PERK-CHO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STZ溶液35 mg/kg(1次/d,共2次)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姜黄素组大鼠灌胃姜黄素200 mg/kg,连续给药30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PERK、P-PERK、CHOP和活性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 ATF4)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PERK、CHOP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血糖[(14.86±2.77)mmol/L比(30.04±3.25)mmol/L]水平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94.12±16.34)mg/L比(53.91±9.08)mg/L]升高( P<0.05),胰腺组织PERK mRNA[(0.85±0.07)比(1.64±0.28)]、CHOP mRNA[(0.53±0.04)比(1.18±0.33)]、PERK蛋白[(1.12±0.31)比(2.24±0.43)]、P-PERK蛋白[(1.23±0.19)比(3.89±0.32)]、CHOP蛋白[(0.65±0.07)比(0.92±0.11)]、ATF4蛋白[(0.73±0.26)比(1.15±0.31)]表达降低( P<0.05)。 结论:姜黄素对T2DM模型大鼠具有降糖作用,可通过提高脂联素水平来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调内质网应激信号通道PERK/P-PERK/CHOP/ATF4相关蛋白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药海马对脊髓损伤后内质网应激反应GRP-78/PERK/ATF-4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中药海马对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e transcription factor-4,ATF-4)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海马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及海马组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术后海马组大鼠灌胃海马提取液10 ml/kg,连续干预14 d。采用大鼠脊髓损伤行为学评分(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价大鼠肢体运动功能,采用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脊髓GRP-78、p-PERK和ATF-4蛋白表达,采用RT-qPCR检测GRP-78 mRNA和ATF-4 mRNA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Caspase-3、Caspase-12含量,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海马组术后第7、9、11、14天,BBB评分升高( P<0.05);海马组大鼠脊髓GRP-78[(0.49±0.06)比(0.74±0.03)]、p-PERK[(0.63±0.04)比(0.81±0.06)]和ATF-4[(0.51±0.06)比(0.69±0.05)]蛋白相对表达降低( P<0.05),GRP-78 mRNA[(0.54±0.05)比(0.63±0.06)]和ATF-4 mRNA[(0.61±0.06)比(0.78±0.04)]相对表达降低( P<0.05),脊髓组织Caspase-3、Caspase-12含量降低( P<0.05),海马组细胞凋亡率降低( P<0.05)。 结论:中药海马通过抑制GRP-78/PERK/ATF-4信号通路调控脊髓损伤后内质网应激反应,从而促进神经元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6-甲酰基吲哚并[3,2-b]咔唑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6-甲酰基吲哚并[3,2-b]咔唑(FICZ)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将8~12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4组,每组8只。以腹腔注射LPS 5 mg/kg制备脓毒症致ALI小鼠模型(LPS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PBS组)注射等体积PBS。LPS+FICZ组制模后1 h腹腔注射FICZ 1 μg进行干预,而FICZ对照组(FICZ组)腹腔注射PBS后1 h给予等量FICZ。制模后24 h取血清及肺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分析肺组织病理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肺组织中炎性因子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PBS组比较,LPS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加,可见肺泡萎陷及明显的肺泡内渗出性病变,肺组织W/D比值显著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肺组织IL-6 mRNA表达和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mRNA表达以及肺组织GRP78、PERK、活化转录因子6(ATF6)、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而FICZ组各指标则不受影响。与LPS组比较,LPS+FICZ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少,肺泡结构相对完整,肺组织W/D比值显著下降(5.38±0.10比6.60±0.30, P<0.01),血清IL-6水平(ng/L:15.55±3.77比32.22±3.84)和肺组织IL-6 mRNA表达(2 -ΔΔCt:0.79±0.21比6.89±0.92)显著降低(均 P<0.01),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GRP78、PERK、CHOP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GRP78 mRNA(2 -ΔΔCt):1.90±0.16比7.55±1.29,PERK mRNA(2 -ΔΔCt):1.68±0.20比4.54±0.89,CHOP mRNA(2 -ΔΔCt):1.13±0.24比4.44±1.13,均 P<0.05〕,GRP78、PERK、ATF6、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GRP78/GAPDH:0.59±0.02比0.77±0.01,PERK/GAPDH:0.48±0.03比1.04±0.05,ATF6/GAPDH:0.51±0.03比0.65±0.01,CHOP/GAPDH:0.91±0.05比1.11±0.07,均 P<0.05)。 结论:FICZ对LPS诱导的小鼠AL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内质网应激、下调血清和肺组织IL-6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麻二酚通过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调节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究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具体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Ishikawa和KLE细胞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CBD+DMSO组及CBD+DMSO+GSK2606414(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抑制剂)组,通过CCK-8实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检测CBD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通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水平,并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中 C/EBP 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蛋白、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转录活化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并使用PERK信号通路抑制剂GSK2606414对通路进行验证.[结果]CBD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Ishikawa和KLE细胞的增殖能力,CBD在浓度为2~16 μmol/L时显著性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CBD在浓度为6~16 pmol/L时显著性抑制KLE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在CBD干预Ishikawa和KLE细胞≥24 h后显著性抑制Ishikawa及KLE细胞的增殖能力(P均<0.05).CBD抑制Ishikawa和KLE细胞的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及诱导细胞凋亡(P均<0.05).Ishikawa细胞CBD+DMSO组24 h愈合率(37.54%±0.97%),48 h 愈合率(47.87%±1.46%);CBD+DMSO 组 24 h KLE 细胞愈合率(41.93%±2.85%),48 h 愈合率(51.29%±0.75%).CBD 提高细胞内 ROS 水平(Ishikawa P=0.007 4,KLE P<0.001).CBD 作用于Ishikawa和KLE细胞后,CHOP、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RNA-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PERK)、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 因 子 2α(phosphorylated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p-eIF2α)、ATF4 表达量较对照组及 DMSO 组明显增加(P<0.001).Ishikawa 和 KLE 细胞在加入 GSK2606414 后 p-PERK(P均<0.001)、p-eIF2α(P<0.001)、ATF4(P<0.001)表达量较CBD+DMSO组下调,但仍高于对照组及DMSO组.[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CBD通过激活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应激的激活及ROS积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PERK/ATF4信号通路探讨保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保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保元汤组、卡托普利组、保元汤+CCT020312[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激活剂]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阿霉素诱导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凋亡相关指标[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及PERK/转录激活因子4(ATF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ERK、ATF4、C/EBP同源蛋白(CHOP)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D,BNP、cTnI,TNF-α、IL-1β,MDA水平,Bax、Caspase-3,GRP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LVEF、LVFS,SOD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和保元汤+CCT020312组比较,保元汤组、卡托普利组大鼠LVEDD,BNP、cTnI,TNF-α、IL-1β,MDA水平,Bax、Caspase-3,GRP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VEF、LVFS,SOD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保元汤组大鼠上述指标(除CHOP蛋白表达水平外)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保元汤可以延缓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ATF4信号传导通路缓解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程度,从而促进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的修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PERK/ATF4/CHOP信号通路研究滋阴明目方含药血清对衣霉素诱导的ARPE-19细胞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研究滋阴明目方含药血清对衣霉素诱导ARPE-19 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细胞内质网应激损伤模型,将ARPE-19 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滋阴明目方含药血清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对细胞进行形态观察,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 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的表达.结果 选用浓度 50 μmol/L衣霉素干预ARPE-19 细胞造模.观察细胞形态发现,滋阴明目方含药血清组和牛磺熊去氧胆酸组ARPE-19 细胞较模型组细胞数量增多,生长较均匀,漂浮的死亡ARPE-19 细胞及碎片减少.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1),凋亡率明显上升(P<0.01),PERK、ATF4、CHOP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滋阴明目方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上升(P<0.01),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PERK、ATF4、CHOP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滋阴明目方含药血清可以减少ARPE-19 细胞内质网应激损伤模型的凋亡,其分子机制与调控PERK-ATF4-CHOP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通路对肝星状细胞激活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11例肝穿刺病理提示S1~S4肝纤维化患者和9例肝血管瘤、肝腺瘤患者术后周围正常肝组织病理切片,进一步行组织免疫组化检测PERK、eIF2α、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表达情况;使用不同浓度的内质网应激诱导剂毒胡萝卜素(0、125、250、500、1 000 nmol/L)作用于人HSC-LX2,使用qRT-PCR检测PERK mRNA及Western Blot检测PERK、肌醇需要酶1(IRE1)、激活转录因子6(ATF6)、CHOP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使用慢病毒转染构建PERK稳定过表达LX-2组及对照组,并通过qRT-PCR检测PERK、eIF2α、α-SMA mRNA,Western Blot检测PERK、p-eIF2α、α-SMA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胶Ⅰ型原蛋白(COL1A1)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PERK、eIF2α及CHOP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6、t=-5.75、Z=-3.52,P值均<0.001).不同浓度毒胡萝卜素作用后,与溶媒组相比,内质网相关蛋白PERK、CHOP、IRE1、ATF6及α-SM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对照空载慢病毒组相比,PERK稳定过表达组PERK mRNA、eIF2α mRNA、α-SMA mRNA表达及PERK、p-eIF2α、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值均<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提示,PERK过表达组COL1A1表达升高(P<0.05).结论 PERK过表达可诱导LX-2细胞α-SMA、胶原蛋白COL1A1表达,提示PERK信号通路可能是HSC活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