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果酸对变应性鼻炎PM2.5暴露后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变应性鼻炎(AR)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2.5)吸入暴露后氧化应激和多种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组)、PM2.5未暴露AR组(AR组)、PM2.5暴露AR组(ARE组)、UA干预AR组(AR+UA组)和UA干预PM2.5暴露AR组(ARE+UA组),每组12只。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基础致敏和滴鼻激发进行AR造模。采用吸入性暴露系统进行PM2.5吸入暴露,浓度为200 μg/m 3,3 h/d,连续30 d。对UA干预组采用UA灌胃,浓度为20 mg/(kg·d)。观察各组大鼠的AR症状及鼻黏膜的病理学改变。检测鼻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的水平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OVA-sIgE)、白细胞介素(IL)-6和IL-17的水平变化。蛋白芯片技术检测鼻黏膜多种炎性因子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UA干预后,ARE+UA组较ARE组大鼠的AR症状减轻,鼻黏膜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上皮层病理损伤减轻。ARE+UA组鼻黏膜SOD活性较ARE组升高[(50.10±3.09)U/mg比(20.13±1.30)U/mg, F=597.54, P<0.01],ARE+UA组鼻黏膜丙二醛含量较ARE组下降[(57.78±12.36)nmol/g比(124.12±9.40)nmol/g, F=115.51, P<0.01]。ARE+UA组血清OVA-sIgE、IL-6和IL-17水平较ARE组显著下降[(11.61±0.27)ng/ml比(20.30±0.67)ng/ml、(47.59±15.49)pg/ml比(98.83±10.98)pg/ml、(623.30±8.75)pg/ml比(913.32±9.06)pg/ml, F值分别为283.42、80.45、683.73, P值均<0.01]。蛋白芯片检测显示ARE+UA组鼻黏膜中IL-4、IL-6、IL-13、趋化因子CXCL7、IL-1α、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较ARE组下降,而干扰素γ和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 P值均<0.01)。 结论:UA可抑制AR的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对PM2.5吸入暴露诱发和加重的AR病理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M2.5诱导NLRP3炎症小体活化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PM2.5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大气PM2.5染毒HAECs 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ELISA)白介素-1β(IL-1β)和IL-18的含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NLRP3、caspase-1、IL-1β、Bax和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OS)和线粒体ROS(mtROS)试剂盒检测ROS和mtROS水平,使用NLRP3 siRNA及ROS和mtROS特异性抑制剂(NAC和Mito-TEMPO)后,观察上述结果的变化.结果 PM2.5可引起HAECs细胞分泌IL-1β和IL-18增加,释放MDA和LDH增多,促进细胞凋亡,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PM2.5可诱导HAECs细胞caspase-1和IL-1β表达增加,还可使HAECs细胞的ROS和mtROS水平显著升高;使用NLRP3 siRNA以及ROS和mtROS的抑制剂可明显抑制上述效应.结论 PM2.5通过诱导HAECs细胞氧化应激而活化NLRP3炎症小体,进一步引起细胞炎性反应和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江苏某纺织印染工业园区周边大气颗粒物吸附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为了解江苏省某纺织印染工业对其周边环境的影响,探讨其周边环境大气颗粒物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污染特征.方法 于江苏省某纺织印染工业园区周边4个采样点采集大气颗粒物(PM10、PM2.5)共80个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颗粒物中吸附的PBDEs进行测定,对PM2.5和PM10中PBDEs的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 该纺织印染工业园区周边环境大气PM10中8种PBDE单体的总和(∑PBDEs)浓度均值高于PM2.5中浓度.PM10和PM2.5中的PBDEs单体浓度分布类似,BDE-209均占主导地位,其次为BDE-28.PM10和PM2.5中∑PBDEs浓度均为冬季>夏季,采样点浓度规律为S4>S2>S1>S3.通过因子分析显示,大气颗粒物中8种PBDEs单体对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23.36%(BDE-154、BDE-153 和 BDE-209),20.89%(BDE-100),17.03%(BDE-47、BDE-99).成人和儿童对大气颗粒物中PBDEs的呼吸日暴露量分别为5.91~28.69、7.73~37.53 pg/(kg·d),均远低于人体暴露量标准.结论 该纺织印染工业园区周围环境中大气颗粒物的PBDEs暴露对周边居民无健康风险.但PBDEs具有一定的生物蓄积性,仍需引起重视,尤其是对儿童的健康防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大气PM2.5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自噬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大气PM2.5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自噬及其机制.方法 对生长状况良好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大气PM2.5染毒(10、25、50、100和200 μg/ml),染毒24 h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吞噬率和细胞吞噬指数,用MDC染色实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Beclin 1和MAP-LC3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大气PM2.5染毒可明显改变RAW264.7细胞的生长状况和细胞形态,不同浓度大气PM2.5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染毒后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降低.MDC染色实验显示,细胞核周有较多的亮点状颗粒物,透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多个、结构典型自噬体.大气PM2.5染毒后,RAW264.7细胞Beclin 1和MAP-LC3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100、200 μg/ml组Beclin 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50、100和200 μg/ml组MAP-LC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大气PM2.5染毒可影响RAW264.7细胞生长状况,导致细胞形态改变,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和吞噬能力;其可能是通过促使Beclin1和MAP-LC3基因表达上调而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自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细颗粒物毒性组分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究细颗粒物(PM2.5)不同组分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制备PM2.5完全颗粒物、脂溶性组分颗粒物和水溶性组分颗粒物,将VSMCs与PM2.5不同组分染毒液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共培养,噻唑蓝比色法(MTT)评价PM2.5不同组分对VSMCs存活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M2.5不同组分对VSMCs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VSMCs中MAPK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M2.5全颗粒(WPPM2.5)和脂溶性组分(LSPM2.5)对VSMCs存活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78.3 μg/ml和283.9 μg/ml.LSPM2.5可显著增加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U0126、SB2035850和SP600125均能显著降低LSPM2.5增加的IL-8含量,可拮抗 WPPM2.5和LSPM2.5对VSMCs的抑制,增加细胞存活率.WPPM2.5和LSPM2.5能激活VSMCs中P38、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通路,使其磷酸化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M2.5可通过激活MAPK炎性信号通路抑制VSMCs增殖,该过程主要与其全颗粒和脂溶性组分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巨噬细胞在PM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18只10周龄、体质量24~27 g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n=6):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2.5低剂量组与PM2.5高剂量组(在实验第1、4、7天气管滴注PM2.5样品悬液,染毒浓度分别为1.8和16.2 mg/kg体质量),末次染毒24 h后检测PM2.5暴露后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释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F4/80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小鼠肺泡气血屏障的损伤效应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以肺泡上皮细胞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构建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结合THP-1巨噬细胞模型,将PM2.5上清、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和PM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与屏障模型孵育24 h,通过检测屏障模型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荧光素钠透过率和屏障细胞LDH释放情况,确认PM2.5暴露诱导屏障受损过程中巨噬细胞的促进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M2.5暴露后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IL-8的表达情况,探究巨噬细胞在PM2.5暴露中炎性应激效应.结果 PM2.5暴露可引起小鼠肺组织损伤,且随染毒剂量增加,BALF中TP、LDH、AKP含量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随之增加,PM2.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暴露结果显示:与150、300μg/mL PM2.5上清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单独作用于屏障模型相比,将150、300μg/mL PM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暴露于屏障后,屏障TEER显著降低(P<0.01),透过率显著增加(P<0.01),且300μg/mL PM2.5-巨噬细胞上清处理的组别可以明显提高上皮和内皮屏障细胞LDH的释放(P<0.01).150、300μg/mL PM2.5刺激后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IL-6、IL-8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巨噬细胞促进PM2.5引起的肺泡气血屏障功能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PM2.5对变应性鼻炎影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26
变应性鼻炎(AR)是危害全球范围的主要慢性炎症疾病之一,其症状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群身心健康.现有研究表明,AR发生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近年来,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受到关注,而细颗粒物(PM2.5)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有害效应成分,其粒径小,易吸附多种有害物质,可进入呼吸道,损害鼻黏膜,参与AR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PM2.5 与AR发病率及发病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其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PM2.5 暴露对AR损害作用机制有望为探究AR发病及恶化提供新的线索.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关于PM2.5 暴露与AR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毒理学机制研究;论述了PM2.5 诱导AR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包括鼻黏膜炎性损伤、氧化应激和免疫损伤;进一步提出了研究PM2.5 暴露致AR加重的新的研究方向,即神经免疫失调和菌群失衡可能参与AR的进展,其在PM2.5 诱发的毒性效应中发挥一定作用.通过对PM2.5 暴露与AR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有效防治AR措施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桔梗总皂苷对PM2.5致肺损伤大鼠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桔梗总皂苷(PGS)对PM2.5致肺损伤大鼠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PM2.5致肺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5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GS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采用气管滴注法造模;给药14 d后,取大鼠左肺及右肺组织中叶,常规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印迹法(WB)测定肺组织中SP-A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测定肺组织中mRNA的表达;收集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及BALF中SP-A的含量.结果 PGS能明显减轻PM2.5致肺组织的病变,增加肺组织中SP-A的表达,并降低血清中SP-A,以及增加BALF中SP-A的含量.结论 PGS对PM2.5引起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及肺组织毛细血管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乡市冬季PM2.5组分分析及其对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炎性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检测新乡市冬季PM2.5组分及其对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炎性作用.方法 用大流量空气采样器收集新乡市冬季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使用离子色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别检测PM2.5中可溶性阴离子和金属元素的成分及质量浓度;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M2.5对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蛋白水平.结果 新乡市冬季PM25中含有较多的NOx和SO42-;不同金属元素含量差别明显,其中Ca、Mg、Zn、A1含量较高.12.5、25.0、50.0、100.0、200.0、400.0 mg·L-1PM25组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生长抑制率均高于0.0mg·L-1 PM25组(P <0.05);200.0、400.0 mg·L-1PM2.5组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生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12.5、25.0、50.0、100.0 mg·L-1 PM2.5组(P <0.05);12.5、25.0、50.0、100.0 mg·L-1PM2.5组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生长抑制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0.0 mg·L-1PM2.5组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生长抑制率与400.0 mg·L-1PM2.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0 mg·L-1 PM2.5组比较,25.0、50.0、100.0 mg·L-1 PM25组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IL-1β和IL-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25.0、50.0、100.0 mg·L-1 PM2.5组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IL-1β和IL-8蛋白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乡市冬季大气中PM2.5组分可能主要来源于建筑降尘及移动污染源,且PM2.5暴露可引起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和细胞炎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环境大气细颗粒物宫内暴露对大鼠子代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大鼠官内环境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 μm的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s,即PM2.5)暴露对致敏原卵清蛋白反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孕鼠随机分为4组:过滤空气-生理盐水(简称空气-盐水)组、PM2.5-盐水组、空气-卵清蛋白组和PM2.5-卵清蛋白组,每组10只.PM2.5暴露系将孕鼠置于PM2.5与环境等浓度的染毒柜中,暴露时间为妊娠第1天至分娩;吸入空气的孕鼠置于去除颗粒物的洁净柜中.卵清蛋白致敏为妊娠第4和9天孕鼠腹腔注射50 μg卵清蛋白,第18~20天每日雾化吸入1%卵清蛋白30 min,未用卵清蛋白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处理.胎鼠自然娩出后即刻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新生仔鼠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5和干扰素-y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肺组织GATA-3、T-bet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脾组织微小RNA(microRNA,miR)-146a和miR-146b表达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学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浆IL-4和IL-5水平:IL-4水平在PM2.5-盐水组[(18.56±7.04) ng/L]、空气-卵清蛋白组[(34.04±7.06) ng/L]和PM2.5-卵清蛋白组[(45.67±8.18) ng/L]较空气-盐水组[(10.51±2.88)ng/L]升高,在PM2.s-卵清蛋白组较PM2.5-盐水组和空气-卵清蛋白组升高(F=54.667,P<0.001).IL-5水平在空气-卵清蛋白组和PM2.5-卵清蛋白组较空气-盐水组升高(F=6.253,P=0.023).血浆干扰素-γ水平在空气-卵清蛋白组较空气-盐水组、PM2.5-盐水组和PM2.5-卵清蛋白组升高(F=28.604,P<0.001).(2)肺组织GATA-3和T-bet蛋白水平:GATA-3水平在PM2.5-盐水组(31.09±3.54)、空气-卵清蛋白组(35.24±5.00)和PM2.5-卵清蛋白组(47.81±3.63)较空气-盐水组(24.19±3.12)升高,在PM2.5-卵清蛋白组较PM2.5-盐水组和空气-卵清蛋白组升高(F=96.581,P<0.001).T-bet水平在空气-卵清蛋白组和PM2.5-卵清蛋白组较空气-盐水组降低,在PM2.5-卵清蛋白组较PM2.5-盐水组和空气-卵清蛋白组降低(F=30.852,P<0.001).(3)脾组织miR-146a和miR-146b表达水平:miR-146a在PM2.5-盐水组(1.72±0.27)、空气-卵清蛋白组(1.56±0.37)和PM2.5-卵清蛋白组(3.06±0.52)较空气-盐水组(1.05±0.25)升高,在PM2.5-卵清蛋白组较PM2.5-盐水组和空气-卵清蛋白组升高(F=42.276,P<0.001).miR-146b表达变化趋势与miR-146a一致(F=28.776,P<0.001).(4)空气-卵清蛋白组、PM2.5-卵清蛋白组见肺泡腔狭窄或消失,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淤血.PM2.5-卵清蛋白组这些变化更为严重.结论 宫内环境水平PM2.5暴露可影响胎肺的正常发育,使部分免疫指标发生改变,在母体卵清蛋白致敏时其不良效应更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