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地区60 354例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亚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长沙地区2020—2022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亚型分布特征,以及行阴道镜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HPV阳性患者的病理组织活检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健康管理科及皮肤性病科就诊的60 354例患者HPV感染状况,分为<25岁组(3 250例)、25~34岁组(19 406例)、35~44岁组(17 297例)、45~54岁组(13 104例)、55~64岁组(4 793例)、≥65岁组(2 504例)。女性采集宫颈脱落细胞,男性采集病变部位,HPV分型检测采用PCR及流式荧光杂交法,可检测27种HPV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就诊科室、不同年龄段患者HPV亚型分布情况;分析224例HPV阳性同时进行了阴道镜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其HPV各亚型感染情况与病理组织活检结局的关系。相关性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检验,双侧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率的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连续校正卡方检验,双侧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个样本率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分割检验,根据分组数量对检验水准进行校正后再比较,双侧 P小于校准后的检验水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HPV总体阳性率为16.4%(9 909/60 354)。在所有HPV阳性患者中,HPV单一型占75.5%(7 479/9 909),HPV多重型占24.5%(2 430/9 909)。占比从高到低前6位的HPV型别依次为52型22.8%(2 256/9 909)、58型11.1%(1 097/9 909)、53型10.5%(1 045/9 909)、16型9.0%(890/9 909)、61型7.8%(774/9 909)及6型7.6%(750/9 909)。各年龄段组间总体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536.90, P<0.001),其中<25岁组HPV感染率最高,为30.1%(978/3 250),均高于25~34岁组15.6%(3 035/19 406)、35~44岁组14.2%(2 464/17 297)、45~54岁组16.1%(2 115/13 104)、55~64岁组19.1%(915/4 793)及≥65岁组16.1%(402/2 5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皮肤性病门诊就诊患者的HPV感染最高的型别是6型16.7%(378/2 266)和11型10.5%(239/2 266)。HPV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级及宫颈癌患者中阳性率为12/17,高于炎性改变的病例[25.0%(35/140)]和CIN1级的病例[23.0%(11/48)],统计值分别为χ 2=15.02, P<0.001和χ 2=12.48,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25岁人群HPV感染率最高;低危型HPV6和11型是引起皮肤性病的主要型别。全部就诊人群中,高危型HPV52型、58型及53型是长沙地区女性最常见的感染型别,但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与HPV16型感染更为密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取样本高危型HPV分型检测的子宫颈癌初筛及其联合细胞学或病毒载量的二次筛查方案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阴道自取样本高危型HPV(HR-HPV)分型检测用于子宫颈癌初筛的筛查效率,并探讨以不同HR-HPV亚型组合联合医生取样本的细胞学检查或HR-HPV病毒载量检测对自取样本HR-HPV阳性者进行二次筛查的筛查效率。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自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深圳市子宫颈癌筛查项目Ⅱ(SHENCCAST-Ⅱ)数据库,收集其中有自取样本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技术进行的HR-HPV分型检测结果以及医生取样本的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的HR-HPV病毒载量结果、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妇女共8 556例,转诊阴道镜检查者均有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自取样本HR-HPV分型检测作为子宫颈癌初筛方案(即方案1)时,基于其不同HR-HPV亚型组合[包括5个亚方案,即1a:HPV 16和(或)18型(HPV 16/18型)阳性;1b:HPV 16/18/58型阳性;1c:HPV 16/18/58/31/33型阳性;1d:HPV 16/18/58/31/33/52型阳性;1e:所有14种HR-HPV亚型中任一亚型阳性]的阴道镜转诊方案检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病变(CIN Ⅱ +)、CIN Ⅲ及以上病变(CIN Ⅲ +)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并以自取样本HR-HPV初筛阳性者即以方案1中的各亚方案为基础,对比分析其联合医生取样本的细胞学检查(即方案2,包括2a、2b、2c、2d、2e共5个亚方案)或HR-HPV病毒载量检测(即方案3,包括3a、3b、3c、3d共4个亚方案)作为分流指标的二次筛查方案的筛查效率。 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8 556例妇女的年龄为(38.9±7.9)岁,自取样本检测的HR-HPV阳性率为13.77%(1 178/8 556),其中HPV 16/18型、HPV 16/18/58型、HPV 16/18/58/31/33型和HPV 16/18/58/31/33/52型组合的阳性率分别为3.16%(270/8 556)、5.14%(440/8 556)、6.66%(570/8 556)和9.81%(839/8 556)。医生取样本的HR-HPV病毒载量≥10相对光单位/临床阈值(RLU/CO)者占8.87%(759/8 556),细胞学结果≥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者占12.05%(1 031/8 556)。(2)方案1中,所有14种HR-HPV亚型中任一亚型阳性者(即方案1e)行阴道镜检查对检出CIN Ⅱ +、CIN Ⅲ +的敏感度在所有方案(包括3个方案共14个亚方案)中最高(分别为92.70%、94.33%),但是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PPV)在所有方案中最低(特异度分别为88.44%、87.58%,PPV分别为18.34%、11.29%),且阴道镜检查率在所有方案中最高(为13.77%)。方案1的其他亚方案(即方案1a、1b、1c、1d)中,检出CIN Ⅱ +、CIN Ⅲ +的特异度方案1a最高,分别为97.92%、97.69%,其他亚方案也较高,均达90%以上;但敏感度方案1d最高(分别为88.41%、92.20%)。(3)HPV 16/18型阳性者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即方案1a),非HPV 16/18型阳性者行医生取样本细胞学检查或HR-HPV病毒载量检测,细胞学结果达到阈值(≥ASCUS,即方案2a)或病毒载量达到阈值(≥10 RUL/CO,即方案3a)者行阴道镜检查,其阴道镜转诊率低,而筛查CIN Ⅱ +、CIN Ⅲ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则较高。若在此两个二次筛查方案基础上,首先根据自取样本HR-HPV分型检测结果,依次增加另外4种HR-HPV亚型(即HPV 58、31、33和52型)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再以细胞学检查或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进行二次分流,筛查CIN Ⅱ +、CIN Ⅲ +的敏感度也相应提高。 结论:以自取样本HR-HPV分型检测为子宫颈癌初筛方案,以及其联合细胞学检查或病毒载量检测进行二次筛查的方案,可以在筛查CIN Ⅱ +、CIN Ⅲ +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阴道镜检查率之间获得较好的平衡;将HPV 58、31、33、52型纳入HPV 16/18型阳性的初筛分流指标,并联合细胞学检查或病毒载量检测的序贯二次筛查,可进一步提高筛查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宫颈癌患者FBXO22表达与HPV基因型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F-box only protein 22(FBXO22)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型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108例,进行HPV检验,并对其进行HPV基因分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BXO22蛋白表达情况,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指标间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高危型HPV患者FBXO22阳性表达率为91.67%,低危型HPV患者FBXO22阳性表达率为69.44%,高危型HPV组FBXO22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危型HPV组(P<0.05).随着鳞癌Ⅰ期到Ⅳ期增加,FBXO22阳性表达率随之增加(P<0.05),随着分化程度增加,FBXO22阳性表达率随之减少(P<0.05).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与FBXO22蛋白水平呈现正相关(r=0.859、0.704,P=0.005、0.009).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与FBXO22蛋白水平均呈现正相关(r=0.884、0.873,P=0.002、0.00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BXO22蛋白联合hrHPV DNA检的特异度和AUC面积分别为89.23%和0.823,明显高于单独指标检测(P<0.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FBXO22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并且可反映宫颈癌患者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FBXO22与高危型HPV两者联合检测用于早期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HPV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感染病原之一,而持续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紧密相关.HPV检测广泛用于HP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自然史和病因学研究,其检测或型别鉴定对HP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筛查、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生物标志物检测逐渐成为HPV检测的研究热点.该文对HPV检测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头颈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同部位的头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CHN)病因学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均起源于消化道、呼吸道的鳞状上皮黏膜,仍然有一些共同的风险因素.目前公认的SCCHN的风险因素是吸烟和饮酒.除此之外,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某些高风险亚型,已证实在SCCH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始动和促进作用.而且HPV阳性的SCCHN患者,对于放化疗的反应效果更好,预后也好于HPV阴性的患者.HPV感染与SCCHN的发病密切相关,不同的检测方法、肿瘤不同的解剖位置起源、研究人群的地缘差异、样本来源年代的不同导致了SCCHN患者HPV感染率的差别很大.因此,如何有效、快速、经济、简单地检测SCCHN组织样本的HPV感染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进展预警
编辑人员丨2023/8/6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CIN的发生和进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的过程.大量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CIN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测序技术的进步,阴道微生物与HPV在CIN和宫颈癌的协同作用逐渐被认识.而寻找和探索对CIN进展有判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预警CIN的进展已经成为目前宫颈病变研究的一大热点.综述与CIN进展有关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标志物等,以期预警CIN的进展,正确分流及规范管理CI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妇女高危型HPV的自然变化——前瞻性随访一年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妇女高危型HPV(HR-HPV)的自然变化规律,为规范HR-HPV筛查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初诊的433例NILM妇女,其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45±21)岁.其中,<50岁263例,≥50岁170例;HR-HPV阳性156例,HR-HPV阴性277例.对433例NILM妇女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别于3、6、9、12个月随访),行常规的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R-HPV检测的双筛查,如果TCT检查结果异常且HR-HPV阳性则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评估病情,观察HR-HPV的自然变化及子宫颈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1)HR-HPV的自然变化:156例HR-HPV阳性的NILM妇女中,42例(26.9%,42/156)3个月内HR-HPV转阴,88例(56.4%,88/156)6个月内转阴,99例(63.5%,99/156)9个月内转阴,100例(64.1%,100/156) 12个月内转阴;<50岁妇女3、6、9、12个月时的HR-HPV转阴率均明显高于≥50岁者(P<0.05).277例HR-HPV阴性的NILM妇女中,35例(12.6%,35/277)3个月内HR-HPV新发阳性,70例(25.3%,70/277)6个月内新发阳性,80例(28.9%,80/277)9个月内新发阳性,83例(30.0%,83/277) 12个月内新发阳性;<50岁妇女3、6、9、12个月时的HR-HPV HR-HPV新发阳性率均高于≥50岁者,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颈病变的发生情况:156例HR-HPV阳性的NILM妇女中,无一例发生子宫颈病变;277例HR-HPV阴性的NILM妇女中,4例分别在6个月内和12个月内HR-HPV新发阳性且TCT检查异常,遂行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后病理诊断2例为CINⅠ、1例为CINⅡ、1例为CINⅢ,病变进展率为1.4%(4/277),占HR-HPV新发阳性患者的4.8%(4/83).结论 对HR-HPV阳性的NILM妇女,建议每隔6个月进行细胞学和HR-HPV联合筛查,必要时行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评估子宫颈病变情况;对HR-HPV阴性的NILM妇女,建议按子宫颈病变筛查常规每隔12个月进行细胞学和HR-HPV联合筛查,以早期发现子宫颈病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子宫颈高危型HPV阳性而细胞学阴性患者临床管理方法的初步探讨——附137例因CINⅡ行LEEP术患者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初步探讨子宫颈高危型HPV(HR-HPV)阳性而细胞学阴性(HPV+/Pap-)患者的临床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行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LEEP)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共137例.通过追溯137例患者阴道镜活检前的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R-HPV检测联合筛查结果以及LEEP术后的病理检查、术后4~6个月随访时的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R-HPV检测结果,复核HPV+/Pap-患者的子宫颈细胞学涂片的判读结果,初步分析其合理的临床管理方法.结果 (1)活检前HR-HPV阳性率为98.5%(135/137),细胞学阳性率69.3% (95/137),HR-HPV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胞学阳性率(x2=43.32,P<0.01).(2) HPV+/Pap-患者共42例,占30.7% (42/137).重新复核其细胞学涂片,16例(38.1%,16/42)维持原细胞学阴性结果,26例(61.9%,26/42)修订为细胞学阳性,首次细胞学判读的漏诊率为19.0%(26/137).这26例患者的细胞学涂片判读结果出现误判的原因,13例(50.0%)由于异常细胞数量较少造成漏诊,8例(30.8%)由于异常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异常细胞形态不典型而造成,另有5例(19.2%)由于染色问题影响判读结果.(3)LEEP术后病理检查显示,37例术后诊断升级,其中34例升级为CINⅢ,2例子宫颈微小浸润癌,1例为子宫颈浸润癌Ⅰb期;37例为CINⅠ或未见子宫颈上皮内病变;63例术后病理诊断依然为CINⅡ.LEEP术后4~6个月随访显示,细胞学阳性率为11.7%(16/137),HR-HPV阳性率为34.3%(47/137).结论 与单独细胞学检查比较,细胞学联合HPV检测明显提高子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度.对于初筛结果为HPV+/Pap-的患者,应复核其细胞学涂片,并进一步加强细胞学取材和细胞学判读的质量控制,以减少CINⅡ的漏诊.LEEP术在达到治疗作用的同时能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后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适时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宫颈病变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的筛查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因宫颈病变行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上皮内瘤样变(VAIN)筛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因宫颈病变行子宫切除术后在随诊中确诊为VAIN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诊过程中液基细胞学(TCT)、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和症状学的相关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在术后2年和5年内诊断为VAIN分别占78.57% (22/28)和96.43% (27/28).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结果为:高度上皮内瘤变(SHIL)2例,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2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为14例,占50%;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变10例占35.75%.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为92.86%(26/28),以HPV16和HPV52为主,各4例.有阴道症状患者为12例(42.86%),无症状16例占57.14%.[结论]因宫颈病变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高危HPV感染阳性率比TCT筛查的VAIN阳性率更高,但特异性差.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术后VAIN筛查应结合TCT、高危HPV-DNA分型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避免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成都地区妇女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妇科门诊就诊并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患者8 204例,其中4 390例患者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229例患者同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HPV感染率为23.28%,其中高危型HPV感染占58.53%.HPV感染以单一感染(72.88%)为主,HPV52、58、16型最常见,而在多重感染中,62.13%为二重感染,以52型合并其他高危型(58、16、53型)感染最常见.不同年龄组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20岁年龄组HPV感染率(61.76%)最高.高危型HPV感染率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且高危型HPV感染率在细胞学异常人群中显著高于细胞学正常人群(P=0.025).高危型HPV感染可存在于各级CIN及宫颈癌病变,而低危型HPV感染只存在于CIN I.结论:HPV基因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区域分布特异性,且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对研制适合成都地区妇女的特异性HPV疫苗,以及宫颈癌的筛查与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