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B病毒对皮肤病转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自1964年在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EB病毒之后,人们逐渐认识了它的致瘤性及其与一系列皮肤病的关联。这篇文章介绍了EB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总结了EB病毒相关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通过收集病例报道,总结常见皮肤病(银屑病、皮肌炎、天疱疮、类天疱疮、副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脂膜炎、多形红斑、血管炎)合并EB病毒感染时的临床表现、采用的治疗手段以及最终的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界面皮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界面皮炎是指炎症主要影响表真皮交界面的一类皮肤疾病,包括扁平苔藓、红斑狼疮、皮肌炎、硬化性苔藓、光泽苔藓、线状苔藓、多形红斑、大疱性类天疱疮、Riehl黑变病、皮肤异色病、大斑块副银屑病/蕈样肉芽肿等,其界面改变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有特征性表现,本文综述界面皮炎成像特点及其用于常见界面皮炎辅助诊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氢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氢分子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气体,已证明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副银屑病、白癜风和扁平苔癣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有效或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这种治疗机制主要与氢分子的选择性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和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氢分子治疗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给药方式多样,包括口服氢水、吸入氢气、静脉滴注含氢盐水、氢水泡浴和氢水含漱等多种方式.本文总结了氢分子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进一步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常见红斑鳞屑性疾病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的初步建立和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构建常见红斑鳞屑性疾病的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实现常见红斑鳞屑性疾病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法 利用1 600张银屑病、副银屑病、扁平苔藓、玫瑰糠疹、多形红斑的手机图像和ResNet 50算法建立诊断模型,比较模型与本院以及基层医院皮肤科医生的诊断结果,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 红斑鳞屑性疾病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对5种常见红斑鳞屑性疾病的平均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1、0.89和0.95,该模型的诊断效能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生相当,相对基层医院的皮肤科医生更好.结论 红斑鳞屑性疾病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对疾病的判断效果良好,降低了医生判断的主观性,更为客观、便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银屑病样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治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银屑病样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9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1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allo-HSCT的预处理方案为伊达比星+阿糖胞苷+白消安+兔源性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环磷酰胺(CTX),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供者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为移植物.应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MMF)、短疗程甲氨蝶呤(MTX)预防GVHD.结果 该患者allo-HSCT后17 d造血重建.allo-HSCT后27 d、7个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后34 d]时,该例患者均发生Ⅰ度皮肤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经甲泼尼龙(MP)联合环孢素A治疗后好转.alLo-HSCT后1年,患者双上肢与胸、腹部皮肤再次出现皮疹,被诊断为银屑病样皮肤cGVHD,予以MP、CTX、环孢素A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allo-HSCT后,合并银屑病样皮肤cGVHD临床少见,对这类患者采用小剂量CTX联合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伴副银屑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35岁.反复四肢、躯干丘疹、红斑、鳞屑伴瘙痒5年,加重1年.体查时发现患者及家族中3代,6人均自幼即出现全身皮肤泛发性色素沉着伴色素减退或色素脱失斑,无自觉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两种皮损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为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伴副银屑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副银屑病81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副银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诊治的81例副银屑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81例患者男44例,女37例,年龄6~77岁,病程7d至30年,中位病程12个月;40岁以下61例(75.3%),41岁及以上20例(24.7%).小斑块副银屑病16例(19.8%),大斑块副银屑病20例(24.7%),慢性苔藓样糠疹37例(45.7%),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8例(9.9%);弥漫型65例(80.2%),中心型6例(7.4%),外周型10例(12.3%).皮损组织病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69例(85.2%),淋巴细胞移人表皮67例(82.7%),灶状角化不全42例(51.9%),坏死角质形成细胞29例(35.8%),红细胞外溢23例(28.4%),表皮海绵水肿21例(25.9%),真皮内血管周围灶状浸润61例(75.3%).结论 副银屑病的临床及病理具有特征性,准确诊断需要临床及病理密切结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斑状副银屑病的不同型别(附90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作者从166例副银屑病中选出有完整资料的90例,其中指状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digitiformes)40例,单纯性大斑片状副银屑病(Grendes Plaques Simples)25例,皮肤异色病性大斑片状副银屑病25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