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遗传基因的烟雾病与烟雾综合征生物信息学分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库中已鉴定并发表的疾病危险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的病理发生机制。方法:在PubMed等公共数据库搜索烟雾病、烟雾综合征基因相关研究,整理已鉴定并发表的疾病相关危险基因。借助网络工具,在基因本体数据库(包括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基因集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结果:本研究纳入53篇烟雾病研究文献,鉴定126个烟雾病相关危险基因;纳入51篇烟雾综合征研究文献,鉴定出51个烟雾综合征相关危险基因。共计纳入177个疾病相关危险基因。基因本体功能分析: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及其介导通路,以及细胞的黏附、分化、迁移等活动;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细胞表面、细胞膜及蛋白复合物、受体复合体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酶结合、激酶结合、磷酸蛋白结合、受体信号结合、免疫受体活动等。KEGG分析主要富集在癌症信号通路、免疫细胞分化及免疫疾病通路、病毒感染信号通路等,其中MAPK信号代谢通路、Jak-STAT信号代谢通路被显著富集。通过不同算法,在PPI网络筛选出5种关键基因:PTPN11、GRB2、ITGB3、CBL、HIF1A。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为阐述烟雾样血管改变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烟雾病发病机制可能是以基因遗传为背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癫痫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癫痫是一种因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大约有5000万人受其影响.近年来,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内固有的免疫细胞——在癫痫病理学中的角色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综述基于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小胶质细胞的炎性极化及其在癫痫中的双重作用,包括M1型小胶质细胞的促炎损伤作用和M2型小胶质细胞的抗炎保护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小胶质细胞极化与细胞焦亡、自噬、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细胞铁死亡等其他细胞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小胶质细胞不同细胞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其他脑细胞间复杂的关联在癫痫病理机制中的确切作用仍待进一步研究明确.通过概述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癫痫病理学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探讨了其在治疗上的潜在价值和面临的挑战,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细胞因子与骨髓增殖性肿瘤:从机制到临床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由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骨髓恶性肿瘤.因为基因突变的发现,MPN的发病机制得以阐释,并为MPN提供了分子学诊断标准.近来研究表明,MPN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的失调,这些细胞因子失调带来的微环境改变可能对MPN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不同的预后.本文将对MPN中细胞因子的角色与地位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ABCA4相关Stargardt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Stargardt病(STGD1,OMIM#248200)是最常见的遗传性黄斑营养不良,是由ABCA4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通常在儿童晚期或成年早期发病,导致视力进行性、不可逆地损害.近年研究者在STGD1临床和分子特征以及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促成了许多已完成的、正在进行的和计划中的新疗法的人体临床试验.文章聚焦于STGD1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STGD1基因治疗的主要障碍是ABCA4基因序列过长以及ABCA4基因在光感受器细胞中的特异性转导效率不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研究出具有大运载量和能高效将ABCA4基因转导进光感受器细胞的载体.目前STGD1的基因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al,AAV)载体、慢病毒载体、纳米颗粒、光遗传学和反义寡核苷酸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开发出针对STGD1的有效基因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该综述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中青年劳动人群常见的致盲原因.DME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DME是全身病相关性眼病,其发生与发展受众多危险因素的影响,但此前文献对其总结不足,本文从全身因素及眼部因素两个方面就DME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全身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糖控制欠佳、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肥胖、肾功能异常、妊娠状态、降糖药物使用、贫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遗传因素、吸烟、饮酒、高血钙、低血镁等;而其眼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及玻璃体切割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相关细胞因子等.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早期治疗DME,同时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程中控制DME进展提供指引和参考.但是,其中一部分因素还存在一定争议,更多的DME危险因素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基础和前瞻性临床研究为DME危险因素及治疗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学生视角的病理生理学新教学评价体系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从学生视角评价病理生理学"过程考核+期末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级5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病理生理学"过程考核+期末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结果:95.0%(541/570)的学生建议在今后的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继续采用"过程考核+期末考核"方式;92.9%(530/570)的学生认为案例分析和情景式选择题的考核方式对理解并运动理论知识有帮助;88.9%(507/57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赞同由同学撰写情景式选择题或案例分析的考核方式。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回顾和巩固基础知识(6.97分)、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4.64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融合(3.94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2.58分)和团队协作等能力(1.42分)。结论:学生认为"过程考核+期末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Blastocyst-like embryo surrogates from stem cells in implantation models
编辑人员丨3天前
Successful embryo implantation requires highly coordinated maternal-embryo interactions. Implantation failure is a major factor contributing to infertility. However,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implantation failure remains unclear.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ly implantation process not only improves the success rate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reatments but also helps in study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reproductive disorders. Owing to ethical concerns, in vivo studies of human embryo implantation are not feasible. However,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animal models cannot be directly applied to humans. Over the years, in vitro implantation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implantation mechanisms.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use of different models for generating embryo-like surrogates to study early embryo development and implantation in vitro,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stem cell–derived blastocyst-like embryo surrogates. There is no definitive evidence that the recently established embryo-like models re-capitulate all developmental events of human embryos during the peri-implantation stage. Regardless, stem cell–derived embryo surrogates are the most valuable tools for studying the mechanisms of early cell lineage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al failures during implantatio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急性肺损伤发病与发展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危重患者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全世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约10%会发生ARDS。尽管目前有所改善,但仍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死亡率依然高达30%~40%。ALI/ARDS是由炎症细胞浸润导致严重的肺泡上皮和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肺间质/肺泡水肿的急性炎症性过程。ARDS的病理生理学涉及多种机制,包括炎症细胞浸润、氧化应激、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破坏/通透性改变、细胞凋亡和组织纤维化,涉及到MAPK、NF-κB、AMPK/SIRT1、PI3K/Akt、Nrf2/HO-1、Fas/FasL、Wnt/β-catenin、Notch等多种分子信号通路的激活。本文将对ALI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卵巢出血的诊治体会——附2例病案报道与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ransvaginal oocyte retrieval,TVOR)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合并卵巢出血的鉴别诊断、高危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收治的取卵术后OHSS合并卵巢出血2例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取卵术后OHSS合并卵巢出血2例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升高、心率加快、卵巢增大、超声提示盆腔无回声区及混合性包块。1例保守治疗,1例手术治疗。结论:OHSS重在预防,取卵术后动态评估血常规可尽早发现卵巢出血,同时机体产生保护性反应导致D-二聚体及FDP在OHSS病理生理基础上进一步升高,需密切监测预防血栓形成。OHSS合并卵巢出血手术难度大且术后存在卵巢穿刺点活动性出血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童冠状动脉不适窦起源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冠状动脉不适窦起源(anomalous aortic origin of a coronary artery,AAOCA)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先天发育畸形,属于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指冠状动脉异位开口于对侧冠状动脉窦。该病临床表现隐匿,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走行于主肺动脉间(合并壁内段走行),可导致运动诱发的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位置及走行,是诊断的有效手段。有心肌缺血证据及潜在风险时,推荐手术矫正治疗,术后远期预后好。AAOCA为罕见病,发病率低,医师诊治经验有限,但高危型潜在危险性高,早期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文对AAOCA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AAOCA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以及由此造成的儿童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