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卵巢出血的诊治体会——附2例病案报道与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ransvaginal oocyte retrieval,TVOR)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合并卵巢出血的鉴别诊断、高危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收治的取卵术后OHSS合并卵巢出血2例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取卵术后OHSS合并卵巢出血2例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升高、心率加快、卵巢增大、超声提示盆腔无回声区及混合性包块。1例保守治疗,1例手术治疗。结论:OHSS重在预防,取卵术后动态评估血常规可尽早发现卵巢出血,同时机体产生保护性反应导致D-二聚体及FDP在OHSS病理生理基础上进一步升高,需密切监测预防血栓形成。OHSS合并卵巢出血手术难度大且术后存在卵巢穿刺点活动性出血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针联合吲哚美辛栓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中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电针合谷、内关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对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UGOR)患者的辅助镇痛作用及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 64 例接受TUGOR的IVF-ET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2 例,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 1 例.对照组予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电针合谷、内关治疗.TUGOR术前后评估患者压痛阈值、VAS评分、疼痛等级、呼吸频率、脉搏次数;TUGOR术后评估 2 组患者获卵数、2 个卵原核(2PN)率、胚胎利用率、优质胚胎率;术中及术后监测 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UGOR术后,治疗组VAS评分和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 组患术后者压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术中的恶心发生率,术后 48 h的腹胀、恶心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质胚胎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合谷、内关联合吲哚美辛栓可有效辅助镇痛,不同程度减轻患者TUGOR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在提高优质胚胎率上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绒促性素注射后8天,胚胎移植术后3天,腹胀伴恶心2天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历摘要患者,36岁,因绒促性素(hCG)注射后8天,胚胎移植术后3天,腹胀伴恶心2天,于2018年5月23日入院诊治.患者因“原发不孕,男方少弱精症”12天前于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应用GnRH拮抗剂方案促排卵,促性腺激素使用9天,总量1875 U.8天前予r-hCG(艾泽250 μg)注射,hCG注射日E2 6916.00 pmol/L,6天前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获卵17枚,3天前移植2枚胚胎.患者2天前开始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进食欠佳,尿量减少(每日约500 ml),无气短、腹痛、腰痛、肛门坠胀感、不能平卧等不适,后恶心、呕吐加重,进食极少,偶感气促,于急诊就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激光人工皱缩对单囊胚解冻后移植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激光人工皱缩对单囊胚解冻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8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诊疗中心接受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及助孕治疗,且行单囊胚移植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将508例研究对象分为皱缩组(n=222,囊胚采用激光打孔皱缩后再玻璃化冷冻)和对照组(n=286,囊胚未行皱缩直接玻璃化冷冻),分析冷冻复苏后单个囊胚的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优质囊胚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囊胚玻璃化冷冻中,不论是否行激光人工皱缩均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妊娠结局;未行激光人工皱缩的玻璃化冷冻从经济性、安全性上优势更大,建议在单囊胚冻融移植中将其作为首选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高龄DOR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7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153例高龄DO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促排卵方案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剂(GnRHant)方案组(n=45)、微刺激方案组(n=56)、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组(n=52),分别给予相应的促排卵方案.采用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进行取卵,进行IVF-ET,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月经周期2~4 d双侧卵巢窦卵泡计数(AFC)、促排卵期间卵泡生长情况、冻融胚胎移植(FET)日子宫内膜厚度;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患者月经周期2~4 d空腹静脉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素(AMH)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LH、E2、孕酮(P)水平;统计患者促性腺激素(Gn)应用时间、Gn使用总量、早发LH峰率、获卵数、第2次减数分裂(MⅡ)卵母细胞数、双原核(2PN)数、可利用胚胎数、未获胚率、周期取消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结果 3组患者Gn应用时间、HCG注射日E2和P水平及获卵母细胞数、MⅡ卵数、2PN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胚率、未获胚率、周期取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χ2=0.846、1.146、2.297、2.973、2.952、2.466、2.545、0.192、1.080、1.772,P>0.05).3组患者Gn使用总量、HCG注射日LH水平及早发LH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χ2=7.050、14.389、7.131,P<0.05);其中GnRHant方案组患者Gn使用总量高于微刺激方案组、PPOS方案组(P<0.05);微刺激方案组患者早发LH峰率、HCG注射日LH水平高于GnRHant方案组、PPOS方案组(P<0.05).GnRHant方案组、微刺激方案组、PPOS方案组患者有效FET周期率分别为60.00%(27/45)、53.57%(30/56)、53.84%(28/52),3组患者有效FET周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1,P>0.05).GnRHant方案组、微刺激方案组、PPOS方案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20.37%、20.00%、21.43%,3组患者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GnRHant方案组、微刺激方案组、PPOS方案组患者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9.33±1.72)、(9.10±1.31)、(9.25±1.33)mm,3组患者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9,P>0.05).GnRHant方案组、微刺激方案组、PPOS方案组患者生化妊娠率分别为33.33%、36.67%、35.71%,3组患者生化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05).GnRHant方案组、微刺激方案组、PPOS方案组患者早期流产率分别为11.11%、13.33%、10.71%,3组患者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4,P>0.05).GnRHant方案组、微刺激方案组、PPOS方案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5.93%、23.33%、25.00%,3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05).结论 高龄DOR患者使用GnRHant方案、微刺激方案、PPOS方案的临床结局无明显差异;但PPOS方案的早发LH峰率低,有效抑制LH峰作用强,是高龄DOR患者值得推荐的促排卵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两例患者取卵术后膀胱出血致血凝块填塞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5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过程中常规的取卵方法为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经阴道超声监测取卵术操作简单、方便,获卵率高,患者痛苦较小,易为患者接受。但由于操作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操作不当或当盆腔内器官解剖位置有变异时,易伤及邻近的肠管、膀胱、子宫、输尿管及血管等,从而导致瘘管发生或者大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1]。取卵术中损伤膀胱,可引起膀胱出血,而一旦血块填塞就会导致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同时血块刺激膀胱收缩而引起剧烈腹痛,使患者极度恐惧、痛苦。血凝块填塞一般通过下腹部叩诊或泌尿系超声及CT等检查可发现[2]。传统治疗方法是在麻醉下切开膀胱或经内窥镜清除血块,但此方法不仅加重病情,而且会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3]。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我科室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5254例患者中发生膀胱出血并引起膀胱内血凝块填塞2例,及时发现给予紧急处理和有效护理措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预防取卵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取卵术中应用阴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预防术后出血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行体外受精(IVF)助孕的59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取卵引导路径分为超声血流探测取卵路径组(A组,190例)和常规B超引导下穿刺取卵组(B组,4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取卵术后出血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取卵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间年龄、基础窦卵泡计数、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既往盆腔手术史、卵巢高浮比例、取卵术持续时间及双腔针使用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总体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35.45%vs.31.05%,P<0.05),取卵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显著增高[(4.23±1.23)g/L vs.(2.16±1.76)g/L,P<0.05],穿刺点平均止血时间显著延长[(40.05±11.17)s vs.(22.56±10.21)s,P<0.05),穿刺点止血纱布用量显著增多[(5.73±2.26)个vs.(2.25±1.20)个,P<0.05],取卵后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15.16%vs.7.37%)及阴道填塞止血发生率(4.08%vs.2.11%)均显著增高(P<0.05).中度出血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组(4.89%vs.2.63%,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卵巢高浮[OR=6.039,95%CI(3.012,14.904),P=0.043]、既往盆腔手术史[OR=1.267,95%CI(1.293,7.766),P=0.014]是取卵术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彩色多普勒血流路径探测[OR=0.030,95%CI(0.002,0.502),P=0.015]是预防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取卵术中利用彩声多普勒评估血流情况进而确定穿刺路径能明显降低取卵术后出血发生率,对于取卵难度较高的患者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