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迁移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对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及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3—9月,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9例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标本。人体肝组织分为健康对照组与纤维化组。C57BL/6实验小鼠分为野生型(WT)、FRNK基因敲除型(FRNK -/-)两组,以四氯化碳(CCl 4)进行肝纤维化造模,完成后使用腺病毒载体构建FRNK基因过表达型(Ad-FRNK)。通过HE、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Y397-FAK)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提取小鼠原代HSCs,细胞划痕实验检测FRNK对HSCs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对Rac、Rho活化的影响。 结果:肝纤维化人体肝组织PY397-FAK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88±0.09比0.73±0.09),FRNK低于健康对照组(0.68±0.09比0.79±0.11), P值均<0.01。CCl 4造模后,FRNK -/-组小鼠肝纤维化[(153±13)%]较WT组(100%)程度更明显,PY397-FAK与α-SMA蛋白表达量高于WT组(2.50±0.23比0.75±0.09, 1.46±0.20比0.92±0.10), P值均<0.01。在FRNK -/-组小鼠体内重新导入FRNK基因(100%)后,小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74±6)%],PY397-FAK与α-SMA蛋白表达量减少(0.68±0.11比1.12±0.19,0.68±0.10比0.85±0.06), P值均<0.01。体外实验显示,FRNK可抑制HSCs的迁移功能[WT︰FRNK -/-︰Ad-FRNK为(339±49)%︰(580±53)%︰(259%±33)%],并抑制Rac和Rho蛋白的活化(Rac为0.54±0.07比0.91±0.10比0.77±0.12,Rho为0.45±0.05比0.64±0.06比0.53±0.07), P值均<0.01。 结论:FRNK可通过抑制HSCs的活化及迁移功能改善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Y397-FAK、抑制Rac和Rho的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RhoA/ROCK2信号通路在三叶苷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Rho亚家族蛋白A(RhoA)/Rho相关的卷曲连接蛋白激酶2(ROCK2)信号通路在三叶苷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6~8周龄,体重23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20):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缺血再灌注+三叶苷组(T组)和脑缺血再灌注+三叶苷+RhoA/ROCK2信号通路激动剂AA组(A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组和A组大鼠于缺血前3 d给予三叶苷15 mg/kg灌胃,2次/d,连续3 d,A组大鼠于每次灌胃前腹腔注射RhoA/ROCK2信号通路激动剂AA 10 mg/kg。于再灌注24 h时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TTC染色确定脑梗死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RhoA(p-RhoA)、ROCK2和裂解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 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加,p-RhoA、ROCK2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 P<0.05),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加重;与IR组比较,T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少,p-RhoA、ROCK2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下调( P<0.05),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减轻;与T组比较,A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加,p-RhoA、ROCK2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 P<0.05),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加重。 结论:RhoA/ROCK2信号通路参与了三叶苷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法舒地尔防治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血管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应用法舒地尔防治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50例)和尼莫地平组(50例),分别给予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尼莫地平治疗,评估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和新增脑梗死病灶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临床预后评分、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法舒地尔组新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新发脑梗死病灶的发生率分别为2.04%(1/49)、6.12%(3/49),均低于尼莫地平组12.50%(6/48)、20.83%(10/48)( χ2=6.134、6.794, P=0.047、0.033);且法舒地尔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6.09±1.06)分,优于尼莫地平组(22.91±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721, P=0.026)。法舒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2/49)低于尼莫地平组(16.7%、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362, P=0.040)。法舒地尔组患者预后佳的比例83.7%(41/49),略高于尼莫地平组75.0%(36/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475, P=0.295)。 结论: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有利于提高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时FAK/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肝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时黏着斑激酶(FAK)/Ras同源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30只,6~8周龄,体质量20~23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0):对照组(C组)、ALI组和肝素组(H组)。采用腹腔注射LPS 15 mg/kg的方法制备脓毒症小鼠ALI模型,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H组尾静脉注射肝素钠10 U,30 min后制备模型,C组和ALI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注射LPS后24 h时深麻醉下采集眼球静脉血样,随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和TNF-α浓度;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LI)评分,确定肺湿质量/干质量(W/D)比值;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血管内皮黏附因子1(VCAM-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AK、磷酸化FAK(p-FAK)、RhoA、结合GTP形式Rho蛋白A(RhoA-GTP)和ROCK表达。 结果:与C组相比,ALI组血清IL-1β、IL-6、TNF-α浓度、肺W/D比值、LI评分和VCAM-1表达水平升高,肺组织p-FAK、RhoA-GTP和ROCK表达上调( P<0.05);与ALI组相比,H组血清IL-1β、IL-6、TNF-α浓度、肺W/D比值、LI评分和VCAM-1表达水平降低,肺组织p-FAK、RhoA-GTP和ROCK表达下调( P<0.05)。 结论:肝素减轻脓毒症小鼠ALI的机制与抑制FAK/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RhoA/ROCK2信号通路在多次七氟烷麻醉致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Rho亚家族蛋白A(RhoA)/Rho相关的卷曲连接蛋白激酶2(ROCK2)信号通路在多次七氟烷麻醉致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新生SD大鼠60只,雌雄不拘,6日龄,体重1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20):对照组(C组)、多次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RhoA/ROCK2信号通路抑制剂Y-27632组(Y组)。S组和Y组于出生后6、7和8 d时吸入3%七氟烷麻醉2 h;Y组于吸入七氟烷麻醉前腹腔注射Y-27632 5 mg/kg。于出生后35 d时行旷场实验评估自发活动能力;于出生后36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认知功能。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率和胞浆钙离子浓度([Ca 2+] i),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RhoA(p-RhoA)、ROCK2和裂解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 结果:3组旷场实验运动速度、路程及旷场中心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S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Ca 2+] i升高,p-RhoA、ROCK2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上调( P<0.05),海马神经元发生病理学损伤。与S组比较,Y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Ca 2+] i降低,p-RhoA、ROCK2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下调( P<0.05),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减轻。 结论:多次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激活RhoA/ROCK2信号通路,诱发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ROCKI/II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ROCKI/II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HA-VSMC分别转染ROCKI和ROCKII的siRNA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的HA-VSMC(ROCKI siRNA转染、ROCKII siRNA转染、+TGF-β1、ROCKI siRNA转染+TGF-β1、ROCKII siRNA转染+TGF-β1)中ROCKI和ROCKII蛋白的表达;分别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的HA-VSMC(+TGF-β1、ROCKI siRNA转染+TGF-β1、ROCKII siRNA转染+TGF-β1、ROCK非特异性抑制剂Y-27632预处理+TGF-β1)中细胞收缩表型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22α(SM22α)与合成表型标志物骨桥蛋白(OPN)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以无处理的HA-VSMC为空白对照.结果:免疫荧光观察与Western blot检测表明两种siRNA均成功转染;TGF-β1处理后,HA-VSMC中ROCKI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但ROCKII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ROCKI siRNA转染后TGF-β1上调ROCKI的作用被明显抑制(P<0.05).与空白对照组HA-VSMC比较,TGF-β1处理后的HA-VSMC中α-SMA、SM22α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OPN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ROCKI siRNA转染或Y-27632预处理后,TGF-β1的上述作用均明显减弱(均P<0.05),ROCKII siRNA转染对TGF-β1的上述作用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TGF-β1可诱导HA-VSMC由收缩表型向合成型表型转化,ROCKI表达的升高可能在这一转化中起主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冠状动脉痉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法医学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局部冠状动脉对各类刺激的过收缩反应.目前缺乏对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脏性猝死的特异性诊断指标.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冠状动脉痉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平滑肌兴奋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痉挛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内皮素-1,与血管平滑肌兴奋性增高有关的MLC2磷酸化、Rho激酶及内质网应激的分子作用机制展开阐述,探讨相关分子在诊断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脏性猝死法医鉴定中的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癌生长及RHO-ROCK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裸鼠体内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是否通过RHO-ROCK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 将16只BALB/C系裸鼠皮下注射SGC7901细胞建立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灌胃ω-3 PUFAs药物干预组和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及其形态学变化,qPCR检测肿瘤组织RHOA、RHOC及ROCK1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HOA、RHOC及ROCK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药物干预组肿瘤体积和重量小于生理盐水组(抑制率为13.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相比于生理盐水组,肿瘤组织坏死呈多灶状、坏死区域炎症细胞浸润、细胞排列疏松、部分细胞肿胀呈空泡状;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RHOA及ROCKl mRNA和相应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相比生理盐水组RHOA、RHOC及ROCK1蛋白表达量亦减少,趋势与mRNA结果一致.结论 ω-3 PUFAs对裸鼠体内胃癌生长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RHOA、RHOC及ROCK1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肿瘤组织坏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多卡因对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Rho/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对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Ras同源基因(Rho)/Rho激酶(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大鼠Wistar大鼠40只,5~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对照组(C组)、LPS组和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组(L1-3组).采用腹腔注射LPS 5 mg/kg(0.1 ml)的方法制备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LPS前1h时,L1.3组分别腹腔注射利多卡因2、4和8 mg/kg.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6h时处死大鼠,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IL-6及TNF-α的浓度;取肺组织,行肺损伤评分,计算湿重/干重(W/D)比值,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Rho、ROCK1、ROCK2、肌球蛋白磷酸酯酶目标亚基1(MYPT1)、磷酸化MYPT1(p-MYPT1)和ZO-1的表达.计算MYPT1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4组肺组织MPO活性、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 IL-1β、IL-6及TNF-α浓度升高,肺组织Rho、ROCK1和ROCK2表达上调,MYPT1磷酸化水平升高,ZO-1表达下调(P<0.05);与LPS组比较,L1-3组肺组织MPO活性、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 IL-1β、IL-6及TNF-α浓度降低,肺组织Rho、ROCK1和ROCK2表达下调,MYPT1磷酸化水平降低,ZO-1表达上调(P<0.05).结论 利多卡因可抑制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Rho/ROCK信号通路活性,该作用可能与利多卡因的抗炎机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莱菔硫烷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诱导宫颈鳞癌细胞凋亡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莱菔硫烷对人子宫颈鳞癌细胞系SiHa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2.5、5、10、20、40 μmol·L-1莱菔硫烷作用24 h对SiHa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hoA/Rho相关激酶(ROCK)通路抑制剂C3转移酶作为阳性对照,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莱菔硫烷对ROCK 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iHa细胞中ROC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2.5、5、10、20、40 μmol· L-1莱菔硫烷对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87±1.22)%、(16.64±2.47)%、(49.04±2.09)%、(70.00±2.14)%和(86.16±1.97)%,诱导SiH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60±1.21)%、(30.67±2.09)%、(55.51±2.54)%、(62.67±3.09)%和(75.31±2.63)%,均呈浓度依赖性(F=12.097、13.208,P<0.01).与对照组相比,莱菔硫烷组与C3转移酶组ROCK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CDK1及cyclinB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 0.01).结论 莱菔硫烷可抑制SiH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