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plementation of STRONGkids for identifying nutritional risk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a survey of Chinese practice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营养因素与临床结局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明确结核性脑膜炎(TBM)患儿营养风险状况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112例TBM患儿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根据评分将患儿分为营养风险组和非营养风险组,采用 t检验、秩和检验或χ 2检验分析两组间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差别,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对营养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12例TBM患儿中男55例、女57例。营养风险组62例,非营养风险组50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5.4%(62/112)。营养风险组居住农村的患儿、出现脑神经受损、抽搐、消痩、纳差的症状、确诊时间≥21 d的患儿、脑脊液蛋白量均高于非营养风险组[50例(80.6%)比32例(64.0%)、20例(32.3%)比8例(16.0%)、33例(53.2%)比15例(30.0%)、30例(48.4%)比2例(4.0%)、59例(95.2%)比1例(2.0%),41例(66.1%)比18例(36.0%)、1 406(1 079,2 068)比929(683,1 208)mg/L,χ 2=3.91、3.90、6.10、26.72、98.58、10.08, Z=4.35,均 P<0.05],营养风险组的血清白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糖含量均低于非营养风险组[(36±5)比(41±4)g/L、(110±17)比(122±14)g/L、1.4(1.0,2.0)×10 9比2.3(1.6,3.8)×10 9/L、7.8(6.3.10.0)×10 9 比10.0(8.3,12.8)×10 9/L、1.0(0.8,1.6)比2.1(1.3,2.5)mmol/L, t=-6.15、-4.22, Z=-4.86、-3.92、-4.16,均 P<0.05]。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 OR=0.812, 95%CI:0.705~0.935, P=0.004)和淋巴细胞计数增加( OR=0.609, 95%CI:0.383~0.970, P=0.037)可能降低TBM患儿营养风险;抽搐症状( OR=3.853, 95%CI:1.116~13.308, P=0.033)、脑脊液蛋白量增加( OR=1.001,95% CI:1.000~1.002, P=0.015)可能增加TBM患儿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组较非营养风险组的并发症、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患儿均更多[47例(75.8%)比15例(30.0%)、31例(50.0%)比8例(16.0%),χ 2=23.50、14.10,均 P<0.05],住院时间更长[(27±13)比(18±7)d, t=4.38, P<0.05]。 结论:TBM患儿的营养风险发生率高,抽搐症状、血清白蛋白浓度、淋巴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量可能影响TBM患儿的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组并发症发生率高,经济负担重,有必要对TBM患儿进行尽早进行营养筛查及营养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营养干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了解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观察通过营养干预后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变化,探讨营养干预在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至2019年收治的诊断为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90例,按照有无进行营养干预进行分组,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病例为对照组( n=42),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病例为试验组( n=48),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的高营养风险病例采用深度水解奶粉进行营养干预。用STRONGkids营养工具对患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据评分结果分为高营养风险及中营养风险。所有患儿入院时及出院时用Z评分进行营养不良评估,对入院时及出院时营养不良程度进行比较。 结果: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高营养风险81例(90.0%),中营养风险9例(10.0%)。试验组与对照组入院时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39.6%(19/48)比40.5%(17/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对照组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试验组[66.7%(28/42)比22.9%(11/48), P<0.05]。 结论: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因消化道症状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对高营养风险患儿使用深度水解奶粉进行营养干预,可以避免住院期间医源性营养不良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流行性乙型脑炎住院儿童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及相关临床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住院儿童入院时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分析不同营养不良风险对其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该院住院治疗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评分法对患儿进行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患儿出院后收集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156例患儿中,高营养不良风险(HMR)者45例(纳入HMR组),中低营养不良风险(MLMR)者111例(纳入MLMR组),HMR发生率为28.85%.MLMR组和HMR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 13.00(10.00,19.00)、21.00(12.50,26.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4,P<0.001).未采取营养干预的情况下,HMR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MLMR组患儿(Z=2.998,P=0.003).采取营养干预后,HMR组和MLMR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1,P=0.298).结论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HMR发生率较高,未采取营养干预的情况下,HMR患儿的住院时间更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45家医院儿科临床营养工作现状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调查国内医院儿科营养学工作现状,了解我国儿童营养学科建设和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为促进儿科临床营养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设计和制定调查问卷,以学组成员所在的45家医院的营养科室为对象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临床营养支持团队概况、营养科从业人员配备、营养科从业人员资质及管理、临床营养支持的实施、营养支持相关工具/技术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机构、营养科/临床营养科科室重点制度、工作流程等8个维度.数据录入采用双人Excel,并采用SPSS 16.0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家医院包括40家三甲医院、4家三级医院、1家二甲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共25家(55.6%),综合医院共20家(44.4%).所有医院按中国地理区域分布划分,华东地区所占医院最多,共13家(28.9%);东北区分布医院最少,共3家(6.7%).32家(71.1%)医院设立专门的医院临床营养支持小组,团队带头人的专业/亚专业以小儿消化和临床营养为主.39家(86.7%)医院从事营养工作的医师为主治以上(含主治),38家(84.4%)三级医院科主任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9家(86.7%)医院具有营养门诊,42家(93.3%)有健康营养咨询服务/宣教;40家(88.9%)有营养会诊,25家单位(55.6%)营养医师独立查房,27家单位(60%)营养师随专业组查房.营养不良筛查工具以儿童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和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为主,营养状态评估以应用标准差比值法和百分位法为主.所有45家医院中,大部分都已完善营养科/临床营养科重点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结论 三级医院儿科临床营养工作开展较好,大部分已建立营养支持小组,临床营养支持的方法多样,各项制度相对规范,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用于危重患儿诊断效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与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STAMP)用于危重患儿营养不良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STRONGkids和STAMP对647例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以WHO推荐的Z值为金标准,432例(66.8%)存在营养不良风险,269例(41.6%)诊断为营养不良.STRONGkids筛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低风险109例(16.8 %)、中风险390例(60.3%)、高风险148例(22.9%).STAMP筛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低风险99例(15.3%)、中风险253例(39.1%)、高风险295例(45.6%).以中、高风险合并作为临界点时,STRONGkids和STAM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4%、35.3%、74.2%、69.7%、0.741和93.5%、33.0%、73.7%、71.7%、0.762.结论 危重患儿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两种筛查工具的灵敏度高和ROC曲线下面积较高,对营养不良风险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STAMP在实际操作中比STRONGkids更加复杂,耗时更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发生率,探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与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在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儿内科住院治疗的97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STAMP和STRONGkids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较2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筛查结果 .结果 977例住院患儿中,STAMP筛查显示:372例(38. 08%)为高风险,605例(61. 为低风险;STRONGkids筛查显示:94例(9. 62%)为高风险,764例(78. 20% )为中风险,119例(12. 18%)为低风险. 2种筛查工具均显示,6岁以下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以1997年NCHS/WHO制定的体格测量指标参考标准的第25百分位为营养风险的标准,对STRONGkids进行评价,得出ROC曲线下面积为0. 654, STRONGkids以2分为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 10%及52. 62%.在同一标准下,STAM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14%及59.07%. 结论 住院患儿具有较高的营养风险发生率;改良后的 STRONGkid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合作为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与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与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STRONGkids)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6月至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1 053例患儿中完成营养风险筛查789例,同时运用STAMP及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筛查,以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2006版评估方法评价营养状态.收集资料:一般情况、体质量丢失、住院时间、院内感染发生、营养干预及完成表格时间等.结果 789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21∶1.00;年龄30 d~1岁266例(33.7%),>1~3岁248例(31.4%),>3 ~6岁181例(23.0%),>6 ~ 15岁94例(11.9%).完成评估表格平均时间:STRONGkids(2.41 ±1.01)min,STAMP (2.70±1.39) 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结果:STRONGkids高风险31.9%(252例),STAMP高风险29.2%(230例),二者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81).营养不良评估:重度营养不良3.9%(31例).临床结局:体质量下降≥5%有89例(11.3%),住院时间超过7 d 302例(38.3%),营养干预245例(31.1%),院内感染69例(8.7%),医疗纠纷2例(0.3%).STRONGkids对营养干预及院内感染发生的预测灵敏度为81.6%和79.1%,特异度为61.4%和62.5%,STAMP与前者比较稍低.结论 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3左右,STAMP与STRONGkids对消化系统疾病患儿营养风险筛查灵敏度及有效性均较高,且具有一致性,操作相对简单,尤其是STRONGkids评估时间明显较短,有利于临床操作,实用价值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651例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体格测量评估儿童营养状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患儿的诊断、住院时间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651例住院患儿中,7.07%(46例)存在高度营养风险,80.95%(527例)存在中度营养风险,11.98%(78例)为低度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检出率是22.58%,其中中度营养不良111例(17.05%),重度营养不良36例(5.53%).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为存在高度营养风险疾病前3位(x2=21.43,P<0.01);根据营养评价的结果显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的患儿发生重度营养不良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疾病(x2=16.53,P<0.05).高度营养风险患儿住院期间较低度营养风险患儿更容易出现体质量丢失(P<0.05),其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中、低度营养风险患儿(P<0.05).结论 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风险不同导致临床结局不同;STRONGkids评分法评估住院儿童的营养风险,能早期发现住院期间营养不良以及有恶化可能的患者,有利于及时给予全面的营养评估以及早期合理的营养治疗,改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危重患儿营养状况及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住院危重患儿营养状况、营养风险现状及其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临床营养支持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STRONGkids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CU)和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收治的1183例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患儿年龄29 d~12.9岁[(2.6±2.4)岁].采用年龄别体质量Z值(WAZ)(<5岁)或年龄别体质量指数Z值(BAZ)(≥5岁)评价患儿营养状况.记录患儿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83例危重患儿中有134例(11.3%)存在低度营养风险,746例(63.1%)存在中度营养风险,303例(25.6%)存在高度营养风险.入ICU时存在轻度营养不良151例(12.8%),中度营养不良97例(8.2%),重度营养不良96例(8.1%).重度营养不良组患儿高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较其他组高[74.0%(71/96例)比67.0%(65/97例)、40.4%(61/151例),12.6%(106/83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CU患儿高度营养风险比例明显高于PICU和SICU[分别为36.5%(96/263例)、23.8%(125/524例)和20.7%(82/39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婴儿高度营养风险的发生率[37.6%(198/527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18.4%(52/282例)、12.0%(21/175例)、16.0%(32/19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0,P<0.0001).高度营养风险组患儿较低、中度营养风险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8.6%(26/303例)比4.7%(35/746例)、3.7%(5/134例)]、机械通气率[66.0%(200/303例)比41.4%(309/746例)、38.8%(52/134例)]、总住院费用(5.25万元比3.97万元、4.87万元)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患儿16例,高度营养风险组患儿死亡8例(2.7%),明显高于中度营养风险组[8例(1.1%)]和低度营养风险组[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2).结论 住院危重患儿普遍存在中高度营养风险,婴儿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相对较高的营养风险.营养风险评分与患儿临床结局有明显相关性.对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尽早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