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营养干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了解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观察通过营养干预后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变化,探讨营养干预在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至2019年收治的诊断为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90例,按照有无进行营养干预进行分组,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病例为对照组( n=42),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病例为试验组( n=48),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的高营养风险病例采用深度水解奶粉进行营养干预。用STRONGkids营养工具对患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据评分结果分为高营养风险及中营养风险。所有患儿入院时及出院时用Z评分进行营养不良评估,对入院时及出院时营养不良程度进行比较。 结果: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高营养风险81例(90.0%),中营养风险9例(10.0%)。试验组与对照组入院时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39.6%(19/48)比40.5%(17/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对照组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试验组[66.7%(28/42)比22.9%(11/48), P<0.05]。 结论:反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因消化道症状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对高营养风险患儿使用深度水解奶粉进行营养干预,可以避免住院期间医源性营养不良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该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轻、中、重度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过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患儿进行治疗,根据自身对照的原则,以自身治疗前后为对照,观察治疗期间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0 d时,病情消失或好转患儿43例,总有效率达86.0%;治疗第90 d后,病情消失或好转患儿49例,有效率高达9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65,P<0.05);经临床随访发现,79.17%症状痊愈的患儿改用普通奶粉喂养均未见异常.结论 通过深度水解配方奶粉预防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对于患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腹泻、呕吐、便血、皮肤湿疹等病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食物过敏相关性迁延慢性腹泻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食物过敏( FA)常导致迁延慢性腹泻,严重影响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其发病机制分为IgE介导、非IgE介导及IgE和非IgE共同介导。 FA相关性迁延慢性腹泻主要表现为食物蛋白性直肠结肠炎、食物蛋白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食物蛋白性肠病、麦胶样肠病( CD)。诊断需详细询问病史,饮食回避和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主要是针对可疑食物进行回避,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需回避过敏食物,人工喂养儿需改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eHF)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AAF)喂养。尽量不使用抗生素,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正确的营养指导可防止严重的并发症,降低其再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饮食干预对牛奶蛋白诱导的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的护理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食物过敏,发生率为2%~7%[1],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给予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患儿饮食干预,采用回避牛奶蛋白,利用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部分水解蛋白奶粉,逐步过渡到整蛋白奶粉,能有效降低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我科对116例确诊由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患儿进行饮食干预,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收入院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4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收入院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收入院的4例CMPA患儿的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4例临床表现均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其中2例伴有中重度脱水,1例曾罹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血牛奶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阳性,2例血IgE阴性;4例血常规白细胞(27.9±3.2)×109/L,血小板(563±48)×109/L;血白细胞介素-6(IL-6)0.43~34.67μg/L,C反应蛋白(CRP)21~165 mg/L;1例便常规镜检阴性,3例便常规潜血呈阳性或弱阳性,镜检:红细胞(0~5)个/高倍视野,白细胞(3~6)个/高倍视野;4例培便养均为阴性,其中2例粪便钙卫蛋白<50μg/g(正常值范围),另外2例粪便钙卫蛋白为65~231.1μg/g.4例均予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粉喂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腹部影像学检查及各项炎症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CMPA可能会被误诊为急性坏死性肠炎,应做好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在儿童过敏性腹泻饮食控制中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小儿过敏性腹泻与患者饮食类型有关,海鲜、牛奶、鸡蛋等过敏原性饮食方式是导致过敏性腹泻表现的重要因素. 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呕吐、腹胀为主,严重情况可能会发生小儿休克[1]. 在工业现代化和抗生素滥用下的当今社会,儿童群体在过敏原性饮食或接触影响下,发病率逐年递增[2]. 临床治疗主要通过禁食与过敏相关的植物蛋白、可以过敏食物以及限制饮食量等控制,但是长期禁食对儿童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极易出现饮食障碍,厌食、消瘦、发育迟缓甚至畸形[3]. 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是近年来国外营养和医学研究结构通过低敏配方研制的儿童营养调节奶粉,临床上用于过敏性腹泻患儿饮食控制应取得良好成效. 本研究通过对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应用于过敏性腹泻患儿的饮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婴儿136例,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雀巢深度水解奶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纽康特氨基酸奶粉.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消退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治疗过程中,雀巢深度水解奶粉的治疗效果良好,若患儿过敏情况严重时采用纽康特,能有效缩短患儿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消退天数,有效缓解患儿家属的抑郁焦虑状态,值得应用与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牛奶蛋白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牛奶蛋白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牛奶蛋白过敏性哮喘患儿,均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观察其BMI、LgE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值、哮喘发病次数、家长误工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儿的BMI高于治疗前,L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儿急诊次数与中重度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住院天数与家长误工天数也少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牛奶蛋白过敏性哮喘患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能够有效减少其哮喘的发病次数,促进其正常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喂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喂养对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儿.按照信封随机法将患儿分成2组:早期喂养组19例,对照组21例.早期喂养组在术后24 h后开始经胃管注入喂养.第二个24 h:使用5%葡萄糖水10~20 ml·kg-1·d-1,分8次喂养.第三个24 h: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10~20 ml·kg-1·d-1,分8次喂养.第四个24 h:根据患儿胃肠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喂养奶量,增加喂养奶量的速度为10~20 ml·kg-1.d-1.直至达到生理需要量120 ml·kg-1·d-1,在增加奶量时可逐步改为经口喂养.喂养热卡不足的部分,以肠外营养补充.对照组为按照传统术后管理方法,术后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全静脉营养支持(目标热卡334.72 kJ·kg-1·d-1,氨基酸2.5~3 g·kg-1·d-1,热氮比100~200∶1).待胃肠减压引流液减少至10 ml·kg-1 ·d-1且颜色转为无色或淡黄绿色后,开始经口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若消化道耐受良好,逐渐增加奶量直至全量喂养,即120 ml·kg-1.d-1.比较两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第一次排便情况、体重变化、住院费用以及一些术后喂养并发症情况,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术后住院时间:早期喂养组(12.80±5.13)d,对照组(19.50±6.60)d (P<O.001).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早期喂养组(45.50±26.41)h,对照组(96.00±52.58)h(P<0.001).手术前后体重变化(体重变化=术后体重一术前体重):早期喂养组(0.28±0.20)kg,对照组(0.27±0.32)kg(P=0.878).术后并发症情况:早期喂养组发生并发症2例,均为呕吐;对照组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乳糜漏1例、呕吐3例、鞘膜腔感染1例(P>O.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术后予以早期喂养可以明显缩短术后住院和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且并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度水解蛋白的无乳糖奶粉在无菌大鼠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无菌大鼠的培育中,出生后饲喂的人工配制乳对于无菌大鼠的培养至关重要.深度水解蛋白的无乳糖奶粉,便于婴幼儿吸收,减少了各种消化不良和过敏反应,那么在无菌大鼠使用的奶中加入这种奶粉是否会对无菌大鼠的培育有积极的作用,并且检测饲养成功的无菌大鼠的生化指标.方法 使用清洁级的SD大鼠,确定临产期,摘除子宫后,在隔离器内剥离大鼠幼崽,使用人工方法哺乳至22 d离乳,记录体重和生存率.使用的配方奶中,加入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奶粉的为实验组,对照组中加入全价配方奶粉.对培育成功的无菌大鼠在第8周时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 在人工喂养的前1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体重和生存率上都无差别,从第14天开始实验组的体重和生存率开始高于对照组,直至第22天实验组的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37.18%vs 17.78%),第22天的体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9.96±0.49)vs(13.36±0.59).无菌大鼠的血生化指标显示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GLU(葡萄糖)升高.结论 在培育无菌大鼠幼鼠阶段的过程中,深度水解蛋白的无乳糖奶粉可以作为配方奶成分的重要的成分进行添加,可以有效的增加幼鼠体重,减少死亡率.雌性无菌大鼠的血生化指标变动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