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MRI-SWI T1WI T2FLAIR增强序列检查特征比较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MRI-SWI)、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在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初步诊断怀疑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完成了 MRI检查,包括 MRI-SWI、T1WI、T2WI、T2FLAIR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各种MRI检查方式对于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结果:MRI-SWI正确诊断9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准确检出病灶数量177个,T1WI正确诊断7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准确检出病灶数量121个,T2WI正确诊断7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准确检出病灶数量132个,T2FLAIR正确诊断8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准确检出病灶数量143个,MRI-SWI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高于 T1WI、T2WI、T2FLAIR(x2=28.698、P<0.05,x2=22.299、P<0.05,x2=16.257、P<0.05);T2FLAIR 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高于 T1WI(x2=7.211、P<0.05);T1WI、T2WI 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76、P>0.05);T2FLAIR、T2WI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72、P>0.05);T1WI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主要表现为混杂信号(43.80%)、其次为低信号(30.58%);T2WI海绵 状血管瘤病灶主要表现为混杂信号(49.24%),主要特征为病灶中央呈点状或网格状高信号,周围边缘低信号,称之为"铁环征",其次为低信号(35.61%);T2FLAIR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主要表现为类圆形或者圆形的混杂信号(58.33%),病灶内部显示为爆米花或者网格状,其次为低信号(34.09%);MRI-SWI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主要表现为低信号(95.48%),主要显示病灶的周围含铁血黄素区域及瘤体,病灶周边及内部显示片状或点状低信号;T1WI、T2WI、T2FLAIR、MRI-SWI鉴别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74.23%、79.38%、84.54%、100%,特异度分别为85.71%、83.93%、78.57%、94.64%.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接受MRI检查的情况下,MRI-SWI序列 较T1WI、T2WI、T2FLAIR序列具有更高 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MnSOD、NfL、Lp-PLA2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性及联合检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神经丝轻链蛋白(Nf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相关性及联合检测意义,以期为临床早期预测评估、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SCI分为PSCI组、无PSCI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入院时、2周后、4周后MnSOD、NfL、Lp-PLA2,Pearson分析MnSOD、NfL、Lp-PLA2与MoCA评分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SCI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入院时、2周后MnSOD、NfL、Lp-PLA2预测PSCI的价值.结果 PSCI组入院时NIHSS评分、脑白质疏松和脑萎缩患者占比高于无PSCI组,MoCA评分低于无PSCI组(P<0.05);两组2周后、4周后MnSOD均高于入院时,NfL、Lp-PLA2均低于入院时,PSCI组2周后、4周后MnSOD低于无PSCI组,NfL、Lp-PLA2高于无PSCI组(P<0.05);入院时、2周后、4周后MnSOD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NfL、Lp-PLA2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NIHSS评分、脑白质疏松、脑萎缩、MnSOD、NfL、Lp-PLA2均与MoCA评分显著相关(P<0.05);入院时、2周后两两联合的AUC大于单独指标,三者联合的AUC>两两联合的AUC,且2周后三者联合的AUC 0.944>入院时三者联合的AUC 0.932,预测敏感度为84.62%,特异度为93.44%.结论 MnSOD、NfL、Lp-PLA2为脑卒中后PSCI的重要因素,能为临床早期评估预测PSCI提供参考依据,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诱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男44例,女36例,ASA Ⅰ或Ⅱ级.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静注丙泊酚2 mg/kg;B组: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C组静注依托咪酯0.15mg/kg、丙泊酚1 mg/kg;D组静注依托咪酯0.1 mg/kg、丙泊酚1.5mg/kg.麻醉诱导完成后行快速气管内插管.观察和记录麻醉诱导给药前(T0)、插管前1 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5 min(T4)、插管后15 min(T5)四组患者的HR、BP;采集四组在T0、麻醉诱导后30 min(Tb)、麻醉诱导后2 h(Tc)、麻醉诱导后24 h(Td)的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血清中的皮质醇(Cor)、醛固酮(ALD)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记录并比较四组患者诱导时注射痛、肌阵挛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T0时比较,T1、T4、T5时A组,T1、T5时D组HR明显减慢(P<0.05);T1、T4、T5时A组,T1、T5时C组,T1、T5时D组SBP明显降低,T2时B组SBP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Tb、Tc时B、C组Cor、ALD明显降低,Tb、Tc时B组,Tc时C组ACTH明显升高(P<0.05);Tb、Tc时B、C组Cor、ALD明显低于A组,Td时B、C组ALD明显高于A组(P<0.05);Tb时C组ACTH明显高于A组(P<0.05);Tb、Tc时C、D组Cor、ALD明显高于B组(P<0.05);Tb、Tc时D组Cor、ALD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诱导可减轻单纯丙泊酚或单纯依托咪酯诱导时的应激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诱导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纠正性动作训练对动作模式受限新兵的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中出现动作模式受限的人群实施纠正性动作训练,观察纠正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某部60名FMS低分(FMS≤14分且出现单项动作得分1分)新兵作为干预组,每日在日常体能训练中进行10~20 min的纠正性动作训练;以该部80名动作模式正常(FMS≥15分,且各单项得分均≥2分)新兵作为对照组,在日常体能训练中不附加纠正性动作训练,为期1个月,以训练前后FMS测试得分评估训练效果.结果 干预组新兵纠正性训练后FMS总分较训练前提高了(1.08±2.30)(P<0.01),而对照组新兵常规训练后FMS总分下降了(0.563±2.00) (P<0.05),2组人群训练前后FMS分数差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纠正性训练后,干预组新兵6个FMS单项动作分值均有所提高,且深蹲、跨栏步、直线分腿蹲等3个动作分值提高显著(P<0.05);而日常训练后,对照组新兵仅深蹲和直线分腿蹲2个动作的分值显著提高(P<0.05),其余5个动作的分值下降,且主动直腿上抬和躯干稳定性俯撑动作的下降幅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训练前相比,除深蹲动作外,干预组其余6个单项分值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纠正性动作训练后,新兵的动作模式得到改善,运动伤病的风险降低,利于后期体能训练的正常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Sentinel-2时序数据的山区积雪识别与面积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积雪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也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卫星遥感由于具有大面积短周期重复观测等特点,已经成为积雪识别与面积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与Landsat TM相比,Sentinel-2影像具有更高的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以及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成为积雪研究的重要数据源.然而,在中小尺度,高分辨率卫星辐射亮度值不仅受大气水汽、气溶胶等大气衰减,受地形遮蔽、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地表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影响,从而使得地表信息失真.本文以中国天山中段为研究区,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共20时相Sentinel-2影像,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山地辐射传输模型考虑地表BRDF特性基础上对其同步进行大气校正与地形校正预处理,然后综合利用归一化差值积雪指数(NDSI)以及积雪在绿波段、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阈值法精确提取积雪覆盖信息,有效剔除了水体、浓密植被、阴影和辐射亮度较低像元对积雪识别的影响.同时,结合历史天气资料,重点分析了1年内研究区积雪面积变化特征.本研究对积雪消融引起的地表反射率和能量平衡变化以及陆地生态环境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