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型糖尿病海马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对颞叶癫痫患者海马亚区的研究;基于颈动脉斑块CT影像组学联合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估;脑桥旁正中梗死的评分模型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基于logistic回归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锥形束CT在茎突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颅颈部腺样囊性癌侵犯神经孔管的影像学分析;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PET/CT影像组学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作用;基于CT影像组学联合机器学习预测Ⅰ期肺腺癌气腔播散;老年人群中睡眠碎片化与MR左心室结构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族研究;个体化冠状动脉血管周围容积特征指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动态对比增强MRI结合钼靶X线对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基于能谱CT影像组学对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治疗前后多排螺旋CT及CT胆管造影、CT血管成像的诊断评估价值;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中的预测研究;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对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性质的价值;基于MR的孕晚期前置胎盘数字三维模型临床应用的研究;基于复合灵敏度编码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参数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侵袭性前列腺癌MRI影像表现与血清miR-27a、AMACR水平的关系及其预后分析;3.0T MRI表观扩散系数在子宫内膜癌预后和病理分型的应用价值;动态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肩袖撕裂的MRI征象鉴别分析;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诊治中的应用;三联治疗与两联治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对比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分析;介入栓塞术在治疗巨大婴幼儿腮腺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原发不孕症患者对不同碘油对比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后结果的比较分析;基于3D-Densenet神经网络技术助力低剂量CT测量骨密度:与定量CT 一致性研究;心率对双源CT头颈-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一站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CT及MR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320排探测器CT双低剂量胸痛三联征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对急性胸痛的可行性分析;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对CT门静脉成像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钆贝葡胺增强后MR胰胆管成像检查时间的探讨;多模态MRI技术在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肥胖性心肌病无创影像学研究进展;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与展望;MR扩散成像技术在腮腺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基于智慧教室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在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05例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发生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1年 1月至 2023年 5 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X-ray hysterosalpingography,X-HSG)检查的 105 例不孕症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月经周期、不孕症类型、支原体感染史、衣原体感染史、淋病奈瑟球菌感染史、盆腔炎相关病史、输卵管相关病史等,并填写《中医体质调查问卷表》,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不孕症患者X-HSG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X-HSG结果异常与盆腔炎相关病史、输卵管相关病史、年龄、气郁质及湿热质呈正相关(P<0.05),与不孕症类型、月经周期规律与否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孕症类型、月经周期、气郁质、湿热质是HSG发生异常的危险因素(OR>1),年龄、盆腔炎相关病史、输卵管相关病史是HSG发生异常的保护因素(OR<1).结论 适龄生育、减少盆腔炎相关病史、减少输卵管相关病史、调畅情志、忌食肥甘厚味对于减少输卵管病理损伤引起的不孕症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评估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RT-3D-HyCoSy)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评估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安徽省六安世立医院就诊的 96 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RT-3D-HyCoSy、CDFI等检查,以腹腔镜或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RT-3D-HyCoSy、CDFI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的价值.结果 RT-3D-HyCoSy判断输卵管通畅性与输卵管碘油造影或腹腔镜手术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值为 0.819,P<0.05,RT-3D-HyCoSy判断输卵管通畅性准确率为 88.54%.输卵管通畅患者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为(36.76±5.52)cm/s,大于通而不畅患者[(31.18±6.02)cm/s]和阻塞患者[(27.12±5.9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分别为 2.03±0.67 和 0.76±0.10,低于通而不畅(2.65±0.58)和0.83±0.11)阻塞患者(2.92±0.55 和 0.9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V、PI和RI是输卵管通畅的影响因素(P<0.05).PSV、PI和RI诊断输卵管通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41、0.722 和 0.747(P<0.05).RT-3D-HyCoSy结合 CDFI检查评估输卵管通畅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7.14%和 98.15%,高于 RT-3D-HyCoSy(82.85%和 90.63%),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86.69%和 80.95%,低于RT-3D-HyCoSy(96.08%和 90.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HyCoSy结合CDFI检查评估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静脉逆流与输卵管通畅程度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分析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中静脉逆流与输卵管通畅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太仓市中医医院接受HyCoSy检查的8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出现造影剂静脉逆流将患者分为逆流组(n=31)和无逆流组(n=49).对比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程度,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患者发生造影剂静脉逆流的独立影响因素,依据独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使用X-tile软件确定预测模型的截断值,并建立生存曲线.结果 逆流组患者双侧输卵管通畅类型为(A+A)型人数占比显著低于无逆流组(P<0.05),(B+C)和(C+C)型人数占比显著高于无逆流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5.45 mm、双侧输卵管通畅类型为(B+C)和(C+C)型为静脉逆流的危险因素(P<0.05),(A+A)型为保护因素(P<0.05).利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危险分层和生存曲线提示,随着总分的增加,患者造影剂静脉逆流的风险越高.结论 输卵管阻塞越严重的患者造影剂静脉逆流的发生风险越高,子宫内膜厚度≥5.45 mm时行HyCoSy检查可有效降低造影剂逆流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利多卡因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在子宫输卵管造影及疏通术中镇痛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评价应用利多卡因胶浆宫颈口麻醉及曲马多宫腔注射麻醉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及输卵管疏通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9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麻醉组和非麻醉组.麻醉组HSG及输卵管通液疏通术中以利多卡因胶浆及曲马多注射液行宫颈及宫腔内麻醉,非麻醉组术中未予以任何麻醉措施,均为通畅患者.分析评估患者术中、术后0.5 h、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麻醉组HSG患者术中VAS评分低于非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组所有患者均可良好耐受并完成HSG及输卵管疏通治疗.结论 应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宫颈和宫腔内麻醉后,所有HSG及输卵管疏通治疗患者术中疼痛轻微,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DSA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时的辐射剂量控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时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和降低辐射的方法.方法 将金华市人民医院2022年4月收治的36例DSA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8月收治的37例DSA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辐射情况,查找辐射剂量影响因素并制定降低辐射的方法;将研究组照射面积、采集时间与帧数、延时采集作为辐射控制要点,按辐射控制要点进行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点片射线量、连续曝光时间、连续图像帧数、连续曝光射线量、总射线量.结果 对照组造影诊断阳性率为72.2%(26/36),研究组阳性率为 67.6%(2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4.6(16.4~25.6),x2=0.188,P=0.665]o两组患者的点片数量、连续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点片射线量、连续曝光图像帧数、连续曝光射线量、总射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点片射线量、连续曝光射线量、总射线量均数分别下降了87.1%、61.7%、67.4%.结论 采用提前曝光缩小照射野、降低图像采集帧数、曝光延时缩短曝光时间等方法,可在满足诊断要求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宫腹腔镜联合评估两种输卵管造影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比较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3D-HyCoSy)和X线下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方法对输卵管不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输卵管不孕患者27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D-HyCoSy、HSG检查,并于检查后6月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以宫腹腔镜下美兰通液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两种方法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3D-HyCoSy与宫腹腔镜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HSG与宫腹腔镜检查结果一致性中等;HSG与3D-HyCoSy诊断通畅的输卵管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无差异;诊断通而不畅、远端梗阻的输卵管,3D-HyCoSy敏感性、准确率显著高于HSG;诊断近端梗阻输卵管,3D-HyCoSy特异性、准确率显著高于HSG.但HSG、3D-HyCoSy对于诊断通而不畅的输卵管敏感性较低,对于诊断近端梗阻的阳性预测值亦较低.结论 HSG及3D-HyCoSy可作为输卵管不孕的筛查方法,且3D-HyCoSy更具优势,但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能明确不孕原因同时进行治疗,值得临床诊疗中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造影剂注射装置监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子宫腔压力与输卵管通畅性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在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过程中,利用造影剂注射装置监测子宫腔压力改变,分析其与子宫充盈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相关性.方法 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进行输卵管检查90例患者,按其通畅程度分为双侧通畅组及单、双侧阻塞组,分别记录子宫腔充盈时各组压力值、输卵管显影时各组压力值、造影剂盆腔涂抹时各组压力值及压力达到平衡时各组压力值,比较组间压力的差异.结果 双侧通畅组、单侧阻塞组输卵管显影时,压力值分别为(18.67±4.67)kPa及(25.69±5.59)kPa;盆腔涂抹时压力值分别为(25.23±8.29)kPa及(30.23±4.98)kPa;平衡期压力值分别为(21.08±7.22)kPa 及(25.71±3.69)kPa,两两比较均 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腔压力与输卵管的通畅度呈负相关.结论 造影剂注射装置为子宫腔压力的监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客观参考指标以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其中子宫腔充盈后期压力的升高更为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技术(TVS 4D-Hycosy)评价实时、动态检测输卵管通畅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诊断的不孕症女性患者46例,均行TVS 4D-Hycosy和子宫输卵管X线碘油造影(HSG)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6例患者共检查输卵管87条,单侧输卵管切除5条.TVS 4D-Hycosy显示:输卵管通畅31条(35.63%),输卵管通而不畅33条(37.93%),输卵管阻塞23条(26.44%);HSG显示:输卵管通畅32条(36.78%),输卵管通而不畅30条(34.48%),输卵管阻塞25条(28.74%).两种检查方法总符合度为94.25%(82/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造影检查和X线碘油造影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2%、17.3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S 4D-Hycosy检查输卵管阻塞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上评估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茧症的临床特点与CT诊断价值(附16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以提高腹茧症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6年3月本院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茧症的临床资料与影像表现,术前均行X线立位腹部平片和CT检查,13例同时进行多期增强CT检查,5例行胃肠道钡剂造影.结果 所有病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13例,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例,腹部包块12例,均呈反复发作、保守治疗缓解且于进食后诱发,1例13年前多次行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术,6例2年前行胃肠道手术,1例行腹腔脓肿清除术,2例行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术前影像学均提示肠梗阻,5例CT提示腹茧症.X线立位腹部平片显示肠梗阻征象但无特异性.小肠钡剂造影表现为全部或部分小肠积聚折曲,对比剂排空延迟,钡柱前端前进方向呈“M”形.CT很好地显示肠管梗阻的程度及肠管异常聚集呈“手风琴”状,能直接显示类似茧样纤维包膜包裹在成簇肠管周围,增强扫描包膜强化明显;冠状位、矢状位等多平面重组图像能更直观于显示梗阻聚集肠袢的整体形态、位置以及纤维包膜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所有病例均行剖腹探查术,行纤维包膜切除与肠粘连松解16例(100%),小肠部分切除7例,阑尾切除7例,术中发现全部(11/16)或部分(5/16)小肠被一层灰白色、透明、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形似“蚕茧”,伴大网膜缺如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局部玻璃样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充血与坏死.所有病例均术后治愈出院.结论 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而成为首选检查方法,手术是有效的主要处理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