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LD及mDIXON-Quant序列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发展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BOLD-MRI和mDIXON-Quant序列在评估慢性肾脏病(CKD)肾功能及预测CKD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CKD患者 35例为CKD组(包括早期CKD组 20例,晚期CKD组 15例),与对照组 30例行常规MRI检查及BOLD功能成像、mDIXON-Quant序列检查,分别测量双侧肾脏皮、髓质的R2*值(BOLD功能成像R2*值为bR2*值,mDIXON-Quant序列R2*值为dR2*值),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受检者的皮质bR2*值及dR2*值均显著低于髓质,皮质R2*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早期CKD组肾髓质R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CKD组髓质R2*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早期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组肾脏髓质R2*值的ROC曲线分析,对于区分早期、晚期CKD患者bR2*值:AUC为0.857,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93%,诊断界值为36.35 Hz(P<0.05);dR2*值:AUC为0.735,敏感度为55%,特异度为93%,诊断界值为34.88 Hz(P<0.05).结论 肾脏BOLD-fMRI及mDIXON-Quant序列的R2*值可以对肾脏髓质的缺氧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评估CKD患者肾功能的变化,预测CKD患者病情发展;对于区别早期、晚期CKD患者,BOLD敏感度明显大于mDIXON-Quant序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RI质子密度脂肪分数评估限时饮食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骨髓脂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MRI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探讨限时饮食(TRF)对高脂饮食(HFD)诱导肥胖大鼠股骨近端骨髓脂肪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照体重分层随机抽样分为6个亚组,每亚组5只,2个亚组合并为1组,共分为3组。对照组大鼠可24 h任意进食,饲喂正常饲料;HFD组大鼠可24 h任意进食,饲喂高脂饲料;HFD+TRF组大鼠只在9点(光照后2 h)至17点(黑暗前2 h)饲喂高脂饲料。实验第28天每组选取1个亚组的5只大鼠进行股骨MRI,第56天时对每组的另1个亚组进行扫描,基于mDixon-Quant定量序列图像,测量股骨近端骨髓脂肪的PDFF值。扫描结束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样,测量血清瘦素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组大鼠体重、PDFF和血清瘦素的差异,多重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实验开始后第28天,3组大鼠间体重、PDFF和血清瘦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第56天时,对照组、HFD组和HFD+TRF组大鼠股骨近端骨髓PDFF分别为(7.2±1.4)%、(9.7±2.4)%、(11.2±3.6)%,3组大鼠间体重、PDFF和血清瘦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95, P=0.010; F=5.98, P=0.007; F=4.54, P=0.034)。多重比较结果显示,HFD组的体重高于对照组(LSD- t=52.96, P=0.036)和HFD+TRF组(LSD- t=82.74, P=0.003);HFD+TRF组大鼠股骨近端骨髓PDFF值高于对照组(LSD- t=4.01, P=0.012);HFD组大鼠血清瘦素高于对照组(LSD- t=1.45, P=0.030)和HFD+TRF组(LSD- t=1.62, P=0.018)。 结论:TRF对HFD诱导肥胖大鼠减重的同时,股骨近端骨髓PDFF值增加,且可能与血清瘦素的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老年人群肝脏脂肪含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肝脏脂肪含量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3月至6月纳入184名北京社区中老年居民,其中男68名、女116名,对其进行腹部MRI mDIXON-Quant序列扫描和腰椎定量CT(QCT)扫描,测量肝脏脂肪含量和腰1~腰3椎体骨密度。根据肝脏脂肪含量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肝脏脂肪含量组间骨密度及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等变量的差异,并对肝脏脂肪含量和骨密度做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随着肝脏脂肪含量的升高,BMI、腰围呈上升趋势,而腰椎骨密度逐渐降低。肝脏脂肪含量与腰椎骨密度呈低度负相关( r=-0.203, P=0.003),校正年龄、体重之后,仍呈负相关( r=-0.291, P<0.001),男性中 r=-0.283( P=0.021),女性 r=-0.210( P=0.025)。 结论:中老年人群肝脏脂肪含量与腰椎骨密度呈低度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用MR mDIXON-Quant技术和IP-OP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肪定量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MR mDIXON-Quant技术及IP-OP序列对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脏脂肪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 51 例成人NAFLD患者临床及MRI资料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 22 例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进行 3.0T MR mDIXON-Quant检查及IP-OP检查,同时一周内进行上腹部CT检查,测量CT肝/脾比值,作为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对mDIXON-Quant序列及IP-OP序列的肝脏脂肪定量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mDIXON-Quant技术,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F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P-OP序列,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FF、HFC与肝脾CT比值呈负相关(r=-0.974、P<0.001,r=-0.972、P<0.001);2)ROC曲线分析,HFF及HFC均可以诊断脂肪肝,AUC均>0.5.对于轻中度脂肪肝,HFF敏感度高于HFC,特异度低于HFC;但对于重度脂肪肝,二者敏感度均为 1,特异度HFF高于HFC.结论 MRI mDIXON-Quant技术及IP-OP序列对NAFLD肝脏的脂肪含量进行定量评估是可行的,并与肝脾CT值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MRI mDIXON-Quant技术在对轻中度脂肪肝的脂肪含量测定方面敏感度高于IP-OP序列,在重度脂肪肝组特异度高于IP-OP序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mDixon-Quant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2
脂肪抑制技术是MRI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抑制脂肪信号,避免其对水信号产生影响,通过增强靶向组织与周边组织的对比度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应用于全身各系统、多部位,尤其对于肝脂肪变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见的MRI脂肪抑制技术包括化学位移选择性预饱和法、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序列、频率反转恢复序列、水激发和水脂分离技术等[1-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2024/1/6
基于扩散峰度成像的颞叶癫痫伴睡眠障碍患者大脑白质结构研究;非共用激励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针刺组穴调节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即刻效应的静息态功能MRI探讨;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短期戒断治疗灰质体积的形态学研究;急性/亚急性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扩散加权成像和T2 4 mapping评估头颈部肿瘤患者不同放疗时间段腮腺功能;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TSHR-mRNA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基于CT图像纹理分析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简化病理分型的研究;细支气管腺瘤9例并文献复习;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密度衰减指数与不同等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大动脉炎累及外周动脉的CT血管成像及临床特征研究;合成MRI与小视野高分辨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BI-RADS 4类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结直肠癌KRAS突变的预测模型;基于扩散加权成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小肝癌与异型增生结节;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联合肿瘤与膀胱壁接触面长度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价值;增强CT测量淋巴结短径联合淋巴细胞比值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估分析;CT影像组学鉴别乳头状肾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定量MRI技术在早期椎间盘退变诊断中的应用;基于CT图像分析疼痛性Ⅱ型副舟骨足部力学特征变化;基于MRI的创伤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改良Palmer分型;负重正位联合籽骨轴位对踇外翻腓侧籽骨位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的价值分析;儿童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扭转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医源性阴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Embosphere微球血管内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不同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剂联合同轴微导管栓塞治疗大咯血的近远期疗效分析;基于头围的固定管电流在儿童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相位导航和膈肌导航在老年患者三维MR胰胆管成像薄层扫描中的应用研究;GRASP自由呼吸动态对比增强MRI与常规BH-VIBE序列在肺癌图像质量中的对比研究;对比剂外渗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EAL-IQ定量评估健康青壮年颈部锁骨上代谢相关脂肪性别差异的研究;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结合计算机辅助诊断在肺结节CT筛查中的应用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在双髋正位X线图像上自动测量全髋置换术后外展角的研究;基于胸部C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症效能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的关系及共病的影像学进展;mDixon-Quant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MRI诊断研究进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3.0T MRI mDixon-Quant序列扫描指导成年腰椎间盘退变诊断及分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Dixon-Quant)序列扫描指导成年腰椎间盘退变(DDD)诊断及分级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进行3.0T MRI mDixon-Quant序列扫描的98位DDD患者,获得其Li/L2~Ls/Si椎间盘的T2*值与上下位椎体脂肪分数(FF)值,并根据Pfirrmann标准将相应椎间盘进行退行性变分级.比较不同Pfirrmann分级椎体的T2*值、FF值,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firrmann分级与T2*值、FF值相关性.结果 不同DDD分级患者L1/L2~L5/S1椎间盘中T2*值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均P<0.05).在上位椎体中FF值为Ⅳ级>Ⅲ级>Ⅴ级>Ⅱ级>Ⅰ级(P<0.05);在下位椎体中FF值为Ⅳ级>Ⅴ级>Ⅲ 级>Ⅱ 级>Ⅰ 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L1/L2~L5/S1椎间盘T2*值均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均P<0.05);上、下位椎体FF值均与Pfirrmann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3.0T MRI mDixon-Quant序列扫描测得成年DDD患者T2*值低于、FF值高于标准值,可用于成年DDD诊断,且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越高,其对应的T2*值越低,呈负相关性,对应的FF值越高,呈正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水脂分离定量技术mDIXON-Quant序列检测输血依赖性疾病肝脏和胰腺铁沉积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水脂分离定量技术mDIXON?Quant序列评价输血依赖性疾病患者肝脏和胰腺铁沉积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未经祛铁治疗的输血依赖性患者34例,按照输血量分为少量输血组23例(3年内输血量2 000~5 000 ml)及大量输血组11例(3年输血量>5 000 ml).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三维MR梯度回波(FFE)序列和mDIXON?quant序列扫描,分别获得肝脏、胰腺的T2*map图像,得到基于上述两种序列的R2*值,分别记为R2*和dR2*.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组肝脏和胰腺的R2*、dR2*值的相关性,并分析R2*、dR2*值与输血量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相同输血量患者R2*、dR2*值的差异.结果(1)少量输血组:肝脏和胰腺的R2*、dR2*值间均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分别为0.993、0.962,P<0.01);肝脏、胰腺的R2*值和dR2*与输血量均无相关性(P均>0.05);肝脏和胰腺的R2*值和dR2*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大量输血组:当T2*<1.8 ms时,T2*map较dT2*map信噪比低,噪声严重影响T2*值测量;T2*≥1.8 ms时,肝脏和胰腺的R2*、dR2*值间均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分别为0.991、0.989,P<0.01).肝脏的R2*值和dR2*值均与输血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7、0.639,P均<0.01);胰腺的R2*值和dR2*值也均与输血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0、0.602,P均<0.01).肝脏的R2*值和dR2*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的R2*值和dR2*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IXON?quant序列与三维FFE序列均可用于输血依赖性患者肝脏、胰腺的铁定量评估.对于大量输血的铁过载患者,采用mDIXON?quant序列评价肝脏、胰腺铁沉积严重程度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磁共振眼眶脂肪定量测量联合眼球突出度在Graves眼病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MR脂肪定量技术联合眼球突出度在Graves眼病(GO)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GO患者39例78眼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且未达到GO的诊断标准26例52眼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非GO组,选取同期30例60眼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眼眶MR mDixon-Quant序列检查并测量眼眶脂肪含量百分比(FF值)及眼球突出度,分析FF值及眼球突出度对GO的诊断效能.结果 GO组、甲状腺功能亢进非GO组及对照组FF值及眼球突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值与眼球突出度诊断GO呈正相关(r=0.698,P<0.01).FF值及眼球突出度诊断GO的AUC分别为0.795、0.767,95%CI分别为0.718~0.872、0.679~0.855,P<0.01.FF值联合眼球突出度诊断GO的AUC为0.845,95%CI为0.776~0.913,P<0.01.结论 mDixon-Quant技术定量测量FF值对GO的诊断效能高于眼球突出度,二者联合运用可进一步提高GO的诊断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半自动分割技术对全胰腺脂肪定量的可行性:与传统ROI方法的比较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应用3D mDixon Quant序列,探讨半自动分割技术对全胰腺脂肪定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纳入30名健康志愿者在3.0 T磁共振(Ingenia CX,Philips)上应用3D mDixon Quant序列进行上腹扫描.男14例,女16例,年龄22~69岁(中位年龄48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7.71~32.59 kg/m2(中位BMI为24.57 kg/m2).重建图像导入飞利浦ISP(IntelliSpace Portal,Philips)工作站,在脂肪分数图像上采用传统感兴趣区画取法和半自动分割技术进行胰腺脂肪测量.分别于胰腺钩突部、头颈部、体部和尾部各放置3个ROI.所有ROI尽可能避开血管、胰管和内脏脂肪组织.将各ROI的脂肪分数平均值定为该区域的脂肪分数值,然后将每个区域的脂肪分数平均值计算为全胰腺脂肪分数值.另在脂肪分数图像上手动勾画胰腺组织,然后对全胰腺组织进行半自动分割,自动计算全胰腺脂肪分数值.记录每次获得全胰腺脂肪分数所需时间.两名观察者(影像诊断经验分别为3年和5年)分别采用两种方法 进行胰腺脂肪分数测量.数据经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hapiro-Wilk检验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数据的一致性.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两种方法 全胰腺脂肪分数和所需时间的差异性.结果 两位观察者数据一致性良好(ICC=0.981、0.929).两组全胰腺脂肪分数一致性(ICC=0.981)良好.两组全胰腺脂肪分数(%)分别为3.73(2.97,5.84)、4.20(3.05,6.21),半自动分割技术测得胰腺脂肪分数值略大于传统感兴趣区画取法,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Z=-0.466,P>0.05);两组所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5 s vs 133 s,Z=-6.238,P<0.05).结论 半自动分割技术对胰腺脂肪的定量是可行的,其在保证结果 准确的情况下,可以明显缩短测量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