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高血压miR-26b、miR-15b、miR-204-5p、miR-200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miR-26b、miR-15b、miR-204-5p、miR-200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83例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其中28例妊娠期高血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8例轻度子痫前期作为轻度子痫前期组、27例重度子痫前期作为重度子痫前期组;另随机选择同期于本院产科门诊规律围产期保健并入院待产的94名正常足月单胎妊娠孕妇为对照组.结果 收缩压、舒张压: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6b、miR-15b、miR-204-5p、miR-200a表达水平: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6b、miR-15b、miR-204-5p、miR-200a水平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的AUC值为0.940,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0.768、0.809、0.744、0.795,P<0.05).病例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更大,血清miR-26b、miR-15b、miR-204-5p、miR-200a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关系,且四者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靶向miR-204-5p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1(UCA1)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7—2019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子宫全部或部分切除的内膜样腺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CA1和miR-204-5p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Transwell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UCA1与miR-204-5p的靶关系。将HEC-1A-sh-NC或HEC-1A-sh-UCA1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或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探讨UCA1在免疫逃逸中的作用。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CA1的表达水平(17.08±0.84)高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0±0.37),miR-204-5p的表达水平(0.98±0.16)低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0±0.20,均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204-5p的表达与UCA1的表达呈负相关( r=-0.330, P=0.030)。UCA1和miR-204-5p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血管浸润有关(均 P<0.05)。sh-UCA1组细胞的吸光度( A)值(0.58±0.11)和细胞迁移数[(199.68±18.44)个]均低于sh-NC组[分别为1.24±0.17和(374.76±24.83)个],sh-UCA1组细胞凋亡率[(28.64±7.80)%]高于sh-NC组[(14.27±4.38)%,均 P<0.05]。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不同比例培养后,HEC-1A-sh-UCA1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HEC-1A-sh-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UCA1存在与miR-204-5p结合的位点。UCA1+anti-miR-204-5p组细胞的 A值(1.74±0.08)和细胞迁移数[(426.00±18.00)个]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0.03和(284.00±8.00)个],UCA1+anti-miR-204-5p组细胞凋亡率[(5.42±0.93)%]低于Control组[(14.82±1.48)%,均 P<0.05]。当与PBMC共培养时,HEC-1A-sh-UCA1细胞可以诱导更高的干扰素γ(IFN-γ)表达,PHA组及PHA+pre-miR-204-5p组细胞中IFN-γ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42±0.49和1.88±0.26,均高于PHA+pre-NC组(0.85±0.10,均 P<0.05)。体外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不同比例)共培养时,HEC-1A-sh-UCA1细胞则具有较低的存活率,HEC-1A-pre-miR-204-5p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HEC-1A-pre-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UCA1/miR-204-5p可能在人子宫内膜癌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希佩尔-林道基因3996位腺苷到肌苷编辑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预后的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希佩尔-林道(VHL)腺苷到肌苷编辑(ATIE)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 +)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机制。 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筛选与Her-2 +乳腺癌患者预后关联的VHL ATIE。随机选取2014年至2019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相关患者81例,直接测序法检测ATIE位点的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记法检测VHL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乳腺癌细胞耐药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 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VHL转录本3996位腺苷到肌苷编辑(c.A3996I; HR=3.612,95% CI=1.093~11.940, P<0.05)、c.A3914I( HR=4.985,95% CI=1.442~17.230, P<0.05)与Her-2 +乳腺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直接测序法证实c.A3996I真实存在,低编辑患者组的死亡风险高于高编辑组( HR=3.980,95% CI=1.075~14.740, P<0.05),且淋巴结转移2/3期患者组c.A3996I的编辑水平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1期和无转移患者组[(9.923±5.741)%比(13.980±7.532)%和(17.820±9.424)%, F=5.140, P<0.01]。该位点编辑水平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r=-0.282, P<0.05)呈负相关。c.A3996I编辑水平与VHL信使RNA( r=0.406, P<0.05)和蛋白( r=0.467, P<0.0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且在c.A3996I低编辑组,miR-143-5p与VHL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r=-0.145, P<0.05),但在高编辑组中两者无相关( r=0.051, P>0.05)。并且,耐曲妥珠单抗乳腺癌细胞VHL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细胞(0.540±0.116比1.011±0.195, t=4.159, P<0.01),未敲低VHL的乳腺癌细胞IC 50低于敲低组(5.489 μg/ml比22.120 μg/ml, F=22.440, P<0.01),且敲低VHL的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上升(1 634±204比1 140±252, t=3.049, P<0.05)。 结论:c.A3996I编辑可抑制VHL表达及其功能而影响Her-2 +乳腺癌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二氧化硅诱导小鼠肺上皮细胞中miR-204靶向调控DVL3基因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小鼠miR-204过表达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在二氧化硅(SiO 2)诱导的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细胞)中验证miR-204与DVL3的靶向调控作用。 方法:于2019年10月,从小鼠基因组中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出pre-miR-204基因,测序后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Lenti-CMV-EGFP慢病毒载体,通过PCR筛选及测序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将miR-204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至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的包装和滴度测定,研究分为SiO 2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及miR-204病毒组,实时荧光PCR检测miR-204和DVL3基因的表达。 结果:构建miR-204慢病毒表达载体Lv-miR-204-5p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并获得滴度为9.57×10 8 IU/ml的病毒稀释液;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miR-204病毒组MLE-12细胞中miR-204基因的表达高于SiO 2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DVL3基因的表达低于SiO 2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iR-204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可能在SiO 2诱导的MLE-12细胞中抑制DVL3基因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R-204通过Wnt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miR-204通过Wnt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分析。方法:雌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骨质疏松症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并进行鉴定;提取小鼠原代成骨细胞并鉴定;细胞转染并检测miR-204的表达水平;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检测;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流式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细胞流式术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04和 β-catenin、LRP-5间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骨质疏松症组小鼠骨密度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 P=0.007, P=0.057),表明骨质疏松症小鼠造模成功。miR-204的表达水平在miR-204模拟物组明显提高( P=0.072),在miR-204抑制剂组下降( P=0.031);miR-204模拟物组成骨细胞活力和ALP活性提高( P=0.007, P=0.043),miR-204抑制剂组成骨细胞活力和ALP活性下降( P=0.007, P=0.035);miR-204模拟物组成骨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增强( P=0.006),miR-204抑制剂组成骨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 P=0.036);miR-204模拟物组成骨细胞的凋亡能力和Caspase-3活性下降( P=0.041, P=0.045),miR-204抑制剂组成骨细胞的凋亡能力和Caspase-3活性增强( P=0.005, P=0.039);miR-204与 β-catenin、LRP-5之间有靶向关系;miR-204模拟物组成骨细胞中 β-catenin和LRP-5蛋白表达均上调( P=0.043, P=0.009),miR-204抑制剂组成骨细胞中 β-catenin和LRP-5蛋白表达均下调( P=0.041, P=0.032)。 结论:miR-204可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激活Wnt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血浆外泌体携带的差异微小RNA和蛋白表达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测初治多发性大动脉炎(TAK)患者血浆外泌体携带的微小RNA和蛋白,分析其在TAK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2020年6月至11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初治TAK患者10例,另选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5例,分别通过RNA测序和蛋白质谱技术检测血浆外泌体携带的微小RNA和蛋白,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微小RNA和蛋白,并对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功能、信号通路和结构域富集分析,最终筛选出与血管炎有关的微小RNA和蛋白,探究其在TAK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统计学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或 χ2检验。 结果:TAK患者血浆外泌体携带的差异表达的微小RNA 29个,其中miR-101-3p、miR-122-5p、miR-143-3p、miR-185-3p、miR-192-5p、miR-194-5p、miR-19a-3p、miR-19b-3p、miR-20b-5p、miR-21-5p、miR-22-3p、miR-335-5p、miR-34a-5p、miR-3613-5p、miR-548ad-5p、miR-590-3p、miR-7-5p表达上调,miR-1249-3p、miR-141-3p、miR-199a-5p、miR-199b-5p、miR-200a-3p、miR-200c-3p、miR-204-5p、miR-29c-5p、miR-335-3p、miR-381-3p、miR-4433b-5p、miR-584-5p表达下调。差异表达的蛋白357个,其中236个表达上调,121个表达下调,最终筛选前激肽释放酶、激肽原1、桥粒蛋白。结论:血浆外泌体携带的miR-34a-5p、miR-200c-3p、miR-143-3p、miR-22-3p、miR-21-5p、前激肽释放酶、激肽原1、桥粒蛋白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生理过程、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等过程参与TAK的发病机制,具有作为TAK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4在胃癌中的预后价值及潜在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旨在探讨小核仁RNA宿主基因4(SNHG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预后价值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UALCAN数据库分析SNHG4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NHG4与胃癌预后的关系;StarBase、Targetscan、microT-CDS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SNHG4-miRNA-mRNA调控网络;DAVID数据库对SNHG4相关miRNA的靶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及通路分析。结果:SNHG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P=8.882E-16)。生存分析发现SNHG4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少于低表达组( P=8.900E-05)。通过RNA调控网络的构建,发现在胃癌中hsa-let-7a-5p( P=1.02E-03)、hsa-miR-152-3p( P=4.51E-06)、hsa-miR-204-5p( P=6.68E-04)和hsa-miR-363-3p( P=8.06E-03)可作为SNHG4的结合位点。SNHG4作用于这4种miRNA进一步调控250个靶基因。对靶基因的GO注释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靶基因在蛋白质磷酸化的调节、转录负调控、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等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且通过阻断或激活Wnt等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 结论:SNHG4可作为胃癌潜在的诊断性肿瘤标志物,判断胃癌预后情况,通过构建SNHG4-miRNA-mRNA调控网络,从分子水平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提供明确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小RNA-204-5p通过调控CXC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影响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494在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泌体参与调节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外泌体在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钙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VSMC(A7r5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磷组(0.9 mmol/L)、高磷组(2.6 mmol/L)及高磷外泌体诱导组(即高磷组细胞提取的外泌体加入正常培养的VSMC中)。至培养第7天,收集正常磷组、高磷组细胞培养换液过程中获得的培养液,通过超速离心法得到沉淀物,BCA蛋白定量法测定所得沉淀物蛋白含量,分别对所得沉淀物用透射电镜观察沉淀物形态及大小,Western印迹法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 protein,TSG101)、CD9;并对外泌体微RNA(microRNA,miRNA,miR)进行提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30b、miR-204、miR-211含量。分别培养7 d后,观察高磷外泌体诱导组VSMC对外泌体的摄取过程,观察3组细胞形态,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钙盐沉积水平,邻甲苯酚络合铜检测细胞钙离子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VSMC培养液经超速离心法所获沉淀物,经电镜形态学鉴定为外泌体,Western印迹法证实外泌体标志蛋白TSG101、CD9表达阳性。(2)外泌体内富含miRNA,经测定,高磷组外泌体中负向调控Runx2转录的miR-30b、miR-204、miR-211表达较正常磷组明显下调(均 P<0.05)。(3)高磷培养VSMC 7 d后,钙盐沉积明显,与正常磷组相比,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均 P<0.05),Runx2表达也明显增高( P<0.05)。(4)将所得高磷组外泌体加入正常培养的VSMC中,外泌体可被VSMC摄取并成功诱导VSMC发生钙化,VSMC钙化指标及Runx2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 结论:高磷诱导VSMC发生钙化,促进Runx2表达增高,其机制可能是借由VSMC释放外泌体传递细胞信号而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状RNA Ras同源家族成员T1靶向调控微小RNA-204-5p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7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环状RNA Ras同源家族成员T1(circ-RHOT1)及微小RNA-204-5p (miR-204-5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7(MCF-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侵袭、迁移、凋亡及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circRHOT1及miR-204-5P在乳腺癌细胞系(人源性)MCF-7以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人源性)MCF-10A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及qRT-PCR证明circRHOT1和mirR-20-5p的关系。采用噻唑蓝(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侵袭、迁移及凋亡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质标志物表皮钙黏蛋白(E-cadl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采用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circRHOT1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乳腺正常上皮细胞MCF-10A(4.77±0.11比1.00±0.09, t=45.940, P<0.01)。miR-204-p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乳腺正常上皮细胞(0.32±0.03比1.05±0.01, t=10.330, P<0.01)。si-circROT1组的表达明显低于si-NC组(1.00±0.08比0.15±0.03, t=17.230, P<0.01)。si-circRHOT1组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明显低于si-NC组(24 h:0.73±0.05比0.58±0.04, t=43.517, P<0.05;48 h:1.15±0.10比0.82±0.06, t=4.901, P<0.01;72 h:1.68±0.18比1.08±0.12, t=5.003, P<0.01)、si-circRHOT1组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明显低于si-NC组(77.69±13.54比27.82±5.76, t=5.872, P<0.01)、si-circRHOT1组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明显低于si-NC组[30.82±8.77比72.68±11.78, t=4.935, P<0.01;(17.24±4.21)%比(67.77±8.02)%, t=9.661, P<0.01],si-circRHOT1组细胞的凋亡能力明显高于si-NC组(22.92±4.46比5.62±1.31, t=6.448, P<0.01)。si-circRHOT1组细胞E-cadherin的表达高于对照组(6.84±0.56比0.96±0.24, t=13.320, P<0.01),si-circRHOT1组细胞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低于si-NC组(0.34±0.07比1.06±0.35, t=9.331, P<0.01;0.36±0.05比1.10±0.36, t=8.645, P<0.01)。circRHOT1可充当miR-204-5P海绵,靶向抑制miR-204-5P表达;干扰miR-204-5P的表达可部分逆转circRHOT1介导的肿瘤抑制作用。 结论:circRHOT1通过充当miR-204-5P海绵,靶向调控miR-204-5p,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集落形成、侵袭、迁移并减轻细胞凋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