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患者血清miR-3129-5p和miR-6870-3p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miR-3129-5p和miR-6870-3p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CHD组),根据Gensini评分将CHD患者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3)和重度组(n=20),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血清miR-3129-5p、miR-6870-3p水平;血清miR-3129-5p、miR-6870-3p水平与Gensini评分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生CHD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血清miR-3129-5p、miR-6870-3p水平对CHD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CHD组患者血清miR-3129-5p、miR-6870-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增加,CHD患者血清miR-3129-5p、miR-6870-3p水平逐渐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129-5p、miR-6870-3p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1=0.411,r2=0.43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miR-3129-5p、miR-6870-3p升高均为发生CHD的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为发生CHD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3129-5p、miR-6870-3p诊断CH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0.852,敏感度分别为78.8%、83.8%,特异度分别为65.1%、56.3%,二者联合预测CHD的AUC为0.927,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73.8%.结论 CHD患者血清miR-3129-5p、miR-6870-3p水平均升高,且血清miR-3129-5p、miR-6870-3p与CH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miR-3129-5p、miR-6870-3p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CHD的重要辅助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焦亡相关基因在膀胱癌中的作用鉴定与预后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并确定膀胱癌患者的关键焦亡相关基因(PRGs)表达谱,并阐明其潜在功能.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了对应膀胱样本的mRNA表达谱和临床数据,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包括基因本体论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的分析(KEGG).构建评估预后的基因模型,计算风险评分,分高、低风险组评估膀胱癌的预后.评估PRGs与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并构建基于它们的共表达和预测目标的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调控轴.结果:我们选择了 33个PRGs,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它们主要参与细胞因子产生、炎症小体复合物、凋亡过程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的正调控.我们用LAS-SO Cox回归分析筛选6个基因(CASP9、PRKACA、CASP6、TNF、AIM2、GSDMB)构建PRGs模型,KM曲线提示高风险评分的膀胱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概率低于低风险评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列线图表明该模型对预后预测较准确.AIM2、CASP6与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P<0.05).通过构建ceRNA网络,确定了膀胱癌中的CASP6/hsa-let-7c-5p/MIR29B2CHG调控轴.结论:预后相关的PRGs与膀胱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膀胱癌的CeRNA调控轴尚需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lncRNA OTUD6B-AS1通过靶向miR-183-5p/LATS2调控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及凋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过表达及抑制lncRNA OTUD6B-AS1对人宫颈癌细胞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通路。方法:构建过表达及抑制lncRNA OTUD6B-AS1的宫颈癌C33A细胞,并将各组细胞分别进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生物信息学预测lncRNA OTUD6B-AS1与miR-183-5p及miR-183-5p与LAST2的靶向关系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其靶向关系。结果:相比OE-空载体组,OE-lncRNA OTUD6B-AS1组穿过小室膜至下室的细胞数明显增多并且凋亡率下降( P<0.001);相比si-空载体组,si-lncRNA OTUD6B-AS1组细胞穿过小室膜至下室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并且细胞凋亡率升高( P<0.001)。lncRNA OTUD6B-AS1可靶向调控miR-183-5p的表达( P<0.001),miR-183-5p可靶向调控LAST2的表达( P=0.007)。 结论:过表达lncRNA OTUD6B-AS1可通过靶向miR-183-5p/LATS2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并抑制宫颈癌细胞凋亡,提示lncRNA OTUD6B-AS1可能是宫颈癌治疗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NA-17~92基因簇、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miRNA-17~92(miR-17~92)基因簇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2例EC、36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组织及22例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同时收集所有患者蜡块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织中miR-17~92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蜡块组织中MFN2蛋白定位及表达水平。分析miR-17~92、MFN2蛋白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miR-17~92、MFN2不同水平患者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miR-17~92在EC、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9±0.46、1.01±0.30、0.69±0.20;EC组织中miR-17~92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MFN2蛋白在EC、非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0.8%(15/72)、39.4%(13/33)、85.0%(17/20);EC组织中MFN2蛋白高表达率低于其他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2 5)。EC患者中,组织学类型Ⅱ型患者miR-17~92相对表达量高于Ⅰ型患者( P<0.05),肌层浸润深度≥1/2患者miR-17~92相对表达量高于浸润深度<1/2患者( P<0.05);组织学类型Ⅰ型患者MFN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Ⅱ型患者( 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级Ⅰ级患者MFN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Ⅱ、Ⅲ级患者( 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按EC患者miR-17~92中位相对表达量(1.421)分组时,低表达组(36例)中位总生存(OS)时间未达到,高表达组(36例)为36个月(95% CI 32~42个月),两组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9);MFN2蛋白高表达组(15例)中位OS时间未达到,低表达组(57例)为38个月(95% CI 33~41个月),两组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iR-17~92、MFN2表达水平为EC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HR=3.10,95% CI 1.36~7.07, P=0.007; HR=0.30,95% CI 0.09~0.99, P=0.048)。 结论:EC组织中miR-17~92高表达、MFN2蛋白低表达,二者可能参与了E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判断EC患者预后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循环微小RNA-185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85在骨肉瘤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54对骨肉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性别和年龄匹配)的miR-185表达。根据miR-185的中位数(2.381),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高miR-185表达组(21)和低miR-185表达组(33)。然后分析miR-18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血清样本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份从接受手术但未接受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的患者中收集,并分析miR-185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总体生存率的关系。使用Manne Whitney U检验比较骨肉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miR-185水平的差异。对数秩检验和Kaplan-Meier方法评估骨肉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和多因素分析评估预后价值。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miR-185表达显著降低( U=373.0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85的低表达与较大的肿瘤体积(直径<5 cm比直径≥5 cm的miR-185:3.100±0.359比1.806±0.226, P<0.01),较高的TNM分期(一、二期比三、四期的miR-185:2.986±1.562比1.566±1.305, P<0.01)和远处转移(未转移比转移的miR-185:3.014±1.660比1.590±1.148, P<0.01)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曲线生存分析和对数秩检验显示,miR-185的低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总生存率降低有关。此外,多变量分析表明,miR-185表达降低是骨肉瘤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生物标志物(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清miR-185可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有助于骨肉瘤患者的诊断、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链非编码RNA RP13-349O20.2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子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和化疗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P13-349O20.2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体外对子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GEPIA.CANCER网站(数据更新时间2023年6月)分析RP13-349O20.2表达水平与253例子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的关系。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40例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2 cm),采用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株H8和人子宫颈癌细胞株HCC94、C33A、Hela、HCC1106、SiHa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子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细胞株中RP13-349O20.2的相对表达量。向RP13-349O20.2相对表达水平最高的C33A细胞分别转染RP13-349O20.2的小干扰RNA(siRNA)及其阴性对照序列的siRNA,分别为si-RP13-349O20.2组和si-Con组。采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两组C33A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C33A细胞侵袭能力,CCK-8法检测C33A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以吸光度值表示细胞增殖能力,吸光度值越低,增殖能力越弱,则对药物敏感性越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RP13-349O20.2和miRNA-493-5p(miR-493-5p)、miR-493-5p和Nectin-4的靶向关系。采用qRT-PCR检测两组C33A细胞miR-493-5p和Nectin-4 mRNA的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Nectin-4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GEPIA.CANCER网站数据分析显示,RP13-349O20.2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较高表达患者好( P<0.01)。40例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P13-349O20.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04±0.32和1.1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29, P<0.01)。与H8细胞比较,人子宫颈癌细胞株HCC94、C33A、Hela、HCC1106、SiHa细胞中RP13-349O20.2表达水平均高(均 P<0.01)。si-Con组和si-RP13-349O20.2组C33A细胞中RP13-349O20.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30±0.30和1.0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62, P<0.01)。si-Con组和si-RP13-349O20.2组C33A细胞划痕抑制率分别为(32±9)%和(75±6)%( t=3.97, P<0.01),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06±12)个和(36±8)个( t=4.79, P<0.01)。在5、10、20、40、80 μmol/L 5-氟尿嘧啶作用24 h后,si-RP13-349O20.2组C33A细胞吸光度值均低于si-Con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P13-349O20.2与miR-493-5p存在靶向关系( P<0.01),miR-493-5p与Nectin-4存在靶向关系( P<0.01)。si-Con组和si-RP13-349O20.2组C33A细胞miR-493-5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13和5.48±0.85( t=5.21, P<0.01),Nectin-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65±0.33和0.99±0.34 ( t=9.87, P<0.01)。si-RP13-349O20.2组C33A细胞中Nectin-4蛋白表达水平较si-Con组低( t=9.21, P=0.001),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p-STAT3、p-PI3K、p-AKT、p-mTOR表达水平均低于si-Con组(均 P<0.01)。 结论:子宫颈癌组织中RP13-349O20.2水平较高,且其高表达可能预示患者预后不良。体外干扰RP13-349O20.2表达能够抑制子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促进子宫颈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miR-493-5p/Nectin-4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微小RNA表达谱特征及内源竞争RN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骨关节炎(OA)患者与正常人血清微小RNAs(miRNAs)表达差异。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ArrayExpress数据库中查找OA血清相关的芯片数据,并下载GSE105027数据集。筛选样本包括8例OA患者血清和12例正常(NC)人样本,其中女性患者5例,健康女性7例。用R语言Limma包分别筛选出男/女性OA和男/女性NC之间的差异表达miRNAs(DEMs),设定阈值为 P<0.05和|log2FC|>1,用ggplot2包绘制火山图和韦恩图,得到2个DEMs:hsa-miR-33b-3p和hsa-miR-4284。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件蛋白互作网络图(PPI)网络,依据LncBase和MNDR数据库筛选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绘制内源竞争RNA(ceRNA网络互作图,Cytohubba筛选出关键基因,结合NONCODE和lncRNA SNP2数据库筛选与骨关节炎相关的lncRNAs,得出关键调控轴。 结果:共筛选出男、女性共有的DEMs 2个:hsa-miR-33b-3p和hsa-miR-4284,均为下调。结合ceRNA网络及数据库综合分析出lncRNA KCNQ1OT1-miR-33b-3p-PIK3CA轴。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OA和NC的血清miRNAs表达差异集中在细胞凋亡、炎症和代谢,而lncRNA KCNQ1OT1-miR-33b-3p-PIK3CA轴在OA发病机制中尤为很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链非编码RNA肿瘤蛋白53靶基因1在皮肤基底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肿瘤蛋白53靶基因1(lncRNA TP53TG1)在人皮肤基底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的关系。方法:人正常皮肤细胞(HaCaT)和人皮肤基底细胞癌TE 354.T和A431细胞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lncRNA TP53TG1表达水平。选取高表达的皮肤基底细胞癌TE 354.T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慢病毒感染TE 354.T细胞,建立lncRNA TP53TG1过表达细胞系和对照细胞,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TP53TG1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对照组和TP53TG1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两组细胞增殖指标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采用7-氨基放线菌素D(7-AAD)试剂盒测定两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在裸鼠建立体外移植瘤模型,分析两组细胞形成肿瘤的体积和重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lncRNA TP53TG1下游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人正常皮肤细胞(HaCaT) lncRNA TP53TG1表达水平(0.83±0.34)明显低于人皮肤基底细胞癌TE 354.T和A431细胞系表达水平(1.65±0.20、1.58±0.13),差异统计学意义( t=5.579、5.503, P<0.05)。TP53TG1组细胞24 h吸光度值(2.06±0.12)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1.5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070, P<0.05)。TP53TG1组细胞14 d克隆形成率[(81.86±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54.85±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469, P<0.05)。TP53TG1组细胞7-AAD阳性率[(65.57±5.62)%]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37.4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340, P<0.05)。TP53TG1组细胞Ki-67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1.31±0.14、1.38±0.15)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0.70±0.08、0.7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240、10.150, P<0.05)。TP53TG1组细胞小鼠皮下形成肿瘤的体积和质量[(986.71±81.64) mm 3、(3.45±0.36) g]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699.29±53.62) mm 3、(2.15±0.26)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786、7.709, P<0.05)。TP53TG1组细胞微小RNA(miR)-33a-5p和miR-33b(0.72±0.10、0.65±0.06)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0.99±0.30、1.0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27、7.589, P<0.05)。 结论:lncRNA TP53TG1在人皮肤基底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降。过表达lncRNA TP53TG1可显著抑制人皮肤基质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miR-33a-5p和miR-33b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循环白细胞SREBP-2启动子甲基化与其他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血浆miR-33a以及血脂和心肌酶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三病区招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受检者100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阻的CAD患者50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者50例。采集外周血样本,提取白细胞DNA,通过焦磷酸测序法检测SREBP-2启动子区两个片段,共计12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提取血浆RNA,定量qPCR检测血浆miR-33a水平;分离血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血脂、心肌酶、炎症相关因子等15项生化指标。通过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AD患者SREBP-2启动子区F1-4 CpG位点(转录起始点上游-103bp)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56%±0.70% vs 3.54%±0.72%, t=-3.864, P<0.001);F1-4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血浆中miR-33a-5p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负相关( r=-0.318, P=0.001; r=-0.225, P=0.024)。此外,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病史混杂因素之后,F1-4高甲基化是CAD的独立风险因素( OR=2.452,95 %CI=1.398~4.299, P=0.002)。 结论:DNA甲基化和miRNA可能协同调控CAD发病机制中异常的脂质代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T人工智能技术检查指标联合miR-33a-5p鉴别诊断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CT人工智能技术检查指标联合miR-33a-5p鉴别诊断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98例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胸部CT扫描,将扫描后的图像导入人工智能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以完成自动检测和智能分析,采用PCR法检测肺组织miR-33a-5p相对表达量.根据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浸润组(38例)和微浸润组(6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CT人工智能技术检查指标、miR-33a-5p及其联合鉴别诊断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价值.结果 浸润组病灶-肺界面清晰者占比、有分叶征者占比、有毛刺征者占比高于微浸润组,结节平均直径、平均CT值大于微浸润组,miR-33a-5p低于微浸润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肺界面、分叶征、毛刺征、结节平均直径、平均CT值是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miR-33a-5p是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肺界面、分叶征、毛刺征、结节平均直径、平均CT值、miR-33a-5p、联合检测鉴别诊断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程度的AUC分别为0.654[95%CI(0.542~0.766)]、0.641[95%CI(0.528~0.754)]、0.650[95%CI(0.539~0.762)]、0.709[95%CI(0.602~0.816)]、0.670[95%CI(0.565~0.776)]、0.759[95%CI(0.666~0.852)]、0.935[95%CI(0.872~0.998)].结论 CT人工智能技术检查指标中的病灶-肺界面、分叶征、毛刺征、结节平均直径、平均CT值是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iR-33a-5p是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的独立保护因素,且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亚实性结节型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