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泊酚介导miR-137/FGF9通路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丙泊酚介导miR-137/FGF9通路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375细胞,采用MTT法确定丙泊酚对A37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和半数抑制时间,lipofectamine法分别将miR-137 mimics和miR-137 inhibitors转染到A375细胞。将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miR-137 mimics组、丙泊酚+miR-137 mimics组、miR-137 inhibitors组和丙泊酚+miR-137 inhibitors组。选用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进行相应处理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37和FGF9 mRNA表达,同时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随着丙泊酚浓度增加,A375细胞增殖率降低,选80 μmol/L作为半数抑制浓度;随着丙泊酚作用时间的增长,A375细胞增殖率降低,选48 h作为半数抑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可以促进miR-137 mRNA表达,抑制FGF9 mRNA表达,抑制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P<0.05);miR-137 mimics可以促进miR-137 mRNA表达,抑制FGF9 mRNA表达,抑制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给予丙泊酚干预后,促进miR-137 mRNA表达、抑制FGF9 mRNA表达、抑制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效果更显著( P<0.05);miR-137 inhibitors可以抑制miR-137 mRNA表达,促进FGF9 mRNA表达,促进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P<0.05),同时给予丙泊酚干预后,抑制miR-137 mRNA表达、促进FGF9 mRNA表达、促进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效果受到一定的抑制( P<0.05)。 结论:丙泊酚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丙泊酚抑制miR-137/FGF9通路的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结直肠癌患者循环微小RNA-375和组织Yes相关蛋白1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循环微小RNA(miR-375)和组织Yes相关蛋白1(YAP1)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结直肠癌患者[男45例,女42例,年龄(64.5±11.4)岁]为研究对象,以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测定外周血miR-375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测定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和癌旁健康组织YAP1表达水平,分析两项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根据miR-375和YAP1的表达情况将研究组分为低miR-375且高YAP1组(A组, n=21),中间组(B组, n=32,包含低miR-375且低YAP1,高YAP1且高miR-375两种情况),高miR-375且低YAP1组(C组, n=34),分析两项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循环miR-375表达水平为0.132±0.085,低于对照组(0.521±0.186),癌组织YAP1表达水平为2.201±0.856,明显高于癌旁健康组织(0.814±0.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826、51.175, P<0.05)。miR-375表达和YAP1表达之间呈负相关( r=-0.691, 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报告证实两者具有相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564, P<0.05)。miR-375和YAP1表达与Dukes分期明显相关,C期患者miR-375表达低于A和B期,YAP1表达高于A和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347、3.724, P<0.05)。miR-375联合YAP1检查有助于预测结直肠癌复发/转移和死亡(AUC=0.739、0.69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miR-375且高YAP1者中位生存期最短,高miR-375且低YAP1者中位生存期最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85, P<0.05)。 结论:miR-375和YAP1存在交互作用,两者共同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203调控锌指蛋白281表达对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初步探究微小RNA-203(miR-203)调控锌指蛋白281(ZNF281)对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人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SK-MEL-28、SK-MEL-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细胞系中miR-203表达情况,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细胞系中ZNF281蛋白水平。A375、M14细胞分别分为5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miR-203模拟物对照组(加入miR-203模拟物阴性对照)、miR-203抑制剂对照组(加入miR-203抑制剂阴性对照)、miR-203模拟物组(加入miR-203模拟物)、miR-203抑制剂组(加入miR-203抑制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A375、M14细胞中miR-203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A375、M14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A375、M14细胞迁移数量,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A375、M14细胞中ZNF281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miR-203与ZNF281的靶向关系。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 q法。 结果:与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相比,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SK-MEL-28、SK-MEL-2中miR-203表达水平较低(均 P < 0.05),ZNF281蛋白水平较高(均 P < 0.05)。与对照组、miR-203模拟物对照组、miR-203抑制剂对照组相比,miR-203模拟物组A375、M14细胞中miR-203水平均显著升高( F = 487.632、68.454,均 P < 0.05),细胞迁移数量均显著降低(均 P < 0.05),ZNF28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 P < 0.05);miR-203抑制剂组A375、M14细胞中miR-203表达均显著降低(均 P < 0.05),细胞迁移数量均显著增加(均 P < 0.05),A375细胞中ZNF28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 P < 0.05),36、48、60、72 h A375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均 P < 0.05),24、36、48、60、72 h M14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升高(均 P < 0.05)。miR-203与ZNF281之间存在靶位点。 结论:上调miR-203表达可抑制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下调miR-203表达可促进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可能通过调控ZNF281的表达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链非编码RNA MTATP6P1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靶向miRNA-411-5p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TATP6P1的表达及其靶向miRNA-411-5p(miR-411-5p)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肿瘤相关lncRNA数据库(TANRIC数据库,更新时间2021年7月)中收集461例黑色素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以上)样本,比较两组MTATP6P1的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lncRNA Disease v2.0预测MTATP6P1可能存在结合位点的微RNA(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黑色素瘤细胞A-375、WM266-4、VMM5A、A2058和正常人表皮黑色素细胞PIG1中MTATP6P1的相对表达量,将MTATP6P1相对表达量最低的细胞分为MTATP6P1组(转染MTATP6P1过表达质粒)和NC组(转染空白质粒),进行后续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TATP6P1和miR-411-5p的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黑色素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ATP6P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82±0.58和11.56±0.16,黑色素瘤组织中MTATP6P1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 t=9.56, P=0.009)。正常人表皮黑色素细胞PIG1以及黑色素瘤细胞A-375、WM266-4、VMM5A、A2058中MTATP6P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13、0.12±0.02、0.66±0.04、0.39±0.07、0.49±0.05,黑色素瘤细胞中MTATP6P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PIG1细胞(均 P<0.05),取相对表达量最低的A-375细胞进行后续实验。MTATP6P1组和NC组A-375细胞MTATP6P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83±1.67和1.02±0.30( t=8.13, P<0.001)。培养16、24、32、40 h后,MTATP6P1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NC组(均 P<0.05)。MTATP6P1组和NC组A-375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6±7)%和(55±4)%,MTATP6P1组划痕愈合率低于NC组( t=3.48, P=0.009)。MTATP6P1组和NC组A-375侵袭细胞数分别为(32±12)个和(116±17)个,MTATP6P1组侵袭细胞数低于NC组( t=4.11, P=0.00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TATP6P1与miR-411-5p存在靶向关系。MTATP6P1组和NC组A-375细胞中miR-411-5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16和5.37±0.68,MTATP6P1组miR-411-5p表达水平低于NC组( t=6.20, P<0.001)。MTATP6P1组A-375细胞中ERK信号通路蛋白p-Ras、p-Raf、p-MEK1、p-RSK、AP-1表达均低于NC组。 结论:MTATP6P1可通过靶向miR-411-5p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ZNRD1-AS1靶向微小核糖核酸-375/Yes相关蛋白1通路调控胃癌细胞株多药耐药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ZNRD1-AS1(lncRNA ZNRD1-AS1)在胃癌多药耐药(MDR)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24孔板体外培养胃癌MGC-803细胞株,设空白对照组、MDR组、空载质粒组、lncRNA ZNRD1-AS1过表达组、微小核糖核酸-375模拟物(miR-375 mimic)组及联合干预组。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均采用阿霉素梯度浓度法建立MDR株。建立成功以后,lncRNA ZNRD1-AS1过表达组和miR-375 mimic组分别采用慢病毒转染法转染lncRNA ZNRD1-AS1过表达质粒和miR-375 mimic,空载质粒组转染空载质粒与模拟物对照(mimic NC)。共培养48 h,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lncRNA ZNRD1-AS1和miR-375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Yes相关蛋白1(YAP1)、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大肿瘤抑制基因-1(Lats1)的蛋白表达,采用噻唑蓝(MTT)实验和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与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MGC-803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各组之间的lncRNA ZNRD1-AS1、miR-375、YAP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0.465、75.695、63.441,均 P<0.05);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与侵袭数目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F= 26.818、63.854、16.323,均 P<0.05)。MDR组lncRNA ZNRD1-AS1和YAP1表达水平分别为1.736±0.084和0.825±0.135,高于对照组(1.025±0.036和0.155±0.02),miR-375表达为0.054±0.018,低于对照组(0.128±0.028);细胞增殖活力和迁移数目分别为0.855±0.026和152.5±20.5,高于对照组(0.652±0.015和85.0±15.5),凋亡率为(3.85±1.02)%,低于对照组[(6.55±1.05)%, P<0.05]。lncRNA ZNRD1-AS1过表达组lncRNA ZNRD1-AS1和YAP1表达水平分别为6.582±1.035和1.256±0.185,均高于MDR组,miR-375表达水平为0.015±0.011,低于MDR组;细胞增殖活力和迁移数目分别为0.987±0.030和(202.5±32.5)个,高于MDR组,凋亡率为(2.03±0.62)%,低于MDRMDR组( P<0.05)。miR-375 mimic组lncRNA ZNRD1-AS1和YAP1表达水平分别为0.225±0.086和0.056±0.035,均低于MDR组,miR-375表达水平为32.524±5.254,高于MDR组;细胞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为0.562±0.085和(80.5±14.6)个,低于MDR组,凋亡率为(18.25±2.10)%,高于MDR组( P<0.05)。共干预组各个指标的变化水平介于lncRNA ZNRD1-AS1过表达组与miR-375 mimic组之间,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lncRNA ZNRD1-AS1能够通过miR-375调节胃癌细胞的行为学特征,从而促进MDR,其机制可能与YAP1介导的Hippo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miRNA及mRNA的表达检测及调控网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微小RNA(microRNA,miRNA)及mRNA的表达,分析miRNA-mRNA调控网络关系,探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的患者20例,取异位内膜及配对在位内膜组织,提取总RNA,分别进行miRNA测序及mRNA测序,获得差异miRNA及mRNA表达谱。运用Targetscan、miRDB数据库预测差异miRNA可能结合的mRNA,并与差异mRNA取交集,获得候选mRNA,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富集(GO)分析和信号通路(pathway)分析。结果:与在位内膜比较,异位内膜差异表达的miRNA有369个(197个上调,172个下调),差异表达的mRNA 3 765个(1 975个上调,1 790个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证实miR-202-5p、miR-514a-5p在异位内膜表达高于在位内膜( P<0.05),而miR-375-3p、miR-449b-5p在异位内膜表达低于在位内膜( P<0.05),与测序结果相符合。生物信息学发现与这4个miRNA相关的候选mRNA主要富集于核内甾体激素受体结合、跨膜受体及蛋白激酶激活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显示其参与了多种信号通路,如TGFβ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 结论:miRNA及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差异表达,二者相互作用通过多种通路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小RNA-181b-5p对皮肤黑素瘤细胞株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81b-5p是否通过靶向普列克底物蛋白(PLEK)抑制皮肤黑素瘤(CM)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CM核心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181b-5p和PLEK的靶向结合。采用RNA oligo和siRNA分别调控A375细胞miRNA-181b-5p和PLEK的表达,具体分组为: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NA-181b-5p模拟物组、抑制剂阴性对照组、miRNA-181b-5p抑制剂组、PLEK siRNA组、siRNA阴性对照组、miRNA-181b-5p抑制剂和对照siRNA共转染组以及miRNA-181b-5p抑制剂和PLEK siRNA3共转染组。上述各组用相应试剂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qPCR检测A375细胞中miRNA-181b-5p和PLEK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LEK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A375细胞的侵袭能力;继续培养24 ~ 96 h后,CCK8实验检测A375细胞增殖能力。结果:PLEK为CM的核心基因,CM原位癌组织较癌旁组织高表达PLEK( P = 0.031),转移组织较原位癌组织高表达PLEK( P = 0.001)。与人表皮黑素细胞HEMa-LP相比,A375细胞高表达PLEK mRNA(3.884 ± 0.156比0.997 ± 0.010, t = 18.48, P < 0.001)及PLEK蛋白(2.840 ± 0.301比1.029 ± 0.094, t = 5.47, P = 0.005),低表达miRNA-181b-5p(0.333 ± 0.042比0.967 ± 0.069, t = 7.83, P = 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NA-181b-5p和PLEK靶向结合。与模拟物阴性对照相比,miRNA-181b-5p模拟物转染后A375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48 h, t = 7.96, P = 0.015;72 h, t = 7.50, P = 0.002;96 h, t = 7.96, P = 0.001),侵袭能力也显著降低( t = 5.07, P = 0.007);相反miRNA-181b-5p抑制剂组A375细胞存活率高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24 h, t =5.38, P = 0.013;48 h, t = 5.36, P = 0.013;72 h, t =7.63, P = 0.005;96 h, t =5.99, P = 0.004),侵袭能力也高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 t = 7.24, P = 0.002);与对照siRNA组相比,PLEK siRNA转染后A375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48、72、96 h时, P值分别为0.015、0.011、0.001),侵袭能力也降低( t = 4.93, P = 0.008);与miRNA-181b-5p抑制剂和对照siRNA共转染组相比,miRNA-181b-5p抑制剂和PLEK siRNA共转染组A375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24、48、72、96 h时, P值分别为0.042、0.042、0.037、0.017),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 t = 8.52, P = 0.001)。 结论:miRNA-181b-5p抑制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涉及靶向下调PLEK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ZNRD1-AS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ZNRD1-AS1(lncRNA ZNRD1-A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诊断学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96例经手术治疗、且留有手术样本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癌41例和原位癌55例。详细统计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检测癌组织及癌旁健康组织的lncRNA ZNRD1-AS1和微小核糖核酸-375模拟物(miR-375 mimic)表达水平。两组之间的比较行配对设计或独立样本 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癌组织的lncRNA ZNRD1-AS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健康组织(1.051±0.205比0.645±0.145, t=15.845, P<0.001);癌组织的miR-375表达水平低于癌旁健康组织(1.014±0.197比1.365±0.245, t=10.965, P<0.001)。转移癌组织的lncRNA ZNRD1-AS1表达水平高于原位癌组织(1.201±0.165比0.953±0.148, t=3.604, P<0.01);转移癌组织的miR-375表达水平低于原位癌组织(0.995±0.164比1.193±0.176, t=5.612, P<0.001)。不同TNM分期癌组织的lncRNA ZNRD1-AS1表达水平也不同( F=14.437, P<0.001),Ⅰ期低于Ⅱ期(0.937±0.157比1.095±0.187, P<0.001);Ⅱ期低于Ⅲ期(1.095±0.187比1.185±0.154, P<0.001)。根据lncRNA ZNRD1-AS1表达水平的中位数把患者分为高表达组48例和低表达组48例,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52.1%(25/48)比72.9%(35/48), χ2=4.444, P<0.05],无进展生存率也低于低表达组[41.7%(20/48)比64.5%(31/48), χ2=5.061, P<0.05]。 结论:lncRNA ZNRD1-AS1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小RNA-37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微小RNA(miRNA,miR)-375表达,探讨其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T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iR-375表达水平,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组织内miR-375上游CpG岛甲基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分析miR-375对PTC的诊断效能;应用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PTC组织中miR-375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检验分析miR-375上游甲基化率和其表达异常的相关性。 结果:PTC组织miR-375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824±0.182比1.079±0.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080, P<0.05);当以组织miR-375表达水平≤0.884 2作为诊断PTC的标准,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86.7%、71.7%,约登指数为58.3%;PTC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出现癌转移和出现神经或肌肉侵犯者,较肿瘤TNM分期Ⅰ~Ⅱ期、淋巴结未出现癌转移和无神经或肌肉侵犯者组织miR-375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M分期, t=-5.365, P<0.01;淋巴结癌转移, t=-2.136, P<0.05;神经肌肉侵犯, t=-2.457, P<0.05);以截断值0.884 2为分界点定义miR-375的表达水平,则所有120例组织中miR-375低表达者51例(42.5%),高表达者69例(57.5%);所有120例组织中miR-375上游CpG岛甲基化者60例(50.0%),非甲基化者60例(50.0%);miR-375低表达者上游CpG岛甲基化率(62.7%)较miR-375高表达者甲基化率(40.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763, P<0.05)。 结论:miR-375上游CpG岛甲基化可能导致miR-375表达下降,进而促进PTC的发生;PTC组织miR-375低表达提示PTC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375-3p抑制DNA双链断裂的同源重组修复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miR-375-3p调控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在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及HT29中过表达miR-375-3p,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过表达miR-375-3p后,检测γ-H2AX foci形成点数量、同源重组(HR)及非同源性末端连接(NHEJ)修复效率,分析miR-375-3p表达对DNA双链断裂(DSBs)以及其修复效率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375-3p在HR修复通路中的下游靶基因,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进一步验证miR-375-3p表达对靶基因重组蛋白A (RAD51)表达调控作用。最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经 60Co γ射线2、6 Gy照射后HCT116细胞miR-375-3p的表达量;抑制miR-375-3p表达,经0、1、2、4、6 Gy不同剂量照射后,分析miR-375-3p表达变化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结果:过表达miR-375-3p显著抑制了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及HT29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诱发其细胞凋亡、G 1期周期阻滞和DSBs损伤,下调了Rad51表达,显著降低了HR修复效率[miR-375-3p(3.55 ± 0.30)%,miR-nc(1.97 ± 0.15)%; t=10.055,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375-3p能够靶向Rad51 3′UTR区域结合( t=5.013, P<0.05);电离辐射能诱导miR-375-3p表达,抑制其表达显著降低了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t=6.460、5.619、10.150, P<0.05)。 结论:miR-375-3p能够靶向抑制Rad51表达,下调DSBs的HR修复效率,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