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R-155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和ROS/NO分泌发挥抗菌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R-155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发挥清除病原菌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使用脂多糖/干扰素-γ(lipopolysaccharide/interferon-γ,LPS/IFN-γ)或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分别处理RAW264.7细胞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24 h后检测miR-155表达水平;将RAW264.7细胞和BMDM分别过表达、抑制miR-155后,检测巨噬细胞极化表型转化,以及活性氧、活性氮和细胞因子释放;将miR-155过表达的BMDM进行M1型诱导,取上清培养大肠杆菌不同时间后,检测大肠杆菌菌落形成能力。结果:LPS/IFN-γ的添加可以明显促进miR-155在RAW264.7细胞和BMDM中的表达,而IL-4的诱导降低BMDM中miR-155水平;进一步在RAW264.7细胞和BMDM中过表达miR-155后,可促进M1型极化分子转录、抑制M2型极化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反过来,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抑制miR-155后,可以抑制M1型极化而促进M2型极化;同时,过表达miR-155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显著性被促进;过表达miR-155的M1型极化BMDM培养上清明显可以减少大肠杆菌菌落形成数量。结论:miR-155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影响其ROS/NO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巨噬细胞清除、杀伤病原菌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抑制剂通过影响微小RNA-155/白细胞介素-10保护脊髓损伤大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抑制剂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购自北京中国科学院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大鼠均接受脊髓采用脊髓打击器损伤脊髓,观察组大鼠采用NOX2抑制剂(gp91ds-tat)处理,术后检测各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5周后取脊髓组织,检测其中NOX2、炎性因子及微小RNA(miRNA,miR)-155含量和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组间比较采用方差检验和 t检验。 结果:在术后第2~5周,与对照组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评分比较(5.54±1.10、6.24±1.96、9.56±1.02、10.58±1.77),观察组的BBB评分均显著升高(12.12±1.98、15.14±2.25、16.77±2.14、17.0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941, 9.252, 9.115, 7.035, P<0.05)。观察组大鼠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NOX2相对表达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t=9.024、11.247、12.846、13.237, P<0.05),白介素-10(IL-10)、精氨酸酶1(Arg1)、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3(Ym1)相对表达量显著多于对照组( t=13.294、8.356、15.389, P<0.05)。观察组脊柱组织中miR-155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7.363, P<0.05)。而观察组大鼠在损伤处和未损伤处M1、M2型细胞比例与假手术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1.035, P>0.05)。 结论:NOX2抑制剂可以通过调节miR-155/IL-10信号通路调节炎性反应保护受损脊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155和SOCS6在结核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分子6(SOCS6)在结核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7年1至6月来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患者,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潜伏性结核组和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组,每组各2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55与SOCS6基因在不同结核感染状态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miR-155与SOCS6联合应用指标(Co-index)。研究miR-155、SOCS6以及Co-index在鉴别结核感染中的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统计分析和制图通过MedCalc和GraphPad Prism 8.0软件实现。结果:鉴别结核感染与未感染时,miR-155(AUC=0.663, P=0.031),SOCS6(AUC=0.708, P=0.002)和Co-index(AUC=0.718, P=0.001)鉴别力均不佳。在鉴别活动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时,miR-155(AUC=0.867, P<0.001)和Co-index(AUC=0.875, P<0.001)鉴别效能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142, P=0.887);SOCS6(AUC=0.570, P=0.459)鉴别效能低。在鉴别活动性结核感染与非结核其他肺部感染时,Co-index(AUC=0.923, P<0.001)优于SOCS6(AUC=0.723, P=0.007)( Z=2.586, P=0.010),与miR-155(AUC=0.835, P<0.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585, P=0.113)。 结论:miR-155是鉴别潜伏性结核感染和活动性结核感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miR-155联合SOCS6有助于鉴别活动性结核感染与非结核其他肺部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纳入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期间本院急诊科AMI直接行PCI后发生HF患者 15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75 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达格列净;联合组接受常规治疗+达格列净+参芪利心汤.均治疗 3 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出院时、治疗 3 个月后心功能超声指标[包括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末期左室容积(LVEDV)、左室重构指数(LVRI)、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血清微小RNA水平[包括miR-155、miR 208a、miR-302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min步行试验(6MWT)、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生活质量(MLHF)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出院时、治疗 3 个月后),两组LVESD、LVMI、LVEDV、LVRI、LVED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VEF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iR-155、miR 208a、miR-302b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T-proBNP、6MWT均较治疗前增高,MLHF评分均下调(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MACE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MI直接PCI术后发生HF患者,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能与调节miR-155、miR 208a、miR-302b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croRNA在炎症性皮肤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microRNA(miRNA)是一类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分子,参与皮肤各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miRNA表达谱的变化已被报道与部分炎症性皮肤病相关,例如miR-203、miR-146a、miR-21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上调;miR-155、miR-146a在特应性皮炎皮损中表达上调;miR-21、miR-223、miR-142-3p、miR142-5p在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皮损表达上调;而miR-146a、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表达下调;miR-223在皮肌炎皮损中表达下调等。本文综述miRNA与部分炎症性皮肤病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155及IFN-γ在新生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方法建立新生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肺损伤模型,检测肺组织中miR-155及IFN-γ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80只新生SD大鼠于生后第7天分配到实验组(LPS组)及对照组(等渗NaCl组),每组40只。LPS溶液以4 mg/kg注射到实验组新生SD大鼠腹腔内,构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ARDS)动物模型,等渗NaCl溶液以4 ml/kg注射到对照组新生SD大鼠腹腔内。分别于给药后的3 h、6 h、12 h及24 h进行肺组织标本取材,观察肺组织的表面变化,然后进行肺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最后采用RT-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测定肺组织内miR-155与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1)实验开始后,实验组新生大鼠逐渐呈现出ARDS的临床表现,其肺组织肉眼观察、病理变化及肺组织损伤评分均提示出现NARDS肺损伤表现,表明建模成功。(2)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miR-155(1.33±0.12 vs 0.95±0.02、1.77±0.17 vs 0.96±0.01、2.18±0.09 vs 0.96±0.02及2.43±0.06 vs 0.96±0.02)及IFN-γ(370.79±13.89 vs 273.03±11.44、424.24±10.11 vs 270.70±13.05、466.63±6.57 vs 268.11±7.88及519.13±7.09 vs 272.97±12.54)的表达量(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实验组各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165.983和408.574, P<0.01)。实验组肺组织内miR-155与IFN-γ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呈上升趋势。 结论:成功构建NARDS动物模型后,NARDS大鼠肺组织内miR-155及IFN-γ的表达显著增高,且具有时序性,miR-155有望成为诊断NARDS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gA肾病患者血清miR-155、SOCS-1水平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IgA肾病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水平变化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6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65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T0组139例、T1组124例、T2组102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6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miR-155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SOCS-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gA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IgA肾病患者血清miR-155、SOCS-1水平与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影响因素、TGF-β1、MCP-1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5、SOCS-1水平对IgA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T0组、T1组、T2组SBP、DBP、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及血清miR-155、TGF-β1、MCP-1、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依次显著升高,血红蛋白、eGFR、尿渗透压及血清SOCS-1水平依次显著降低(均 P<0.05)。高SBP、高DBP、低血红蛋白、高血肌酐、高尿酸、高24 h尿蛋白定量、低eGFR水平是影响IgA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IgA肾病患者血清miR-155水平与TGF-β1、MCP-1、SBP、DBP、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SOCS-1、血红蛋白、eGFR水平呈负相关(均 P<0.05)。血清SOCS-1水平与TGF-β1、MCP-1、SBP、DBP、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与血红蛋白、eGFR水平呈正相关(均 P<0.05)。血清miR-155、SOCS-1水平联合检测预测IgA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明显大于血清miR-155、SOCS-1水平单独检测(均 P<0.05)。 结论:IgA肾病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上调、SOCS-1表达下调,可能作为预测因子,对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miR-146a、miR-155表达及其与骨吸收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GCF)中微小RNA-146a(miR-146a)、miR-155表达及其与骨吸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种植体周围炎患者80例80颗种植体为疾病组,另取同期复查种植体周围健康者80例80颗种植体为对照组,采用吸潮纸尖采集受检牙GCF,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GCF中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采用X线片检测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桥蛋白(OPN)等炎症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GCF中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及与骨吸收量、IL-1β、TNF-α、OP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探针深度PD(4.56±0.73)mm、菌斑指数(PLI)(2.21±0.44)、龈沟出血指数(SBI)(2.69±0.32)、骨吸收量(1.86±0.34)、GCF中miR-146a水平(2.46±0.43)、miR-155水平(4.20±0.57)、IL-1β水平(75.48±10.29)ng/ml、TNF-α水平(54.16±9.23)ng/ml、OPN水平(252.41±42.03)p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7±0.26)mm,(1.02±0.19),(0.94±0.21),(0.47±0.09),(0.97±0.16),(1.03±0.21),(44.52±8.14)ng/ml,(21.45±4.27)ng/ml,(181.91±36.28)pg/L]( 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种植体周围炎患者GCF中miR-146a与miR-155水平互呈正相关( P<0.05),其分别与骨吸收量、IL-1β、TNF-α、OPN水平均呈正相关( P<0.05)。 结论:龈沟液中miR-146a、miR-155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可能通过机体炎症反应影响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骨吸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阿霉素耐药细胞外泌体通过传递耐药性影响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骨肉瘤阿霉素耐药细胞外泌体与 MDR1、miRNA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骨肉瘤MG63和U2OS细胞株构建阿霉素耐药株,通过MTT法检测耐药和敏感株的50%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 50),于15~120 min中间隔15 min观察一次荧光染色检测荧光强度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 MDR1的mRNA和P-gp蛋白表达水平等验证骨肉瘤细胞耐药性;通过粒径分析及Western Bolt检测鉴定外泌体。观察PKH26标记的阿霉素耐药细胞外泌体的胞吞作用,并采用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阿霉素耐药细胞外泌体与骨肉瘤细胞共培养后细胞的增殖水平、迁移能力及耐药性的变化。通过骨肉瘤源性外泌体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RT-PCR验证miRNAs在骨肉瘤敏感和耐药细胞中的mRNA差异表达水平。观察MG63和U2OS中正常骨肉瘤细胞组与耐药细胞组、耐药细胞+正常外泌体组、耐药细胞+耐药外泌体组成瘤裸鼠肿瘤生长情况,血清外泌体鉴定及其miR-21-5p的mRNA表达水平,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 MDR1的mRNA和miR-21-5p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MG63和U2OS中阿霉素耐药株IC 50(11.81、9.33 μg/ml)高于正常株(2.21、0.93 μg/ml),荧光强度减弱速度高于正常株, MDR1的mRNA和P-gp的蛋白表达水平(2.15±0.10、2.127±0.12;0.92±0.11、0.73±0.10)均高于正常株(1.12±0.16,1.02±0.11;0.46±0.03、0.3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耐药外泌体分别与正常株共培养时可通过胞吞作用进入骨肉瘤细胞内集中分布于细胞质。骨肉瘤细胞与耐药外泌体共培养,分别以2、4、6、8 μg/ml的阿霉素浓度处理后,耐药组增殖水平显著上升,耐药组迁移能力(54.20±9.32,19.24±2.88;76.40±5.41,30.26±4.87)较正常组(35.947±3.922,6.72±3.546;51.217±5.546,19.31±1.930)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选择外泌体测序和生信分析中10种上调明显的miRNAs,进行RT-PCR验证其在正常和耐药株中的mRNA表达差异性,其中耐药株miR-372-3p、miR-21-5p、miR-155-5p表达水平均显著升(MG63:5.89±0.26 vs. 0.99±0.06;U2OS:1.05±0.07 vs. 8.80±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G63和U2OS中正常细胞组与耐药细胞组比较、正常外泌体组与耐药外泌体组比较,后两者裸鼠肿瘤体积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速;终末肿瘤重量不同程度地增加。血清外泌体中耐药组miR-21-5p的mRNA表达水平(1.13±0.12、1.14±0.12;0.90±0.07,0.93±0.04)均较正常组(0.86±0.07、0.86±0.05;0.71±0.05,0.75±0.03)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骨肉瘤耐药细胞外泌体通过细胞间传递 MDR1基因、miRNAs使细胞的增殖水平和迁移能力增强;耐药细胞及其成瘤裸鼠血清和肿瘤组织中 MDR1基因、miR-21-5p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参与调节骨肉瘤MG63、U2OS的耐药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微小RNA-1和微小RNA-155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微小RNA-1(miR-1)和微小RNA-155(miR-155)的表达与ACI疾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ACI患者173例为研究组,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78例)、中度组(54例)、重度组(41例)三个亚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和miR-155表达水平。根据90 d内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评估血清miR-1和miR-155表达对ACI预后的预测效能以及ACI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高血压史[56.65%(98/173)]、收缩压[(134.02±27.35)mmHg]、舒张压[(88.45±9.52)mmHg]、总胆固醇[(3.78±0.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8±0.73)mmol/L]、血清miR-1(2.07±0.37)和miR-155(1.56±0.3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9.44%(71/180)、(119.37±22.14)mmHg、(81.46±14.13)mmHg、(3.59±0.68)mmol/L、(1.74±0.69)mmol/L、(1.01±0.22)、(1.02±0.2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4±0.2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31±0.2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0.462, t=5.542、5.429、2.373、4.498、32.865、17.982、2.725,均 P<0.05);随着疾病程度的增加,ACI患者血清miR-1、miR-155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t=10.212、13.050、3.092、7.027、3.983、4.099,均 P<0.05);预后不良组高血压史[64.47%(49/76)]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42.27%(41/97)](χ 2=8.419, P<0.05),收缩压[(136.51±12.56)mmHg]、舒张压[(89.53±6.65)mmHg]、NIHSS评分[(7.26±0.58)分]、血清miR-1(1.32±0.15)、miR-155(1.21±0.1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42.27%(41/97)、(132.19±9.32)mmHg、(86.34±5.62)mmHg、(6.44±0.62)分、(1.01±0.07)、(0.99±0.05)]( t=2.597、3.418、8.880、10.695、4.633,均 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miR-1和miR-155表达预测ACI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95% CI:0.745~0.884)、0.839(95% CI:0.780~0.897),二者联合对预测ACI预后的AUC为0.944(95% CI:0.912~0.97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入院NIHSS评分、miR-1与miR-155升高是ACI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miR-1和miR-155表达水平与AC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是ACI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