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Z形皮瓣联合瘢痕减容在儿童手部增生性瘢痕挛缩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Z形皮瓣联合瘢痕减容矫正儿童手部增生性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共收治27例手部烧、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儿,共累及36个关节部位,男12例,女15例,年龄10个月至12.5岁,平均2.8岁。首先根据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挛缩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度,以此制定治疗方案。对轻、中度畸形,设计连续Z形皮瓣松解挛缩畸形,瘢痕减容后转移皮瓣关闭创面;对重度畸形,在连续Z形皮瓣彻底松解、瘢痕减容后转移皮瓣覆盖创面,残余创面行游离植皮。术后对患儿手部功能和外观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7例患儿手部36个关节部位中,轻度畸形12个,中度15个,重度9个,轻、中度畸形均未予游离植皮,重度畸形选择性地减少了植皮量,所有挛缩关节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术后随访0.8~2.0年,均未再出现挛缩畸形,轻、中度患儿手部关节功能正常,皮瓣颜色、质地接近周围正常皮肤;重度患儿仅植皮部位有少量色素沉着。1例12.5岁的患儿因存活皮片弹性差、紧张感明显,在2年后再次行手术松解治疗,术后手指紧张感消失,效果满意。结论:连续Z形皮瓣联合瘢痕减容可最大程度地保留瘢痕表面的皮肤,减少植量皮,为儿童手部增生性瘢痕挛缩畸形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术后远期效果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叶前臂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的三叶前臂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口底癌患者12例,T分期均为T2期,其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9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3例。肿瘤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缺损面积为5.0 cm×4.5 cm至8.0 cm×6.0 cm。制备三叶前臂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大小为4.0 cm×1.5 cm至8.0 cm×2.0 cm。供区Z形直接缝合。结果:1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平均随访38.6个月,患者无感觉、功能障碍,吞咽、语言功能满意。结论:三叶前臂皮瓣可有效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同时供区能直接缝合,避免因植皮造成的第2供区以及植皮后影响前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良同指顺行血管神经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尺侧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同指顺行血管神经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尺侧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们对拇指末节尺侧皮肤缺损15例患者,采用同指顺行血管神经岛状皮瓣结合虎口"Z"字成形术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指间关节活动度、拇指外展角度、皮瓣两点分辨觉,使用密歇根手功能评分量表(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MHQ)全面评估术后患者对患手功能及外观的满意程度。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Ⅰ期存活,随访时间为5.5~7.0个月,平均6.13个月,皮瓣两点分辨觉术后6个月可恢复至平均4.1 mm,拇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及外展角度分别为72.1°和92.7°,达到了健侧的82.2%和95.7%。MHQ评分结果显示患者均对患指术后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同指顺行血管神经岛状皮瓣结合虎口"Z"字成形术是治疗拇指末节尺侧缺损的有效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纯性并指术后畸形的分类及手术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单纯性并指畸形分离手术术后畸形的常见表现,并探讨其相应的再修复方式。方法:回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5例单纯性并指术后畸形的患儿,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岁2个月。通过调查初次手术时情况,包括初次手术年龄、是否植皮以及术后有无感染等,分析术后畸形发生的可能原因;通过形态学观察总结术后畸形的常见类型,回顾再次手术修复的主要方式,随访时从指蹼形态、手指形态、指甲形态及皮肤色差4个方面评价再修复手术后畸形的改善情况,以提出针对这类术后畸形有效的修复方案。结果:初次手术平均年龄1岁5个月,15例术前皮肤并连紧张没有植皮,4例有伤口感染史;术后发生指蹼畸形27个、指体畸形53指、指甲畸形46个、皮肤明显色差15指。再修复手术中,采用Z成形加宽或皮瓣修复所有指蹼畸形,其中,13例采用双翼皮瓣成形指蹼;指体畸形均采用多Z成形松解并保留软化的瘢痕皮肤,形成锯齿状皮瓣覆盖大部分创面,剩余创面行全厚植皮;指甲畸形,14个甲上皮歪斜的行指甲邻近皮瓣推进包裹甲缘,余未做特殊处理;皮肤色差采用Z成形错开原有大块植皮皮片,切除颜色过深皮肤,采用质地相似区域皮片植皮。再修复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3个月,所有指蹼均达正常的深度及宽度;除1指侧偏矫正不全外,其余指体畸形得以矫正;除10个指甲上皮歪斜有改善外,其余指甲畸形无改善;所有病例皮肤色差均有明显好转。结论:(1)单纯性并指术后畸形的发生可能与初期手术时伤口缝合张力大(勉强不植皮)以及伤口感染有关;(2)再修复手术应在初次手术后1年左右即瘢痕软化后进行;(3)指蹼畸形的再修复均应采用皮瓣成形指蹼,双翼皮瓣适用性广、成形指蹼形态好;(4)指体挛缩修复时保留软化的瘢痕皮肤可以显著减少植皮面积,多Z成形利用横向多余皮肤延长纵向皮肤的不足,同时可矫正指体臃肿;(5)皮瓣修整时切除原有色深的皮肤,取质地相近部位皮片植皮可减少色差;(6)指甲畸形再修复困难,多数难以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与阴茎背侧带蒂转移皮瓣在小儿阴茎成形术中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采用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与阴茎背侧带蒂转移皮瓣在小儿隐匿阴茎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行阴茎成形术的151例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69例采用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为Z形皮瓣组;82例采用阴茎背侧带蒂转移皮瓣,为转移皮瓣组。Z形皮瓣组患儿年龄(5.23±0.58)岁;其中阴囊紧小33例,术前阴茎长度(3.06±0.25)cm;阴囊松弛36例,术前阴茎长度(2.99±0.28)cm。转移皮瓣组患儿年龄(5.20±0.63)岁;其中阴囊紧小39例,术前阴茎长度(3.04 ±0.30)cm;阴囊松弛43例,术前阴茎长度(3.04 ±0.24)cm。两组患儿年龄、术前阴茎长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术后阴茎伸长长度及并发症(如阴茎体回缩、包皮水肿、包皮口狭窄、阴茎伤口裂开等)情况。 结果:151例随访6~12个月,阴茎外形满意,无阴茎头坏死,无尿道瘘。Z形皮瓣组中,33例阴囊紧小患儿术后阴茎较术前伸长(2.47 ±0.22) cm, 36例阴囊松弛患儿术后阴茎伸长(2.61±0.27) cm。转移皮瓣组中,39例阴囊紧小患儿术后阴茎伸长(2.90±0.16)cm,与Z形皮瓣组中阴囊紧小患儿阴茎伸长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移皮瓣组中43例阴囊松弛患儿阴茎伸长(2.79 ±0.18)cm,与Z形皮瓣组中阴囊松弛患儿阴茎伸长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Z形皮瓣组33例阴囊紧小患儿中,阴茎回缩2例,包皮口狭窄1例,包皮水肿2例,阴茎伤口裂开2例;36例阴囊松弛患儿中,包皮水肿1例。转移皮瓣组39例阴囊紧小患儿中,包皮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Z形皮瓣组阴囊紧小患儿[2.56%(1/39)与21.21%(7/33), P=0.033];转移皮瓣组阴囊松弛患儿中阴茎回缩3例,包皮口狭窄3例,阴茎腹侧包皮水肿2例,阴茎伤口裂开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Z形皮瓣组阴囊松弛患儿[20.93%(9/43)与2.78%(1/36), P =0.038]。 结论:无论对于阴囊紧小还是阴囊松弛患儿,转移皮瓣组延长阴茎的效果均优于Z形皮瓣组,但转移皮瓣组阴囊紧小患儿和Z形皮瓣组阴囊松弛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对于阴囊紧小患儿可采用阴茎背侧带蒂转移皮瓣手术,对于阴囊松弛的患儿可采用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MRIS”原则采用扩张皮瓣美学整复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为目标,探讨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整复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4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34例烧伤后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男13例、女21例,年龄12~54岁),其中单纯颏部受累者4例、单纯颈部受累者7例、颏部和颈部均受累者23例。瘢痕面积48~252 cm 2。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扩张皮瓣进行手术治疗,治疗遵循修复皮瓣色泽与厚度匹配(match)、亚单位美学特征重构(reconstruction)、按整形原则设计切口(incision)和预防手术切口瘢痕(scar)的“MRIS”原则。Ⅰ期埋置额定容量为80~400 mL长方形或肾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常规扩张至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5倍。Ⅱ期行瘢痕切除+切取扩张皮瓣修复继发创面,将供瓣区直接缝合。记录扩张器的扩张倍数(计算平均值)、采用皮瓣类型、局部美学形态重构情况、术后切口外观与皮瓣成活情况及随访观察的供受区情况。 结果:34例患者埋置扩张器的平均扩张倍数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82倍。3例患者采用单纯扩张局部带蒂皮瓣、19例患者采用单纯扩张肩胸部穿支带蒂皮瓣、10例患者采用扩张局部带蒂皮瓣联合扩张肩胸部穿支带蒂皮瓣、2例患者采用扩张局部带蒂皮瓣联合扩张胸廓内动脉第2肋间穿支游离皮瓣。瘢痕切除后,重构下唇形态和颏唇沟者10例、重构下颏突起和延长下颏长度者16例、重构颈颏角和下颌缘轮廓线者28例。手术切口较为隐蔽,多数位于颏部和颈部亚单位自然交界或转折处;颈部垂直方向切口呈Z字形或鱼尾状。34例患者术后扩张皮瓣均成活,其中8例患者扩张皮瓣术后1~3 d出现远端边缘或尖端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3~18个月,扩张皮瓣色泽、厚度与颏颈部皮肤差异小,颏颈部美学形态显著改善,手术切口瘢痕增生较轻。结论:基于“MRIS”原则采用扩张皮瓣整复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有利于提升手术质量,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连续对偶三角皮瓣成形术治疗蹼状阴茎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连续对偶三角皮瓣成形术治疗蹼状阴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采用连续对偶三角皮瓣成形术治疗的5例蹼状阴茎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2(15~24)岁。查体见阴茎腹侧皮肤与阴囊皮肤融合,提起阴茎后可见阴茎与阴囊之间呈蹼状,阴茎阴囊角异常,阴茎勃起受限。本组5例中,阴茎阴囊皮肤融合均达到或超过阴茎腹侧中部。5例均无其他阴茎畸形。以阴茎腹侧中线、阴茎阴囊交界处为原点,在其上下各做一"Z"形切口,分别形成大小形状相同、方向相反的两块三角形皮瓣,后将这两块三角形皮瓣互换位置进行缝合。记录手术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5例手术时间13(10~20)min;术中出血量1.6(1~3)ml。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患者对阴茎外观均满意,阴茎勃起不受限。结论:连续对偶三角皮瓣成形术治疗蹼状阴茎,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蹼状阴茎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人巨指指列切除后示指移位病例报告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男,62岁,因右手中环指疼痛畸形就诊。家族自祖辈至儿女四肢或其他系统器官均无先天畸形病史,患者未合并其他系统器官的先天畸形,既往患指未经治疗。临床检查:右中环指肥大畸形,大小为健侧对应手指的2~3倍,两指呈蟹足样分别向尺侧、桡侧侧弯,皮色皮温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粗糙,伴有增生小结节,痛觉过敏,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均僵直无活动度。因中环指畸形,示指和小指无法正常进行屈伸活收展动。大鱼际萎缩塌陷,拇指内收与外展尚可,对掌不能,掌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较健侧小,指间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拇指无明显差别。右手正斜位(DR):右手第3、4指列掌骨及指骨形态欠规则,相应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间隙变窄,部分已融合消失,第3、4掌指关节周围及第3掌骨近段可见不规则骨质增生,且骨质增生影相互融合。患者随机血糖20.0 mmol/L,血压182/105 mmHg,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待血压、血糖调控平稳后行右中、环指指列切除,示指移位术。于中指近节掌桡侧、环指近节掌尺侧分别作纵向Z字切口,切口向掌根部延伸,并于掌根部交汇形成大"V"形切口,背侧切口同掌侧。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可见皮下脂肪增生,增生脂肪组织较正常脂肪组织质地略韧,色略黄。切开腕横韧带近端,可见正中神经及其分出的指总神经及中环指的指神经瘤样增生,周径明显增粗,约为正常的2~3倍,周围包绕着增生的脂肪组织。分离神经、血管及屈伸肌腱,血管及肌腱未见明显增粗。中、环指的指骨长、宽度约为健侧2~3倍。第3、4掌骨长度与健侧相近,但第3掌骨的宽度为健侧2倍。中指自掌指关节向桡侧侧弯,环指向尺侧侧弯,第3、4指列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掌骨间关节均可见大量骨赘生成并互相融合,关节间隙不可见,各关节无活动度。于掌骨基底水平结扎并离断手掌、背侧动静脉。完全切除中、环指指神经及对应指总神经及部分正中神经。在第3、4掌骨基底水平完全离断屈、伸肌腱及对应蚓状肌和骨间肌,避免损伤示、小指骨间肌致术后患侧手内在肌无力。切断示、中指,环、小指间掌骨间横韧带并保留残端,可用于示指移位后韧带修复。松解掌骨间关节,从第3、4掌骨基底截断中、环指指列,但保留第3掌骨基底作为残端。用摆锯于第2掌骨基底截指,保护示指神经血管束及屈伸肌腱,将示指向尺侧移位于第三掌骨基底用克氏针固定,C臂机透视确定位置良好,无明显旋转移位后钢板固定。修补中环指掌骨间横韧带残端和腕掌关节及掌指关节的关节囊。将第3、4指列截除后中指近节桡侧和环指近节尺侧皮肤形成筋膜组织瓣修复截指创面,石膏外固定。切除指列整体送检,病理报告:右手中、环指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增生。术后每日换药,观察皮瓣血运,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周复查,切口愈合、无感染,皮瓣无坏死,继续石膏外固定。术后4周右手X线片见移位示指基底骨质愈合,拔除克氏针,保留钢板。嘱患者开始康复训练。术后18个月复查,巨指症无复发,手术切口轻度瘢痕增生,瘢痕血运、弹性良好,未影响手功能。X线片示移位后的示指骨性愈合,轴线良好。拇指内收、外展可,虎口大小可,拇指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主动屈伸关节活动度与术前相同,对掌功能较差。根据Jebesen手功能标准测试患侧整体手功能,患者可以用移位后的示指和拇指握笔写字、模拟翻树叶、模拟进食、摆放大件物品、挪动空盛物罐。记录健侧与患侧示小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度。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法测定,可得右手示指TAM约为健侧的76.2%,右手小指TAM约为健侧的76.1%,移位的示指和小指活动度均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对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患者25例(男6例、女19例,年龄11~35岁,平均18.1岁),用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的方法进行修复。术后随访3~24个月,通过调查问卷评分表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5例患者均未出现血肿、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评估平均鼻小柱长度由术前14.2 mm改善至术后20.2 mm。术前患侧鼻小柱高度与鼻翼基部宽度的平均比值为0.18,术后为0.30。术后基底照和正位照显示鼻孔、鼻小柱、鼻槛外形明显改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术后效果非常好20例,术后效果良好4例,1例患侧鼻孔大小形态改善欠佳,术后12个月进行手术翻修,彻底松解梨状孔周围异位肌肉,再次修复术后效果较好。术后满意率为96%。结论: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对单侧唇裂鼻畸形的软骨、肌肉和皮肤层有较好的解剖学修复作用。方法安全、操作简便,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并指分指术中重建指蹼皮瓣的临床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先天性并指畸形是发生率第二的先天性肢体畸形。分指手术主要包括分指、指蹼重建和指体侧方皮肤覆盖3个方面,其中指蹼重建是最关键的。作者通过回顾文献,介绍指蹼解剖知识,总结分指手术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解读Z字皮瓣、双三角皮瓣、矩形皮瓣及以掌背动脉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情况,也介绍了近年国内出现的不植皮重建指蹼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