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妊娠期糖尿病(gests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表现的糖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高血糖是在慢性胰岛素抵抗基础上,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糖耐量受损的结果.全球约7%的孕妇受到GDM影响[1],我国GDM患病率已从2010年的4%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21%[2].GDM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产后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娩出巨大儿和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故需要加强对GDM患者的管理.GDM患者治疗的基石是饮食和胰岛素治疗[3].下面就GDM的医学营养治疗在膳食管理、体重管理和围产结局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型糖尿病(T2DM)占所有糖尿病(DM)的90%以上,而胰岛β细胞质量下降与功能障碍是T2DM的核心环节,伴随病程延长β细胞数量功能逐渐衰减,其损伤机制涉及代谢应激、胰岛素分泌调节异常、胰岛微环境改变、线粒体损伤、糖脂毒性以及胰岛β细胞去分化等,因此对T2DM胰岛β细胞损伤机制进行总结阐述,以期对T2DM的精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LR、Aβ、IGF-1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β-淀粉样蛋白(A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POCD组及非POCD组.对两组术后24 h内血清NLR、Aβ、IGF-1水平进行比较,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NLR、Aβ、IGF-1水平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7 d共有54例患者出现POCD.POCD组NLR及Aβ水平高于非POCD组,IGF-1水平低于非PO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94、6.108、6.481,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长、NLR及Aβ上升、IGF-1下降是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年限高是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NLR、Aβ、IGF-1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79、0.794、0.910,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NLR、Aβ、IGF-1水平异常可能与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有关,通过三者联合检测对预测POCD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四神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缺血侧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通路、突触素(SYN)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的影响,探究电针改善CIRI后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备CIRI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四神聪""百会",疏密波,频率2 Hz/10 Hz,电流强度1 mA;非穴组电针双侧肋下非经非穴点,电针参数同电针组.两组干预均每次30 min,每天1次,持续7 d.干预期间,于每日固定时间测量大鼠体质量;于干预第 1、3、7 天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干预前后采用小动物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大鼠脑梗死体积.干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SYN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BDNF、TrkB、SYN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IL-1β、IL-18含量.结果:干预第2~7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1).干预第 1 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1);干预第3、7天,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1);干预第7天,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与非穴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干预前,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大鼠左侧脑室出现明显高信号梗死灶;干预后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占比下降(P<0.01).模型组与非穴组大鼠神经元细胞排列疏散且紊乱、胞质深染且胞核固缩;电针组大鼠神经元细胞数目、排列情况趋于假手术组,胞质深染及胞核固缩现象较模型组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海马SYN阳性表达及BDNF、TrkB、SYN蛋白表达减少(P<0.01,P<0.05),IL-1β、IL-18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缺血侧海马 SYN 阳性表达及 BDNF、TrkB、SYN 蛋白表达增加(P<0.01,P<0.05),IL-1β、IL-18含量下降(P<0.01).结论:电针"百会""四神聪"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转导,减轻神经炎性反应,促进突触可塑性恢复来改善CIRI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与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海盐县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患者行PLIF治疗,观察组患者行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ODI评分分别为(2.32±0.85)分、(19.46±3.4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41±0.97)分、(25.78±3.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3.485、8.936,均 P<0.05);观察组术后1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别为(2.76±0.49)ng/L、(0.78±0.13)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8±0.81)ng/L、(1.12±0.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4.341、11.240,均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分别为(109.53±20.37)min、(30.61±3.30)d,均短于对照组的(122.34±30.21)min、(42.87±4.68)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81.12±40.86)mL、(60.08±11.62)mL,均少于对照组的(306.65±50.38)mL、(218.41±24.4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86、15.139、13.684、41.343,均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低于对照组的30.00%(15/50)(χ 2=19.512, P<0.05);观察组术后3、6、9个月复发率分别为0.00%、4.00%、8.00%,均低于对照组的6.00%、10.00%、22.00%(χ 2=6.186、5.674、7.686,均 P<0.05)。 结论:与PLIF比较,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效果,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恢复,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CD8 +CD28 -调节性T细胞改变及意义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CD8 +CD28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改变及其在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8例KD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后取血备检,对照组为32例同龄健康儿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静脉血CD8 +CD28 -Treg细胞比例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ligand,FasL)、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nducible T-cell co-stimulator ligand,ICOSL)、CD80、CD86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分析转录因子Helios、穿孔素、颗粒酶B、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3,ILT3)和ILT4 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蛋白浓度。 结果:(1)急性期KD患儿CD8 +CD28 -Treg细胞比例及Helio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组(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前述2项指标低于未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组(non-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IVIG治疗后,KD患儿CD8 +CD28 -Treg细胞比例及Helios表达明显降低( P<0.05)。(2)急性期KD患儿CD8 +CD28 -Treg细胞FasL、PD-1、ICOSL和穿孔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经活化的CD4 +T细胞刺激后CD8 +CD28 -Treg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 P<0.05),其中CAL组患儿前述6项指标均低于NCAL组( P<0.05)。经IVIG治疗后,KD患儿前述指标均呈不同程度恢复( P<0.05)。各组间颗粒酶B表达虽略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急性期KD患儿CD14 +细胞表面过度表达CD80和CD86等共刺激分子( P<0.05),抑制性分子ILT3和ILT4表达亦高于对照组( P<0.05);CAL组患儿CD14 +细胞表面CD80和CD86蛋白水平高于NCAL组( P<0.05),而ILT3、ILT4表达低于NCAL组( P<0.05)。经IVIG治疗后,KD患儿前述指标均明显恢复( P<0.05)。 结论:CD8 +CD28 -Treg细胞相对不足及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KD患儿免疫功能异常活化及血管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辐射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X射线照射后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特点,探究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其诱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增加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6 MV X射线多次(2 Gy×20次或4 Gy×10次)照射胰腺癌细胞株PATU1 988 t,利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和MMPs家族(MMP2、MMP9)及线粒体复合体I的关键亚基及TGF-β1的转录水平变化。应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破坏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复合体亚基、TGF-β1含量及EMT相关分子的变化。应用小干扰RNA抑制TGF-β1的表达后,检测上皮间质转化及迁移变化。结果:多次照射后,存活肿瘤细胞迁移数增加( t=21.90、35.64, P<0.05),上皮间质转化增强,表现为上皮间质转化分子E-cadherin表达下降( t=8.37、6.77, P<0.05),N-cadherin( t=4.42、4.77, P<0.05)、Vimentin( t=4.57、3.02, P<0.05)、MMP2( t=7.27、26.08, P<0.05)和MMP9( t=13.26、7.29, P<0.05)表达均增加,TGF-β1( t=90.49、35.17, P<0.05)的含量也增加。沉默TGF-β1后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迁移性下降( t=38.66、11.54, P<0.05)。细胞发生线粒体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线粒体膜电位( t=6.94、29.71, P<0.05)和复合体相关亚基的表达量下降;加入CCCP破坏线粒体膜电位后( t=16.51, P<0.05),复合体亚基含量下降,TGF-β1的表达量增加( t=47.93, P<0.05),上皮间质转化增强。 结论:辐射破坏了线粒体功能,进而激活了TGF-β1的表达,诱导胰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迁移性增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有氧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规律有氧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高血压安静组(简称安静组)及高血压运动组(简称运动组),每组15只。同期选取10只年龄、性别相匹配的Wistar-Kyoto大鼠纳入正常血压对照组(简称正常对照组)。运动组大鼠给予12周游泳运动(每天运动60 min,每周运动5 d),安静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均在鼠笼内安静饲养。于训练前及末次训练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于末次训练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含量,利用Masson染色观察肾脏间质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TUNEL染色法记录肾小管上皮组织凋亡细胞数量并计算细胞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Smad7、Bax和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安静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升高( P<0.05),运动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 P<0.05),正常对照组血压无明显变化(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安静组血压、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含量、细胞凋亡率、TGF-β1、Smad2/3和Bax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 P<0.05),Smad7及Bcl-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 P<0.05);与安静组比较,干预后运动组大鼠血压、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含量、细胞凋亡率、TGF-β1、Smad2/3和Bax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 P<0.05),Smad7及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 P<0.05)。 结论:规律有氧运动能通过抑制肾脏纤维化及细胞凋亡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T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儿童严重脓毒症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并MODS患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联合组与CVVH组(各35例)。CVVH组采用CVVH治疗,联合组采用TPE联合CVVH治疗。观察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并采用 t检验进行比较。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48 h、72 h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可溶性受体(sFLT)水平进行分析,多时点整体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LSD- t检验。记录2组患儿28 d生存率,并采用 χ2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联合组治疗48 h及72 h的PT、TT、APTT均低于CVVH组(均 P<0.05)。联合组治疗48 h、72 h的FIB分别为(2.15±0.42) g/L、(2.89±0.27) g/L,高于CVVH组的(1.84±0.31) g/L、(2.49±0.20) g/L(均 P<0.05)。联合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1.33±1.16) d,短于CVVH组的(13.54±1.92) d( t=5.828, P<0.05)。联合组治疗48 h及72 h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CVVH组(均 P<0.05)。联合组治疗48 h及72 h的血清HMGB1、TLR4、sFLT水平均低于CVVH组(均 P<0.05)。联合组28 d存活率为94.29%,高于CVVH组的77.14%( χ2=4.200, P=0.040)。 结论:TPE联合CVVH能改善严重脓毒症并MODS患儿的凝血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其可能通过调节HMGB1、TLR4、sFLT水平达到治疗目的,改善短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亲环素D对棕榈酸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亲环素D(CypD)对棕榈酸诱导的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MIN6细胞中建立CypD过表达稳转细胞系与CypD敲低稳转细胞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转染病毒)、OE-ctrl组[转染过表达对照病毒未用棕榈酸(PA)处理]、OE-ctrl+PA组、OE-CypD组(转染CypD过表达病毒未用PA处理)、OE-CypD+PA组、KD-ctrl组(转染敲低对照病毒未用PA处理)、KD-ctrl+PA组、KD-CypD组(转染CypD敲低病毒未用PA处理)、KD-CypD+PA组,每组3个复孔。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与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ypD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ax)、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l-2)、半胱氨酸依赖的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荧光。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A浓度上升,MIN6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 P<0.01),CypD mRNA(分别为1.00±0.04和1.88±0.02)和CypD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049±0.004和0.577±0.006)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OE-ctrl+PA组比较,OE-CypD+PA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分别为(31.33±2.72)%和(24.95±0.94)%, P<0.05],细胞内钙离子荧光信号增加(分别为27.62±0.74和24.61±0.15, 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Cyt-c、Apaf-1水平升高(均 P<0.01),细胞存活蛋白Bcl-2水平降低( P<0.01)。与KD-ctrl+PA组比较,KD-CypD+PA组细胞凋亡率降低[分别为(22.87±0.34)%和(26.91±0.93)%, P<0.05],细胞内钙离子荧光信号减少(分别为23.26±0.65和27.82±0.86, P<0.01),凋亡蛋白Bax、Caspase3、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Cyt-c、Apaf-1水平降低(均 P<0.01),Bcl-2水平升高( P<0.01)。 结论:CypD加重PA诱导的MIN6细胞脂毒性损伤,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敲低CypD对脂毒性下的MIN6细胞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