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胰岛功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肥胖T2DM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58例)、研究组(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58例),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液样本,采用XC8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脂代谢.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试剂盒购自上海康朗生物公司),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LRP3炎性小体指标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1.03%(x2=5.199,P=0.023);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水平分别为(4.82±0.56)mmoL/L、(11.24±2.04)mmoL/L、(5.47±0.61)%、(3.16±0.33)mmoL/L、(1.31±0.30)mmoL/L、(2.01±0.3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57±0.74)mmoL/L、(13.07±2.16)mmoL/L、(6.73±0.68)%、(3.89±0.54)mmoL/L、(1.82±0.35)mmoL/L、(2.39±0.42)mmoL/L(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38±0.2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4±0.19)mmoL/L(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16±0.37)低于对照组的(2.58±0.46),研究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48.20±6.03)高于对照组的[(42.81±5.54),(P<0.05)];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 PBMC 中NLRP3 mRNA、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量分别为(1.03±0.32)、(1.11±0.28)、(1.09±0.41),低于对照组[(1.65±0.38)、(1.57±0.30)、(1.72±0.49),(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1β)、肿瘤坏死 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为(8.55±2.13)pg/mL、(35.24±5.93)ng/L、(11.42±2.64)ng/L、(1.08±0.31)mg/L,低于对照组的(11.47±2.68)pg/mL、(42.53±7.06)ng/L、(15.03±3.18)ng/L、(1.46±0.44)mg/L(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促进糖脂代谢、胰岛功能改善,抑制炎性反应,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2DM患者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变化及临床意义探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9例T2DM患者(为T2DM组)和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35例(为常规组)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螺旋CT检查,比较T2DM组、常规组一般资料、CT值和骨代谢指标,分析T2DM患者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明确冠脉病变对T2DM患者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骨代谢指标影响,明确T2DM患者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T2DM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甲状旁腺激素(PTH)、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明显高,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BGP明显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T2DM患者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与BGP呈正比,与BAP、PTH、β-CTX呈负相关(P<0.05).与无冠脉病变患者比较,冠脉病变患者BAP、PTH、β-CTX明显高,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BGP明显低(P<0.05).随冠脉病变累及分支数增加患者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随之明显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与骨代谢指标及冠脉病变均密切相关,有必要为T2DM患者定期进行螺旋CT检查,通过胸椎椎体松质骨CT值初步评估患者骨质疏松症及冠脉病变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 96 例,其中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46 例(UPN组),不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50 例(NUPN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 40 例(对照组).三组均进行年龄、性别、病史时长、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等指标检测,同时行双侧胫神经高频超声检查探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胫神经横截面积(CSA)、杨氏模量(Emean)、长径、宽径、周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PN组与NUPN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浓度显著升高,而白蛋白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UPN组比较,UPN组病史时长、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PTH)、血钾浓度、血磷浓度均显著升高,而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钠浓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胫神经测量值组间比较,UPN组测得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等均高于NUPN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得三组样本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99、0.675、0.58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55.56 kPa、0.23 cm2、1.91 cm.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监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脏磁共振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组织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应变、native T1值及T2值,研究CKD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组织特征.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CKD患者114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对照组)30例.扫描序列包括心脏电影序列、T1 mapping及T2 mapping序列.根据左心室重构指数(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dex,LVR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正常几何构型(n=43)、向心性重构(n=22)、向心性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n=20)和离心性LVH(n=29)共四组.利用心脏后处理软件CVI 42测量受试者的左心室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包括周向、径向和纵向的整体应变、收缩期整体应变率、舒张期整体应变率,以及native T1值和T2值.分析不同左心室构型患者的心肌组织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native T1值及T2值与生理变量的关系.结果除左心室正常构型组的整体周向应变[?18.40%(3.30%)vs.?19.71%±1.66%,P=0.063]、整体径向应变(30.63%±7.03%vs.34.07%±4.61%,P=0.32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D患者的其余心肌应变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应变分析结果显示离心性LVH组的整体径向应变(22.02%±8.31%)最低;向心性LVH组的整体周向应变(?14.42%±3.24%)和整体纵向应变(?9.55%±2.79%)最低.应变率分析结果显示离心性LVH组的收缩期整体周向应变率[(?0.84±0.25)s?1]、舒张期整体周向应变率[(0.73±0.29)s?1]、收缩期整体径向应变率[(1.25±0.46)s?1]和舒张期整体径向应变率[(?1.18±0.50)s?1]最低;向心性LVH组的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0.62±0.16)s?1]和舒张期整体纵向应变率[(0.53±0.14)s?1]最低.向心性重构组的native T1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5.50(85.25)ms vs.(1262.53±38.18)ms,P=0.083];离心性LVH组的native T1值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10±58.49)ms vs.(1262.53±38.18)ms,P<0.001].与对照组相比,四个患者组的T2值均显著升高(P均<0.05),离心性LVH组的T2值[(54.86±8.71)ms]最大.不同组CKD患者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ative T1值的独立决定因素是血红蛋白含量(校正的R2=0.216,β=?0.442,P<0.001)和血清肌酐(校正的R2=0.216,β=?0.220,P=0.010).结论CKD患者的心肌应变降低、native T1值及T2值增加,离心性LVH患者的心肌组织特征改变最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毒症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指标、NT-proBNP和Hb浓度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Al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1-球蛋白、β2-球蛋白和γ-球蛋白百分比、NT-proBNP和Hb浓度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血透中心治疗的136例尿毒症透析前患者作为试验组A组,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B组,对比2组基本资料及血清蛋白Al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1-球蛋白、β2-球蛋白和γ-球蛋白百分比、Hb和NT-proBNP浓度,采用t检验分析以上指标在疾病中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B组比较,A组更容易出现α1-球蛋白(P<0.0001)和γ-球蛋白(P<0.0001)百分比升高;Alb(P<0.01)和β1-球蛋白(P<0.0001)百分比下降;α2-球蛋白(P>0.05)和β2-球蛋白(P>0.05)百分比未发现明显变化;NT-proBNP(P<0.0001)水平显著升高;Hb浓度(P<0.0001)显著下降.结论 尿毒症患者的血清α1-球蛋白百分比、γ-球蛋白百分比和NT-proBNP浓度升高;Alb百分比、β1-球蛋白百分比和Hb浓度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空腹血清C肽水平与伴或不伴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糖尿病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入院时空腹血清C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62例伴或不伴糖尿病的CHF患者,心功能为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Ⅱ~Ⅳ级,分为糖尿病组(80例)和非糖尿病组(182例)。同时随机选取62例在体检中心体检的无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CHF患者空腹血清C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1)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70±2.90) mmol/L、血清C肽为(0.78±0.67) nmol/L,非糖尿病组分别为(5.80±1.67) mmol/L、(0.56±0.61) nmol/L,对照组分别为(5.10±0.69) mmol/L、(0.16±0.12) nmol/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和血清C肽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和对照组( P均<0.01),非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和血清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糖尿病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为(44.1±8.3)%,非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7±7.2)%、(64.8±3.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糖尿病组LVEF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和对照组( P均<0.01),非糖尿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糖尿病组患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为(1.39±0.91) mg/L、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为(1 771.3±23.1) ng/L、血红蛋白为(125.6±16.7) g/L,非糖尿病组分别为(1.22±0.73) mg/L、(1 659.2±19.3) ng/L、(126.1±16.5) g/L,对照组分别为(0.85±0.72) mg/L、(87.2±17.2) ng/L、(136.4±15.2) g/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CRP、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0.01),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0.01),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间CRP、PRO-BNP和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在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肽水平在NYHAⅣ级组分别为(1.05±0.85)、(1.17±0.82)、(0.99±0.86) nmol/L,在NYHAⅢ级分别为(0.53±0.22)、(0.52±0.20)、(0.54±0.23) nmol/L,在NYHAⅡ级分别为(0.32±0.09)、(0.32±0.11)、(0.31±0.09) nmol/L。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物、体质量指数、血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酐、血糖、血脂、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和血红蛋白水平等因素后,在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肽水平在NYHA Ⅳ级患者显著高于Ⅲ级和Ⅱ级患者( P均<0.01),在全部心力衰竭患者和非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NYHAⅢ级组显著高于Ⅱ级者( P均<0.05)。同一NYHA分级的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间血清C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3)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整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体质量指数、血压、TBIL、ALT、肌酐、血糖、血脂、WBC和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表明:在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PRO-BNP正相关[偏回归系数:0.006,95% CI -0.016~0.028, P=0.007;偏回归系数:0.117,95% CI-0.042~0.277, P=0.006;偏回归系数:0.411,95% CI -0.149~0.971, P=0.023],与LVEF负相关[偏回归系数:-0.122,95% CI -0.285~0.041, P=0.004;偏回归系数:-0.008,95% CI-0.032~0.016, P=0.010;偏回归系数:-0.065,95% CI -0.139~0.011, P=0.036]。 结论:糖尿病和非糖尿病CHF患者空腹血清C肽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宁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1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均治疗16周。比较两组不同方案治疗后血糖、血脂、体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低于对照组 [(5.14 ± 0.54) mmol/L比(5.92 ± 0.71) mmol/L、(5.91 ± 0.83) mmol/L比(6.84 ± 0.92) mmol/L、(5.33 ± 0.57)%比(6.30 ± 0.82)%]( 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26.84 ± 3.32比22.15 ± 3.11、- 3.84 ± 0.17比- 4.09 ± 0.20),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2.01 ± 0.17比2.64 ± 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围、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低于对照组[(95.10 ± 4.08) cm比(97.14 ± 4.48) cm、(24.33 ± 1.62) kg/m 2比(26.15 ± 1.40) kg/m 2、0.89 ± 0.11比1.11 ± 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T2DM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能更好地改善胰岛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LRP3炎性小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及利拉鲁肽对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及利拉鲁肽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NAFLD患者(N组)和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C组)各39例,收集其一般资料,测定血清中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水平,分析2组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 n=10)和高脂饮食组(HF组, n=20),分别给予普通和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将HF组随机分为HF组( n=10)和利拉鲁肽组(100 L组, n=10),分别给予0.5 ml/kg灭菌等渗盐水和100 g/kg利拉鲁肽2次/d皮下注射。4周后检测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中NLRP3炎性小体及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N组和C组年龄、性别、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N组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肌酐、碱性磷酸酶(ALP)、NLRP3、IL-1β、IL-18、甘油三酯、血尿酸、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白细胞计数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总胆红素则低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LRP3与收缩压、BMI、空腹血糖、血肌酐、IL-1β、IL-18、甘油三酯、血尿酸、GGT、ALT、AST呈正相关,但与总胆红素和HDL-Ch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HF组体质量、肝脏质量、血清生化指标(甘油三酯、AST、ALT)、肝脏中NLRP3炎性小体及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经利拉鲁肽治疗后,与HF组相比,100 L组各指标均明显下降。 结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NAFLD患者炎症相关指标、体质量、血脂和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变,大鼠模型上的研究结果也与此一致;对NAFLD大鼠的利拉鲁肽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NFALD,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LRP3来改善肝脏的炎症及脂肪变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对非肥胖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非肥胖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为历史性队列研究。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于2008至2012年间建立的LADA队列中筛选出10例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500~850 mg,2次/d)的非肥胖LADA患者(双胍组),同时根据1∶1匹配单用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随访时间共3年,在基线和随访期间测量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进行混合膳食耐量试验并检测血清空腹C肽(FCP)、餐后1 h C肽(1hCP)、餐后2 h C肽(2hCP)、峰值C肽(CP max)、C肽变化量(ΔCP)和C肽曲线下面积(AUCC)以评估胰岛功能。同时每次随访均记录患者的胰岛素用法及用量,并计算患者每日每千克胰岛素用量。通过重复测量数据协方差分析比较随访期间两组之间代谢指标及胰岛功能的差异。 结果:在3年随访期间,双胍组在36个月时SBP较基线有所升高[分别为(123±6)和(114±11)mmHg(1 mmHg=0.133 kPa), P=0.043],两组BMI、腰围、WHR、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及胰岛素用量较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在6个月即出现1hCP较基线显著降低[分别为(462.1±378.9)和(923.6±895.7)pmol/L, P=0.039],胰岛功能随着随访时间显著衰减。而双胍组到随访24个月时才观测到FCP较基线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96.0±264.2)和(463.9±304.3)pmol/L, P=0.017],随访终点时双胍组各胰岛功能评价指标较基线均出现显著下降( P<0.05)。随访12个月时双胍组胰岛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然而到随访24及36个月时,两组间C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小样本回顾性研究提示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可能有助于减缓非肥胖LADA患者胰岛功能衰减速度,但仍需更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的表达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水平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LADA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水平,采用亲和层析微注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 HbA1c)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C肽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dex resistance, HOMA-IR);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 +、CD8 +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并采用Pearson分析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与FBG、HbA1c、空腹C肽、HOMA-β和HOMA-IR相关性。 结果:LADA组FBG和HbA1c高于对照组[(9.42±1.76)mmol/L比(5.17±0.68)mmol/L,(10.34±2.48)%比(5.64±1.26)%, t=20.25、15.24, P值均<0.05],空腹C肽低于对照组[(1.14±0.39)μg/L比(2.41±0.57)μg/L, t=16.92, P<0.05]。LADA组HOMA-β低于对照组[(65.87±21.42)比(97.42±18.28), t=10.20, P<0.05],而HOMA-IR高于对照组[(2.12±0.43)比(1.02±0.29), t=19.21, P<0.05]。LADA组CD4 +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42.42±7.85)%比(38.89±7.27)%, t=3.01, P<0.05],而CD8 +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32.26±5.53)%比(35.01±4.57)%, t=3.49, 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与FBG、HbA1c和HOMA-IR呈线性正相关( r=0.46、0.53、0.45, P值均<0.05),而与空腹C肽和HOMA-β呈线性负相关( r=-0.62、-0.59, P值均<0.05);CD8 +T淋巴细胞水平与FBG、HbA1c和HOMA-IR呈线性负相关( r=-0.42、-0.46、-0.52, P值均<0.05),而与空腹C肽和HOMA-β呈线性正相关( r=0.56、0.44, P值均<0.05)。 结论:LADA患者CD4 +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而CD8 +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且与胰岛β细胞功能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介导了胰岛β细胞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