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可舒片基于态靶-血浊辨证理论辨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态靶辨证是一种高于中医证型的新辨证方法,其可以根据疾病所反映出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表现来确定病灶所在,以调态-打靶进行更精准有效的治疗.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于《脑血辨证》中首次提出,此理论的融入成为连接冠心病的"态"与靶点的纽带,能够明确血浊和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和发病机制,是一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态靶-血浊辨证理论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提高了临床上对于疾病处于前驱阶段的意识,并及时进行干预.依据态靶-血浊辨证理论,分析心可舒片组方用药特色,探讨其通过调态、打靶以清浊来治疗冠心病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皮活性因子及相关自主神经递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针刺"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内皮活性因子及相关自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针刺降压的血管调节和中枢调控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针刺组(15只),另以15只京都种Wistar大鼠(WKR)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组).针刺组予"降压方"(双侧"人迎""曲池""足三里""太冲""内关")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干预28d.每周采用激惹评分动态评价大鼠交感激惹表征;通过全自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检测大鼠尾动脉血压;ELISA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神经肽Y(NPY)含量;DAB显色原位杂交(CISH)检测颈内动脉、弓状核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室旁核后部、延髓腹外侧CGRPmRNA表达;液相色谱及质谱联用检测室旁核前部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观察期间各时间点激惹评分及收缩压、舒张压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干预第3、4周后激惹评分及干预第2、3、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GRP、NO含量降低(P<0.05),血清ET-1、NPY含量及室旁核前部E、NE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血清CGRP、NO含量升高(P<0.05),血清ET-1、NPY含量及室旁核前部E、NE含量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颈内动脉中膜增厚且有重构表现,弓状核神经元体积较小;针刺组大鼠颈内动脉各层排布尚可,弓状核小细胞神经元适中.各组大鼠eNOS mRNA在颈内动脉主要表达于各层中平滑肌细胞,而在弓状核主要表达于小细胞神经元.模型组大鼠室旁核后部神经分泌大细胞及小细胞分布较为稀疏,针刺组大鼠两类细胞排布尚可;模型组、针刺组大鼠延髓腹外侧区胶质细胞种类相对较少.各组大鼠CGRP mRNA在室旁核后部主要表达于神经分泌小细胞,而在延髓腹外侧主要表达于胶质细胞核及细胞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颈内动脉及弓状核eNOS mRNA、室旁核后部及延髓腹外侧CGRP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颈内动脉及弓状核eNOS mRNA、室旁核后部及延髓腹外侧CGRP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针刺"降压方"可上调血管舒张因子水平,下调血管收缩因子水平,同时增强血管舒缩因子靶向血管及调控中枢的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HR室旁核交感肾上腺素能自主神经递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态靶辨证在肝郁脾虚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病机责之于气滞、血瘀、痰凝,病位在肝脾肾,可涉及于心,病性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导师朴春丽教授师从仝小林院士,将仝小林院士"态靶医学"的辨证组方体系运用于桥本氏甲状腺炎,以柴归类方疏肝解郁,抑木扶土,调病之"态";针对本病TPOAb及TgAb两项抗体滴度、肝酶升高之"标靶"和情志不舒、瘿肿、突眼等"症靶",选择相应的靶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宏观调态结合微观打靶辨治结直肠癌肝转移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伴发肝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结合中医药治疗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态靶结合"理论的辨证组方思想是将中医传统辨证思维与现代医学科技成果结合,将宏观"调态"和微观"打靶"有机结合.本文在"态靶结合"辨治理论的指导下,从宏观上辨别早期态、中期态和晚期态,根据不同"态"确立针对性的调治法则,同时在微观上辨病靶、症靶及标靶,依此选定靶方并精准结合辨靶用药,通过"态靶结合"、标本同治,构建结直肠癌肝转移中西医结合辨治新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鲁科达运用益气养阴祛风方治疗IgA肾病的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讨鲁科达教授运用益气养阴祛风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门诊,查阅IgA肾病相关资料文献,总结鲁师运用益气养阴祛风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经验,并提供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鲁师指出,早期IgA肾病患者素体脾肾亏虚,易受风邪侵袭,运用仝小林院士"态靶结合"的辨证组方思想,以"气阴两虚证"为态,理化指标"蛋白尿、血尿"为靶,自拟益气养阴祛风方.所举医案为IgA肾病早期,辨证为气阴两虚证,治以健脾补气、养阴生津兼以祛风,以益气养阴祛风方加减治疗,颇有疗效.[结论]鲁师从"态靶辨证"角度确立方药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值得学习并传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恢复期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2024/1/13
报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恢复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案,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西医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进入恢复期后考虑化疗后病史及病势转归情况,整体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基于"态靶结合"的辨治策略选方用药,厘清"虚态""病靶""症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生脉散合复方浙贝颗粒组方加减以益气养阴扶正、养血凉血,最终获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动-定序贯八法”临床诊疗思维的体会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动-定序贯八法”临床诊疗思维是立足于人与自然、社会三位一体和谐平衡的宇宙观,动态地观察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运用“象思维”的方法“捕捉”机体的各种象素,分析、判别、归纳为“证”.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以“核心病机”为靶点,以“证素”为辨证的基础和规范,以“药串”动态组合为组方思路,针对动态变化的证(核心病机)进行有序连贯的治疗.其理论融合和贯彻了中医学的动态观与象思维,借鉴了“十四纲辨证”与“药对”,提出了“药串”,形成了证素-核心病机-药串一体化的辨证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调控肠道菌群探讨中药防治脑卒中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肠道菌群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被称为人体“被遗忘的器官”,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失调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及多发性硬化等.脑卒中具有高的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特点.肠道菌群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吸收、代谢、血压、血糖、血脂及动脉粥样斑块等因素,进一步影响脑卒中的发病.中医认为脾胃气血流注失度、阴阳盛衰失衡,机体生理功能失调,化生“风、火、痰、虚、瘀”等病理产物,可致中风的发生.脾胃主腐熟运化水谷,肠道菌群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现代研究的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之脾胃功能失调相关.因此,调整肠道菌群的稳态,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药干预脑卒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否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值得未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芩苷、白藜芦醇等),中药单方(丹参、红景天等)和中药组方(补阳还五汤、脑心通胶囊、补中益气汤等)防治脑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开发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牛膝、杜仲、桑寄生治疗"肾虚态"高血压病——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仝小林教授认为"肾虚态"为高血压病常见态势之一,此类高血压病多见于老年或久病体虚之人,常见脉压差较大,并伴有脑转耳鸣,腰部酸痛、空虚,足跟疼痛等症状.高血压病见肾虚态者,用怀牛膝、炒杜仲、桑寄生组方补益肝肾以降压,三者常用剂量均为16~60 g,其中牛膝为治疗脉压差大的靶药,最多可用至120 g.灵活配伍这3味药,可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仝小林三味小方谈现代临床遣方用药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在准确诊断、合理辨证的基础上,处方用药便成为治疗的关键环节.仝小林院士提倡选方用药宜精宜纯,并且需要结合现代医学先进手段,关注临床客观指标,以选取有效靶方靶药.本栏特以仝小林院士该临证理念为基础,选取其临床常用三味小方,围绕其配伍特点,针对疾病或证候进行阐释,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及态靶因果辨证组方思路,以"病靶""症靶""标靶"三个治疗层面为导向,全面分析小方的组成、功效、配伍、剂量、安全性及作用之"靶".通过这些简单易记,疗效显著,便于传承的精简小方,总结仝小林院士临证精华,守正创新,为现代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全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