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完素"气有相兼"理论及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刘完素气有相兼理论指六气致病时可能有几气相兼为病,且可相互转化,形式有3种,同化指阴阳属性相同之气合而为病,异化指阴阳属性不同之气相兼为病,假化指邪气盛极产生与本质不一致的假象。基于此还可认为风、燥、湿、热、寒皆能与瘀相兼。该理论可应用于复杂疾病的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连建伟运用地黄饮子经验撷菁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地黄饮子”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主治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脉沉细弱者.文章整理了连建伟教授运用地黄饮子治疗中风后遗症、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经验.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连教授临床运用地黄饮子之精髓,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及中医教学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宣明论方》方药用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对刘完素《宣明论方》中105首方剂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其常用药味,最大、 最小及平均剂量范围,方剂药味数目,每服剂量,每日剂量等,总结其组方用量规律.结果提示:刘完素临床处方用药并非独主寒凉,而是严格遵守辨证论治原则,攻补兼施、 寒热并用.其处方侧重于小方,每服量亦较小,且多采用打散煮服,既可节约药物资源,又便于携带、 服用.其组方用量规律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帝内经宣明论方》62证与《圣济总录》的渊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宣明论方》诸证门中62证与《圣济总录》相关内容的渊源.方法:通过列表形式对比二者在病名、病证描述、方名、方剂组成等方面的异同点.结果:《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中的62证与《圣济总录》的补遗部分仅有一个病证不同;相关病证的病证描述、方剂描述内容大致相同,但二者有简繁的差异;方名相似;方剂组成有20个完全相同,其余仅个别药味和剂量不同.结论:《黄帝内经宣明论方》诸证门中62证的内容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圣济总录》的相关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地黄饮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地黄饮子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宣明论方》,其中君药肉苁蓉、巴戟天、熟地黄、山茱萸,温壮肾阳、滋补肾阴、填精益髓;臣药附子、肉桂、麦冬、石斛、五味子,保养真元、滋阴敛液;佐药远志、石菖蒲、茯苓,豁痰开窍;使药薄荷、生姜、大枣和其营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呆病的范畴.A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病理环节,且因其发病隐匿,进程不可逆,危害大、致死致残率高.基于中医理论的中药复方在治疗AD中具有独特优势.近年研究表明,地黄饮子临床治疗AD具有明确疗效,其药理作用机制包括保护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改善能量代谢、抗氧化、调节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beta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加工和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protein,Aβ)代谢、抗神经元凋亡、调节神经递质、保护突触结构与功能及抗炎作用等多个方面.本文总结近年来地黄饮子治疗AD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伤寒论》 “热利三证”浅谈
编辑人员丨2023/8/6
《伤寒论》中的热利是指临床以身热、里急后重感、腹痛、大便反复、痢下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伴随口渴、口苦、汗出、肛门灼热感的疾病.其病位首要在胃肠,病因首要是肝郁脾虚、热邪壅塞大肠.中医又将其归属于痢疾、泄泻、肠澼、肠风等范畴[1].《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指出热邪为下利的主要病理因素.《素问·宣明五气》谓:“大肠小肠为泄.”指出下利病病位首要在胃肠.因此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和白头翁汤三方所主均为热利,属热证;且三方均原载于仲景《伤寒论》,故而称其为“热利三证”.以下从病因、病机、方证、方药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读《素问· 气交变大论篇》领悟学科始源是创新的动力
编辑人员丨2023/8/6
《素问· 气交变大论篇》主题是以五运之气的太过不及和德化政令等变化,论述自然环境对疾病和事物的影响及关联.我们从三个方面对《素问· 气交变大论篇》进行探讨:①岁运太过不及所致证候病机.明确五运太过不及、生克制侮的总体病机,观象应作为辨证诊病的主体依据.②通达宣明之道.道法自然秉象而思,必无妄动为常.③继往圣开来学,创新为第一要务.结合笔者早年对传染病和流感H1 N1的研究和经历,认为独立思考的创造性缘自文化的自觉,探究学科始源是创新的动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典名方地黄饮子的古代文献考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经典名方地黄饮子现代临床应用广泛,治疗多科疾病,尤其是内科病中的神经系统疾病较多,临床疗效确切,但目前尚未转化成中成药制剂.故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记载地黄饮子的中医古籍文献,筛选、整理出有效数据254条,涉及中医古籍144部,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了地黄饮子的历史发展源流、主治病证、制方原理、用药剂量、制剂方法、煎服方法等,以期为经典名方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古代文献证据支持.研究发现,地黄饮子出自金代医家刘河间所著《宣明论方》,由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藏菖蒲、远志12味药物组成,主治喑痱.后世记载的地黄饮子多遵从《宣明论方》中的方剂组成和主治,且临床应用有所扩展,在有主治病证记载的199条文献中,喑痱最多,约占总病证的一半;其次为中风,约占五分之二;亦用于暴喑、痿证、眩晕、遗尿等病证.地黄饮子治疗病证范围较广,但病机总属“肾中水火俱亏”.其制方独特,上下并治,标本兼顾,尤以治下治本为主.在有药物用量记载的56条文献中,约有三分之一继承了《宣明论方》的记载:“等分,上为末,每服3钱.”药物用量总体偏轻.制剂多为汤剂、煮散,在煎服方法上主张“浊药轻投”“数滚即服”“不计时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月经过多源流考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月经过多之名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称"月水来过多".金代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首次将"月水过多"作为病名单独列出.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将月经过多病机分为血热、痰多、血虚,奠定了该病辨证论治的基础.月经过多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气虚不摄、血虚不固、血热妄行、虚寒不摄、情志内伤、痰湿阻滞,治法以益气摄血、补血养阴、滋阴凉血、温经止血、疏肝健脾、化痰祛湿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刘完素原著探析大秦艽汤证治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大秦艽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历代医家对本方的病机及方义看法不一,但结合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和《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的相关论述,大秦艽汤证治当为风中经筋,病因病机为血弱而致卫外不固,"虚邪"乘虚中于经筋,风郁卫气,卫郁化火,出现筋挛之象,筋体阴而用阳,大秦艽汤立方原意即为养筋体助筋用,全方共凑养血舒筋、畅达气机、宣通营卫、扶正散邪之功,主治病症可拓展总结为"筋、气、神"三个方面从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