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完素"气有相兼"理论及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刘完素气有相兼理论指六气致病时可能有几气相兼为病,且可相互转化,形式有3种,同化指阴阳属性相同之气合而为病,异化指阴阳属性不同之气相兼为病,假化指邪气盛极产生与本质不一致的假象。基于此还可认为风、燥、湿、热、寒皆能与瘀相兼。该理论可应用于复杂疾病的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流湿润燥"理论论治淋巴瘤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流湿润燥"理论最早见于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根源于其"火热论""玄府气液""亢承制害"理论,意为使停滞在体内不流动的水液重新流动起来,运行至燥邪病所.淋巴瘤的病机变化分为津液聚而癌毒起、癌毒久而正气虚、正气虚而邪气盛三个阶段.临证时,可根据"流湿润燥"理论,分别从"宣肺利水,水精四布""健脾益气,生化有源""温肾化气,抑火升水""分利湿热,流湿润燥"四种治法论治淋巴瘤的不同阶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牟重临临床应用“病机十九条”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大都基于《黄帝内经》学术思想,临床开展使用的许多治疗大法,大都离不开《内经》的宗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的“病机十九条”,区区176字,言简而意赅,历代医家不断阐释发展,对临床起到了指导作用.如金元之刘河间对此探微阐发,著就《素问玄机原病式》,即以病机十九条为纲,将病证分“五运本病”与“六气为病”,进一步论述了每种病证的机制及其治疗原则,并从其中发现病机属于“火热”者几过大半,结合临床感悟,创立了历史上有名的河间“火热论”学派,推动了金元四大家的形成,为后世医家之楷模.牟重临主任中医师现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临诊50余年,对《内经》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笔者有幸随诊多年,现将牟师运用“病机十九条”的相关医案整理,举隅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概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它是因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本病依据其症状属于中医“鼻鼽病”范畴,也有“鼽嚏”、“鼽水”之称.早在金元时期,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对鼻鼽的证候做出描述:“鼽者,鼻出清涕也.嚏者,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据保守估计全球的AR患者超过5亿.在我国2004-2005年进行的随机抽样电话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1个城市AR自报患病率平均为11.1%[1].在治疗方面西医主要以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抗胆碱药等西药为主,其临床即刻缓解效果明显,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另外还有针对AR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因其依从性和安全性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多,故不推荐为AR的首选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众多,主要以中药口服、熏蒸及针灸等为主要手段.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专家组2015年发布的最新《变应性鼻炎临床实践指南》也提出针灸可作为AR的一种治疗方法[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针灸疗法尤其突出.现将近5年来针灸治疗AR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病机辨识理论源流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先秦两汉时期已将审察病机作为诊疗的核心,并形成以辨病机为核心的疾病诊断和论治体系,以《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为典范,《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具有丰富的辨识病机论治病证的实践范例.隋代《诸病源候论》系统整理各病的病因病机病症,便于临床病机辨识.金元时期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玄机原病式》,从运气的角度专篇阐发病机,对“病机十九条”进行增补,并以其为纲,继承与发展了病机辨识体系.明清时期病机的概念变得宽泛,四诊以察病机为目的,治法方药基于病机拟定,外感病的辨识病机论治的体系进一步完善,病机在诊治中的重要性成了更多医家的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口苦症的病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口苦病机相关论述,以冀为口苦的中医研究和治疗开拓思路.[方法]运用分析、对比、总结等方法,系统回顾《黄帝内经》《伤寒论》《素问玄机原病式》《景岳全书》等医著中口苦病机相关论述,分析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总结出口苦病机,并附验案一则.[结果]《黄帝内经》《伤寒论》《景岳全书》中认为的口苦病机都与肝胆邪溢有关,只是在病因角度有所不同,《内经》偏向于情志失畅而《伤寒论》偏向于外邪侵袭,《景岳全书》则强调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等阴血虚证影响肝胆气机,导致"肝胆邪溢"而口苦.《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心热则口苦"的说法虽然影响广泛,但其论证过程似有瑕疵.所举医案中张光霁教授亦用清利肝胆法治疗口苦,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针对口苦病机,历代医家虽然众说纷纭,但口苦病位在肝胆、病机关键为"肝胆邪溢"是其大体共识,疏肝利胆法应当贯穿治疗口苦症的始终.整理、分析、总结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口苦病机相关论述,可为口苦的中医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六气学术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探讨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六气学术思想之精要.其撮《内经》之要,发展《内经》运气病机之理论,首创"燥"气病机一条.摒弃传统运气机械推演形式,倡导"类推运气造化之理".采用"比物立象"之法,以五运六气为纲,将病症分为"五运主病""六气为病",阐明脏腑病症生化之律,详论天地自然运化之理.对《内经》"亢害承制"论提出新见解,治病重视六气标本之化.传承发展了五运六气理论,促进了运气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对后世医家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开玄通络之桂枝汤
编辑人员丨2023/8/5
自刘完素提出玄府理论后,玄府理论就一直指导着眼科临床.玄府作为一种万物皆有,通行气液的通道,其本身内涵丰富,经后世医家拓展后广泛应用于心、脑、眼部、肺部、脾脏、肾脏、皮肤等多个系统.《素问玄机原病式》明确提出了目无所见的原因是玄府有所闭合,至此眼科玄府成立.桂枝汤除了治疗表虚汗出的外感疾病外,在调和阴阳方面也颇有奇效,这也是桂枝汤衍生出许多伤寒变方治疗内科疾病的原因.根据眼部的生理病理特性,笔者大胆提出桂枝汤作为眼科开玄通络的基础方,希望能为玄府理论指导眼科临床应用提供一些新思想,使玄府理论更好地指导眼科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玄府理论对代谢疾病治疗的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玄府一词出于《黄帝内经》,意指"汗孔".其涵义在金元时期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得到延伸扩展,意指遍布人体周身内外的一种细微结构.结合古今研究,可概括出玄府具有 4个生理特性:遍布周身、结构细微、主司开合、以通为用.诸多病变的产生皆与玄府郁闭有关.玄府理论是中医病机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多学科的治疗有指导作用.虽然在金元时期就已经有了对于玄府的详细描述,但是关于玄府的论述在后世医学典籍中并不多,直到近现代有关玄府的研究才逐渐增多,逐渐得到医家的重视.目前对玄府理论的研究尚不成熟,但是在现代研究中逐渐得到医家的认识,玄府与眼病、鼻病、皮肤病、脑病等多科疾病均有关联,以玄府为基础立论辨证,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其与气血津液的关系密切,现代医家认为其与人体代谢之间有较大的联系,从玄府入手,治疗代谢疾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从历史渊源、现代研究进展对玄府的认识进行了一些提炼,在此过程中,结合临床,对于从玄府角度治疗代谢疾病产生了一些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浅析刘完素五运六气学术思想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从补充五运六气病机、创立"火热论"及创建"亢害承制"辨治体系三个方面浅析刘完素五运六气的学术思想.经分析认为,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遵循天地五运六气变化之理,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创立了"火热论",补充发展了病机理论;依据六气之间五行的承制关系,提出"兼化""反兼胜己之化""泄其过亢之气",创建了"亢害承制"辨治体系.刘完素尊古而不泥古,发展了病机理论的同时,传承了五运六气之学,对临床辨析病机及治疗疾病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