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知识元标引与知识图谱探析《经方实验录》"病脉证并治"思维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经方实验录》标引逻辑数据及其知识图谱图数据库,探析中医医案蕴含的"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方法 基于知识元理论深度标引《经方实验录》,将标引结果转化为逻辑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构建知识图谱图数据库,基于"病脉证并治"逻辑思维进行多维度的可视化分析.结果《经方实验录》标引知识体 217 个,知识元 1 378 条,语义 3 127 个,语义关联1 265 个,其中病因病机的语义关联数量占比 43.73%.曹氏百则医案共计 145 诊次,六经病证和内伤杂病的案例数相近;重视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证候表现、脉象为辨证主要依据,病因病机是论治的关键点.标引建立的"辨治关系""传变""方证关系"等语义关联,连接Neo4j构建知识图谱图数据库,清晰直观地呈现病证演变与辨证论治过程,通过Cypher语句精准查询并可视化"病""脉""证"等知识内容.结论 从"病脉证并治"视角深入到知识元及语义层级研析医案,呈现临床"病脉证并治"的复杂性、整体性与动态性,是开展中医医案知识推理、发现与创新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曹颖甫辨治妇科病学术思想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根据《金匮发微》中关于妇人病的篇章以及《经方实验录》中的妇科医案,总结曹颖甫辨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曹氏认为,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大多以脾虚为本、水湿为标,且水血相杂,湿瘀并见,以及津血易亏,寒热各异;并引申"水分""血分"作为其独特的辨证理论,具体可归纳为妊娠病血少水易多、产后病水血均易少、杂病水血各不同.其应用经方辨治妇科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妇科病的诊治提供思路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基于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含量测定文献的中药处方用量控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葛根芩连汤四味组成中药处方用量与各自煎煮液中主要药效含量的预测模型,为中药处方用量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0篇,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录入Excel表,分别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广义线性回归进行建模及评估,对葛根芩连汤两种配伍比例(5∶3∶3∶2和8∶3∶3∶2)下葛根素、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甘草酸含量进行预测及对比,并对煎煮过程中各药味间相互作用模拟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葛根素、甘草酸的神经网络回归模型与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组合最优,建立药效组分含量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及模拟曲线分析结果均显示葛根芩连汤8∶3∶3∶2用量配伍比例更为合理,更能体现组方原则,符合经方原义.结论 本模型从处方量与药效组分含量的角度为葛根芩连汤组方用量合理性验证提供了一定的客观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方大家后世师表 ——纪念曹颖甫先生遇难八十周年
编辑人员丨2023/8/6
曹家达(公元 1868 ~ 1937年),字颖甫,清末至民国时期著名中医临床家和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称之为"一个纯粹的经方家",黄煌教授赞扬他是"一位具有近代科学思想的学者型中医". 曹颖甫擅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常一剂知、二剂愈,甚至覆杯而愈,有"曹一帖"之誉. 他培桃育李,滋兰树蕙,弟子章次公、秦伯未、程门雪、丁济万、严苍山、张赞臣等,都成长为中医界的栋梁. 他有《曹氏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等医著传世,《经方实验录》是由门人姜佐景整理的临证实录,封面上有曹颖甫身着老式衣帽的头像,须眉俱白,面庞清瘦,目光如炬,可亲可敬.他兼通诗文书画,还给后人留下了《梅花诗集》《气听斋骈文零拾》《评注诸子精华录》《汉乐府评注》等文学作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经典文献中的医案因子传承与源流辨证新论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经典文献中的医案意指医者在诊察患者过程中经由临床辨证思维与诊疗时作追踪的具体记录.历代文献中均有代表性的医案著作,不同时期的医案著作有其不同编纂方式与书写体例,在中国医学史上也各有其代表性意义.本文挖掘探源中医医案的因子传承与源流辨证,即《史记》是最早的中医医案记录,《普济本事方》则以医案作为临证经验的论述佐证,《伤寒九十论》是中医学首部记述性医案的著述,《小儿药证直诀》是最早的儿科系统性病案汇编,《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书,《名医类案》搜罗诸子百家医案而成为最早的中医病案著作,《临证指南医案》是温病学重要的医案著述,《古今医案按》开创了全面评述古今医案的先河,《经方实验录》则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伤寒论》经方医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炎症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痛痹要方乌头汤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乌头汤缓解NP的炎症网络调控机制.前期基于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小鼠模型,通过全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SNL发病相关基因集及乌头汤干预SNL药效相关基因集.本研究中“疾病基因-药物效应基因”互作网络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乌头汤的镇痛网络靶标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富集显著性最高(P=4.04E-12),其中AKT激酶、MAP激酶的激酶4(MAP kinasekinase 4,MKK4)、终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转录因子AP-1 (JUN)与N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神经炎症密切相关.基于SNL大鼠模型的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乌头汤可显著升高SNL大鼠的机械痛阈值(P<0.01)和冷痛阈值(P<0.05);机制层面的验证结果表明,SNL大鼠术后脊髓组织中AKT、MKK4、JNK和JUN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01);乌头汤可上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AKT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P<0.001),并降低促进神经炎症的MKK4、JNK和JUN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P<0.01).上述结果表明,乌头汤可有效缓解SNL大鼠的疼痛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KT-MKK4-JNK-JUN信号轴而缓解神经炎症.本研究丰富了经方乌头汤治疗痛痹的科学内涵,也为基于NP发病机制的多靶点镇痛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方法学示范.本研究中的动物实验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CNKI数据库的百合地黄汤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近30年来以百合地黄汤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分析百合地黄汤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后期该方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资源总库收录的198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以百合地黄汤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发文量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数据库、文献学科分布、被引频次、期刊及载文情况、作者及发文情况、文献发表机构、基金资助和关键词等情况.结果:共检索有效文献301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近两年有所减少;文献主要以学术论文为主,临床应用较多,实验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医内科学等领域,占总文献量93.7%;百合地黄汤在治疗抑郁症、更年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类型的论文被引频次较高;核心期刊共38种,载文198篇,占总文献量65.78%;浙江中医药大学管家齐和包素珍对百合地黄汤的研究较多,发文被引频次较高;受基金资助的论文较少(13.95%),以省部级为主(47.62%);共提取关键词954个,其中频数≥5的高频关键词27个.结论:百合地黄汤的研究学术论文总体数量较少,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和核心研究机构,研究内容以治疗失眠和抑郁症的临床应用为主,且利用现代研究技术较少,所以对于百合地黄汤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匮要略》鳖甲煎丸临床应用的古今文献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系统梳理《金匮要略》鳖甲煎丸的历代衍变情况、古今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在现代的应用转化情况,一方面为鳖甲煎丸的二次开发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为经典名方的转化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与整理鳖甲煎丸的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对鳖甲煎丸的古代及现代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其源流、方义衍变及主治病证变化情况.结合市场调研,对鳖甲煎丸的市场转化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其研发过程及市场应用情况.结果:自《金匮要略》后,鳖甲煎丸在历代均有流传,但其变化不大,治疗疾病单一,为治疟母的专方.从药物剂量比来看,鳖甲煎丸中鳖甲和赤硝为主药,并重用虫类药.现代文献分析发现,鳖甲煎丸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实验研究,均主要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调研发现,鳖甲煎丸在由经方转化为中成药时,其思路基本为“尊古”,其组成、用量、制法等基本遵循了《金匮要略》中原方的记载.中成药制剂已被收录于多个疾病诊疗、用药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对比其他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鳖甲煎丸的临床应用较广,成本较低.结论:鳖甲煎丸在古代为治疗疟母的专方,现代则多用来治疗肝纤维化等肝脏疾病,疗效确切.此外,鳖甲煎丸已成功地转化为现代中成药制剂,并在市场上得到较好的反应,为其他经典名方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曹颖甫运用大承气汤治验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曹颖甫先生一生研究仲景学说,擅长使用大承气汤.通过对曹颖甫及其门人撰写的《经方实验录》中大承气汤医案的分析,归纳总结曹颖甫先生对大承气汤运用的经验以及临床辨证思路.先生临床治病求本,紧抓病机,通过细查舌苔推测疾病转归,并指出阙上痛为阳明浊气上冲所致,善用大承气汤祛邪,使经方圆机活法,获得很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曹颖甫运用经方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根据近代名医曹颖甫的《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及其医案,总结曹颖甫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特色.曹颖甫诊治肺系疾病以脏腑辨证为依据,以肺脏为主线,治感冒、咳嗽等以调气机为主,恢复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肺痈、肺痨、肺痿等病变,以复其形质、调节脏腑功能为主,参考五行生克、脏腑传变规律,以补土生金、健脾益肾等为法.且法于张仲景,善抓主症,方证对应,活用经方,为肺系疾病的辨证论治和经方运用提供了宝贵思路和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