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挖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为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共享门诊的1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11个亚主题.①参与共享门诊的驱动因素:寻求释疑和解惑;寻求支撑和希望.②感知参与共享门诊的益处:感受高效和便捷;减轻孤立感,增加安全感;减少病耻感,提高自我效能;获得启示和经验,改变生活方式.③参与共享门诊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医学术语晦涩难懂;部分特殊群体不适用;分享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和顾虑;交通不便和时间冲突.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提高医护人员的培训技能,解决共享门诊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促进共享门诊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杭州市某男同性恋浴池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男同性恋浴池男男性行为者(MSM)的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MSM人群中开展有效预防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杭州市某男同性恋浴池开展横断面调查,招募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性行为的MSM,通过一对一调查收集人口学和性行为等信息,并开展HIV抗体检测,分析HIV抗体确证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接受调查共465人,已婚/与女性同居者占68.39%,艾滋病知识整体知晓率达90.97%;HIV抗体确证阳性48人,抗体阳性率为10.32%,平均年龄为(38.29±10.86)岁。多因素分析显示,近半年有群交史( OR=2.80,95% CI:1.06~7.41)以及自我认为可能/不知道感染艾滋病( OR=3.55,95% CI:1.77~7.11)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近半年去浴池2次及以上( OR=0.49,95% CI:0.25~0.96),近半年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 OR=0.47,95% CI:0.23~0.93)以及知晓同性性伴侣的HIV感染情况( OR=0.43,95% CI:0.21~0.88)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男同性恋浴池MSM有较高的艾滋病感染率,群交行为、不知晓同性性伴HIV感染情况以及自我认为可能有感染艾滋病风险等是该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应关注首次去浴池活动的MSM,并加强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终末期肺癌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和态度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调查终末期肺癌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终末期肺癌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深入访谈,以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及组织,提炼并对主题进行解释。结果:终末期肺癌患者对ACP的认知提炼出2个主题:缺乏ACP相关知识、ACP的确定时间存在较大分歧;终末期肺癌患者对ACP的感受提炼出3个主题:ACP的认可度较高、设定ACP会增加消极的情绪、质疑ACP的作用。结论:终末期肺癌患者对ACP的认可度较高,但仍存在较多误解。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建设,消除其心理顾虑,帮助其实现对未来临终治疗、护理需求的预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牡丹名实再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通过对古代相关医药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并以古代考据学研究成果、文艺作品以及观赏牡丹的栽培时间作为旁证,对牡丹名实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考辨。经研究得出,初唐以前,牡丹主要是紫金牛属植物的名称;古代药物名实之间不完全是一对一的关系,一对多的情况也十分常见,通过开展相关考证可以为中药学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医院职务发明专利紧急转让案例实践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目前我国医院职务发明专利转化多种模式并存,但大多为单位间一对一许可或转让,耗时长,难以迅速实现产业化。本研究聚焦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特定时期医院如何实现疫情防控相关专利高效转让。方法: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运用普通许可(即一项专利同时或者先后许可给多家企业)模式实现专利转让的成功经验,探讨普通许可模式对转化医学的重要价值。结果:快速有效地将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和产品,平衡各方利益,形成"共赢"局面。结论:妥善运用普通许可模式,能够使医院职务发明专利快速转化、高效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Sandwich教学法联合风险管理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在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Sandwich教学法联合风险管理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8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的实习护生40人为常规组,接受传统一对一教学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4月在本院的实习护生40人为观察组,在教学过程中应用Sandwich教学法联合风险管理策略。比较2种带教模式下护生的实习考核成绩、对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学习动机评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完成带教后,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模式总体满意度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肺癌化疗护理教学中应用Sandwich教学法联合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提升护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护生的考核成绩与满意度,值得完善并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北京市丰台区疫情期间集中隔离场所医学观察人员及医务人员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市丰台区集中隔离场所的医学观察人员及驻点医务人员的相关特征,为局部疫情快速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0月18日至11月26日期间丰台区集中隔离观察点、医学观察人员、隔离点医护人员信息,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疫情期间,北京市丰台区共启用10个集中隔离观察点,共计2 434人纳入集中医学观察,以次密接人员管控(53.2%)最多。隔离点平均使用天数为(31.30±6.73) d,155名医务人员参与了集中隔离工作。医务人员主要来自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8%),专业背景以护理专业(48.4%)和临床专业(41.3%)为主,进点前有隔离点工作经验的人员占23.9%。每百名管控人员配备的医务人员平均为(6.23±2.98)人,高于国家100∶4要求( t=4.74, P<0.01)。后续病例均在医学观察期间检出,未发生隔离点内交叉感染。 结论:集中隔离观察点是精准防控疫情的重要环节,要及时总结集中隔离点的实战经验。基层医护人员是开展隔离点工作的主力军,老带新、培训演练、应急预案等是妥善处置隔离点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方式,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一对一"包点指导可以有效弥补专业人员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导师制莱斯特评估包教学模式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导师制莱斯特评估包(LAP)教学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方法:以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某大学五年制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学员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以在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的学员作为试验组,在北京市其他社区教学基地实习的同班学员作为对照组。按照中医全科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培训方法,试验组学员采用导师制LAP教学模式,即采用团队集中授课、每周1次LAP案例讨论和门诊“导师制”一对一LAP带教的教学方法。培训1个月后,采用赋分后的LAP评分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后,两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预期照顾和病历记录7个条目得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t值分别为4.23、5.06、8.94、4.85、3.99、1.04和5.13,试验组 t值分别为11.86、2.85、12.42、13.61、6.29、4.83和5.63,均 P<0.05);试验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和预期照顾得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66、2.83、5.67、8.13、2.76、2.52,均 P<0.05)。培训后,病史采集条目中,试验组学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RICE的识别和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66、7.35和2.66, 均 P<0.05);解决问题条目中,试验组临床资料的应用、综合分析力和个人能力局限性得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4.32、3.38和2.26, 均 P<0.05);患者管理条目中,试验组总体管理方案、医患协作、消除疑虑、复诊/随访和患者对管理方案的理解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03、2.07、2.43、3.15和2.17, 均 P<0.05)。 结论:导师制LAP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是一种适用于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8名向男性提供性服务的男性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预防服务需求的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为换取现金或物品而向男性提供性服务的男性(MB)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及对预防服务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用非概率目的性抽样方法,对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访谈。结果:共访谈28名MB,年龄20~67岁,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6名已婚,户籍来自15个省,性取向多样化,主要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流动。入行主要为经济原因,依靠会所和个人网络寻找顾客,同伴口口相传为主获取知识和技能。性服务对象除男性同性恋外,5/28同时为男性异性恋、 6/28同时为女性提供性服务。但半数以上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12/28有药物滥用史。3名已知感染了HIV仍然在做MB。简单、直观的宣传更受欢迎,接受相关健康服务时首先关注保护隐私。结论:MB群体在HIV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强化针对MB人群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入职护士在规范化培训中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新入职护士在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更完善的规范化培训方案提出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新入职的12名护士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应用C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新入职护士在规范化培训中的真实体验,提炼出6个主题,包括职业认同感、心理应激反应、生理应激反应、职业价值观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强、收获与成长。结论:护理管理者与教育者应进一步完善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帮助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从而胜任岗位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