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溴东莨菪碱联合双氯芬酸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丁溴东莨菪碱联合双氯芬酸的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结石性肾绞痛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足量的抗菌药物以及静脉滴注丁溴东莨菪碱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氯芬酸钠肌内注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0.5 h后,对照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8.37%(38/4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8.84%(21/43)(χ 2=8.384, P<0.05),但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62±1.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1±0.84)分( t=4.394, P<0.05);治疗1 h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以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8.60%(8/43)和20.93%(9/4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65%(2/43)和4.65%(2/43)(χ 2=7.394、8.769,均 P<0.05);两组患者经过二次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结石性肾绞痛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肌内注射治疗的镇痛效果显著快于直肠给药,但是该治疗方法不良反应较多,并且疗效维持时间较短;对于结石性肾绞痛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的安全性较高,并且疗效稳定持久,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血清KIM-1、clusterin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清肾损伤分子1(KIM-1)、丛生蛋白(cluster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236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8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KIM-1、clusterin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92% vs. 77.97%, P<0.001);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结石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观察组的肾绞痛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治疗前的血清KIM-1与cluster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KIM-1水平升高,clusterin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KIM-1低于对照组,cluster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结石患者,能够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避免了对肾脏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加速结石排出,减轻患者疼痛,值得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颠茄草药材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建立颠茄草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及 7 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Ultimate?X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柱温为 30℃,进样量为 10μL.以硫酸天仙子胺峰为参照,建立 16 批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值筛选主要差异成分.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 7 个主要成分含量.结果 16 批药材样品指纹图谱共标定了 13 个共有峰,相似度为 0.939~0.993.经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16 批药材样品均可聚为 3 类,变量重要性投影值筛选出 13 个差异成分,其中 7 个已知.东莨菪苷、绿原酸、氢溴酸东莨菪碱、硫酸天仙子胺、东莨菪内酯、芦丁、三叶豆苷质量浓度分别在 5.04~151.18μg/mL、5.11~153.41μg/mL、4.63~138.79μg/mL、5.91~177.22μg/mL、5.03~150.90μg/mL、5.00~149.98μg/mL、5.97~179.1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 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00.82%,102.22%,101.55%,101.98%,101.50%,100.34%,100.17%,RSD分别为 2.00%,1.37%,2.53%,1.11%,2.73%,2.14%,1.17%(n=9).7 个成分含量分别为 0.32~0.81 mg/g、0.68~1.01 mg/g、0.33~0.46 mg/g、1.57~1.99 mg/g、0.37~0.64 mg/g、0.35~0.79 mg/g、0.74~1.90 mg/g.结论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明确了颠茄草药材部分差异成分,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的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收集2016年1月 ~2017年7月3695例使用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的有效病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原因、用药天数、联合用药、高风险因素,丁溴东莨菪碱引起不良反应的名称、类型、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丁溴东莨菪碱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22%,高风险患者用药较为普遍,使用率达44.36%,高风险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低风险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24%,相差7.63倍.联合用药较为普遍,存在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病例占1.98%.结论: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要求,关注高风险患者与联合用药,降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确保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丁溴东莨菪碱联合坦索罗辛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分析丁溴东莨菪碱联合坦索罗辛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304例肾结石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52例.对照组在ESWL后给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结石完全排出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肾绞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溴东莨菪碱联合坦索罗辛辅助ESWL治疗肾结石可以有效缩短结石完全排出时间及肾绞痛消失时间,降低肾绞痛疼痛程度,同时不增加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丁溴东莨菪碱联合坦索罗辛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丁溴东莨菪碱静脉滴注联合坦索罗辛口服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54),对照组行丁溴东莨菪碱辅助ESWL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4,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21±0.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VAS评分(4.75 ±0.63)分(t=7.935,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6.30% (52/5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71.43% (30/42)(x2=6.712,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为(10.86±1.54)d,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7.02±1.25)d(t =7.468,P<0.05);观察组结石排出时间为(9.01±1.53)h,明显低于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13.25±2.21)h(t =8.035,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52、0.185,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为(11.64±1.75)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CRP水平(18.94±2.03) mg/L(t =7.008,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为(13.95±2.01)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水平(20.76±3.18) mg/L(t =7.0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6.19%(x2=9.572,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行丁溴东莨菪碱静脉滴注联合坦索罗辛口服辅助ESWL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性定量检测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7种化学药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17种抗消化性溃疡化学药物(丙谷胺、米索前列醇、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溴丙胺太林、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MS/MS),色谱条件:Shim-pack XR-ODSⅡ(2.0 mm×75 mm,2.2μm)色谱柱,柱温20℃,以乙腈-0.1%甲酸溶液(含7 mmol/L的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ESI+)或乙腈-15mmol/L的乙酸铵为流动相等度洗脱(ESI-),流速0.25 ml/min.质谱条件:ESI源,多反应检测(MRM)模式,以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对之间的相对丰度定性,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定量.结果 在上述色谱及质谱条件下,17种化学药物分离度良好并在一定检测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1),平均加样回收率在81.5%~102.7%,17种化学药物含量重复性试验RSD<3.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抗消化性溃疡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溴丁基东莨菪碱对骨髓微血管损伤的防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喘灵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 丁溴东莨菪碱和苦杏仁苷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测定止喘灵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丁溴东莨菪碱和苦杏仁苷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28℃,流速为1.0 mL/min,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含0.05%三乙胺和0.0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调节pH至6.0),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7 min时3%A,7~26 min时3%A~58%A,26~29 min时58%A~3%A,29~34 min时3%A,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盐酸麻黄碱、丁溴东莨菪碱和苦杏仁苷质量浓度均在0.3~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6%,99.19%,98.71%,RSD分别为2.58%,2.11%,2.25%(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止喘灵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东莨菪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溴丁基东莨菪碱对骨髓损伤影响的电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用 60Coγ线一次全身照射10Gy,造成骨髓严重损伤。于照射后即刻、6、24、72小时腹腔注射溴丁基东茛菪碱5mg/kg体重,进行治疗。对照动物和治疗动物骨髓的电镜观察结果证明:溴丁基东茛菪碱治疗可以减轻血窦壁的退变、断裂、破坏,促进血窦损伤的修复;早期降低网状吞噬细胞吞噬活动,减少出血;减少纤维、基质的退变、破坏;造血细胞周围基地比较“清洁”;促进造血细胞的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