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磁共振影像组学和语义特征对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的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传统MRI序列及增强检查,提取多模态高通量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语义特征,使用不同的机器学习分类器构建不同的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来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SBM).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101名患者的多参数MR图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由两位资深医师标定肿瘤感兴趣区,然后对每个序列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后进行组合,共提取428组影像组学特征.为消除人为标定差异,进行组内相关系数一致性检验,并运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选取最具相关性的特征,然后进一步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筛除冗余特征.本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及K近邻四种算法建立分类模型.结合放射科医生评估的七项语义特征,通过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分析去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语义特征.然后结合组学特征建立综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最终,评价各模型的诊断能力,以确定最优分类器.结果HGG及SBM患者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中L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最高,训练集与测试集分别为0.90和0.90.语义特征建立的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性能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82和0.87.语义特征联合影像组学评分后采用逻辑回归建立的模型性能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91和0.92.结论本研究使用影像组学机器学习分类器并联合其他图像语义特征绘制列线图对HGG及SBM进行鉴别,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临床决策和实践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子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一级预防措施。随着中国HPV疫苗应用的加快,开展HPV疫苗应用的真实世界研究(RWS)能够指导疫苗的合理应用,对于中国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策略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长三角宫颈癌及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防控联盟和长三角免疫规划一体化项目组组织专家制定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本文基于中国医疗信息化和HPV疫苗接种现况,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文献和案例,阐述了HPV疫苗接种和评价的数据链,介绍了RWS的研究设计、研究方向、数据库建设、数据治理和统计分析,对开展HPV疫苗RWS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专家建议,旨在指导HPV疫苗应用的RWS,促进中国真实世界证据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疾病年轻化,心脏病患者行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 [ 1] 。术前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风险评估,以明确合适的手术时机,并针对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做好应对措施,尤其需要熟知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及其相应的数据解读。在现有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中,超声心动图可以直接或间接评价心功能、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三要素,是一种无创、直观、重复性好的方法,因此应用超声心动图可提高术中循环功能监测和管理的准确性。一项纳入214例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的使用对40%的患者产生显著影响,如改变了药物或手术治疗、证实诊断,避免了有创性肺动脉导管监测;而在有TEE最强指征的患者和手术中,该比例更高 [ 2] 。其中将TEE对围术期决策的影响分为:主要影响,即治疗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改变麻醉或手术治疗决策、有临床意义的术后评估;次要/有限影响,即改变药物治疗、消除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可能原因、代替更具侵入性的装置来评估心脏功能 [ 3] 。在非心脏手术的高危患者中,TEE或TTE检查最常见的术中诊断是低血容量、低射血分数、局限性室壁运动障碍、瓣膜病、右心室衰竭或肺栓塞。低血容量的典型征象有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射血分数增高,乳头肌"亲吻征",扩容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但心脏病患者的左室可能比原有扩大或缩小,应注意术前测量基础值。在严格把握禁忌证的情况下,TEE不影响术野及手术操作,更加适合术中使用。TEE探头频率较TTE探头高,检查时离心脏更近,因而图像更加清晰,同时获得的临床信息还往往能对其他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如中心静脉导管或肺动脉导管起到补充作用。现就TTE和TEE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和进展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苍芷消渊散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苍芷消渊散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放射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全部患者均行鼻内窥镜手术以消除病灶,对照组术后给予鼻咽冲洗,同时口服克拉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苍芷消渊散。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随访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改良Lund-Mackay内镜评分量表(Modified Lund Mackay Postoperative Endoscopic Score, MLMES)分别从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嗅裂的黏膜炎症状态、黏液性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进行评分,采用糖精试验进行纤毛传输速率的检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64.4%(29/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79, P=0.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塞、鼻甲肿大、鼻腔分泌物、嗅觉减退、头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558、5.582、5.367、7.442、7.115, P值均<0.01),MLMES评分低于对照组( t=4.762, P<0.01),纤毛传输速率[(4.42±0.51)mm/min比(3.87±0.38)mm/min, t=5.801]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苍芷消渊散辅助鼻内窥镜手术可减轻放射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症状,恢复鼻黏膜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3 - 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新盐碘标准执行10年间陕西省宝鸡市居民碘营养状况与其变化趋势,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落实科学补碘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 - 2015年在陕西省宝鸡市的每个县(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镇(街道,简称镇),每个镇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15户居民,采集家中食用盐盐样,检测盐碘含量;同时在每个抽中的镇各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42名儿童(年龄、性别均衡),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2016 - 2022年每个县(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镇,每个镇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非寄宿学生42人(年龄、性别均衡),采集家中食用盐盐样,检测盐碘含量,并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同时在每个镇抽取4个行政村,在每个行政村抽取10户居民,采集家中食用盐盐样,检测盐碘含量;每个县(区)在所抽取的5个镇中各抽取21名孕妇,采集家中食用盐盐样,检测盐碘含量。2013 - 2022年,与同期盐碘监测同步,采集抽中儿童、孕妇(早、中、晚孕期均衡)尿样,检测尿碘含量。盐碘含量测定采用直接滴定法,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GB/T 13025.7-1999);甲状腺检查依据《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WS 276-2007)进行诊断和分度;尿碘检测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2006)。结果:2013 - 2022年共采集居民食用盐盐样37 609份,各年度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范围分别为98.00% ~ 100.00%、94.16% ~ 99.55%、92.28% ~ 99.67%,盐碘中位数范围为22.42 ~ 26.80 mg/kg。共检查8 ~ 10岁儿童25 437人,各年度甲状腺肿大(甲肿)率范围为0.35% ~ 3.02%。共采集尿样33 270份,其中儿童21 698份、孕妇11 572份,各年度儿童尿碘中位数范围为203.70 ~ 275.47 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范围为167.65 ~ 218.57 μg/L。各年份儿童尿碘水平呈下降趋势( Z = 3.04, P = 0.002);而孕妇尿碘中位数各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 1.61, P = 0.110)。 结论:陕西省执行新盐碘标准的10年间,宝鸡市碘缺乏病监测的各项指标均达标并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儿童尿碘水平呈下降趋势,孕妇尿碘水平未见明显改变。建议宝鸡市扩大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的范围,有效开展以监测信息为导向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科学补碘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6 - 2022年宝鸡市人群碘营养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盐碘含量调整后陕西省宝鸡市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现行碘缺乏病防控工作效果。方法:收集2016 - 2022年宝鸡市碘缺乏病监测数据资料(来自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分析8 ~ 10岁儿童和孕妇尿碘含量、家中食用盐碘含量,及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测定结果。采用Mann-Kendall检验、线性趋势χ 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2016 - 2022年共检测盐样26 812份,盐碘中位数为24.09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84%(26 234/26 812)。共检测8 ~ 10岁儿童尿样17 877份,尿碘中位数为218.41 μg/L;共检测孕妇尿样8 935份,尿碘中位数为184.59 μg/L;共检测新生儿足跟血121 607份,TSH中位数为2.00 mU/L。随着年份增加,盐碘、儿童尿碘和孕妇尿碘中位数均未见明显趋势变化( Z趋势 = 1.80、- 1.50、0.30,均 P > 0.05),但新生儿足跟血TSH中位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Z趋势 = - 1.97, P = 0.048);随着年份增加,合格碘盐(盐碘含量18 ~ 33 mg/kg)、儿童碘充足(尿碘100 ~ 299 μg/L)、孕妇碘适宜(尿碘150 ~ 249 μg/L)的构成比总体均呈上升趋势(χ 2趋势 = 122.74、26.56、28.43,均 P < 0.001),但新生儿足跟血TSH > 5.0 mU/L的构成比总体呈下降趋势(χ 2趋势 = 1 634.43, P < 0.001)。 结论:2016 - 2022年宝鸡市盐碘含量、人群碘营养水平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建议加强人群科学食用碘盐和补碘的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7 - 2021年青海省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6年以来,青海省在全省2个市、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43个县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的碘缺乏病监测,并于202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为评价青海省碘缺乏病控制措施落实和儿童、孕妇碘营养变化情况,作者将青海省2017 - 2021年连续5年的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儿童、孕妇碘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巩固提升防治成果、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导师制莱斯特评估包教学模式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导师制莱斯特评估包(LAP)教学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方法:以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某大学五年制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学员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以在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的学员作为试验组,在北京市其他社区教学基地实习的同班学员作为对照组。按照中医全科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培训方法,试验组学员采用导师制LAP教学模式,即采用团队集中授课、每周1次LAP案例讨论和门诊“导师制”一对一LAP带教的教学方法。培训1个月后,采用赋分后的LAP评分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后,两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预期照顾和病历记录7个条目得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t值分别为4.23、5.06、8.94、4.85、3.99、1.04和5.13,试验组 t值分别为11.86、2.85、12.42、13.61、6.29、4.83和5.63,均 P<0.05);试验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和预期照顾得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66、2.83、5.67、8.13、2.76、2.52,均 P<0.05)。培训后,病史采集条目中,试验组学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RICE的识别和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66、7.35和2.66, 均 P<0.05);解决问题条目中,试验组临床资料的应用、综合分析力和个人能力局限性得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4.32、3.38和2.26, 均 P<0.05);患者管理条目中,试验组总体管理方案、医患协作、消除疑虑、复诊/随访和患者对管理方案的理解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03、2.07、2.43、3.15和2.17, 均 P<0.05)。 结论:导师制LAP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是一种适用于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2)接受TLTG或腹腔镜辅助根全胃切除术(LATG);(3)R 0切除;(4)完成12个月随访且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残胃癌;(2)合并其他部位肿瘤;(3)术中发现远处转移;(4)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纳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施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的118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采用腹腔镜方式的不同,分为LATG组(1 076例)和TLTG组(106例),为消除两组之间临床基线资料由于缺乏平等分布而产生的潜在偏差,使用具有以下协变量的逻辑回归模型计算倾向评分,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分期,采用1∶2倾向评分配比法对两组进行匹配,并指定了0.01标准差的卡尺宽度。主要观察指标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生活质量,包括身体症状和社会功能情况;功能评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而症状评分越高则表示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100-躯体症状量表得分+社会功能量表得分)/2。次要观察指标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术后营养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食物的耐受能力评估。分类变量以例(%)表示,采用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 x±s表示,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比较。对组内术前、术后1、3、6和12个月的营养相关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TLTG组104例,LATG组208例;两组间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LTG组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躯体症状总评分分别为(8.6±5.8)分、(15.5±8.4)分、(10.1±5.9)分和(6.1±2.4)分,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3.493, P<0.001);LATG组则分别为(9.7±6.9)分、(23.7±10.4)分、(13.3±8.3)分和(8.5±4.2)分,组内前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F=112.588, P<0.001);与LATG组比较,TLTG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躯体症状总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t=-3.653, P<0.001和 t=-2.513, P=0.012),在术后12个月时,虽然TLTG组也低于LAT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87, P=0.138)。TLTG组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社会功能总评分分别为(90.3±8.9)分、(77.5±14.3)分、(87.4±10.3)分和(91.7±6.7)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8.524, P<0.001);LATG组则分别为(92.5±6.3)分、(68.5±16.8)分、(79.8±14.7)分和(84.7±11.1)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7.975, P<0.001);与LATG组比较,TLTG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总评分均更高( t=3.543, P<0.001; t=3.216, P=0.001; t=2.235, P=0.026)。TLTG组术后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1.0±15.6)分、(88.3±8.1)分、(93.3±9.1)分;LATG组分别为(72.4±13.6)分、(83.3±11.5)分和(88.1±7.7)分,两组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LTG组与LATG组术后12个月总的体质量变化比例为[(-8.4±1.4)%比(-13.2±1.6)%, t=2.273, P=0.024]、血清白蛋白变化比例为[(-5.1±0.7)%比(-7.4±0.8)%, t=2.095, P=0.037]、餐量变化比例为[(-15.6±4.7)%比(-24.1±6.0)%, t=2.885, P=0.004]及餐次变化比例为[(20.8±7.1)%比(30.6±11.5)%, t=3.043, P<0.001],TLTG组均显著低于LATG组(均 P<0.05)。术后3、6及12个月,TLTG组患者的固体和软食的饮食比例均高于LATG组(均 P<0.05)。 结论:与LATG相比,TLTG组患者表现出更优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更快的术后营养状态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麻腰椎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筛选全麻腰椎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择期行全麻下腰椎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7 d采用MMSE和MoCA评估认知功能,2个量表评分均满足下降≥1标准差为发生POCD,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消除组间混杂偏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CD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进行可视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决策分析曲线分别对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及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9例患者,POCD发生率31.4%。匹配后2组( n=32)术中输血比率、累积低血压时间、总输液量、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受教育年限、糖尿病、既往2次及以上全麻手术史、APTT、累积低血压时间是老年患者全麻腰椎手术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构建模型式:LogitP= -15.878+0.263×年龄(岁)-0.122×受教育年限(年)+1.601 ×糖尿病+1.468×2次及以上全麻手术史+0.608×累计低血压时间(min)-0.140×APTT(s)。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0(95% CI 0.887~0.973),灵敏度0.920,特异度0.798,约登指数0.718。列线图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后,经Hosmer-Lemeshow检验得到 P=0.403,C指数为0.930,校正C指数为0.914。 结论:高龄、受教育年限、糖尿病、既往多次全麻手术史、APTT、累积低血压时间是全麻腰椎手术老年患者PO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的疾病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POC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