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耐多药结核病的近期传播相关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近期传播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海南省MDR-TB防控及临床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MDR-TB患者临床呼吸道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经比例法药敏筛选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MTB)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结合临床流行学资料,分析MDR-TB的近期传播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202例MDR-TB患者纳入研究,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18个市县(除三沙市),患者以男性为主.MDR-MTB菌株的谱系分析显示,有56.4%(114/202)为Lineage2.2(Beijing)、27.2%(55/202)为 Lineage2.1(non-Beijing)、13.4%(27/202)为 Lineage4(Euro-American)、3.0%(6/202)为 Lineage 1(Indo-Oceanic).通过遗传距离分析,发现了 15个簇的42株MDR-MTB菌株,MDR-MTB菌株成簇率为20.8%,存在一定程度的近期传播.近期传播相关因素分析显示,非农民职业、初治、未婚患者与MDR-TB的近期传播有正相关性,而高龄和吸烟史患者则与其负相关.Lineage2.2(Beijing)相较于Lineage2.1(non-Beijing)更易发生MDR-TB传播.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一步证实初治患者可能为MDR-TB的近期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海南省MDR-TB具有独特遗传多样性,但Lineage2.2仍为主要流行株,海南省MDR-TB的近期传播与非农民职业、初治、未婚、Lineage2.2(Beijing)有关,初治患者可能是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DR-TB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有望指导相关防控策略的制定,以减少MDR-TB疫情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海南省常见白蛉种特异分子特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依据形态特征对海南省常见白蛉种类进行分类,确定该地常见白蛉的种特异分子特征.方法 利用诱虫灯法,于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每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猪圈、鸡鸭圈或人房等环境,2017年8月在三沙市宿舍周围的院落、废弃的猪圈等环境通宵采集白蛉,统计白蛉数量.随机挑取白蛉样本依据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鉴别,对应标本提取基因组DNA,测定和分析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片段序列,确定种特异的分子特征.对采自海南省三沙市的白蛉应用种特异分子特征鉴定种类,并探讨其分类地位.结果 在海口市共捕获白蛉377只,隶属于2属4种,即贝氏司蛉、应氏司蛉、鳞胸司蛉和施氏白蛉;白蛉全年均有活动,密度高峰出现在6、11月.4种白蛉的mtDNA Cytb基因序列在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6,在我国分布的9种(5种为网络下载)白蛉间的差异范围为0.112~0.219.应用mtDNA Cyt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在三沙市采集的白蛉均为贝氏司蛉,与海口市贝氏司蛉间的遗传差异最大为0.049.结论 白蛉在海口市全年均有活动,有2个密度高峰;确定了海南省常见4种白蛉的mtDNA Cytb基因分子特征;基于分子特征的贝氏司蛉已出现群体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沙市某海岛驻岛官兵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三沙市某海岛驻岛官兵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测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三沙市某海岛部队的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驻岛官兵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5);人格特征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不同兵种官兵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军龄的官兵主观支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官兵社会支持和主观支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驻岛官兵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包括是否为独生子女、婚姻状况、精神质特征、神经质特征(P<0.05).结论 驻岛官兵的社会支持现状不容乐观,管理者应将军龄6年以下、工作岗位艰苦的兵种、独生子女、未婚同时有高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特征的驻岛官兵作为给予物质帮助和心理支持的重点群体,提高其感知和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省永兴岛革螨新纪录(蜱螨亚纲:中气门目)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全面调查我国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的革螨生物多样性,于2017年采集永兴岛周边土壤环境中的革螨.经形态分类学鉴定,海南省革螨新纪录有4种,分别是厉螨科的剑毛帕厉螨[Stratiolaelaps scimitus (Womersley,1956)]、巍山裸厉螨(Gymnolaelaps weishanensis Gu & Guo,1997)、力氏广厉螨(Cosmolaelaps hrdyi Sam(s)i(n)ák,1961)和寄螨科的温氏寄螨(Parasitus wentinghuani Ma,1995),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系统与应用蜱螨学实验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三沙市部分岛屿重要病媒生物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三沙市位于我国南海中北部,由于其远离大陆,地理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其病媒生物的调查缺乏系统性.作者通过近年来的多次调查,并结合以往文献报道,总结三沙市病媒生物名录.方法 自2013-2017年,连续5年在三沙市永兴岛、石岛和赵述岛对重要病媒生物进行采集和鉴定,主要通过布放鼠笼捕获鼠形动物并收集体表寄生虫,悬挂诱虫灯捕捉吸血节肢动物,依据外部形态特征并结合分子标志种类鉴定病媒生物种类.结果 采集和鉴定重要病媒生物共57种(包括文献记录的23种):鼠形动物4种,蚊7种,蝇21种,白蛉1种,蠓8种,虱1种,蚤1种,臭虫2种,蜚蠊5种,硬蜱1种,恙螨4种和革螨2种.其中按蚊属、毛蛉科、蠓科、虱目和硬蜱科的种类,以及温带臭虫、斑蠊、拟德国小蠊和蔗蠊为三沙市首次记述.结论 三沙市分布的病媒生物种类多,有相关疾病流行的潜在风险,需要加强监测与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和赵述岛鼠形动物及其携带病原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三沙市所属南海重要岛屿永兴岛和赵述岛特殊环境中的鼠形动物带毒情况,对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肾综合征汉坦病毒流行的风险进行评估,为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综合防控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年8月及2017年12月分两次利用鼠笼法和陷阱法捕捉三沙市永兴岛和赵述岛鼠形动物,解剖并采集肺、肾、肝、脾和心脏血标本,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检测上述三种病毒的核酸.结果 共捕获鼠型动物76只,其中鼠笼法捕获60只,陷阱法捕获16只,隶属2科4种,鼩鼱居多占36.67%、黄胸鼠占35.00%、褐家鼠占26.67%及小家鼠占1.67%.采集肺、肾、肝和脾标本合计76份、心脏血标本52份,因其中10份溶血严重,故仅对其余42份血进行检测.用鼠脏器标本及心脏血标本提取的R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均未检出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肾综合征汉坦病毒.结论 永兴岛和赵述岛上鼠形动物传播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肾综合征汉坦病毒的风险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省慢性病对老年家庭消费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海南省慢性病对老年家庭消费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参考和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原则,对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儋州市等地4713名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运用Keynesian和Friedman设计的计量模型,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病会显著压缩老年患者家庭的其他消费支出,对饮食消费和日常生活消费的影响不大,但对非慢性病的医疗消费影响不容忽视.受教育程度较高、经商和家庭人均年收入较高的老年患者的其他消费(较高层次)明显高于其他老年人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婚姻状态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饮食消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日常生活消费、非慢性病医疗消费和其他消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应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以及多部门协作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体系,探索慢性病单病种付费制,提高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家庭的疾病风险分担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沙市永兴岛蚊类监测与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掌握三沙市永兴岛蚊虫种类构成、密度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 为病媒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 采用诱蚊灯和人工叮咬法对永兴岛生活办公区、餐饮区、码头作业区和民工居住区4类监测点开展成蚊监测, 将监测到的成蚊种属鉴定后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共捕获成蚊2 030只,经鉴定隶属3属5种, 优势种为致倦库蚊, 其次为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和褐尾库蚊.不同监测点蚊类构成比存在差异, 生活办公区致倦库蚊构成比最高, 民工居住区三带喙库蚊构成比最高.成蚊密度在5、 6月份和8、 9月份各有1个高峰, 12月份蚊虫密度最低 (5.58只/人·小时).风险评估显示蚊类叮咬、骚扰风险为极高风险, 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及重症登革热为中等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极耐盐碱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氮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我国盐碱土面积约9913万hm2,其中pH值高于9、盐含量大于0.6%的重度盐碱地每年以1.4%的速率增长.利用固氮微生物改善植物根际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是盐碱地改良的重要方法.[目的]从来自海南省三沙市热带珊瑚岛礁的土壤中,分离鉴定自生固氮菌,为极端盐碱地改良提供候选菌株.[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16S rRNA序列测定等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分析其固氮、耐盐碱和促生长特性,盆栽试验验证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获得1株极端耐盐碱的固氮细菌DJ-1,其菌落呈圆形,菌体杆状,大小(0.5-1.3) μm×(0.3-0.5) μm,革兰氏染色阴性,与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16S rRNA序列高度同源,确定其为根癌土壤杆菌.DJ-1在pH 9、NaC1含量为1%-4%的培养基上可正常生长,能耐受pH 12、NaCl含量8%的环境.从中克隆到固氮酶基因nifH.盆栽试验结果表明,DJ-1可显著促进玉米生长.[结论]菌株DJ-1能耐受极端盐碱条件,且具有较强的固氮和促生长能力,有可能作为贫瘠盐碱耕地改良功能菌剂的候选菌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海南永兴岛发现家麻雀和家燕tytleri亚种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6至2021年,我们对海南省三沙市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相继记录到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和家燕(Hirundo rustica)tytleri亚种.经查阅相关文献(郑光美2017)后,确认二者为海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