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大型三甲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正确率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医师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正确率的因素,为提高主要诊断正确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某大型三甲公立医院住院病案首页2021年6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的数据,采用三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医师主要诊断正确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76 517份出院病历,主要诊断正确率为82.2%.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培训(第1次培训OR=1.140;第2次培训OR=2.375)、是否转科(OR=0.685)、是否在同一科室重复住院(OR=1.416)、入院病情是否明确(OR=1.326)和是否超长住院(OR=0.910)是主要诊断正确率的影响因素;而科室类型、医师数量、医师人均出院负担、医师院内执业时间对主要诊断正确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注复杂病例的主要诊断正确选择、加强科室主要诊断填写培训、制定主要诊断填写质量考核制度等,是提高临床医师主要诊断正确率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测算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的运行效率,为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复旦大学中国综合医院排行榜等。将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作为投入指标,医院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优势专科声誉得分和科研学术得分作为产出指标,政府卫生支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三级甲等医院数占比作为环境变量,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测算医院运行效率和规模收益。结果:环境变量影响我国医院运行效率( P<0.05),剔除其影响后,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运行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703、0.961和0.726。其中,4个省份的医院规模效益不变,26个省份递增,1个省份递减。 结论:纯技术效率是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而规模效率偏低会影响医院运行效率的提高,多数省份医院的规模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笔者建议医院应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规模扩张,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发挥社会、经济和环境变量的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科研效益的出国进修选派及评价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出国进修与科研效益的结合途径,完善"效益优先"的出国进修选派机制,建立出国进修与科研效益相关联的评估体系。方法:以某大型三甲公立医院45项地方资助出国进修项目为案例,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对出国进修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进修主要科研成果进行关联及建模。结果:最终两个回归方程共同组成路径分析模型:(1) SCI论文回归方程中决定系数为0.600, F=5.698, P<0.001,统计学差异显著。该路径中,对 SCI论文产出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职称( β=0.736, P<0.001)、年龄( β=-0.700, P<0.001)和进修机构( β=-0.318, P=0.031);(2)课题经费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490, F=7.608, P<0.001,统计学差异显著。该路径中,对课题经费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SCI论文( β=0.409, P=0.010)、进修国家( β=-0.342, P=0.015)及学位( β=-0.223, P=0.043)。 结论:通过路径分析,出国进修对科研效益的作用被更加精确地评估与细化。研究建立了科研效益导向的出国进修选派与项目评估结合路径,为医院出国进修科研产出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也为地方政府及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的优化及调整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浙江省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研与教学培训调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梳理和分析浙江省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在科研及教学培训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推进康复医学的发展。方法:由浙江省康复中心主导,2019年5~8月对浙江省90家公立医院进行浙江省康复医疗资源问卷调查,梳理和分析各医院康复医学近5年的科研论文、课题申请、专利及专著情况,以及2018年度的教学培训情况。结果:调研的共90家医院中有86家医院设有康复医学科,近5年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36篇,SCI/EI论文120篇;申请国家级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40项,厅局级课题204项;共申请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共主编专著19本。三级医院在科研论文、课题申请、专利发明及专著编写等方面均明显强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在近5年内尚无SCI/EI论文发表,且未中标国家级课题。三级医院中三甲医院发表SCI/EI论文的篇数占比为92.5%(111/120)。在教学及继续教育方面,三级医院承担了更多的实习生、进修生、规培医师和研究生的教学培训工作。结论:浙江省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科研与教学培训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与其他学科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以发展大健康、大康复为契机,不同级别康复机构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不同级别的康复医学科研与教学培训;结合三级康复网络,全面实施上下联动、科研互助和教学融合等多个康复发展提升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是由香港知名实业家邵逸夫爵士捐资、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建设,集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994年5月正式运营。医院共有六大院区,设有47个临床医疗科研部门,118个护理单元,核定床位数3 950张,职工7 200余人,为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目前有41个博士点和47个硕士点,设有29个临床教研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三甲公立医院青年人才科研业绩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探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开展医院青年人才科研工作相关调查,了解影响其科研业绩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人员特征在科研工作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差异,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方法:对医院45岁以下963位青年科研人员(医生、医技和科研系列)进行自编式问卷调查与科研业绩评定,重点分析人口学特征及科研动机、自我效能、团队支持和外部环境4个主客观因素对科研业绩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位、年龄、出国时间、行政职务、研究生导师、职称系列、职称等级和科室类别,对科研业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研究生导师类别、学位、职称等级、科室类别、自我效能、出国时间及职称系列等影响程度依次递减。 结论:根据调查结果,重点将影响科研业绩的预测因素作为科研工作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抓手,提出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开展精准施策和科学考核评估的人才培养体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浙江省急诊学科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状况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浙江省各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现状,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急诊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性研究,由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浙江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联合发起,组织专家制定调查表,纳入浙江省县区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及以上的综合性公立医院急诊科,调查其2020年3月9日至2020年3月15日期间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调查指标包括:医院的基本信息;急诊科参与发热门诊情况;急诊科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情况;急诊科医护支援抗疫一线情况;急诊科的防疫设施、抗疫早期防护用品供应状况。通过浙江省及各地市级急诊质控中心落实调查表的发放与回收、校对。结果:最终纳入全省11个地市的181家医院,其中三甲52家(28.7%)、三乙45家(24.9%),二甲64家(35.4%),二乙及以下20家(11.0%)。其中93家(51.4%)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49家(27.1%)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177家(97.8%)医院设置独立发热门诊,其中33家(18.6%)由急诊科单独或主要负责管理。65家(36.7%)发热门诊的医护全部或主要由急诊科支援。40.3%的急诊科收治/经治共计213例新冠肺炎病例,占全省总数的17.3%。全省急诊科共派出3 848名医护支援防疫一线,其中支援湖北253人(占全省支援总数的12.5%)。68.5%和76.8%的急诊科有备用的单独诊间和普通抢救单间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50%以上的急诊科在疫情早期防护用品不足甚至缺乏。结论:浙江省急诊学科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改善急诊科的软硬件设施,以更有效地应对日常传染病的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国外科医生对近端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的认知和治疗选择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由于近端胃癌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对其手术切除范围和消化道重建,学术界争议颇多。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外科医生对近端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的认知和态度以及治疗选择的现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1)全国范围内具有胃癌诊疗资质的公立三级甲等(省级和地市级)肿瘤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2)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职称的外科医生。使用"问卷星"平台设计关于"近端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认知和治疗选择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医生基本信息,开展胃癌手术现况,对于近端胃癌手术方式及相关细节的选择和处理,近端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近端胃切除术后相关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监测等32个问题,并通过微信向调查对象发送问卷链接。2019年7月29日至8月25日,共发出问卷76份。采用χ 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共纳入47家三甲医院,共发放调查问卷76份,回收问卷及有效问卷所占比率均为100%。对于早中期、尤其<4 cm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72.37%(55/76)的医生优先考虑行近端胃切除术,而22.37%(17/76)的医生选择行全胃切除术;90.79%(69/76)的医生认为早期AEG可以考虑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者近端胃切除术,60.53%(46/76)的医生认为T 3以下、肿瘤在4 cm以下的AEG优先考虑近端胃切除术,60.53%(46/76)的医生认为根治度较高的进展期AEG行近端胃切除术,残胃不小于1/2;若考虑抗反流效果、术后体质量恢复及临床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又容易推广,中国外科医生优先选择双通道重建;肿瘤专科医院的外科医生对施行近端胃切除术及认为Kamikawa吻合最不易被推广使用的认同率要高于省级及地市级综合三甲医院外科医生;年手术量在200例以上的外科医生对于早中期AEG选择近端胃切除术的比例高达8/9;认为"临床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又容易推广"而选择双通道重建比例较高的为年手术量在50~100例的外科医生(60.00%,15/25)。 结论:中国外科医生对于近端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总体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一般,期待未来"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的推广,可指导和优化近端胃癌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公立三甲医院变革型领导和组织认同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公立三甲医院变革型领导和组织认同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百色市某公立三甲医院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调查收集员工特征、变革型领导认知程度、组织认同感和员工绩效相关数据,利用SPSSAU和Jamovi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探究变量间的相关性和路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和组织认同对员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变革型领导认知程度通过增强组织认同感正向影响员工绩效.结论:公立三甲医院可通过构建完善的变革型领导认知体系提升变革能力,强化文化内涵建设增强组织认同感,优化薪酬分配机制提升员工绩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贵州省基层医院数字化建设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对数字化医院建设的使用状况及知晓度,推进数字化医疗健康的进程。方法:2021年4月至7月,选择贵州省9个地州市88个县市区的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和护士(当日在科)各1~2名作为现场调查访谈对象,现场填写调查问卷表格(2020年全年数据),由专人整理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4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297名,均为实名填报,其中医生152名,护士145名;24家三甲医院,122家二级以上医院;146家医院均已实施数字化信息管理。被调查者对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知晓度整体较低,其中对医院信息系统(HIS)的知晓度最高(86.5%),其次为检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41.4%)和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40.7%),对医院经营管理系统(HERP)的知晓度最低(7.7%)。2020年146家医院利用大数据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的总次数为25 428次,各家医院平均远程会诊的中位数为24.5(88.0,240.0)次。2018至2020年14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患者总数分别为50 473例、57 565例和57 907例,其中>65岁患者数分别占37.47%、41.26%和43.31%(均 P>0.05)。2020年14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利用大数据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总数量共4 242例次,中位数为257.50(96.50,958.25)例次。仅12.12%的科室有独立重症监测系统,8.75%科室的重症监测系统能自动抓取数据形成表格。96.30%的医护人员通过互联网平台参加过系统和专业的"三基"培训,每年在省内或地州开会学习及培训的次数较多,分别为282次和357次。90%以上的科室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向上级医院发起过远程会诊,并安排转诊,或接收由上级医院治疗好转的患者。科室外出会诊的医院级别以下级医院较多(69.02%)。2020年14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外出会诊的总次数为2 959次,中位数为296(185,473)次。54.79%的科室有固定服务的村庄,28.08%的科室有固定服务的人数或户数。中位出诊最远距离为52.5(30.0,80.0)km,中位出诊平均距离为30.0(20.0,50.0)km。54.88%的医护人员认为出诊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精力不足及服务群体或地区过大。90%以上的医护人员参加过云学习、云培训,大部分人认为云学习、云培训对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机构服务效率的提升幅度较大(分别为71.04%和67.01%),同时医护人员认为"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从各方面给医疗机构带来了优势,但也存在村医对互联网医疗设备使用率低、农户对远程医疗和流动医院接受程度低等问题。 结论:贵州省基层公立医院均已实施数字化信息管理,被调查医护人员对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知晓度整体较低,医院利用大数据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状况参差不齐;医护人员使用云学习、云培训等人工智能设备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基层医院数字化转型正在持续完善中。重症医学科是医院临床学科中使用远程会诊信息系统最多和最好的科室,能完成双向转诊工作,近3年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