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超声指导婴幼儿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治疗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监测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在PICU婴幼儿脓毒性休克不同阶段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P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 n=22)。按照脓毒性休克指南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在入院后给予重症急会诊超声流程(CCUE流程)动态监测,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滴定式调整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不同阶段CCUE监测结果对液体管理方案的影响。 结果:CCUE评估对原有治疗方案改变率各阶段不一致( P<0.001)。第1阶段(入院后0~6 h)CCUE评估32次,24次改变液体管理方案,方案改变率75.0%,大于其他3个阶段( P<0.001)。第4阶段(撤机~撤机后2 d),CCUE评估44次,改变液体管理方案1次,方案改变率2.3%,小于其他3个阶段( P<0.01)。第2阶段(入院后6~42 h)CCUE评估118次,改变液体管理方案36次,方案改变率30.5%。第3阶段(入院后48 h~撤呼吸机),CCUE评估136次,改变液体管理方案32次,方案改变率23.5%。在第1阶段,与控制输液组比较,快速输液组肺脏超声评分(LUS)更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50%者占比更多( P<0.05)。在第2阶段和第3阶段,与控制输液组比较,快速输液组LVEF>50%者占比更多( P<0.05),但LUS及RVEF>50%、下腔静脉内径随呼吸变异度(△Divc)>20%者占比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重症超声CCUE流程对PICU中的脓毒性休克婴幼儿进行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液体复苏早期尤其是抢救阶段对液体管理策略帮助更大。而CCUE监测下的快速输液,常受限于心脏射血分数、LUS,主要是LVEF,特别是在抢救阶段,需综合多项超声指标并结合临床资料共同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阳利水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后患者体液潴留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温阳利水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后体液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80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患者接受液体复苏后均出现不同程度体液潴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接受西药治疗)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加味真武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aO2/FiO2)、下腔静脉内径(IVC)及呼吸变异度(RV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液体复苏后T1、T2、T3 观察组 CVP 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FiO2 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 RVI大于对照组,IVC最小内径(IVCmin)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真武汤治疗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后体液潴留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容量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床旁超声参数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中的指导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中的指导价值,并分析其对患儿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3 年 2 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 60 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床旁超声监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床旁超声参数、组织灌注指标、乳酸、乳酸清除率、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白细胞介素(IL)-23/IL-17 炎症轴、累计输液量、尿量、液体正平衡量等差异,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 28d内病死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 6 h、12 h、24 h后两组HR、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明显下降,MAP及CVP、下腔静脉内径最大径、最小径及每搏输出量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 6 h、12 h、24 h HR、Pv-aCO2 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 6 h、12 h、24 h乳酸低于对照组,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 6 h、12 h、24 h HMGB1、IL-23、IL-17 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 12 h、24 h液体正平衡量、累计输液量低于对照组,尿液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 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方面具有一定指导价值,可改善患儿组织灌注指标,并降低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助于患儿病情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床旁超声预测脓毒症休克合并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在预测脓毒症休克合并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分别于容量负荷试验前后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获得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每搏量变异度(SVV);应用床旁超声测量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ΔIVCd)、颈动脉峰流速变异度(ΔCDPV)、颈动脉血流量及颈动脉血流量变异度(ΔCBF).将容量负荷试验后CI增加值(ΔCI)≥10%定义为容量反应阳性,根据患者有无容量反应性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容量负荷试验前后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ΔC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脓毒症休克合并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49例患者,其中有容量反应性者26例(有反应性组),无容量反应性者23例(无反应性组).有反应性组容量负荷试验前SVV、ΔIVCd、ΔCDPV均高于无反应性组,ΔCBF高于无反应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容量负荷试验前SVV、ΔIVCd、ΔCDPV和ΔCBF均与ΔCI呈正相关(r=0.425、0.856、0.855、0.874,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VV、ΔIVCd、ΔCDPV、ΔCBF预测脓毒症休克合并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6、0.713、0.725、0.734.结论 应用床旁超声监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可有效预测无自主呼吸、无心律失常的脓毒症休克合并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下腔静脉变异度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变异度(IVCV)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PAC)的机械通气患者,在入ICU病房加强监护的第1小时分别进行被动抬腿试验(PLR),将PLR后心输出量上升≥15%的患者纳入容量反应阳性组,心输出量上升<15%的患者纳入容量反应阴性组.记录两组患者PLR前后的心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每搏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心脏超声指标包括下腔静脉内径最大值(IVCmax)、下腔静脉内径最小值(IVCmin)和IVCV水平.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心脏超声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IVCV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64±8)岁vs.(69±6)岁]、性别比(10/6vs.3/3)、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11.6±2.7)分vs.(12.7±2.4)分]、体外循环时间[(52±32)min vs.(68±34)min]、机械通气时间[(11±5)hvs.(12±6)h]及住ICU时间[(1.8±1.0)dvs.(1.7±0.5)d]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容量反应阳性组患者PLR前心输出量[(4.5±0.8)mL/m2vs.(5.0±0.8)mL/m2]、每搏输出量[(56±9)mLvs.(62±11)mL]及IVCmin[(1.61±0.28)cm vs.(9±3)cm]水平较容量反应阴性组均显著降低(t=2.586、2.236、4.217,P=0.012、0.021、<0.001);而IVCV[(21±7)% vs.(68±34)%]水平比较发现,容量反应阳性组高于容量反应阴性组(t=9.242,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IVCV的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879~1.000,P<0.001),其对CABG后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预测价值.结论 IVCV可以作为CABG后患者容量反应性预测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周动脉峰流速变异度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峰流速变异度和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ΔIVC)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电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需要进行机械通气(MV)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标准进行容量负荷试验(VE),以VE后心排血指数增加值(ΔCI)≥10%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有反应组),ΔCI<10%定义为液体反应阴性(无反应组).监测VE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每搏量变异度(SVV)、ΔIVC、颈动脉峰流速变异度(ΔCDPV)、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ΔVpeak-BA)〕;变量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期间共入选感染性休克患者74例,其中9例在试验过程中因外周动脉狭窄、反复出现心律失常或腹胀影响超声检查而被排除,最终共65例患者纳入分析,有反应组31例,无反应组34例.VE前,有反应组患者SVV、ΔIVC、ΔCDPV和ΔVpeak-BA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SVV:(12.3±2.4)%比(9.2±2.1)%,ΔIVC:(22.3±5.3)% 比(15.5±3.7)%,ΔCDPV:(15.3±3.3)% 比(10.3±2.4),ΔVpeak-BA:(14.5±3.3)% 比(9.6±2.3)%,均P<0.05〕,而有反应组与无反应组CVP〔mmHg(1 mmHg=0.133 kPa):7.5±2.5比8.2±2.6〕和ITBVI(mL/m2:875.2±173.2比853.2±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E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VE前SVV、ΔIVC、ΔCDPV和ΔVpeak-BA与ΔCI均呈直线相关(r值分别为0.832、0.813、0.854、0.814,均P<0.05),而CVP、ITBVI与ΔCI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342、-0.338,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前SVV、ΔIVC、ΔCDPV、ΔVpeak-BA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0.826、0.906、0.866,明显高于CVP(AUC=0.611)和ITBVI(AUC=0.679).当SVV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最佳临界值为11.5%时,敏感度为70.4%,特异度为94.7%;当ΔIVC最佳临界值为20.5%时,敏感度为60.3%,特异度为89.7%;当ΔCDPV最佳临界值为13.0%时,敏感度为75.2%,特异度为94.9%;当ΔVpeak-BA最佳临界值为12.7%时,敏感度为64.8%,特异度为89.7%.结论 超声监测ΔIVC、ΔCDPV、ΔVpeak-BA均能较好地预测进行MV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以ΔCDPV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在ICU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RVI)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8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完成容量负荷检查,根据是否发生容量反应分为有容量反应组(n=58)和无容量反应组(n=122).采用彩色超声探测下腔静脉内径、呼气末下腔静脉最小直径,从而获得RVI,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VI与容量反应的相关性.结果:补液前,有容量反应组RVI显著大于无容量反应组(P<0.05);补液后,有容量反应组的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压变化值(△CVP)及心脏指数(CI)均显著大于无容量反应组(P<0.05),RVI显著小于无容量反应组(P <0.05);RVI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及阳性似然比均显著大于吸气末最大直径(Dmax)、呼气末最小直径(Dmin)和△CVP(P <0.05);ICU患者容量反应与Dmax、Dmin呈负相关(P<0.05);RVI与CI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彩超探测RVI能有效地评估ICU患者容量反应,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监测不同部位静脉变异度评估患者有效血容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腋静脉、下腔静脉及股静脉变异度对患者有效血容量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经超声监测颈内静脉、腋静脉、下腔静脉及股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横截面面积变异度、血流频谱变异度,行补液试验,根据结果分为容量反应组(n=26)和容量无反应组(n=54),监测补液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判断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结果 容量反应组患者颈内静脉、腋静脉、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横截面面积变异度、血流频谱变异度明显高于容量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股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22.7±2.0)%vs(21.9±1.7)%]和横截面积变异度[(22.9±2.1)%vs(22.1±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容量反应组患者的血流频谱变异度明显高于容量无反应组[(44.5±6.8)%vs(2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反应组患者的血压[收缩压:(11.9±2.8)mmHg vs(6.5±2.1)mmHg;舒张压:(5.6±1.6)mmHg vs(4.2±1.4)mmHg]、24 h尿量[(0.9±0.3)mL/(kg·h)vs(0.6±0.2)mL/(kg·h)]及乳酸清除率[(62.7±11.8)%vs(36.5±7.6)%]比较,容量反应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容量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腋静脉、下腔静脉、股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横截面面积变异度、血流频谱变异度与患者容量反应性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上指导补液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脓毒性休克患者Cv-aCO2/Ca-vO2、 乳酸清除率与IVCrvi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差与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的比值(Cv-aCO2/Ca-vO2)、乳酸与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指数(IVCrv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A组(23例)、B组(21例)及C组(22例).采用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仪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数据,在抗感染、早期复苏等基础上,A组加用Cv-aCO2/Ca-vO2<1.1作为24 h复苏终点指导治疗;B组加用乳酸清除率>50% 作为24 h复苏终点指导治疗;C组加用IVCrvi<30% 作为24 h复苏终点指导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气指数(PaO2/Fi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每搏量变异度(SVV)、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降钙素原(PCT)及28 d病死率等变化.结果 3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P、血乳酸水平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6 h后CV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MAP值、达到目标MAP所需液体量、PaO2/FiO2、心率(HR)及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24 h后,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 CO2)、SVRI及脑肽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cvO2、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7 d后,CI、SVRI、氧输送(DO2)及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V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28 d总CBP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aCO2/Ca-vO2、乳酸清除率与IVCrvi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颈内静脉呼吸变异度评估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呼吸变异度(variability internal jugular vein,VIJV)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评估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胃肠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心功能Ⅰ级,BMI<25 kg/m2,年龄42~74岁,麻醉诱导后以0.4 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输注剂量7 ml/kg,将扩容前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bility,SVV)≥13%的患者纳入有反应组,SVV<13%的患者纳入无反应组.共纳入60例患者,有反应组31例,无反应组29例.有反应组认为容量相对不足,无反应组认为容量充足.分别于扩容即刻和扩容后3 min时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SVV、CVP、MAP),采用超声仪测量吸气末与呼气末颈内静脉内径和下腔静脉内径,记录超声测量时间,并计算VIJV和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variability inferior vena cava,VIVC).对VIJV、VIVC、SVV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扩容前比较,有反应组扩容后HR、SVV下降,CVP、MAP上升(P<0.05),无反应组CVP上升(P<0.05);与扩容前比较,两组患者扩容后VIJV和VIVC降低(P<0.05);VIJV超声测量时间明显短于VIVC超声测量时间(P<0.05).同时,扩容前后,VUV、VIVC、SVV两两呈正相关(P<0.05).VIJV、VIV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分别为0.829、0.928,诊断界值分别为18.9%、19.7%. 结论 腹部手术中VIJV≥18.9%可有效评估术中患者容量反应性,敏感度93.3%,特异度73.3%,可作为VIVC的可靠替代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