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序列分牙导板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一种能辅助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序列分牙导板的数字化设计制作方法,初步评价其可行性,以期为口腔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的下颌第三磨牙低位水平阻生患者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0.2±2.8)岁。术前拍摄锥形束CT显示牙根与下颌管直接接触,取患者口内全牙列范围印模、进行牙颌模型光学扫描。通过Mimics24.0、Geomagic Wrap 2021、Magics21.0等软件对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光学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解剖结构提取、配准融合,以及进行序列分牙导板(含截冠导板、分根导板)结构的设计,然后三维打印钛金属导板,导板在牙颌模型试戴确认后,辅助医师进行分牙操作。观察导板是否就位、分牙次数、牙齿分块与术前设计匹配度、手术时间及是否有并发症。结果:本研究成功打印20例分牙导板,均在患者口内就位良好,平均分牙次数3.4次,牙齿分块与术前设计较匹配,导板平均手术时间(29.2±9.8)min,未出现骨皮质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初步验证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采用序列分牙导板辅助分牙操作可准确实现术前分牙设计的效果,有望为提高手术精度、保证安全性提供一种数字化解决方案,其精度与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颅骨锁骨发育不良14例的牙列异常特征及口腔综合治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颅骨锁骨发育不良(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患者的牙列异常特征并分析其治疗方法,为CC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和第一门诊完成口腔综合治疗的14例CCD患者诊疗资料进行回顾,男性7例,女性7例,年龄(16.1±4.5)岁,共153颗埋伏牙,44颗多生牙;统计埋伏牙及多生牙好发部位。除术前因特殊情况需要拔除的牙齿外,采用埋伏牙闭合牵引助萌术牵引147颗埋伏牙入列。患者按年龄划分为青少年组(≥12岁且<18岁)(10例患者110颗埋伏牙)和成年组(≥18岁)(4例患者37颗埋伏牙),比较两组埋伏牙牵引失败率。选择牵引失败高发牙位,统计该牙位所有埋伏牙,分析埋伏牙不同垂直向位置(高位、中位和低位)和不同水平向位置(舌腭侧、正中和唇颊侧)牵引成功率差异。结果:CCD患者上颌埋伏牙发生率[69.3%(97/140)]显著大于下颌埋伏牙[40%(56/140)](χ2=24.22, P<0.001)。多生牙主要集中于前磨牙区[61.4%(21/44)],95.5%(42/44)位于恒牙舌腭侧,常与相邻恒牙位于同一高度[59.1%(26/44)]或位于其 方[40.9%(18/44)]。埋伏牙牵引成功率为93.9%(138/147)。青少年组埋伏牙牵引成功率[98.2%(108/110)]显著大于成年组[81.1%(30/37)](χ2=14.09, P<0.05)。牵引失败牙共9颗,其中7颗为第二前磨牙。本文病例共36颗第二前磨牙为埋伏牙,其垂直向位置(χ2=11.44, P<0.05)或水平向位置(χ2=9.71, P<0.05)的牵引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高位15/16、中位12/13、低位2/7和舌腭侧10/17、正中19/19、唇颊侧0/0。 结论:埋伏牙闭合牵引助萌术是治疗CCD埋伏牙的有效术式,其埋伏牙牵引结果主要受年龄的影响。位于牙槽骨低位、舌腭侧的第二前磨牙的牵引成功率较低,治疗时需密切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规范化循证护理干预联合四手操作配合在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探讨规范化循证护理干预联合四手操作配合在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5 月 1 日~2021 年 12 月 31 日口腔科收治的 300 例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50例,对照组给予四手操作配合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规范化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第 1、3、5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 1、3、5 天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循证护理干预联合四手操作配合应用于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效果,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T形截冠法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T形截断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齿对邻牙的影响.方法 101例要拔除单侧下颌低位水平阻生齿的患者,随机分为T形截断法组和横断牙冠法组,T形截断法以高速涡轮手机将阻生齿牙冠横断后再分为颊舌两部分后拔除,横断牙冠法以高速涡轮手机将阻生齿于颈部横断后拔除.对2组患者术后1周、2周及1个月后邻牙温度敏感、叩痛及松动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周、2周,T形截冠法组患者邻牙的温度敏感(x21周=11.81、x22周=17.43)、叩痛(x21周=8.70、x22周=4.75)及松动(x21周=4.50、x22周=7.10)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横断牙冠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T形截冠法组患者邻牙的温度敏感发生率低于横断牙冠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03,P<0.05),但2组患者的邻牙叩痛及松动等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 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齿时,T形截冠法可以降低邻牙术后短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段式分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颊向低位埋伏第三磨牙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使用三段式分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颊向低位埋伏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需要拔除下颌水平颊向低位埋伏第三磨牙患者60例,左右侧阻生情况一致.选择一侧共60颗牙齿,应用高频电刀、45°反角高速涡轮手机及专用长裂钻,通过"三段式分牙法"拔除,将牙齿截成3份,先取中份,再取根方部分,最后取冠方部分拔除患牙;1个月后另一侧60颗牙齿采用同样的器械,通过常规拔法,首先截冠并取出,再取出剩余部分.分别记录两种拔牙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段式分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颊向低位埋伏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为(10.05±0.51)min,而常规拔法组的时间为(20.15±0.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段式分牙法"术后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三段式分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颊向低位埋伏第三磨牙,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创伤、减轻术后反应的优点,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中低位水平阻生智齿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法单独或两者联合拔除下颌中低位水平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我科就诊的邻近下颌神经管中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患者210例,随机分为A组超声骨刀法,B组高速涡轮钻法,C组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钻法拔牙,每组70例.对比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评分、术后干槽症和下唇麻木以及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智齿均完全拔除,其中超声骨刀A组、高速涡轮钻B组和两种方法联合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7.07±2.99)、(24.11±2.48)和(28.77±2.24)min,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2.99±2.48)、(26.13±3.21)和(14.17±2.36)h,两两比较显示,C组拔牙所需手术时间低于A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亦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干槽症和下唇麻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疼痛评分较低,患者总体满意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颌邻近神经管中低位水平阻生智齿,运用超声骨刀拔牙术后干槽症和下唇麻木发生率低,联合高速涡轮钻可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总体满意度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出血的风险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IMTM)拔除后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收集1143例下颌中低位阻生齿拔除的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术后出血与牙位关系、阻力类型、拔牙后处理的关系.结果:术后出血风险较高的第三磨牙类型为水平阻生与倒置阻生,阻力类型为邻牙阻力与骨阻力,术后处理为仅缝合或未做缝合(P<0.01);牙位关系(OR=1.169)、阻力类型(OR=2.063)和术后处理(OR=0.556)均为出血影响因素.结论:针对有高出血风险的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病例,应关注其出血因素,减少拔牙后出血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十字形分牙法在下颌水平低位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十字形分牙法在下颌水平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拟接受下颌水平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采用十字形分牙法实施牙拔除术)和常规组(采用微创拔牙方法),每组100例.结果:研究组的拔牙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时,研究组的HR值低于常规组(P<0.05);拔牙后30min,研究组的D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后进行术侧张口受限度、肿胀程度观察,研究组的张口受限度、肿胀程度较常规组更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研究组的并发症率6.00%,低于常规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字形分牙法在下颌水平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治疗中较常规微创拔牙具有一定的优势,减少手术并发症、减少拔牙时间及出血量,减少患者的紧张程度及术后肿胀、张口受限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改良位点保留法拔除复杂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对临床成骨愈合的作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估拔除低位骨埋伏下颌第三磨牙(M3)时,阻生齿上方牙槽骨顶壁的保留对同侧第二磨牙(M2)远中成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低位骨埋伏阻生齿位点保留法拔除术拔除M3的患者19例为试验组,以接受传统拔牙术式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记录患者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情况;对术区M2进行口内临床检查,包括冷热刺激痛、牙体叩诊结果、松动度.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测量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以及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等;同时拍摄锥形束CT,并通过CS3DImaging软件重建和测量同侧M2远中牙槽骨缺损深度(osseous defect depth,ODD).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M2远中颊侧PD、CAL及ODD较其术后3个月时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同时,试验组在术后随访的各阶段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该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位骨埋伏阻生齿上方牙槽骨顶壁的保留,对于同侧第二磨牙远中侧成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下颌水平低位阻生齿拔除术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对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下颌水平低位阻生齿拔除术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对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2022年3月160例下颌水平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凿骨劈冠法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速涡轮钻微创拔牙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牙槽骨相关指标、牙周健康指标,并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HIP-14)评价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拔牙时间、牙槽窝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 VAS评分、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开口受限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牙槽骨相关指标及牙周健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及OHIP-14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相比传统拔牙术,采用高速涡轮钻微创拔牙法治疗下颌水平低位生第三磨牙,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及牙周肿胀程度,改善其远期生活质量,但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