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内气道多处外压狭窄合并困难气道患者紧急气管支架置入术的麻醉管理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性,年龄58岁,身高157 cm,体质量47 kg,ASA分级Ⅲ级,因右肺神经内分泌癌10月余,呼吸困难7 h入院。既往史:右肺神经内分泌癌伴淋巴结转移10月余,顺铂+依托泊甙化疗1疗程,因患者无法耐受而未行后续化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呼吸急促,吸气相三凹征,听诊可闻及喘鸣音,无创BP 168/125 mmHg(1 mmHg=0.133 kPa),HR 85次/min,未吸氧状态SpO 2 83%。术前1周胸部CT示:右肺上叶前段可见1个大小约0.9 cm×0.7 cm的结节;纵膈内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部分内见坏死,大者位于4组,大小约6.2 cm×4.9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右头臂静脉、胸段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其分叉处受压变扁,最窄处约0.3 cm(右主支气管);心包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07次/min,部分导联T波改变。动脉血气分析示:pH值7.49,FiO 2 41%, PaO 2 130 mmHg, PaCO 2 31 mmHg,乳酸浓度1.2 mmol/L。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修订版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分级4级。气道评估:张口度正常,Mallampati分级Ⅲ级,甲颌距5.5 cm,小下颌畸形,上牙和下牙均重叠错位,考虑为困难气道。术前诊断:(1)气管支气管狭窄;(2)呼吸功能衰竭;(3)纵膈继发恶性肿瘤;(4)右肺恶性肿瘤神经内分泌癌;(5)心包积液。拟于全身麻醉下行急诊Y型覆膜气管支架置入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RODIGY:多西他赛、奥沙利铂+S-1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及S-1辅助化疗对比手术及S-1辅助化疗治疗可切除局晚期胃癌的Ⅲ期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局部晚期胃癌(LAGC)的辅助治疗已经发展了20余年,其疗效已经在多项试验中得到证实,但仍缺乏全球性的标准策略。欧美主要采取围手术期化疗(表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东亚则主要采取术后S-1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SOX或CAPOX);部分地区还会在辅助化疗的基础上增加放疗等强化策略提高疗效。有试验研究表明,围手术期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FLOT)方案优于表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ECF)方案;JACCRO GC-07和ARTIST 2试验也表明,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SOX、S-1加多西他赛(DS)等强化辅助化疗方案优于标准方案。与欧美的围手术期化疗不同,术前新辅助化疗在韩国乃至亚洲并不是LAGC的标准方案。团队早期的Ⅱ期研究显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S-1(DOS)新辅助化疗在韩国潜在可切除的LAGC患者中耐受性和切除率良好。为了进一步探究新辅助DOS联合手术及S-1辅助化疗(CSC)对比手术后S-1辅助化疗(SC)是否可以改善韩国可切除LAGC患者的预后,该团队设计了PRODIGY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Venetoclax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不耐受强化化疗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一项Ⅲ期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中国队列结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Venetoclax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LDAC)在不能耐受强化诱导化疗的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一项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VIALE-C)中中国队列的结果。在本项国际临床试验中,入组了不适合接受强化化疗、新诊断为AML的18岁或以上的成人患者。在全球范围内,患者(211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Venetoclax+LDAC或安慰剂+LDAC(28 d为1个周期),在第1~10天接受LDAC。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缓解率、无事件生存期及不良事件(AE)。结果:入组15例中国患者(Venetoclax组9例;安慰剂组6例)。中位年龄为72(61~86)岁。与安慰剂组相比,Venetoclax组的死亡风险下降38%( HR=0.62,95% CI 0.12~3.07)。对延长6个月随访进行的计划外分析显示,Venetoclax组的中位OS时间为9.0个月,安慰剂组为4.1个月。完全缓解(CR)率与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的CR(CRi)率分别为33%(3/9)和0(0/6)。最常见的非血液学AE(Venetoclax组与安慰剂组)为低钾血症(5/9和4/6)、呕吐(4/9和3/6)、便秘(2/9和4/6)和低白蛋白血症(1/9和4/6)。 结论:Venetoclax联合LDAC在中国患者中表现出有意义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特征,这与在全球VIALE-C人群中的观察结果一致,使其成为不适合接受强化化疗的新诊断AML患者的一个重要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5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VEN)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2月至2023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AZA)或地西他滨(DAC)治疗的5例BPDCN患者临床资料。总结5例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5例BPDCN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 M( Q1, Q3)]为66岁(51岁,73岁),4例以皮肤病变为起病表现,1例以淋巴结大为首发表现。3例患者采用VEN联合AZA方案作为初始诱导治疗方案,其中,2例患者接受2个疗程治疗后达到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分别生存26.5、14.6个月病死,1例患者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随访3个月生存中;1例患者初始诱导治疗时采用VEN联合DAC方案,2个疗程治疗后获得存在残留皮肤异常但非活动性疾病的临床完全缓解,并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无病生存15个月;另1例患者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样方案联合allo-HSCT治疗后复发,接受VEN联合AZA治疗2个疗程后再次获得CRi,随访30个月无病生存中。VEN联合HMA治疗的相关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得到改善,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 结论:初诊无法耐受强化化疗方案的BPDCN患者可尝试VEN+HMA方案诱导,该方案不良反应可控,可作为allo-HSCT的桥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8例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的老年AML患者,非随机分为阿扎胞苷联合HAG方案(AZA-HAG)组9例和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DEC-HAG)组9例。研究主要终点为总体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次要终点包括CR+伴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总生存(OS)和药物安全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OS。结果:1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60~77岁),其中8例为预后高危组。AZA-HAG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体有效及CR+CRi均7例,DEC-HAG组均8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1.000)。两组CR+CRi中位持续时间均为7个月,中位OS时间均为12个月;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2, P=0.895)。AZA-HAG组1例TP53突变和1例ASXL1+RUNX1突变患者均获得CR,1例NPM1野生型合并FLT3-ITD、ASXL1突变患者未缓解。两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老年AML患者的效果及远期生存较理想,不良反应可耐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期疗效:单中心数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Ven+AZA)在初治不适合强化疗(unfit)及难治(≥1次强化诱导化疗未缓解)/复发(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接受Ven+AZA治疗(Ven 100 mg第1天、200 mg第2天、400 mg第3~28天;阿扎胞苷75 mg/m 2第1~7天)的初治unfit及R/R AML患者60例。分析各组完全缓解/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CRi)率、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率及总体反应率(ORR)。 结果:60例初治unfit及R/R AML患者,中位年龄54(18~77)岁,男性33例(55.0%),中位随访时间4.8(1.4~26.3)个月。其中初治unfit患者24例(40.0%),R/R患者36例(60.0%)。初治unfit组及R/R组中位治疗疗程均为1(1~5)个。24例初治unfit患者(依据NCCN预后分层:低危8例、中危2例、高危14例)经第1疗程Ven+AZA治疗后,17例(70.8%)达CR/CRi,3例(12.5%)达部分缓解(PR),ORR为83.3%。其中9例患者接受第2疗程治疗,2例接受第3疗程治疗。17例CR/CRi患者中8例(47.1%)经2个疗程治疗后MRD转阴。36例R/R患者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21例(58.3%)达CR/CRi(其中7例MRD转阴,占33.3%),3例(8.3%)PR,ORR为66.7%。R/R患者中12例治疗≥2个疗程,第2疗程治疗后无新增缓解患者,累计MRD转阴14例(66.7%)。R/R患者中低危组(CR至血液学复发≥18个月)12例,其余24例为高危组。低危R/R组1个疗程后10例(83.3%)达CR/CRi,CR/CRi率显著高于高危R/R组[45.8%(11/24), P=0.031]。在60例患者中,13例伴IDH1/2突变及4例TP53阳性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均达CR/CRi,18例NPM1突变阳性患者1个疗程CR/CRi率为77.8%,5例RUNX1-RUNX1T1伴c-kit D816患者(2例初诊,3例复发)均未获缓解。Ven+AZA作为诱导及再诱导治疗总体耐受性好。 结论:Ven+AZA在初治unfit及R/R AML患者中均获得较高的治疗反应率,部分缓解患者可快速获得MRD转阴。其在伴NPM1、IDH1/2、TP53等基因突变的AML患者中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不耐受强化疗的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总结35例不耐受强化疗的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特点,评估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联合阿扎胞苷(azacytidine,AZ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间诊断的35例不耐受强化疗的初治老年AML患者,接受VEN+AZA诱导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VEN+AZA诱导的缓解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患者中位年龄68岁,继发AML 9例.所有患者均完成骨髓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评估,其中低危患者10例,中危12例,高危13例.常见的基因突变为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11例)、异柠檬酸脱氢酶1/2(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2,IDH1/2)(11例)、TET癌基因家族成员2(ten-eleven translocation 2,TET2)(9例)、核仁磷酸蛋白1(nucleophosmin 1,NPM1)(8例)、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ms-related tyrosine kinase 3-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FLT3-ITD)(6例).总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65.7%(23例),NPM1、FLT3-ITD、IDH1/2突变患者CR率分别为87.5%、66.7%、72.7%.CR患者中总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阴性率73.9%.中位随访时间10.1个月,中位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期11.3个月.缓解患者中,相比于MRD阳性患者,MRD阴性患者EFS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更长(P<0.05).早期死亡率5.7%,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1.4%、3~4级血小板减少25.7%、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48.6%)及肺部感染(17.1%).结论:VEN+AZA在不耐受强化疗的初治老年AML中治疗的总缓解率较高.NPM1突变可能提示更高缓解率.MRD转阴患者EFS期及OS期较MRD阳性患者延长,死亡风险下降.VEN+AZA是目前不能耐受强化疗的初治老年AML重要的治疗选择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成人不适合强化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治疗成人不适合强化疗急性髓系白血病(unfit 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1例接受VEN联合AZA治疗的成人unfit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该联合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1例unfit AML患者接受VEN联合AZA治疗1个疗程后,16例达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i),2例达部分缓解(PR),总反应率(ORR)为85.7%.16例达CR/CRi的患者中13例微小残留病(MRD)转阴.11例预后不良患者中,8例达CR/CRi.至随访截止日期,21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期未达到,1年的OS率为61.7%.VEN联合AZA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感染.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13例、中性粒细胞减少7例、贫血7例、血小板减少4例.发生胃肠道反应和感染的患者分别为11例和7例.以上不良反应均可控且可耐受.无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未发生感染相关死亡.结论:VEN联合AZA方案可使成人unfit AML患者快速获得深度缓解,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手术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胰腺鳞癌伴多发性肝转移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患者男,64岁。因"上腹疼痛3 d"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行CT检查提示胰腺占位性病变伴肝脏多发性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22年6月转至本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上腹部压痛明显,未见明显黄疸。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4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58 U/L、总胆红素9.1 μmol/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2 μg/L,其余指标未见异常。上腹部增强CT示:1.肝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影,部分可见牛眼征;2.胰尾部稍肿大,见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强化稍弱,考虑胰腺癌可能(图1A、B)。初步诊断:胰腺癌伴肝脏多发转移。经多学科会诊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于2022年6月30日行腹腔镜辅助胰体尾切除+脾切除+肝脏肿块活检术。术后病理示:胰腺肿瘤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脾脏、神经、静脉均受肿瘤侵犯(图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K(+)、CK7(-)、CK18(-)、CK19弱(+)、SSTR-2(3+)、CA19-9(-)、Hepatocyte(-)、AFP(-)、Syn(-)、CgA(-)、CD56(-)。肝左外叶活检标本符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P40(-)、P63(-)、INI1(-)、SMARCA4(+未缺失)、CK18(-)、CK19弱(+)、CA19-9(-)、Hepatocyte(-)、AFP(-)、HBcAg(-)、HBsAg(-)、TTF-1(-)、PSA(-)、CD34血管(+)、Ki-67热点区约90%(+)。对于肝脏多发转移病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及相关报道,从7月30日始施行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 HAIC),采用AG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00 mg/m2)治疗,每隔1个月返院接受治疗,至12月28日共完成6次HAIC治疗,其间患者耐受性良好,肝功能及各项肿瘤指标未提示异常,CT显示肝脏多发病灶较前一次均有不同程度缩小。2023年3月27日返院复查,CT示肝实质内未见明显肿瘤病灶,胰腺切除病灶未见复发(图1C、D)。随访至今患者整体情况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维奈克拉单药或联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基于维奈克拉(VEN)的诱导治疗在初治不宜强化化疗及复发难治(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血液内科于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收治的使用含维奈克拉诱导治疗的初治不适合强化化疗(初治虚弱组)及复发/难治性(R/R组)AML患者共5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诱导治疗缓解率(CR/CRi)、总体反应率(ORR)、微小残留病(MRD)、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初治虚弱组患者32例,中位年龄60(29-88)岁;R/R组患者19例,中位年龄49(22-92)岁.初治虚弱组和R/R组接受VEN治疗的中位疗程数均为2个.初治虚弱组及R/R组经1个疗程诱导治疗后CR/CRi率分别为65.6%和36.9%,ORR分别为81.3%和42.1%,经1-3个疗程治疗后累计CR/CRi率分别为71.9%和47.4%,达到CR/CRi患者的MRD转阴率分别为69.6%和33.3%.初治虚弱组及R/R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8(5-11)和3(1-5)个月,中位OS分别为13(6-20)和5(3-7)个月.两组达到CR/CRi的患者中位OS均显著优于未达到CR/CRi的患者(13 vs4个月、OS未达到vs4个月).首次诱导治疗期间有3级以上粒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 少的患者分别占96%、90.2%、84.3%,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患者有30例(58.8%).最常见的非血液学AE为感染(12/51,23.5%),其次为胃肠道反应(6/51,11.8%).结论:以VEN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初治不宜强化化疗及R/R AML患者中诱导治疗反应率高,总体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