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晚期EGFR突变阳性NSCLC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NSCLC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使用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33),仅行三代EGFR-TKIs单靶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3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期后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期治疗后血小板(PLT)及D-二聚体(D-D)降低(P<0.05),纤维蛋白原(Fib)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脑转移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69,P=0.014,95%CI:1.616~3.689),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是影响OS的保护因素(HR=0.464,P=0.007,95%CI:0.265~0.813).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时,可提高合并敏感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并延长此类患者的OS,可能对血凝指标产生影响,但并未产生相关不良事件,不影响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自拟痤疮饮联合红蓝光和火针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及对外周血炎症因子IL-17、IL-18、IFN-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目的:分析自拟痤疮饮联合红蓝光照射与火针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到笔者医院皮肤科就诊的99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予以自拟痤疮饮联合红蓝光、火针治疗患者为A组(n=33),给予红蓝光联合火针治疗的患者为B组(n=33),予以自拟痤疮饮治疗的患者为C组(n=33),三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三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皮损积分.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且皮损积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5),其中A组变化最为明显,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针对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相较于其他常规疗法,自拟痤疮饮联合红蓝光、火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皮损程度及调节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正念减压疗法在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在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0例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MBSR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MBSR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MBSR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生活质量[肝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LDQOL)]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PB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MBSR组患者SPB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D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MBSR组患者LD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BSR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SR应用于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晚期肝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可降低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舍曲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目的 探讨舍曲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10月86例合并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以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Hamilt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HAMA,HAMD)、心率变异性、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高频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低频功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舍曲林治用于冠心病合并抑郁能够有效减轻负性情绪,改善自主神经功能以及心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CAG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查冠状动脉斑块特征(斑块位置、斑块长度、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冠脉重塑指数和狭窄程度的结果.随访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采用ROC分析CCTA斑块定量分析指标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CCTA检查和CAG检查的斑块和冠脉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患者MACE发生15例,发生率为16.67%.MACE组患者的冠脉斑块特征指标(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冠脉重塑指数和狭窄程度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ROC曲线结果显示,重塑指数(AUC=0.731)、狭窄程度(AUC=0.676)、非钙化斑块体积(AUC=0.729)和斑块负荷(AUC=0.699)均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 C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预测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量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0例临床资料,根据丙泊酚+依托咪酯不同配比分为高剂量组(1.5 mg/kg丙泊酚+0.075 mg/kg依托咪酯,n=32)、中剂量组(1.0 mg/kg丙泊酚+0.15 mg/kg依托咪酯,n=23)和低剂量组(0.5 mg/kg丙泊酚+0.225 mg/kg依托咪酯,n=25).比较麻醉后3组眼睑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麻醉诱导前1 min(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剂量组眼睑反射消失时间(1.94±0.28 min)长于高剂量组(1.70±0.24 min)和中剂量组(1.94±0.28 min)(P<0.05);3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各时间点HR无差异(P>0.05);T2、T3时MAP高剂量组(84.80±9.17 mmHg、69.94±6.52 mmHg)低于低剂量组(93.46±8.12 mmHg、76.05±6.44 mmHg)(P<0.05),其他时点 3 组 MAP 无差异(P>0.05);T0、T1 时 3 组 BIS 无差异(P>0.05),T2~T4时高剂量组BIS最高(P<0.05);肌阵挛发生率高剂量组(25.0%)低于低剂量组(60.0%)(P<0.05),其他不良事件3组无差异(P>0.05).结论:1.5 mg/kg丙泊酚+0.075 mg/kg依托咪酯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理想,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且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尼可地尔与rh-proUK联合PCI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靶向导管注入尼可地尔与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成功进行PCI术的237例CTO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将经靶向导管注入尼可地尔联合PCI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尼可地尔组(n=78),将经靶向导管注入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的患者纳入rh-proUK组(n=78),将经靶向导管注入尼可地尔与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组(n=81).比较3组微循环指标[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TIMI血流帧数(cTFC)]、心肌损伤指标[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心肌灌注定量分析常数(k)]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联合组TMPG 3级占比高于尼可地尔组、rh-proUK组,cTFC低于尼可地尔组、rh-proUK组(P<0.05);术后24h联合组CK-MB、肌酐、IcTnⅠ、NT-proBNP均低于尼可地尔组、rh-proUK组(P<0.05);术后3个月 联合组LVEF高于尼可地尔组、rh-proUK组,LVED 低于尼可地尔组、rh-proUK组(P<0.05);术后7d联合组基础态、负荷态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k值高于尼可地尔组、rh-proUK组(P<0.05);3组术后6个月、12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靶向导管注入尼可地尔与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CTO患者可促进术后心肌微循环改善,有助于缓解术后心肌损伤、恢复心功能,改善远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医序贯式运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中医序贯式运动方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干预小组基于循证方法学,构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序贯式中医运动方案.选取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造血干细胞移植运动康复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序贯式中医运动康复方案.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简易体能状况、疲劳严重程度、身体质量指数、改良Barthel指数和运动康复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运动康复依从性.结果 移植后14 d、28 d,干预组体能状况、疲劳严重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和运动康复依从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均未发生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中医序惯运动方案可行和安全,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运动能力,促进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支架植入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0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诊断冠脉痉挛综合征(CASS)的患者44例,根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中,痉挛冠脉是否存在直径≥50%的狭窄,分为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n=24)和冠脉痉挛无阻塞性狭窄组(n=20),观察药物治疗或联合支架植入的疗效,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或死亡情况.结果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与不合并阻塞性狭窄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酗酒、吸烟)、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射血分数(EF)、心电图下壁ST段抬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24例中,5例(20.83%)药物治疗,19例(79.17%)行PCI[其中15例(78.95%)在痉挛伴狭窄冠脉实施,4例(21.05%)在非痉挛冠脉实施].痉挛冠脉无狭窄20例中,16例右冠脉(RCA)痉挛(其中13例RCA完全正常伴痉挛,3例伴20%~30%狭窄),4例左前降支(LAD)痉挛(2例完全正常,2例伴30%~40%狭窄),仅1例(5.00%)在非痉挛冠脉行PCI.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随访24~129(64.13±29.80)个月,心绞痛复发4例,支架内狭窄1例,1例支架极晚期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PCI.冠脉痉挛无狭窄组随访30~168(64.75±32.54)个月,心绞痛复发7例,死亡1例,两组MACE的发生率(25.00%vs 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可选择药物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能取得良好预后,但应在腔内影像指导下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不同用药方案对艾滋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不同用药方案对艾滋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真实世界数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本省16家三级甲等医院,收集2022年1月至7月在上述医院中采用不同用药方案的702例艾滋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其采用的用药方案分为方案1组[拉米夫定(3TC)+齐多夫定(AZT)+依非韦伦(EFV)]、方案2组[3TC+AZT+奈拉伟平(NVP)]、方案3组[3TC+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EFV]和方案4组(3TC+TDF+NVP).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空腹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血脂异常率;比较各组患者用药期间血脂变化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TC、TG、LDL-C水平及血脂异常率高于治疗前,HDL-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方案3组、方案4组患者TC、TG、LDL-C水平及血脂异常率分别低于方案1组、方案2组,HDL-C水平分别高于方案1组、方案2组(均P<0.05);方案3组、方案4组患者用药期间血脂变化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低于方案1组、方案2组(均P<0.05).结论:与 3TC+AZT+EFV、3TC+AZT+NVP 治疗方案相比,3TC+TDF+EFV、3TC+TDF+NVP 治疗方案可降低艾滋病患者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减少血脂异常导致的不良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