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癌症患者自我认同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青年癌症患者对从最初确诊阶段起,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现、自我认同危机、自我认知完善等的真实体验,为医护人员构建社会情感支持干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江苏省肿瘤医院的14例18~25岁青年癌症患者分别在诊断初期、诊断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即自我认知的困境、自我认同的偏差和自我认同的探索。结论:对青年癌症患者各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应予以重视,满足患者的倾诉需求,与专业心理治疗师合作,鼓励患者认清自我、挖掘内在积极力量,从而提高自我认同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6—7月从我国7个地区抽取18个省、市、自治区的18所三甲口腔专科医院的1 374名门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合作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374份,回收有效问卷1 321份,有效回收率为96.1%(1 321/1 374)。结果:1 321名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量表总分为(84.20±13.27)分,患者信息的交流维度得分为(33.20±4.77)分,共同参与治疗或护理的决策过程维度得分为(38.88±7.8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是否参与四手配合是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整体状况较好,但在医护共同参与口腔治疗或护理决策方面仍有待改善。医院管理者应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四手操作培训和专业内涵培养,提高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医护合作行为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手术后恢复质量为导向的教学在围术期医学实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手术后恢复质量为导向的教学在围术期医学实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麻醉学系五年制麻醉学专业60名实习生为教学对象,采用随机序列法均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教学改革组。传统教学组学生常规参与临床麻醉及术后随访;教改组学生在接受传统教学基础上,每周参与以手术后恢复质量为导向的反馈式教学查房,并随访患者至术后30天。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行教学满意度调查、毕业理论考试,实施患者对麻醉服务满意度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1.0进行 t检验。 结果:教改组学生对教学评价各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总体教学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9.1±1.3) vs. (6.7±1.9)]( P<0.05);毕业理论考试平均总成绩高于对照组[(80.0±5.0) vs. (67.0±6.0)]( P<0.05);接受教改组服务的患者满意度更高[(92.0±6.0) vs. (83.0±11.0)]( P<0.05)。 结论:实施以术后恢复质量为导向的实习教学改革,可增强麻醉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责任感,提高其对实习教学的满意度与理论知识水平,且可提升相关患者对麻醉服务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现况及其与师徒功能、职业胜任力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及其相关的师徒功能、职业胜任力等因素,为优化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对北京大学医学部9所临床医学院2016、2017、2018级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共217名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专业认同初测问卷、师徒功能量表及职业胜任力调查4个方面。采用SPSS 26.0进行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专业认同感现况及与职业胜任力和师徒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临床医学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认同整体水平和4个因子得分均较高,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级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认同整体水平及行为性、适切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胜任力、师徒功能总分与专业认同均呈正相关关系( P<0.001)。 结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整体水平均较佳,且与职业胜任力、师徒功能密切相关;高年级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认同整体水平更佳。建议除了围绕职业胜任力进行培养外,同时进一步对临床医学硕士的导师培养问题及学术学位硕士就业政策进行优化也十分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甘肃医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甘肃医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对村医职业的认知认同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9年11月选择甘肃医学院2017级至2019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75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认同感调查;采用 F检验和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职业认同总分,2017级为(3.4±0.7)分,2018级为(4.1±0.7)分,2019级为(3.6±0.9)分,3个年级学生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2018级经过岗前培训,其总分高于未经过培训的2017级和2019级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认同人数占比较低的条目有,2017级"我完全了解村医业务范围和岗位职责"[38.9%(70/180)],"村医职业能使我充分施展个人能力和特长"[36.7%(66/180)],"我认为既然签订合约就必须无条件履约"[24.4%(44/180)];2019级"我认为村医职业发展前景很好"[37.1%(39/105)]。 结论:被调查学生职业认同感整体偏低,岗前培训是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思政视域下认知冲突教学在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思政视域下认知冲突教学在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治医学院2019、2020年新入校的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入学的145名护生为研究组,采用SPSS软件个案控制匹配2019年入学的145名护生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思政视域下认知冲突教学,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冲突教学。比较两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认同感、关怀能力、人文素养评分。结果:教学1年后,研究组护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认同感、关怀能力、人文素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思政视域下认知冲突教学可提高护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认同感、关怀能力、人文素养,实现思政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我国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护理专业学生(护生)职业认同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采用CiteSpace软件(5.8.R2版本)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2016年开始发文量明显增长,目前已有大量横断面研究,但存在一定局限性,且缺少纵向研究;研究者之间合作较多,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尚未形成大规模合作网络;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突现时间最长的是护生职业认同与临床实习相关研究,2020年突现度最高的关键词为"新冠疫情"。结论:目前是护生职业认同研究发展方向转变的关键时期,应建立大型合作网络模式、开展纵向调查与干预性研究,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对护理人员临床综合素养、业务能力及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对临床护理人员个人水平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组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N2~N4级护理人员426名(该层级的评定,以该院护理部晋级标准为主)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考核模式方式,分为传统护理考核模式(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和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2022年4~9月),对护理人员综合素养、业务能力、职业认同感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在护理人员综合专业素养各项得分高于传统护理考核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中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传统护理考核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中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各项指标得分高于传统护理考核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在职护理人员采取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养,加强业务能力水平,增强其自身职业认同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过程性评价在高职《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过程性评价在《护理美学》教学评价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高职2017级2个班8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8级2个班84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价方法;试验组实施过程性评价方法。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并调查试验组学生对过程性评价的意见及自我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总分为(96.10±0.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03, P<0.05);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个人考核成绩分别为(84.35±6.65)、(87.21±5.4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7±8.21)、(84.64±6.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968、6.687, P<0.05或0.01);试验组39.3%(33/84)的学生非常赞同过程性评价全面真实反映他们的知识和能力,51.2%(43/84)的学生比较赞同过程性评价全面真实反映他们的知识和能力,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过程性评价提高了他们对美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了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结论: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师生交流情况与留学生中医药知信行状况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师生交流情况与留学生的中医药"知信行"状况(即对中医药认知、认同与信念、应用及传播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增强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6月,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304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师生交流情况、对中医药的"知信行"状况,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师生交流与留学生的中医药"知信行"之间的关系。结果:留学生对师生交流的评分为(14.69±3.17)分(总分20分),对中医药认知、认同与信念、应用及传播状况的评分分别为(13.40±4.78)分(总分20分),(11.88±2.08)分(总分15分),(15.70±3.63)分(总分20分)。师生交流可通过留学生的中医药认知、认同与信念间接影响留学生对中医药的日常应用与传播状况( b=0.349, P=0.008),也可仅通过中医药认同与信念间接影响留学生对中医药的日常应用与传播状况( b=0.918, P=0.001)。 结论:师生交流、留学生的中医药"知信行"状况有待改善。师生交流能影响留学生的中医药"知信行"状况,应切实改善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师生交流质量,优化中医药国际教育方案,不断提高留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与认同感,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