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课程,其复杂的理论体系和高度实践性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当前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课堂讲授和临床实习,存在学生参与度低、实践资源有限等问题.大语言模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丰富的虚拟实践资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诊断学的复杂理论体系,并在模拟环境中积累临床经验.本研究阐述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基础和优势,提出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其在个性化辅导、虚拟病例生成和模拟诊断训练中的具体应用,提出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多样化、师资培训与技术支持的重要性,强调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计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大语言模型的优势,探索大语言模型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结合,开发智能学习平台,以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辅导和反馈.以期为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期精准诊断 多学科综合治疗 规范随访康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膀胱癌容易复发和转移,单纯外科治疗往往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我国在膀胱癌诊治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诊治不够规范、治疗手段过于单一和术后随访不足的问题,并且诊治水平在不同机构之间差异也比较大。我们应该大力推行以"早期精准诊断、多学科综合治疗和规范随访康复"为核心内容的覆盖全疗程、个性化的精细化管理,既要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也要注重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达到"医病、医身、医心"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路径方面,我们应该综合运用专业化的个案管理模式,更加重视多学科协作,并充分利用数据库和互联网平台来进行全程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运动疗法在周围动脉疾病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运动疗法是周围血管疾病综合治疗中重要的一环,包括步行训练、高强度间歇运动、抗阻力训练等形式。本文从运动强度(运动负荷、运动中跛行严重程度、运动量增加幅度)和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作息比、每周运动频率、疗程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制订个性化"运动处方",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指导,使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在运动疗法中获得最大益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间皮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间皮瘤是一种少见且具有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异质性大,组织学谱系广泛,分子遗传学改变多样,手术治疗及化疗后患者生存状况不理想。深入了解间皮瘤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开展个性化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间皮瘤分子遗传机制新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肝外胆管癌的多维度MRI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专家引言:胆管癌是一种发生于肝内、外胆管上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异质性,其中肝外胆管癌约占75%。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其高发地区主要位于东南亚;中国胆管癌的发病率大于6/10万,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胆管癌预后极差,在高发地区是继艾滋病和脑卒中之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舒健教授团队围绕肝外胆管癌的MRI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在MRI图像上对胆胰壶腹部及肝外胆管癌病灶进行了自动识别与分割,利用MRI的常规影像学特征、定量参数以及结合人工智能评估了肝外胆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并进行了生存分析的评估,为辅助肝外胆管癌的诊疗提供了影像学手段和依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彬教授指出,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了新时代资助导向,即“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合”。影像医学作为近年来医学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影像科研工作充满机遇,但也面临挑战。舒健教授团队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针对胆管癌这一相对高发、预后差的有需求牵引的疾病,通过临床、影像的内容进行了系列研究,就如何有效地进行治疗前评估、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等重要研究方向进行逐一探索并突破瓶颈,所做的研究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所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建立了较好的有学科交叉特点的医工团队,科研产出硕果累累。上述主要研究结果表明舒健教授团队将影像学新技术应用于肝外胆管癌的自动检测、术前评估及临床预后预测等方面,为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决策提供了快速、无创、便捷和个性化的预测方法。期待该团队未来在肝外胆管癌这一疑难疾病能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最终实现肝外胆管癌患者的生存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康复衔接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康复衔接模式对患者功能锻炼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指导患者实现全程管理和自我管理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随机分组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3—7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乳腺外科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202例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入组的分组方法,将先入院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后入院的102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衔接模式进行术后功能锻炼。评价干预后2组患者的功能锻炼达标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组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功能锻炼知识知晓率、正确性与依从性分别为93.1%(95/102)、71.6%(73/102)、80.4%(82/102)、73.5%(75/102),均高于对照组的84.0%(84/100)、46.0%(46/100)、52.0%(52/100)、17.0%(1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18~65.06,均 P<0.05)。 结论:康复衔接模式能够衔接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功能锻炼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连续性、规范化的功能锻炼指导,帮助患者改善功能锻炼效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云夹"辅助老视验配方法的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云夹"(杭州镜之镜公司)对不同年龄层、不同屈光状态患者进行习惯阅读距离测定。基于习惯阅读距离计算近附加值(ADD),与传统法ADD进行比较,评价"云夹"辅助老视验配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以爱尔眼视光研究所名义向社会招募的28~60岁矫正视力正常的受检者181例。受检者经框架眼镜矫正后,通过传统方法测试ADD,并利用"云夹"客观监测习惯阅读距离,进一步计算"云夹"法ADD。以年龄40岁为界,将受试者分为老视前组(<40岁)和老视组(≥40岁);以等效球镜-0.50 D为界,将受试者分为近视组(屈光度<-0.50 D)和正视组(屈光度为-0.50~+0.50 D),采用析因设计分析年龄及屈光度对习惯阅读距离的影响,应用配对 t检验、相关性分析及Bland-Altman分析评价传统法ADD与"云夹"法ADD的一致性。 结果::在所有受检者中,老视组习惯阅读距离大于老视前组[(0.37±0.06)m vs. (0.38±0.06)m, F=5.51, P=0.02],习惯阅读距离不受屈光状态影响( F=1.48, P=0.23);"云夹"法ADD与传统法A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6, P=0.15),且呈现高度相关性( r=0.74, 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方法的平均偏差仅为-0.08 D。 结论::习惯阅读距离受老视状态影响,"云夹"法ADD与传统法ADD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云夹"辅助老视验配是一种客观、准确的个性化老视验配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外肌转位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同类型斜视尤其特殊类型斜视的病情复杂,常规斜视矫正手术多无法达到矫正大度数斜视或改善眼球运动功能的目的,需要应用眼外肌转位手术,包括邻近眼外肌和跨眼外肌转位手术。随着个性化手术发展,眼外肌转位手术的术式不断改良,各具适应证和优缺点。本文汇总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进展,就不同类型眼外肌转位手术在斜视治疗中的应用特点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进一步了解和合理开展眼外肌转位手术治疗斜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新型生物靶向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达到重新激发抗肿瘤免疫监视的效果,但会引起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irAEs的临床疾病谱复杂,目前的机制研究尚不深入,临床诊治中往往会借鉴传统风湿病的诊治经验。irAEs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警惕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效应的风险。本文从免疫学角度概述了介导irAEs的关键的病理生理机制,总结当前可用的药物及有前景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以提供未来针对irAEs进行个性化治疗的解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个性化激励措施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科室中的实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激励机制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提高住院医师、带教教师等各层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整体化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住院医师在轮转科室中的培训制订了一套个性化的激励措施;并在轮转科室中进行了实践,取得初步效果,为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性化激励机制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