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典型经验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四川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中的经验做法,归纳四川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典型模式,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截至2021年10月29日,课题组收集由四川省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地市(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公立医院提交的典型经验材料77份。以《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深化改革中需继续落实的5项主要内容为分析框架,具体包括"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充分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负责人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经费来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典型经验材料进行量化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典型经验材料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网络密度为0.272;点度中心度最大者为"充分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0.935),中介中心度最大者为"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0.870),"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负责人薪酬激励约束机制"(0.434)和"经费来源"(0.421)的接近中心度较低。内容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典型经验材料中,出现频次较高者为"充分落实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72次)和"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67次),出现频次较低者为"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负责人薪酬激励约束机制"(17次)和"经费来源"(14次);从统一性和协同性2个维度,可将四川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典型模式归纳为精细标准模式、公正价值模式、自主协同模式和循环共生模式。结论: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应统一标准,健全公平的精细化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多种分配形式,构建内部自主协同激励机制;重视医院负责人薪酬激励机制弱,经费来源渠道较单一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将公平性纳入医疗服务质量的常规评估框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是促进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传统常规的评估方法关注患者的平均医疗服务质量,但因未考虑卫生公平性而会忽视部分弱势群体的质量改善。后续出现的新方法,比如按人群分层报告质量结果、测量不同群体医疗服务质量差异的方法,也仅能促进单一维度的公平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公平加权法的新方法,方法核心是设定公平性参数,在质量评估中考虑每个患者组应该获得多少权重,公平性参数的设定应与确保公平性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例如目标为改善农村人群的医疗服务质量,则在质量评估中可赋予其相比于城市人群更高的权重。同时,本研究以结直肠癌筛查质量评估为例,基于美国2017年医疗保险数据,比较了五种质量评估方法对改进不同人种(黑白)和居住地(城乡)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率的效果。结果显示,关注患者平均的医疗服务质量、分层报告质量结果的方法可能不会改善弱势群体的筛查质量,甚至可能会鼓励将有限的质量促进资源用于改善数量规模最大群体的筛查质量;而公平加权法可明确阐释公平性激励机制,从而使质量评估能够按预期促进公平性。该方法应用灵活,适用于各种医疗服务领域和公平性目标,未来可以考虑使用该法将公平性纳入医疗服务质量的常规评估框架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个性化激励措施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科室中的实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激励机制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提高住院医师、带教教师等各层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整体化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住院医师在轮转科室中的培训制订了一套个性化的激励措施;并在轮转科室中进行了实践,取得初步效果,为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性化激励机制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每日能量摄入、大脑对食物提示的反应及肥胖与宫内妊娠期糖尿病暴露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过去40年,儿童肥胖率增加了3倍多且持续至成年的比率很高,显著增加代谢相关疾病风险。既往研究提示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GDM)或肥胖母亲的儿童有更高的肥胖倾向,但对于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知之甚少。因此,研究者设计了本研究,旨在探讨曾暴露于GDM或肥胖母亲的儿童,与每日能量摄入(EI)、大脑奖赏区对食物提示的反应及肥胖之间的关系。共纳入159例7~11岁的儿童,24 h内两次访视计算每日EI。其中102例行MRI扫描探索大脑奖赏区对食物提示的反应,包括眼眶前部、额叶皮质(OFC)、脑岛、杏仁核、腹侧纹状体和背侧纹状体。应用BMI z评分、体脂百分比、腰高比(WtHR)和腰臀比(WHR)评估肥胖程度。本研究结果发现暴露于GDM显著增加每日EI及WHR,每日EI增加1 000卡路里与WHR增加0.028相关;26周前即暴露于GDM的儿童具有更高的OFC食物提示反应性(OFC有很强的对食物奖励的激励作用)。调整儿童的年龄/性别、母亲的教育程度和种族/民族、母亲孕前BMI和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后,差异仍然显著。最终提示暴露于GDM的儿童比未暴露者每天摄入的热量多165卡路里,而早期暴露者每天摄入的热量最多且WHR也更高,每日EI解释了儿童GDM暴露与WHR之间36%的关联。母亲肥胖与每日EI或大脑奖赏区对食物提示反应性无显著相关。但母亲孕前BMI与所有肥胖指标显著相关,在校正了上述重要因素后,BMI z分值、WtHR和WHR的结果仍然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务人员对某三甲医院科研沟通管理机制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为提高医院科研沟通交流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管理效能,调查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科研沟通交流管理机制的满意度,以探讨其影响因素,并为完善科研沟通交流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作为问卷调查单位,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33人,对其开展沟通交流管理机制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233名员工总体满意度为88.4%,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科管人员主动沟通"、"沟通频率"、"沟通机制起到作用认识"、"对沟通机制的了解"、"与上级管理层的交流情况"、"团队中的交流机制"、"医院其他团队和部门的交流机制"、"对工作团队计划和进展的了解程度"、"获得科研信息的形式"、"获得科研信息的需求"和"对科研信息的态度"等项目与满意度的关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科管人员主动沟通"(OR=0.129,95%CI:0.020-0.851)、"中等频率的沟通频率"(OR=0.254,95%CI:0.068-0.951)、"沟通机制能确保得到大部分消息"(OR=0.073,95%CI:0.010-0.563)、"与上级管理层有良好的沟通交流"(OR=0.044,95%CI:0.005-0.361)和"团队中有良好的交流机制"(OR=0.039,95%CI:0.008-0.200)是医务人员满意度的保护因素。 结论:该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科研沟通交流管理机制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需加强沟通交流机制的普及,进行适度频率的沟通,要重视团队交流在医院科研交流管理机制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以及激励手段,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科研沟通交流管理机制的满意度,提高科研效率,多出成果,为医院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型公立医院基于RBRVS理论的医技科室绩效改革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也拉开了帷幕。作者以某医院为例,深入剖析了医技科室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理论,以工作量考核为基础、多维度成本考核为重点、工作效率为鞭策、工作质量为根本的四维一体绩效考核方案,并介绍了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方案落实至科室二次分配的过程。该绩效考核方案科学反映了医技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价值,加强了科室对成本的管控意识,提升了科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显著激励了医技科室人员,深化了医院现代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网格化管理以其敏捷、精准和高效的特点在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效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其用于医政管理有助于制定科学完善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效率,保障患者安全。作者介绍了上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探索建立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践。该院自2016年初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了"院-科-组"三级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组织架构、科学布置防控管理网格点、施行专人岗位责任制、制定绩效考核体系并实施激励措施。通过描述性分析和 χ2检验分析网格化管理实施前后的医院感染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实施后的医院感染人数、手术部位感染人数、Ⅰ类手术切口感染人数、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人数均低于实施前且实施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实施后的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人数、发热病人血培养送检人数、手卫生依从时机均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后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P<0.05)。网格化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适用于在医疗机构内运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校新附属医院医师教学绩效纳入薪酬的激励机制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如何激励医师参与和投入临床教学是高校新附属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为例,探讨了专责教学主治医师岗位设置、"教学标准学时"考核制度,建立教学绩效与医师薪酬紧密关联的教学激励机制。实践结果表明,教学绩效直接关联医师薪酬对教学的激励作用明显;精细化核算临床教学工作量是准确核算教学绩效的基础;教学绩效在注重个体激励的同时应当加强教学团队绩效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为了解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应用中的状况,本文对搜集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类型、时间、发表部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Howlett和Ramesh政策工具分类、政策发展双重维度构建政策文本X-Y二维分析框架,将政策分为强制性工具、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3类,对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进而分析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得到的政策支持及成果转化中存在的政策阻碍,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国务院、科技部官网搜集医学成果转化政策文本,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应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政策样本进行编码整理,并通过构建的X-Y二维分析框架进行二维分析,最终通过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编码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强制性工具占比较高,自愿性工具使用占比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各类政策工具使用并不均衡;各类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也不一致,仍有改善的空间。结论:通过对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应用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提出3方面的对策建议:首先,在强化政策实施阶段,需要更加细化政策工具的实施路径与方案,促进政策实现真正落实。其次,各类政策工具均衡发展,统筹协调政策制定与实施,强制性工具、混合性工具、自愿性工具均衡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流程通畅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效用。最后,完善医学机构内部导向评价机制,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程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全程时效激励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时效激励护理。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3个月,较干预前比较两组各项遵医行为得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3个月,较干预前比较两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全程时效激励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