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天士除陈气法述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析叶天士除陈气法及用药特点,以期为脾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辨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分析陈气概念的起源、发展、历代医家的阐释,考察《黄帝内经》中"兰除陈气"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明清时期的演变.聚焦叶天士的医理、药理思想,总结其运用除陈气法治疗脾瘅的用药规律,包括药物选择、配伍原则及治疗目标,以此揭示其防治理念的核心.基于现代中医学理论,重新审视陈气概念,分析其与现代代谢性疾病的关联,并评价除陈气法的现代应用状况.[结果]陈气被视为精微物质蓄积异常状态,与代谢失衡紧密相关,为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除陈气法扎根于《黄帝内经》的"兰除陈气",叶天士通过精确辨证,以除陈气法为核心,结合人参、黄连等药物,有效干预脾瘅,减少消渴发生,但具体用药策略仍需更多研究支持.除陈气法作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关键治疗原则之一,尽管在现代代谢性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潜力,但其具体用法及药物使用目前仍然处于经验积累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结论]叶天士的除陈气法为代谢性疾病的中医学理解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强调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研究不仅深化了陈气理论,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但仍需更多实验研究和临床数据以精确化其应用.未来工作应侧重于除陈气法的机制研究与临床验证,以期在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SVD-VCI)是在脑小血管病基础上,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CSVD-VC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CSVD-VCI属于中医学健忘、痴呆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机涉及虚、痰、瘀、毒等多种因素,可分为脏腑亏虚型、痰瘀阻络型、毒损脑络型等主要证候类型.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CSVD-VCI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近年来中药单药、复方治疗该病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展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CSVD-VCI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稿约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是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T2级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高校医学系列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本刊以"学术至上,质量第一,追踪前沿,突出特色"为办刊宗旨,以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药学、药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辟有特稿、学术探讨、文献研究、重构本草、经验传承、实验研究、中医临床研究、西医临床研究、综述等栏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整理近5年中医药研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分析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同时从临床研究及实验两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中医药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快速康复外科理论与实践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快速康复外科是基于中医学传统理论,围绕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采用中医综合调治方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围手术期情志调理、中医饮食调护、功法锻炼、术后充分止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防治等,从而控制围手术期病理生理变化,改善围手术期预后.现阶段中医快速康复外科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不足.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加强理论体系的完善,促进该学科的建设;发掘中医药新手段,干预术前与术中,评价疗效,及时总结与推广;把握中医快速康复在各个治疗阶段介入的机会;快速制定操作规范流程,筛选优势病种,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多学科、高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探究客观实验室标准与中医证、病机、证型的相关性,确立合理的评价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学习产出教育模式的中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以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为目标,探索基于学习产出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以学校中医学专业为试点,通过参考OBE教育模式,分析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确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并以全国中医学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成绩为依据,比较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掌握率,说明OBE教育模式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果.[结果]学校中医学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多元化培养与师资现状之间的矛盾加剧等不足,而参考OBE教育模式,即可确立"细化实验教学目标,定义学习产出"等改革措施.通过实践,在全国中医学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中,学校中医专业学生解剖学科认知层次的掌握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3.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掌握率.[结论]基于OBE的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综合等高阶层认知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室利用率,能较为全面评价医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效果,从而有效促进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学综合实验课PBL/案例教学的调查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评估中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中PBL/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情况.结果表明,在收回的23份问卷中,100%的学生认为PBL/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提出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肯定了导师的引导作用,并对成绩考核方法予以认可;9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91%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激发好奇心、调动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团队学习的能力,但不认可PBL/案例教学形式,并认为教学条件尚不能很好满足教学的要求;表示喜欢本课程PBL/案例教学内容的学生占总人数87%;83%的学生表示提高了他们对中医药实验研发重要性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实验研究探讨痰瘀与部分代谢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现代医学所谓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多种代谢病与中医之痰瘀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探讨这三种疾病的中医现代研究进展,发现痰瘀内生是代谢性疾病的中医发病机制之一,中医痰瘀特征的现代医学指标可能具有糖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改变和炎性因子水平增加的共同病理改变.同时,从中医角度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痰瘀的生成根源于“阴阳失调”,痰瘀互结之产物的性质综合具有痰瘀各自的特性,从而表现出“黏、滞、聚、塞”等特点,且发展到一定程度,尚可“随气上下”“随血瘀脉”,使变症丛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法 通过对《针灸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回顾与思考,结合对中医学类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分析,初步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方案实施后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提高相关岗位胜任能力的认知情况.结果 在课程考核评价方案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细化考核评价内容,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围绕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确定通过多元化的综合考核评定学生成绩.与未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对照班比较,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实验班在临床基本能力、医生职业精神与素养方面有显著提高(P<0.05);在提高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医学信息管理与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P<0.01).结论 《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为进一步在相关课程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对中医专业《普通生物学》班内隐性分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在中医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中,探讨班内隐性分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方法]实验组学生依据其文理科偏好性、前期学科成绩的加权平均分、问卷调查、侧面访谈等,按4~5人/组隐性分设高、中、低三个教学层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分层指导与分层评价,同时未分层班级作为对照组.最后利用两组学生在前测与后测成绩的数据比较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分析.[结果]成绩测试表明实验组在本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上明显强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四个方面(即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启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班内隐性分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既能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具体差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起到了因材施教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