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味参附颗粒对心肾综合征病人心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加味参附颗粒对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心肾综合征病人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心肾综合征病人 7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加味参附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3.33%,高于对照组的 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0%与 27.78%,P>0.05).两组治疗前基线水平、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治疗心肾综合征(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可更好地改善病人心功能和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肺损伤预测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1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200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升陷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7 d。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吸入氧浓度(FiO 2)、PaO 2、PaCO 2,计算氧合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LIPS评估肺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采用液体复苏中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患者EVLWI和心脏指数(CI),观察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 2[(37.15±5.42)mmHg比(38.24±3.24)mmHg, t=2.03]低于对照组( P<0.05);氧合指数[(292.34±78.91)比(236.54±70.58), t=5.27]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hs-CRP[(35.21±6.73)mg/L比(48.97±8.52)mg/L, t=12.67]、IL-6[(40.57±8.51)ng/L比(47.61±9.97)ng/L, t=5.37]、PCT[(0.75±0.21)μg/L比(1.14±0.38)μg/L, t=8.9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APACHE Ⅱ[(11.14±0.54)分比(14.67±0.89)分, t=33.91]、LIPS[(2.21±0.73)分比(4.59±0.88)分, t=20.82]、EVLWI[(6.19±0.42)ml/kg比(8.24±0.78)ml/kg, t=23.14]低于对照组( P<0.01);CI[(4.49±1.27)L/(min·m 2)比(3.61±0.88)L/(min·m 2), t=5.70]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t值分别为3.66、5.74, P<0.01)。 结论:升陷汤加味可降低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EVLWI、LIPS评分,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作为居于全球致死量首位疾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致死率高,具有难治愈、易留病根、疗程长等特点,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妇女和肥胖人群,且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全球每年心力衰竭患病人数约4 000万人,死亡率超过10% [1]。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大小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HFpEF约占心力衰竭发生事件总数的40%~50%,该比例在65岁以上的心力衰竭人群中显著升高,可超过70% [2]。据2019年数据显示近10年HFpEF的发病率增长了10% [3]。HFpEF是由于高血压、房颤、血脂异常等 [4]多种常见原因造成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使心肌失去原有弹性,使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心脏储备功能发生障碍。心力衰竭作为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常见症状表现为疲乏、呼吸困难和液体潴留等 [5]。HFpEF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复杂发病机制,导致其病理及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也无理想动物模型进行药物成分筛选 [6],因此限制了临床治疗的评价效果。目前尚未发现有明确改善预后作用的药物策略可用于HFpEF的治疗,亟需突破。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颇有建树,具有疗效显著、历史悠久等特点。随着中医药领域在临床医学及循证医学中广泛的运用,中医药干预治疗HFpEF的相关观点呈直线增长的状态。因此,本文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角度对HFpEF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腹腔高压(IAH)在急诊患者中较常见,可明显增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是IAH的进展期表现,即使给予减压治疗并去除病因,患者病死率仍较高。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且急诊环境特殊,容易漏诊IAH/ACS,且IAH/ACS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等多个专业组织在系统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急诊科临床工作特点基础上,联合制订了《成人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4)》,旨在提升急诊医师对成人IAH/ACS的诊疗能力。该共识特别强调了在急诊环境中IAH/ACS的早期识别、持续监测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推荐对存在IAH/ACS危险因素的急诊患者进行常规腹腔内压(IAP)测量,并根据IAP水平调整监测频率。在治疗方面,共识强调了非手术和手术等综合治疗措施,还特别增加了中医药治疗的推荐;此外,共识强调了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和预防的重要性,提出营养治疗和预防策略。该共识为急诊IAH/ACS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实用的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供大家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高达11.9%。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显示,全国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8.0%、34.1%和33.1%,基层糖尿病防治任务艰巨。为了指导基层医务人员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中华医学会指导下,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组织糖尿病相关领域及基层医疗卫生专家共同制定了《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本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实践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旨在进一步推动基层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的同质化与规范化。本指南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管理人群包括辖区内18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基本要求、健康管理流程、诊断、治疗、急性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慢性并发症检查、中医药防治、转诊及健康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是指同时发生的临床或亚临床上呼吸道过敏性症状(过敏性鼻炎)和下呼吸道过敏性症状(哮喘)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大。目前国际和国内对于这项综合疾病的诊疗措施往往在耳鼻咽喉科和呼吸科分别进行,没有进行协同诊治的原因之一为缺乏对该疾病的综合性诊治共识。作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诊治CARAS也有深厚的临床基础。因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国内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科、儿科、中医内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分别从病因和解剖学特点,西医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实验室检查、中西医的诊断评估及鉴别诊断,以及中西医的治疗进行讨论汇总,以期为CARAS提供整合性诊治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脓毒症患者HVHF治疗后血清可溶性CD14水平对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高容量血液过滤(high volume hemo filtration,HVHF)后血清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水平对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ry distress syndrme,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甘肃省中医院住院进行HVHF治疗的20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后是否发生ARDS将其分为ARDS组(64例)和非ARDS组(13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通过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确定sCD14与脓毒症患者HVHF治疗后发生ARDS的关系。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患者HVHF治疗后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结果,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使用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推理,并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ARDS组和非ARDS组在年龄、性别、饮酒史、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序贯器官衰竭(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高血压病史、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胆红素、白细胞总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体温、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吸烟史、糖尿病史、氧和指数(PaO 2/FiO 2)、sCD14、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χ2=3.30、18.15、15.24、5.30、8.54、28.54、25.12, 10.36, 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吸烟史、sCD14及LBP水平为脓毒患者HVHF治疗后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 OR=3.83、4.14、5.14、5.26, P值均<0.05)。拟合曲线及阈值效应分析发现,当sCD14>36.76 μg/L时,随着sCD14的升高,ARDS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OR=0.84,95% CI:0.78~0.91, P<0.001)。贝叶斯网络模型显示,有吸烟史和sCD14>36.76 μg/L的患者发生ARDS的概率最高(75.70%),上述指标均正常者ARDS发生概率最低(8.65%)。ARDS预测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内部验证前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8(95% CI:0.81~0.92)和0.87(95% CI: 0.80~0.92),灵敏度分别为89.53%和89.72%,特异度分别为90.58%和90.67%。 结论:血清sCD14水平为脓毒患者HVHF治疗后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良好的预价值,可作为预判脓毒患者HVHF治疗后并发ARDS的早期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室镜结合腹腔镜下脑室腹膜分流术对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脑室镜结合腹腔镜下脑室腹膜分流术(VPS)对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诊治的76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施行传统VPS,观察组施行脑室镜结合腹腔镜下VPS。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治疗效果,比较术前和术后1、3 d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功能指标(CD 3+、CD 4+、CD 4+/CD 8+)水平,比较术前和术后3、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 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9%(37/39)比73.0%(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848, 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3.68 ± 0.49)分比(3.02 ± 0.51)分、(4.17 ± 0.24)分比(3.59 ± 0.43)分],MR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2.05 ± 0.15)分比(2.84 ± 0.17)分和(1.62 ± 0.11)分比(2.17 ± 0.14)分比、(12.97 ± 3.82)分比(16.05 ± 4.61)分、(10.90 ± 2.75)分比(13.84 ± 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3 d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3 d CD 3+、CD 4+、CD 4+/CD 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3%(4/39)比29.7%(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383, 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BI、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脑室镜结合腹腔镜下VPS应用于脑积水患者,通过减轻炎性应激反应,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促进预后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液体负平衡及感染管理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及感染管理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并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重型新冠病毒感染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每日精确统计液体出入量,根据前1 d的出量调整次日患者的液体入量。根据液体负平衡及患者进行治疗、检查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将液体负平衡在200 mL/d以上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液体负平衡不足200 mL/d且未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脱机成功率、气管插管率、病死率,以及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男性:51.1%比52.1%)、年龄(岁:66.31±15.92比67.50±13.59)、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18.98±4.81比18.54±4.3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说明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脱机成功率明显升高〔53.3%(24/45)比31.2%(15/48), P=0.031〕,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22.2%(10/45)比43.8%(21/48), P=0.028〕,病死率明显降低〔20.0%(9/45)比41.7%(20/48), P=0.024〕,实验室指标WBC、PCT、CRP水平均明显降低〔WBC(×10 9/L):8.085±4.136比16.898±7.733,CRP(mg/L):82.827±52.680比150.679±74.625,PCT(μg/L):3.142±2.323比7.539±5.939,均 P<0.01〕。 结论:液体负平衡及感染管理在重型新冠病毒感染ARDS治疗中具有显著性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人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4)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诊危重症患者容易合并腹腔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且IAH/ACS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尚缺少急诊危重症患者IAH/ACS诊疗的指导性文件。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等多个专业组织在系统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急诊科临床工作特点基础上,联合制订了《成人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4)》,旨在提升急诊医师对成人IAH/ACS的诊疗能力。该共识特别强调了急诊环境中IAH/ACS的早期识别、持续监测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共识推荐对存在IAH/ACS危险因素的急诊患者进行常规腹腔内压(IAP)测量,并根据IAP水平调整监测频率。治疗方面强调了非手术和手术等综合治疗措施,还特别增加了中医药治疗的推荐。该共识强调了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和预防的重要性,提出营养治疗和预防策略。共识为急诊IAH/ACS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实用的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