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脂边缘升高人群中医证候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血脂边缘升高人群核心病机及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早期防治血脂异常研究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符合标准的 1 404 例血脂边缘升高人群,其中女性 720 例、男性 684 例,年龄分布在 28~65 岁.收集性别、年龄、血压、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中医症状、体征等信息,建立血脂异常水平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因子分析、系统聚类探究核心病机及证候特征.结果 中医症状、体征出现频次前 5 位依次是身热不扬、口干、尿清、口苦、肥胖;因子分析共提取 7 个公因子,分别是脾虚夹瘀证、湿热伤阴证、湿热困脾证、湿热蕴胃证、脾虚痰湿证、痰热伤阴证、胃热脾虚证;系统聚类共分 6 种中医证候、1 种状态,分别是痰湿中阻证、大肠湿热证、气阴两伤挟瘀证、阳气不足证、脾胃虚弱证、三焦湿热证和肥胖.结论 血脂边缘升高人群证候分布主要为痰湿中阻证、大肠湿热证、气阴两伤挟瘀证、阳气不足证、脾胃虚弱证、三焦湿热证,以及形体肥胖的状态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特应性皮炎中医药治疗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中医药治疗的后续研究和理论发展提供切入点。方法:以2000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发表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收录的AD相关文献为数据分析样本,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分析近20年有关中医药治疗AD的演变规律、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等。结果:共纳入478篇文献,主要来源于各省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合作的机构间大多存在附属关系,跨机构、跨地区间的合作较少。研究热点关键词包括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中医药疗法、中医辨证、复方甘草酸苷、中医外治、中药等,共形成8个主要聚类。中西医结合治疗AD是发展趋势,建立动物模型评价疗效是研究前沿。结论:利用知识图谱可展示中医药治疗AD的演进路径、研究热点和前沿发展,为更高质量、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注册特征与报告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的注册特征和报告质量。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搜集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的基本信息、研究内容、干预措施等注册信息,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采用WHO试验注册数据集(TRDS)评价临床试验的注册质量。结果:共纳入381项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其中预注册试验241项(63.25%),补注册试验140项(36.75%)。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整体呈递增趋势,2020年最高(14.70%);注册地区中,上海注册量最多(9.97%);研究机构中,福建中医药大学注册项目最多(4.46%);医院和高校(55.12%)是研究经费主要来源;认知障碍(7.87%)是研究最多的病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74.54%)为主要研究设计方案,样本量主要在20~200之间(80.31%),受试者年龄主要在39岁以上(53.28%)。WHO TRDS条目平均报告完成度为86.90%。结论:目前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发展趋势较好,但在注册地区与单位分布、经费分配、受试人群等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注册条目存在报告缺失、不全面现象,还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临床试验设计质量,完善注册细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可视化网络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与配伍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总结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对癫痫的中药治疗选择与相关成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方剂数据库中筛选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采用Excel 2013对纳入方剂中的中药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次分析;采用R 3.6.3的arules包,基于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 3.6.3的sankey包及ggraph包绘制高频中药的性味归经所属及关联规则相关网络,实现数据可视化。结果:共纳入处方360首,剂型以丸剂为主;处方多由1~10味中药组成,共192首(53.33%,192/360);共涉及中药152味,使用较多的中药有甘草、麝香、防风、天麻、附子。高频用药(频次≥30)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归脾、肝经为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常用的二联用药有牛黄-麝香、人参-茯苓、防风-甘草;常用的三联用药有天麻-附子-僵蚕、茯苓-甘草-人参、麝香-牛黄-雄黄。结论: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以平肝息风药、开窍药和补益药为主,核心组方思路主要为化痰息风、温经通阳、开窍止痉、清热开郁和益气和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多数据库探讨半夏泻心汤干预胃癌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多种数据库,探讨半夏泻心汤(BXXXD)干预胃癌(GC)细胞焦亡(pyroptosis)的分子机制,为胃癌患者生存、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使用到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包括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TCMSP)、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Pubchem)、String、人类基因的综合数据库(Genecard)、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等。首先利用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半夏泻心汤→胃癌→细胞焦亡"共有靶点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其次利用GEO数据库对胃癌芯片进行差异分析,绘制其差异表达基因(DEGs)火山图及热图,并利用韦恩图获取"半夏泻心汤→胃癌DEGs"共有靶点。通过TCGA数据库获取临床胃癌患者信息,比较正常组、胃癌组相关靶点的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各靶点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半夏泻心汤干预胃癌细胞焦亡共有29个靶点,多生物进程、多细胞组分、多分子功能、多条KEGG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在细胞质中,分子靶点之间蛋白相互结合,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正向调控转录途径的生物进程。进一步研究发现促胃泌素受体抗体(CCKBR)、ATPase H +/K +转运亚基Alpha(ATP4A)、ATPase H +/K +转运亚基Beta(ATP4B)为"半夏泻心汤→胃癌DEGs"的3个共有靶点。正常组与胃癌组分子靶点CCKBR、ATP4A、ATP4B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胃癌患者的CCKBR表达水平与年龄、T分期、M分期有关(均 P<0.05),ATP4A表达水平与年龄、T分期有关(均 P<0.05),ATP4B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期、T分期、N分期有关(均 P<0.05)。 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多种数据库获取了半夏泻心汤干预胃癌细胞焦亡的相关靶点,并对该靶点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中医药干预肿瘤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岭南名中医治疗鼻鼽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岭南名医治疗鼻鼽的用药规律,为岭南地区治疗鼻鼽的临床实践及成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读秀数据检索平台,检索国内发表的期刊文献和名老中医医案书籍。筛选符合标准的医案,对岭南中医治疗鼻鼽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医案筛选后,提取医案中的处方信息,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中的医案统计分析中“数据挖掘分析”与“医案标准化”等模块和SPSS Clementine 12.0中的Ochiai算法对医案中的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篇文献和42则医案,得到岭南地区治疗鼻鼽处方73首。中药频次结果显示,共得到高频中药40种(频次≥5),主要以益气健脾药、发散风寒药、宣通鼻窍药为主;聚类分析得到药组7个;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6条,3味中药药对组关联规则18条。结论:岭南医家治疗鼻鼽病重视补脾益气、发散风寒、宣通鼻窍,体现了培土生金、攻补兼施的治法。岭南医家常使用广东道地药材佐治鼻鼽,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征,为指导鼻鼽中医药治疗及成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生信分析及实验验证探讨中医药抗糖尿病肾脏病的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中医药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方法:收集中医药抗DKD的文献报道,提取方药信息,筛选高置信度和支持度药物组合作为新方,并获取新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获取DKD相关的数据集GSE30122和GSE30529,联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和机器学习鉴定新方抗DKD的关键基因(hub genes),并验证hub genes的表达差异。结果:药物组合"黄芪-丹参-山茱萸"作为新方,涉及靶点1 378个,基于GSE30122和GSE529,进一步获得新方与疾病共同作用靶点19个,作用靶点主要富集于Hippo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等;最终筛选出2个hub genes:EDNRA和HDAC9。与对照组相比,hub genes在模型组具有更高的表达,且肾组织损伤更甚;经新方干预,治疗组有效降低了hub genes的表达量,且肾组织较模型组改善。结论:"黄芪-丹参-山茱萸"作为新方,可能通过EDNRA和HDAC9,调节Hippo、cGMP-PKG等信号通路抑制肾损伤,进而发挥DKD的治疗作用,为后续治疗DKD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动物实验文献探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及作用通路、分子靶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规律及作用的信号通路、分子靶标分布。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CAG模型大鼠的基础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价,对最终纳入文献中实验方药的药物组成、选用的信号通路及分子靶标等信息进行整理并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04篇,涉及复方118个,包含中药174味,其中高频药物有白术、甘草、莪术等;常用药对有白芍-甘草、白花蛇舌草-莪术、白术-甘草等;高置信度关联规则有黄连-党参-半夏、黄连-甘草-半夏、党参-白花蛇舌草-莪术等。信号通路共涉及16条,研究频次较高的有PI3K/Akt、刺猬(hedgehog)、Wnt及TLR4信号通路等。分子靶标共包含198个,包括炎症及免疫相关分子如IL-6、NF-κB、TNF-α;增殖凋亡等相关分子如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ax;氧化损伤指标如SOD、MDA;胃黏膜分泌相关指标如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PG),以及缺氧、血管新生相关分子如HIF-1α、VEGF等。结论:总结了CAG实验方药的药物分布规律及其作用机制途径,为整体了解中医药干预CAG的基础研究概况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天麻钩藤饮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天麻钩藤饮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200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医学领域中天麻钩藤饮相关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ss 3.7.0软件合并去重后,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趋势、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展示作者、机构合作网络,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图谱。结果:纳入天麻钩藤饮研究文献2 137篇,该领域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期刊分布以中医药类为主,其中《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发文量最多;发文最多的作者为冼绍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计17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天津中医药大学(23篇),研究机构间合作以中医药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为主。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高频关键词有高血压、眩晕、肝阳上亢、临床疗效、偏头痛等;关键词形成10个聚类;突现时间跨度较长的关键词有辨证论治、高血压、名医经验、临床观察,近年开始突变的有不良反应、血压水平、眩晕、加减治疗、用药规律。结论:天麻钩藤饮研究领域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仍需加强跨地区、跨团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展开,常用治法为中医药综合疗法,关注血压变化、不良反应等情况。本方在眩晕治疗中的加减应用、用药不良反应研究及用药规律探讨等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抑郁症中医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治疗抑郁症的药证关系与核心处方。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建库至2019年11月30日收录的中医治疗抑郁症相关期刊论文,以及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中的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共享医案中的抑郁症医案,筛选抑郁症医案数据,用Excel 2010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规范饮片名后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分析医案的组方用药频次、药性、核心处方等。结果:共纳入有效验案632个,涉及药物527味,共得到高频中药23种,使用频次最高者为柴胡;用药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多;归经以肺、肝、心、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药物关联规则25条,四诊信息-中药关联规则13条。结论:中医治疗抑郁症多治以疏肝理气、清心安神,以柴胡、郁金、白芍、川芎、炒酸枣仁为基础方,予当归、麦冬、合欢皮、远志、茯苓等药作加减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